收藏 分销(赏)

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Ⅰ》第四单元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121006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Ⅰ》第四单元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Ⅰ》第四单元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32023 年/第 19 期/7 月基于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以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第四单元为例祁文娟(新疆第二医学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摘要文章采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一个单元的课例实践,探索基于 PBL 模式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以学生为主体,基于 PBL 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活跃课堂氛围行之有效的方法。(2)教师合理规划网络学习资源、录制系列微课,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关键词PBL 模式;大学英语读

2、写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3.19.036 TakeUnit 4of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 ReadingandWriting Course 1 as an ExampleQI Wenjuan(Xinjiang Second Medical College,Karamay,Xinjiang 834000)AbstractThis lesson study adopts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questionnaire surve

3、y,interview etc.,aiming toexploreeffectiveand applicable teachingtechniquesandclassdesign on thebasisofonlineandofflineblendedteachingbased on PBL model through the author s teaching experiment on one chosen unit in the textbook New Horizon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 1.The conclusions

4、 are as follows:(1)The student-oriented PBL blendedteaching,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e.(2)Teachersrational planning of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the recording of series of micro lessons are effective means toimprove the efficiency

5、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KeywordsPBLmodel;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lesson study1 课例背景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学置于复杂且有意义的情境问题中,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学习者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其高阶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国外对 PBL 模式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国内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我国

6、对PBL实施流程的教学实践研究较少,关于如何在读写课具体单元中进行基于PBL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例研究,尚未查阅到相关文献。然而,如何通过具体课例的设计开展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下简称PBL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并活跃课堂气氛,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在验证了PBL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采用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单元的课例实践,探索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11420

7、23 年/第 19 期/7 月课堂沉闷、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2 教学分析2.1 教学材料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教材选篇注重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文章所选课例为第四单元“我们时代的英雄”(Unit4 Heroes of Our Time),单元主体包括SectionA 和 SectionB。SectionA 课文采用 Problem-Exam-ples-Conclusion写作模式,从思想到论证都充满思辨,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逻辑理解能力的适切素材。整篇文章通过英雄们激励人心的事迹号召人们以英雄为榜样,向英雄们致敬学习。篇章结构清晰、衔接连贯、逐层递进、论证缜密,作者对

8、不同英雄事迹的阐述,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英雄的含义,培养学生从多视角看待人、社会和世界,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范例。2.2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新疆第二医学院本科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学生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具备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已熟悉了学习环境及教材、通过教师介绍了解了PBL 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流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缺乏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作文的分析及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内容组织衔接不连贯,缺乏逻辑性。基于上述分析,文章着力探索通过读写课一个具体单元的 PBL 混合式教学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

9、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3 教学活动设计3.1 教学目标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布鲁姆教育分类方法,笔者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设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运用有关英雄事迹和道德品质的关键词和短语,掌握对文章理解有影响的复杂句式;掌握阅读技巧 Scanning,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Prob-lem-Examples-Conclusion,并撰写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文章。能力目标:具备一定的逻辑表达能力,能对英雄及其抱负进行跨文化比较;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素养目标: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

10、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3.2 课例设计与实施课例研究实施于秋季学期,教学对象为新疆第二医学院一年级临床医学 2 班(实验班)、其他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二轮迭代教学班级)教学班 400 余人。文章选取课例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1 Unit4HeroesofOurTime,笔者为该年级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师,也是本课例研究的执行者。整体实施步骤如下:笔者撰写教案,与同课型同事磋商完善后形成第一轮教案设计,在实验班授课,进行课堂实录,邀请同行专家、同事听课指导,并通过访谈、作业形式收集学生反馈。笔者根据专家、同事意见和学生反馈修改教学设计,完成第二轮教案,在二轮迭代教学班进行授

11、课,课后收集学生反馈。教师根据两轮课堂实践,反思教学及课例设计,探索有效适用的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单元授课学时为 6 学时,每周 2 学时。实施翻转课堂,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按照课前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教师规划的网络学习资源及教师录制的微课;课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在评测压力及任务驱动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巩固学习内容,强化语言输出,以达到课后提升。第 4 和第 5 学时之间相隔一周时间。传统多媒体教室无网络、课上教学资源缺乏

12、,学生可利用两个学时的间隔时间搜集整理信息、协作探究、解决问题,并为PBL成果展示做准备。整个教学活动(课前、课中、课后)都围绕PBL问题展开,具体如下: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前准备:合理的分组及 PBL情境问题的科学设置是关键。教师按照 PBL 教学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包括:微课、学习通、U 校园、钉钉、微信。教师根据PBL教学需要、学生英语认知规律及教材单元教学重点设计录制微课,根据所设置的PBL问题、参考 新视野大学英语 教学素材筛选网络学习资源,将“课前学习任务单”、微课、所规划的网络学习素材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发起讨论、布置作业,通过钉钉群发布通知

13、,并将学习链接发送至钉钉群,通过学习通、钉钉进行答疑解惑并梳理难点以备课中有针对性地教学。另外,在 U 校园设置测试以备课中进行测试。微信主要用于词汇学习。课中进行基于 PBL 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第4 学时,教师提前向学生发放小组学习档案及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表,展示情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及记录,学生利用课前资源中所储备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记录,每个问题限时 10 分钟。每个问题讨论后进行小组报告,1152023 年/第 19 期/7 月主要汇报本小组观点及存在的问题。每组限时 2 分钟,教师及同学进行评价反馈。第 5 学时,进行PBL探究成果汇报,每组限时 4 分钟,教师提前发放

14、小组评价量表、个人自评表,汇报结束后由教师及各组评委进行综合点评。评价量表的设计,是在参考文献评价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实情设计的,包括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及个人自评,占比分别为60%、30%、10%。教师评价量表包括能力提高、合作情况、学习态度三个维度,小组评价量表包括口头报告及作品形式两个维度及优缺点记录表,个人自评表包括尊重他人、交流技巧、责任完成、自我认知及知识获取五个维度。PBL汇报结束后,进行课前微课所学写作技巧的复习及限时写作训练,写作题目为 PBL 问题 How do you define a hero?设计意图:学生围绕PBL问题,利用课前学习资料,通过讨论及小组报告集思广

15、益,拓展思维,提高思辨能力,同时达到润物无声地进行价值观引导的作用,通过PBL成果汇报进行知识共享。通过作文的形式将课前储备知识、教材知识点及 PBL 成果进行输出。通过及时、多元、客观的评价及小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学生进行问题评估、复习总结,撰写反思周志,“学生要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反思,以保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反思是完成项目的重要环节”,学生进行个人自评,教师给予书面评价和反馈。3.3 第一轮教学反馈及反思3.3.1 肯定部分第一轮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学习通作业“课前学习困惑与建议”、个人学习过程记录表、小组学习档案获得反馈,并随机选取实验班中的六名同学(成绩为上、中、

16、下各两位),就本轮教学进行了一对一深入访谈。结果显示,学生肯定以下活动设计:学生对课前微课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词汇微课“对记忆单词的帮助很大”“通过学习 Scanning 以及练习了书上的题目,感觉真的可以很快从阅读文章里找到答案”“每一次的作文微课对我有很大的帮助”“Problem-Examples-Conclusion 微视频,加深了我对这种写作方式的印象及应用能力。”学生对教师规划好资源供他们学习表示认可,认为教师规划好的学习资源让学习更高效,“这次课前内容让我对英雄有了新的理解”“希望老师多推荐这类感人肺腑的优质电影,这类电影会让我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学生对基于 P

17、BL 模式的课堂教学表示认可,认为“通过 PBL 教学,感觉自学能力有了提升,以学生为主,我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确实遇到了困惑,但是都在自己能解决的范围之内”。3.3.2 存在的不足除学生反馈信息的收集及学生访谈外,笔者还邀请同行专家及两位同课型授课教师观摩了课堂、进行集体备课,并提出修改意见。专家与同事的修改意见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所提不足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方面:课前视频类资料应选取有中英文字幕的视频。学生认为“视频 regular hero 没有字幕,无法完全看明白其含义”。专家指出如果学生看不懂视频,就不能充分实现价值观引导的作用,应选取有中英文字幕的视频,便于学生理解及词句积

18、累。课前文章难度应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也表示“志愿者那篇太长了没看完”。专家虽肯定了课前所选文章,但也认为其中部分内容有难度,应适当删减。课堂阅读技巧学习环节应多增加练习。学生认为“扫读三步法中第二步是我常忽略的,需要多次训练”。专家及同事也认为阅读操练程度应加大,建议增加阅读练习。基于 PBL 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使用英文。专家及同事指出,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在讨论及汇报环节应该设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教师反思。从专家、同事与学生反馈来看,第一轮教学设计从宏观层面来说教学设计原则、方案是可行的。包括单元教学安排、教学目标中初级认知目标及高阶创新目标的设

19、定、课前课中及课后完整教学活动的设计。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课前学习资源的筛选、阅读技巧训练的安排、PBL讨论及汇报中英文使用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提升。3.4 第二轮教学改进与学生反馈在第二轮教学中,笔者保留了第一轮中受到专家、同事和学生认可的教学活动,对不足环节作了以下调整:调整课前视频及文章资料。一是给视频关键部分加中英文字幕。二是对文章进行删减,在不影响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删除较难内容,并对学生必须摘抄及需要理解的内容进行了标记,以降低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增加阅读技巧练习量。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有限等原因,读写课上难以再增加阅读量,所以采取与泛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由泛

20、读教师在课程教学1162023 年/第 19 期/7 月泛读课上进行同一阅读技巧训练的方式增加阅读技巧的练习量。优化评价量表,增加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在 PBL 模式的讨论及汇报环节使用英文。在教师及小组评价量表中增加英文使用程度的分值,以评促学,鼓励学生使用英文。第二轮教学结束后,笔者在二轮迭代教学班抽取了 6名学生(成绩分布同上)进行了一对一深度访谈。对第二轮教学中所作的三项改进,受访学生均表示肯定,具体如下:受访学生对课前教师提供的视频及文章表示认可,认为“视频学习时,虽然有些内容听起来不太懂,但是有中英文字幕就容易很多”。对于文章的学习,成绩居下的受访者认为“文章学习时生词较多,作者观点

21、只能大概读懂,但是因为老师标记了必学和选读内容,感觉轻松很多”。受访学生对读写课与泛读课共同训练同一阅读技巧表示高度认可,认为“两位老师用不同风格训练Scanning阅读技巧,让我更容易掌握这一技巧,阅读效率也提高了。”另一名学生表示“希望以后读写课和泛读课统一训练同一阅读技巧”。4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课例实施的两轮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发现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基本达到了设定的教学目标。总结本次课例实践,笔者认为以下教学理念及方法行之有效:4.1 知识提升方面因学生基础薄弱,不仅要在单元教学安排中注重初级认知能力的培养,还要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贯穿整个教

22、学过程。微课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测评是督促学生学习、提高英语语言基础的有效手段。将课前资源、PBL 探究成果以写作的形式输出,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撰写有思想深度文章的方法。4.2 能力提升方面教师规划网络学习资源,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制订课前学习任务单,高指向性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课外学习资源,尤其是与 PBL 情境问题高度相关的英文文章,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较为有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师生问答、小组竞赛、讨论、汇报等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活跃课堂、提高逻辑表达和思辨能力的方法。4.3

23、 素养提升方面将课程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前资源的筛选、PBL 情境问题的设定、写作题目的设置中,是行之有效的进行价值观引导的途径。4.4 教学评价方面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评价机制进行全面评价是督促学生学习并提高 PBL 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总之,从课例实践可见,在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即使在无网络的学校传统多媒体教室,也可以通过教师合理规划课外网络自主探究资源、建设系列微课,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有机融合,进行基于PBL 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成绩,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4、。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英语PBL混合式教学在线课程的建设及应用”(XJGXPTJG-202293)。参考文献1Barrows,H.S&Kelson,A(1993)Problem-based Learning:A TotalApproach to EducationM.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7.2AndiSyahputra.PBL教学法在 2013 年印尼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3郝春雷,王鹏.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20(6

25、):99-104,9.4李迎新,侍禹廷.大学英语 PBL 模式教学对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性实验研究J.高教探索,2020(7):73-79.5李玉苏.基于 PBL 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学习满意度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5):155-160.6马九克.微课视频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Samy azer 赛米.Navig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问题导向学习(PBL)学习指南M.王维民,蔡景一,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8王蔷.课例研究植根于课堂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中国外语,2020(6):55-61.9杨素珍.PBL 模式在二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问题研究以 英语国家国情 教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5):41-47.10伊蕊.高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思辨能力培养课例研究以 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 3:社会与个人 第六单元为例J.中国外语,2020(3):70-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