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I:10.16681/ki.wcqe.202318022作者简介:杨菊(197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本科教育管理。注: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XJG-2021-55);江西省 2022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210407014)。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业表现的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本科生学业表现反馈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强化大一新生教育,努力提升专业吸引力;严格过程管理,狠抓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交流合作,开阔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业表现;本科生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
2、: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18-0090-04江西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家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内采矿工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进入新时代以来,采矿工程专业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坚持“德学兼修、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力卓越”的人才培养定位,根据学科发展和用人单位生产现场反馈的需求,不定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爱国情怀深厚和具有“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特质的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而推动矿业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1。讨论本科生的教育
3、教学质量问题,一般有学校管理、用人单位和学生成长与发展三个视角2。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化程度和执行水平,直接关系到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决定着学科的生存和发展。本科生的学业表现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直观呈现,是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结果的直接体现,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本科生学业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生产现场和职业生涯中发展的好坏。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从学校管理和用人单位视角切入的研究居多,从学生角度尤其是学生学业表现角度切入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次研究将立足于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近十年来学业表现的各类实证数据,反思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着力探讨如何借助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新生教育、强化学生实
4、践创新能力培养和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而总结出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一、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业表现的现状(一)专业吸引力不大2018 年以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已成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招生的新常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已成为矿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普遍追求,这将使矿业类专业资源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从矿业类专业近 4 年的录取情况和专业转出情况来看,第一志愿录取率和调剂率渐趋平衡,在 50%的中线附近徘徊,而转专业情况总体趋稳,有 10%左右的学生会在第 2 学期提交转专业申请,具体情况如图 1 所示。图 1 近 4 年矿业类专业学生录取和转专业情况数据
5、表明,采矿工程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总体偏低,调剂率相对偏高,转专业率偶有波动,但总体平稳,一直在专业人数的 10%左右徘徊,并没有出现大家基于本科生学业表现反馈的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杨菊1,刘锦平2*(1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2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江西 赣州,341000)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担心的“冷门专业”愈来愈冷的情况。其实,学生报考专业和选择专业,并不仅是兴趣使然,还会受到高考分数、专业绩点排名、录取比例等制度框架的限定。有研究
6、表明:“将兴趣作为学生专业选择的单一出发点,并以此作为解释专业选择最主要因素,本身过于简单,且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与现实脱节。”3换言之,高考填报的志愿顺序和学生的专业预期可能存在较大的出入。学校一般把本科生择优转专业安排在第 2 学期末,降级转专业安排在第 3 学期初。如果专业兴趣只是本科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要素,那么,无论是报志愿还是转专业,都给矿业工程学科预留出了一年左右的操作空间。大一期间所学的课程只有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基本不涉及具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他们还看不到专业的真实面貌,对所选专业也并非全然了解。此时,所谓的专业兴趣,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表面化的
7、。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这种传统学科来说,在学校开展转专业工作和专业分流工作之前,可以考虑增设专业导论课程,加大采矿新技术讲座这类课程的比例,从而唤起大一新生对矿业行业的兴趣。(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采矿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传统学科专业,是社会意义上的艰苦专业、“冷门专业”,不但招生时会面临严峻的考验,人才培养也“因其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更高”4。2011 年,采矿工程专业率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致力于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趋于合理,金工
8、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四大实习环节和爆破、井巷工程、地采、露采、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渐成体系,基本能支持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但也要看到,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还有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如还有部分学生对实习和课程设计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井下实习活动非常抵触,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在矿山开采实际中进行验证,对职业目标与职业责任不明确,极少关注与采矿工程师直接相关的内在职业素养和外在社会发展要求,对采矿工程师的职业内容很茫然5。另外,毕业设计的重复率过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养,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还有待提升。(三)国际视野狭窄矿产资源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资源分布不均
9、衡使得每个国家都需要参与矿产资源的国际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越来越猛6。工程教育认证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的能力。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从 2014 级开始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办学,2019 级开始招收留学生,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国际视野,涵养了一定的国际眼光。但是,普通班、中加班、国际班的课程和师资并没有完全打通,本科生对国际交流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受益面还不够广,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成果还没有实现完全共享,还没有形成国际化的课程体系,缺少国际性的交流。二、基于本科生学业表现反馈的采矿工程人才培
10、养模式改革(一)强化大一新生教育,努力提升专业吸引力大一是中学教育向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是大学教育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大一新生在文化、心理、学习方法及学科专业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将直接影响其情感发展、学业表现和职业发展。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率普遍偏低,调剂率相对偏高,其中还没有考虑到第一志愿里高考填报志愿时教师、家长、录取线、就业市场等因素对考生志愿选择的影响。采矿工程专业每年第一志愿录取率为 50%左右,专业转出率为 10%左右,也就是说,还是有 40%左右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之后,选择留在采矿工程专业继续学习,这是一个较为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采矿工程专业
11、的专业转入率极低,几近于 0。因此,如何在大一新生入学之后,有效降低这 10%左右的专业转出率,提高专业转入率,是采矿工程专业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课程设置来看,大一开设的主要是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只有新生导论与职业规划与专业相关。该门课程共 24 学时,1.5 学分,12 次课,一般分成几个模块,由几位教师合上。整个大一学年,在转专业工作开展之前,只有这一门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采矿工程专业。对此,采矿工程专业教研室应该充分重视这门课程,集合最优质的师资队伍,共同把这门课程建设成展示专业特色、提升大一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窗口。同时,还可以增设专业导论这类课程,拓展以“矿业人生”为代表的第
12、二课堂,充分发挥行业讲座、专业实验室的窗口作用,积极引导新生了解所选专业、行业领域,培养新生的专业兴趣,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增强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努力提升专业的吸引力。(二)严格过程管理,狠抓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矿业工程学科是可以指导矿物资源安全、高效、友好地开采,以及有效加工和利用的工程技术科学。由于大自然矿藏及矿业生产地质条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矿业学科已发展成为学科综合度和交叉关联度很高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7-8。这就要求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将专业技能熟练运用于工程实际,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学习成果不是学生学习的一时表现、突击结果,而是学
13、生将所学的知识逐渐内化再提炼外现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过程管理,强调操作规范;学生要根据专业需求和个人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并将实习环节和课程设计中的所观、所听、所思、所感及时记录下来,与教师、同学多方探讨,最终具化到自己的实习报告和课程设计报告中。从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抽检和查重结果来看,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狠抓过程管理,执行中期检查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是本科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精
14、神的综合运用和集中展现,能进一步培养本科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通常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 8 学期,而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提前一个学期,从第 7 学期开始着手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和指导工作。同时,在新生入校之后,就可以鼓励他们做好规划,积极参与教研室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涵养自己的学术眼
15、光,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进入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之后,教师要把毕业论文(设计)当成最后一次总检验,选题要结合实习矿山的实际,尽量一人一题,以便训练本科生的综合性技能,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对于专题部分的内容,要鼓励本科生多读文献,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为了确保指导质量,可以由师生共同撰写指导日志。同时,校院两级也要督导到位,严格执行,凡查重和答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只有这样齐抓共管,时时考查,才能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准确把握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的弱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三
16、)加强交流合作,开阔本科生的国际视野我校采矿工程专业聚焦国家战略资源和江西省优势资源绿色高效开发领域,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推进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联合培养的“2+2”项目和“4+0”项目;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从 2019 年开始招收矿业工程国际留学生。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途径,已建立包括本、硕、博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该体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要有国际化的意识和胸怀,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这就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内的交
17、流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图 2 所示,从 20182020 级本科生的积欠课程统计数据来看,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更丰富的课堂形式和更有吸引力的课堂内容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本科专业建设是培养合格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9。一方面,教师要推荐和鼓励学生经常使用学校图书馆的外文数据库,阅读外文文献,并适当增设科技外文文献导读课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国外就读、游学、参会。另一方面,促进师资国际化,高校要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同时,选拔青年教师赴国外高校访学交流,开阔教师的
18、国际视野,并且在其归国之后,鼓励他们开展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要想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还要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向国际化方向靠拢。采矿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外合作办学方向的课程设置,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把中加班的 ESL 英语和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尤其是线上课程当成一个窗口,借此了解采矿工程专业国际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8 期演进进程和矿业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前沿、生产实际、就业需求,以此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19、,涵养学生的国际化眼光。采矿工程专业要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班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开展海外游学、海外实习、夏(冬)令营等活动,鼓励学生赴海外留学,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合作层次,拓展新的合作对象和合作项目,拓宽学生获得海外经历渠道,开阔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逐步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和人才培养国际化,进而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结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都明显下降,面临升级挑战10。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趋势,倒逼采矿工程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本科生学业表现的统
20、计数据反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矿工程专业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学业表现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优化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点。具体而言,要以新生教育为切入点,加强专业宣传与引导,提升大一新生的专业满意度,降低大一新生转专业的比例,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五育并举,更加重视过程管理,狠抓四大实习和六大课程建设的质量,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中外合作交流,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组建国际化的师资力量,涵养学生的国际眼光。采矿工程专业要想在守成中发展,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许
21、多细节需要反复构设和实践。在制定四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前,应该充分调研,将用人单位满意度和需求变化纳入考量的范畴;统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学分关系,找到最佳的切合点;创新现行的课程评价和监督体系。当然,这些问题都有待采矿工程专业教师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进一步去发现、探索、调整和实践。参考文献:1 江西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 2019 年度评估报告EB/OL.(2020-01-26)2023-03-03.https:/ 龚放.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J.中国大学教学,2010(6):17-20.3 李晨,何延岩.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专业选择的行为分析J.高教探索,2015
22、(1):106-111.4 盛建龙,叶义成,刘晓云,等.基于新工科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83-87.5 王石,王玉杰,钟文,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21(11):84-87.6 邬金,徐帅,李元辉.面向国际化的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4):1-6.7 何满潮,朱国龙.“十三五”矿业工程发展战略研究J.煤炭工程,2016,48(1):169-173.8 谢和平,苗鸿雁,周宏伟.我国矿业学科“十四五”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6
23、):856-863.9 陈俣秀,罗茂华,刘媛媛.对依托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2,(15):17-20.10 郭娇,王伯庆.工程教育本科专业社会需求发展趋势分析: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46-52,71.通讯作者:刘锦平(1974),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制备与加工。(E-mail:)。图 2 20182020 级本科生积欠最多的 10 门课程高等数学(二)133224高等数学(一)25216大学英语(一)14217大学英语(二)141024线性代数72215大学物理(一)102310制图基础6616C语言程序设计9159机械工程制图0155普通化学4092018201920203530252015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