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重点知识归纳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必修二环境与发展重点知识归纳 选择题 1、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下列各题。(1)图 1 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 D.全球变暖(2)图 2 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A.排放氟氯烃物质旱涝频率增加 B.排放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 C.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土壤酸化 D.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3)同图 3 漫画反映的属于同类型环境问题的是()A.荒漠化 B.臭氧层的破坏 C.凌汛 D.火山喷发 答案:C B 2 A【提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
2、变化的影响及应对 解析:(1)本题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球气候变化。(3)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问题。【解答】(1)图示可知,酸雨会腐蚀地表建筑等。C 正确。故选 C。(2)北极冰川消融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威胁,但设问为根本成因和危害,因此,图 2 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故选 B。(3)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同属全球性环境污染,荒漠化属于大面积生态破坏,凌汛、火山喷发为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A 正确。故选 A。2、我国是一个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采用合理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可以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
3、率。暗管排碱(盐)工程技术(如下右图)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灌排配套、暗管敷设、激光精平、维护管理等六个环节,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基本原理是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利用管道上的细孔收集地表向下渗的含有盐分的水分来达到排盐目的的。暗管一般埋于土层下 1.52m 的位置。下左图为我国现有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1)与 C 地相比,我国 A、B 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积聚 B.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C.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D.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2)采用暗管排碱的主要优点
4、有()不影响农业机械化表层土壤损失小 管道铺设难度小暗管设计要求低 A.B.C.D.(3)最适宜开展暗管排碱(盐)的土壤是()A.水稻土 B.沙质土 C.沼泽土 D.黑土 答案:C A B【提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 解析:(1)与 C 地相比,A、B 两地降水量更少,淋盐作用弱,盐分随季节变化小是其盐碱化严重的重要原因;土壤贫瘠,使用化肥与盐碱地 比重关系不大;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与盐碱化无关。且 ABD 不是自然原因,故本题选 C.(2)暗管埋于地下,不会影响农业机械化,故正确;不进行挖沟,安排铺设好后表土复位,基本上无土壤损失,故正确;暗
5、管铺 设难度较大,设计要求较高,故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 A.(3)暗管排碱(盐)是利用管道上的细孔收集地表向下渗的含有盐分的水分来达到排盐目的,沙质土壤透水性好,且土壤颗粒较粗 不易堵塞细孔,B 正确。故选 B。【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3、下列做法体现可持续发展公平性的是()A.各国保持现有的人口规模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D.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答案:C【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解析:5 本题主要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解答】可持续发展公平性的体现是指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故选 C。综合题 4、阅读材料,
6、完成下列问题。大洲岛是目前海南沿海最大的一座无居民岛屿(以前有渔民居住),又称为“燕窝岛”是中国被称为“东方珍品”的燕窝唯一产地。由于利欲的诱惑,渔民滥采偷采,金丝燕生息的环境常被人为破坏,金丝燕群逐渐减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每年还能采燕窝近百个。到八十年末期降到十个八个。金丝燕在大洲岛面临绝种,据有关科研人员蹲点观察,岛上仅存十余只。为了恢复和保护金丝燕群数,政府断然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岛上建立保护站、派驻巡护员,引进科研人员等。监测表明大洲岛金丝燕的种群数量从 2009 年的仅为 30-40 只,到2017 年的数量不少于 60 只,种群数量明显变大。分别说出驻岛巡护员和科研人员在金丝
7、燕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答案:巡护员:限制(制止)游客和渔民上岛,对上岛游客和渔民进行监督,禁止采摘燕窝;阻止各种人为噪音的产生等,保护金丝燕的栖息环境;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和渔民保护金丝燕的意识。科研人员:研究金丝燕的生活习性,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借助科学技术,人工辅助培育金丝燕幼鸟。解析:本题以人类活动导致大洲岛金丝燕的数量减少为背景,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点,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根据材料金丝燕减少的原因是渔民滥采偷采燕窝、破坏金丝燕的栖息地,驻岛巡护员能够监督渔民和游客,减少登岛的人数;阻止游客和渔民的不当
8、行为,从而保护金丝燕的栖息地环境;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渔民和游客的保护意识。科研人员:监测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对金丝燕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为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人工繁育幼鸟,增加种群数量。小提示:6 5、【地理环境保护】川藏青三省交界区域,是雪豹高密度分布地。雪豹是山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的象征。雪豹是生活在高海拔雪线与林线之间,处于实物链顶端的王者。雪豹也有忌惮,牦牛等大型家畜惹不起。目前全球雪豹数量不到 7000 只,推测雪豹生存可能面临的威胁。答案:栖息地减少,盗猎,放牧干扰,采矿,气候变暖。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落实人地协调观等学科
9、核心素养。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雪豹生活在高海拔雪线与林线之间,随着气候变暖,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栖息地减少,威胁其生存。根据材料,雪豹忌惮牦牛等大型家畜,受人类放牧的影响,干扰雪豹的生存。同时,盗猎等不法活动直接威胁雪豹生存。人类采矿的生产活动会破坏其栖息地,威胁雪豹生存。小提示:6、【环境保护】鱼类网箱养殖是将鱼苗投入木质结构的网箱内,依赖投饵维持高产出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传统投饵采用大量投食的方法,近 40%的饵料未能被摄入鱼体内。三峡工程建设之初,投资者就有在蓄水后的库区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以取得高额利润的设想,经过讨论,当地政府否决了这一设想。分析当地政府否决集约化网箱养殖的理由。答案
10、:饵料利用率低,加大资源消耗;饵料残余部分污染水体;水产养殖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库区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差,加剧污染程度;网箱养殖属高产出、高利润产业,吸引投资者多,对水体破坏更严重。解析:本题以鱼类网箱养殖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对水体污染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当地政府否决集约化网箱养殖的理由主要应从鱼类网箱养殖给水体带来的污染角度回答。从材料“传统投饵采用大量投食的方法,近 40%的饵料未能被摄入鱼体内”可知,饵料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残余的饵料进入7 水库,污染水体,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水库库区水体流动性差,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差,会加剧污染;由材料“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可知,网箱养殖经济效益好,这样会吸引众多投资者,会加大对水体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