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01888 上传时间:2024-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自然地理-2) 试题52-55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2113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5255题。 5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B12:40 C11:20D11:00 解题思路 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

2、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繁复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选取,制成直观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的信息中“还原”为地理现实或实践的能力。该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将数学的基础语言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对时间的换算是否熟练,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实践和地理图表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一组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相互联系。 答案:B 53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解题思路 这是一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题,属中

3、等难度。该组题立意表达如下两种信息:第一,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大量通过的“基础语言”,即使在“单科试卷”中,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语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门课程都强调要学习该学科有用的知识,基础语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现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包括将地理现实繁复杂乱的信息加以梳理选取,制成直观的地理图表并从图表的信息中“还原”为地理现实或实践的能力。该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将数学的基础语言和能力运用于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对时间的换算是否熟练,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实践和地理图表间的关系,并准确把握一组题目中各个小题的相互联系。 答案:B 54图2114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

4、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B CD 解题思路 第54小题:考核学生的读图并理解图的能力,同时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理解实际操作或者有足够的生活经验的学生根据竿影最长的时候是向北的,就能够快速作出如下判断:学校位于北半球,竿影最长的时候是冬至日,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D 55该学样大约位于( ) A21.5NB21.5S C45ND45S 解题思路 第55小题:是对54小题的进一步考核。考查了考生地理理性的思维过程和品质。答案:A 试题5657 读图2115,回答5657题。 56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 A B C D 解题思路 第56小题:在检查学生对

5、基本概念理解的同时,考核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只要明确空气只能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这样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认真注意图中的每项信息,就可以迅速准确地选择出正确的选项是D 答案:D 57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 A60N附近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解题思路 第57小题:记忆和理解在人类的学习能力中是互补的,即纯熟的、大量的知识点的记忆可以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反之理解又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扩展记忆知识的范围。该小题在56小题基础上,已经可以作出判断该气压系统是一个气旋。机械的记忆可以解决问题,即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但

6、是气旋的示意图中画出的是空气运动的路径,这个路径是在气压场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在环状的气压场中的空气运动路径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有些“较劲”,会干扰一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因此该部分内容长期以来是地理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答案:C 试题58 下列河流,属于大的地形单元分界线的有( ) A伏尔加河B鄂毕河 C叶尼塞河D顿河 解题思路 该题属于世界地理的“无图考图”的题型,借以考查考生对世界大的地形单元与河流分布的空间关系的熟悉程度。因为当年是“不定项”选择题,故题目属于中等难度。 答案:C 试题59 从科威特海运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经( ) A波斯湾、曼德海峡、阿曼湾

7、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亚丁湾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 D波斯湾、红海、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 解题思路 西亚是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区,该题考查考生是否熟悉这个地区的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也是属于“无图考图”的题型。科威特在1992年时,是国际上“焦点”地区的中心国家(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就是因为伊拉克无端侵犯主权国家科威特所引起的。) 答案:C 试题60 读四条世界著名运河图(图241)。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 B基尔运河、莱茵河多瑙河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莱茵河多瑙河运河、基尔运河、巴拿马

8、运河、苏伊士运河 D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莱茵河多瑙河 解题思路 运河在世界水运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国际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理事物。如果要求对每个这类的地理事物的形象特征都记忆下来,那对多数考生来说是不现实的。该题考查考生的是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也就是通过以重要地理基础知识为依托的互相比较,区分和识别这几条运河。可以选取沟通陆地两条河流的莱茵河多瑙河运河为突破口。因为它与其他三条运河都不一样,所以一眼即可识别,第二幅图就是它。这时正确的选项就集中到前两项之内了。然后,只要知道基尔运河是近乎东西方向的,是沟通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运河,问题就解决了。 答案:B 试题61 柬埔寨的地

9、形特征是( ) A山河相间 B丘陵为主 C平原为主 D山地为主 解题思路 该题如果仅就一个国家来说似乎有些“偏”。可是如果从整个亚洲的概况来说,它又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题目。这里要考查考生的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还有能不能快速变换思维方式和考虑问题角度的能力。众所周知,亚洲有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就是湄公河。它流经的倒数第二个国家就是柬埔寨,在那里有一个大湖以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命名(又称洞里萨湖),是一个著名的吞吐湖。由此,不难推断,位于湄公河下游的柬埔寨的地形,是以平原为主的。 答案:C 试题63 世界著名的裕廊鸟类公园位于( ) A爪哇鸟B塔斯马尼亚岛 C新加坡岛D佛罗里达半岛 解题思路 该题具有时效

10、性。当年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是重点内容之一。因此,作为一个以航运、旅游和国际贸易等为经济支柱的国家,题目考查的内容是有意义的。 裕廊鸟类公园就位于新加坡。 答案C 试题64 读图243,在下列选项中,各湖泊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马拉维湖、死海、青海湖、贝加尔湖 B马拉维湖、咸海、维多利亚湖、日内瓦湖 C坦噶尼喀湖、死海、咸海、日内瓦湖 D坦噶尼喀湖、咸海、维多利亚湖、贝加尔湖 解题思路 解题必须高度重视地理坐标的应用,同时要以许多重要的地理知识为参照。如中国的最北到纬50多度,由此可以知道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的纬度更高,它也绝对不会在东经6度附近。这样,就可以通过第四图,排除A、D两个选

11、项。 从第三图中又可以明白,整个非洲最北才到北纬30多度,所以北纬48度附近的湖泊也不可能是维多利亚湖。至此,正确选项已经非常明朗了。 答案:C 试题65 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有( ) A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 B气候南北向差异大,东西向无明显差异 C河网密布,水量充沛 D人口密度自西向东锐减 解题思路 欧洲联盟已经成为世界上能够与美国、日本等经济强国抗衡的重要国家集团。西欧是欧盟的主体,了解西欧的地理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考查考生对欧洲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答案:C 试题66 我国不受寒流潮侵袭的地方有( ) A台湾岛B海南岛 C南岭D雅鲁藏布江谷地 解题思路 中国是一个气

12、象灾害频发的国家。该题以寒潮为切入点,抽样考查考生对我国气象灾害影响范围的了解情况。寒潮是冬季风带来的气象灾害之一,冬季的暴发式活动,使得我国地势的第三个阶梯上的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了解了这些中国气候的重点内容,该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D 试题67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有( ) A甘新沙漠戈壁,青藏多大河湖泊 B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C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D青海高寒干旱,甘肃温暖湿润 解题思路 该题集地理时事和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于一题之中,但是没有以时事的内容作为考核尺度,只是将其作为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背景。题目本身并不难,但是,考生经能够正确地作

13、出选择,就必须对中国地理所要求的基本的识记内容有很好的了解。题目涉及了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等几个大的方面的区域比较。题目本身的概括性表述,要求考生必须对所有的选项作出判断和甄别,才能够有把握地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这道题要求考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择正确的、排除不可选的。B、C、D三项都有明显的错误表述,都不可选, 答案:A 试题68 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洪灾 解题思路 今天来看这道题时,必须说明,气候的复杂变化已经使我们的知识视野发生了变化。就黄河而言,中游基本没有凌汛的提法已经被的几年的事实所推翻。也就是说,该题的第一个选项,今天看来是不够

14、严密的。 答案:C 试题6971 读图251,判断6971题: 69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解题思路 第69题,在信用证据等高线判断了流经宽谷中河流的大的流向之后,再看方位标注明的方向,就不难判断ab河段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 答案:B 70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A59m B99m C199m D259m 解题思路 第70题,图中100m250m的4条等高线汇集在断崖E处,题目又明确指出“E”点位于断崖的顶部,所以尽管E的高程有很大的可能尺度,但是其高程却必须在大于和等于200m到小于300m之间。 答案:D 71下述土

15、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解题思路 第71题,能够从地形上看出甲坡是最陡的,同时读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到要求选择的是“不合适”的,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应该选择的是A项。 答案:A 试题7274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52),据图判断7274题: 72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BD= 解题思路 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72题是地面坡度的简单判断题。 答案:C 73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

16、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解题思路 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第73题则需要较细密的思考,才能够确实有把握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B 74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 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

17、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答案:D 试题7576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5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7576题: 75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能够明确晨昏线通过极点,不是春分就是秋分。 答案:B 7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能够明确晨昏线通过极点,不是春分就是秋分。 答案:A 试题7778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5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7778题: 77甲

18、地的时间为( )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则应该清楚阴影和非阴影的界线定有一条经线是180,另一条是0时。 答案:C 78北京为( ) A6日8时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则应该清楚阴影和非阴影的界线定有一条经线是180,另一条是0时。 答案:B 试题79 南非开普敦与我国南京的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 A两地雨热同期 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南京的气温也较高 C开普敦降水较多的月份,南京降水也较多 D开普敦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南京盛行偏南风 解题思路 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这是正确判断的关键。如果能掌握好望角和南京的位置及当地的气候类型

19、、特点和成因,就能正确判断。该题虽然是单项选择题,但也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 答案:C 试题80 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C在低纬地区没有分布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 解题思路 要正确判断选项,应当了解南极洲主要是大陆冰川,而不是山岳冰川(A选项);澳大利亚地不多且高度也不很大,不会有山岳冰川集中分布(B选项);低纬地区虽然气温较高,但有个别山峰很高,有山岳冰川存在(C项);巴西高原位处低纬地区,但高度不高,没有高耸的山峰(D项)。可见该题也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的地理知识比较广泛。 答案:D 试题81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不会有( )

20、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B寒流流过 C冷锋活动D从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 解题思路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热带地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和一些气候类型、寒流、锋面等的分布的了解。题干没有明确说明热带地区,而是点出“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A项要求考生了解虽然热带地区地处理想的热带低压带,但实际上在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下,仍然可能有一些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的影响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B项要求考生了解,寒流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在热带地区不一定不会出现寒流。C项与A项类似,要求考生了解热带地区是可能出现冷锋天气过程的。D项要求考生了解南极地区离热带地区相当遥远,且在西风带和相关洋流的

21、影响下,热带地区不可能出现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本题涉及了多种地理事象,而且需要考生准确地了解寒流和冷锋等概念,冷静地作出判断。 答案:D 试题8284 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暴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8284题: 82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D澳大利亚中部 解题思路 第82题检测考生从给出的资料进行简单推理判断的能力。该推理判断的过程,必须以对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空间位置的把握为基础

22、,即题目检测了考生对地理基础“语言”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答案:C 83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解题思路 第83题考核考生对大气环流背景下,不同区域降雨过程形成的理解程度。如果第82题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首先就可以判断含沙气流不可能是从东向西运行的气流,即C项不可选。同时,依据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背景,也能够排除A项。降雨形成的原理告诉我们,D项所说的气流“下沉”也不正确。 答案:B 84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

23、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题思路 第84题在考核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醒社会关注我国北方大城市裸地面积扩大的危害性。对基础的气象知识和原理有所掌握和理解,即可以排除A、D选项。扬沙天气的沙源一般也不可能太远。 答案:B 试题8589 图254是我国四个地方(一)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85一89题: 85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

24、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解题思路 第85题,由于题干资料中明确了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故地形对四地夏季降水的影响较小;热带气旋与地面强烈增温是四地的降水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只有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交缓上升后形成的降水才是正确的答案。 答案:A 86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解题思路 第86题,考生通过对我国气候的了解,主要是对降水带推移图的回忆,应能准确答出此时雨带为东西延伸且处在长江流域一带。 答案:D 87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25、 ) ABCD 解题思路 对于第87题,通过对所给的四幅气候数据图的分析,图、图最冷月气温低于0,不符合亚热带气候的气温数值范围,图降水量偏高也不应作为选择答案。本小题能否正确作答的关键在于86题对6月中下旬雨带位置的确认是否正确。 答案:C 88图中,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解题思路 对于第88题,由图的气温条件可断定该地应在暖温带范围内,由其降水量数据的分析进一步可认定此地可能位于华北地区。 答案:B 89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 ABCD 解题思路 适于种植小麦、甜菜的地区冬季月均温应低于O, 相对较为湿润,即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及内蒙古

26、地区,而与之相符的气候图示应为图。 答案:B 试题9092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9092题: 90在图255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BCD 解题思路 第90题,晨昏线以及它与经线的关系,是地球自转方向、昼夜交替,以及昼夜长短变化的反映。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于19时飞临晨昏线上空,就表明北半球是夏季。飞机于黄昏时过晨昏线,那就说明西半部一定是白昼,而且北极地区一定是极昼,即晨昏线向东方倾斜。 答案:B 91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解题思路 第91题是典型的

27、传统时间计算题,考核的是判断和运算能力,但是一般从卷面上很难反映出来。在考场中,不同能力的考生花费的时间不同。 答案:D 92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解题思路 第92题进一步考核考生对第90题的判断是否是其真实能力的反映。如果是真正有把握地判定北半球是夏季,那么就不难选出该题的正确答案B。 答案:B 试题93-96 2002年1月1曰,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9396题: 93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没有用欧元替代本国货币的欧盟国家是 ( ) A瑞典 B德国

28、 C丹麦 D波兰 解题思路 第93题,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国际金融和政治、经济实体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对象。该题立意就是从现实的欧元启动为切入点,在引起中学地理教育界关注这类问题的同时,强调地理教育的传统问题:让学生熟练地使用地图,甚至达到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地图的程度。该题采用了“无图考图”的方法,再次强调了地理教育中使用地图的重要性。 答案:C 94欧盟中央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是德国( ) A人口最多的城市 B最大的港口城市 C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 D最大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解题思路 第94题在第93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应该了解欧盟中央银行的所在地。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面,采用了“逆向思

29、维”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排除已经学习过的重点内容,在应试的同时,掌握欧盟银行所在地法兰克福还是欧洲重要的航空枢纽城市。 答案:C 95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 A东京(东经139.5) B香港(东经114) C伦敦 D纽约(西经74) 解题思路 第95题是传统的根据时区进行区时换算的题目,只不过采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投次问题为切入点,希望通过考试,让教育界和考生更加认识到学习地理的意义。 答案:D 96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

30、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营业的是 ( )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解题思路 第96题以地理教学中时间换算为基础“语言”,着重考核考生的能力。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的考生,则无需计算,就可以知道:全世界范围内8小时营业金融中心,要保证24小时连续营业,它们之间的时差必然都是8小时。而每个地方都进行计算的考生,显然是逻辑思维判断的能力比较弱,或者是心理素质相对弱。伦敦和香港的时区是最基本的知识,故能力好的学生可以非常快地选择出来正确答案。

31、答案:B 试题97-100 读图257,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97100题。 97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解题思路 在这一组题目中,先从确定的地理区域的地理情境人手,第97小题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分析能力的考核,然后是时间的基本换算。要分析的仅仅是船舶所在的地方的经度,只需根据经度值的东小西大判断出为西经,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C 98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

32、时 解题思路 第98小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难度,第一要知道船舶所在地的昼夜长短问题是与第97小题同等难度的,或者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要将漠河与该地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除了漠河的纬度位置是必备的知识背景外,还必须分析判断出船舶所在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对于非常熟悉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的考生来说,他们的分析过程可以迅速到近乎本能的程度,即从图形就可以断定在北半球的50几度的纬度上没有这样的地方。对于其他的考生,该题组还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从第99小题的信息中判断图257所示地区属于南半球。因为在第99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北半球的直布罗陀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的纬度均低于40(这是依据它们所处的大的环境或

33、者是气候类型区来判定的),因此船舶所在的地区必定是南半球的某地。有了这个分析判断的结果,下面要知道的就是南北半球纬度度数一样的地方,昼夜长短正好是相对应的,即南半球地区这天的昼长,正好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一样。 答案:A 99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解题思路 在分析解决了第98小题的问题的基础上,就不再存在什么难点了。科学思维或者说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是展现该项能力的第一步。教学和考试都有它必然的局限性,即给出的资料或者信息不一定是非常充足的或者是与复杂的现实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作为培养或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该是足够的。 答案:B 100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解题思路 在分析解决了第98小题的问题的基础上,就不再存在什么难点了。科学思维或者说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是展现该项能力的第一步。教学和考试都有它必然的局限性,即给出的资料或者信息不一定是非常充足的或者是与复杂的现实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作为培养或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该是足够的。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