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89995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8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44 页)2018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 分)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2(2 分)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A成人的体重约 50N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 10m/sC人体安全电压 220VD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 120W3(2 分)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

2、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4(2 分)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5(2 分)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BCD6(2 分)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时,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A将磁体的 N、S 极对调B将电源的正、负极和磁体的 N、S 极同时对调第 2 页(共 44 页)C改变磁性强弱D改变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7(2 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 甲比乙吸热多B48

3、min 甲不吸热C010min 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min 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8(2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则故障可能是()A灯 L1发生断路B灯 L2发生断路C灯 L1发生短路D灯 L2发生短路9(2 分)下列人或物体运动到最高点,若外力全部撤销,能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水中的乒乓球由静止释放上升到到最高点B滚摆竖直上升到最高点第 3 页(共 44 页)C斜抛出去的皮球落地后又弹到最高点D荡秋千的人达到最高点10(2 分)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重

4、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2 分)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 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 t2t3运动的速度大12(2 分)如图所示,A 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 A 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第 4 页(共 44 页)A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物体 A 受

5、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8 分)分)13(3 分)2018 年 2 月 1 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 ,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 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 2.5 (毫米/微米)的颗粒物。14(3 分)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 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

6、需要 h 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 (填物态变化)形成雾会影响视线;寒冬的早晨,由于 (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15(4 分)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 (大于/等于/小于)2f 时,成倒立的 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 ,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 (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16(2 分)分别用如图所示的 FA、FB、FC关门,其中,不能把门关上;当门外有风时,门会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外

7、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变 的原故。17(3 分)如图甲,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 第 5 页(共 44 页);图乙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图中螺线管左端为 极,电源左端为 极。18(3 分)用如图装置,在 20s 内将 80N 的水桶提升 3m,拉力为 50N,则拉力的功率为 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N。19(2 分)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了冷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 10kg 的水,水温上升 10,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C)。20(4 分)如图所示,

8、电源电压为 6V,当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则 R1的电阻值为 ;当 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通过 R1的电流 A,电路的总电功率是 W,通电 5min 电路中 R2产生的热量是 J。21(4 分)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第 6 页(共 44 页)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 ,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

9、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 原故。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11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解答分解答 23、24 题时应有解题过程)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2(2 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和它的大小。23(2 分)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如图,A、B 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 A 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24(2 分)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如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家庭电路。25(5 分)某新型建筑材料既防火、防水还保温,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3103kg/m3。第 7 页(共 44 页)(1)如果将这种材

10、料制成长 0.4m,高 0.1m,宽度如图所示为 cm 的实心砖块,则此砖块的体积和质量分别是多少?(2)此砖块对水平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g 取 10N/kg)26(6 分)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保持电源电压和电阻箱 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测得电流、电压如表 1 所示;然后将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保持不变,仅改变电阻箱 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 2 所示。表 1次数U1/VI/A1.00.201.50.302.00.40表 2次数R1/I/A3.00.506.00.3第 8 页(共 44 页)39.00.25(1)根据表 1 中

11、的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求出 R1的阻值。(2)分析表 2 中的数据,指出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判断的理由。(3)请利用表 2 中的数据求电源电压。27(2 分)如图所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了显示重力势能的大小,甲用橡皮泥代替沙子,乙用海绵代替沙子,你认为更合适是 (甲/乙)的方法,理由是 。28(5 分)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方案一:(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 (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 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 V0;(3)用细

12、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方案二:(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 V2,如图所示;(2)用一个体积为 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V3=90cm3;第 9 页(共 44 页)(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g/cm3。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 ,理由:。29(4 分)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1)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目的是 。由图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

13、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将 。(2)在辨析图乙小明、小华的观点,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为什么设计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设计探究推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由是 。30(6 分)某同学用如图甲电路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灯丝电阻约为 10),有以下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可选用:A“502A”B“101A”。(1)应选用滑动变阻器 (A/B)。第 10 页(共 44 页)(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比正常工作时亮,他想到自己在开关闭合前遗漏了一个步骤,立即断开开关。遗漏的步骤是 。(3)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都有较小的偏转

14、,则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A小灯泡烧坏 B小灯泡短路 C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左/右)。(5)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31(5 分)某制作小组所设计的电饭锅,其结构如图所示,控制系统中的感温磁体与受热面固定在一起,当温度低于 103时,感温磁体具有磁性。煮饭时用手向下按动开关,通过轻质传动杆 AOB 使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吸合,触点闭合,电路接通,发热板开始发热。当温度达到 103时,感温磁体失去磁

15、性,永久磁体受重力及弹簧的弹力作用而落下,通过传动杆使触点分开,发热板停止发热。(1)画出使触点分开时 B 点受到的力和力臂。(2)若用 4N 的力按下开关,B 端受到的阻力为 1N,则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 ,如果手按下的距离为 0.5cm,则永久磁体和感温磁体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cm。(3)用电饭锅烧水(在标准气压下),水沸腾时 (能/不能)自动断电。第 11 页(共 44 页)32(9 分)智能机器人目前已能够为人类在很多方面进行高效率、高精准度的服务,在图书馆领域,机器人可以辅助或替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提供整理图书、读者咨询等服务。下表是某智能机器人图书馆员“小 i”(如图甲)的部分参数:参

16、数名称电源电压/V最大负重/kg提升重物最大高度/m机器人车轮直径/cm充电功率/W数据48200.6102.5(1)读者与“小 i”对话,咨询某图书所在的位置,“小 i”需将读者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这与 的原理相同。(发电机/电动机)(2)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小 i”可以通过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实现无线充电。(3)“小 i”也提供无线上网服务,它与互联网之间通过 来传递信息。(4)“小 i”每天需将 1944kg 图书从借阅处分批搬回书架上,每次放回需将图书提高 0.5m,则每天搬书上书架做功 J,若充电效率为 90%,则每天应至少充电 h(g 取 10N/kg)(5)如图乙所示为“

17、小 i”承受图书重力的过载保护电路原理图,图中 R 为压力传感器,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乙触发器的电阻忽略不计,通过的电流超过 0.5A 时就触发电动机停止工作,放弃执行搬书指令,以免“小i”受损伤。因此为保护“小 i”,电阻箱 R0的阻值至少应为 ;“小 i”长时间工作后,为减轻其最大负重,应将电阻箱 R0的阻值适当 (增大/减小)第 12 页(共 44 页)。(6)图书馆管理人员发现,“小 i“经过斜面时,爬坡打滑爬不上去,在不改变智能机器人硬件情况下,为了让“小 i”能爬坡,可采用的方法是 ,。第 13 页(共 44 页)2018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江苏省扬州市中

18、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 分)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太阳辐射、浸入热水、炉火加热,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的;相互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使冰的内能变大,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

19、能的辨别,注意区分其实质,一个是能量的转化,一个是能量的转移。2(2 分)下列有关人体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A成人的体重约 50N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 10m/sC人体安全电压 220VD中学生正常上楼的功率约 120W【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成年人的体重比中学生大一些,在 650N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m/s1.1m/s 左右。故 B 不符合实际;C、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20、 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 500N 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 3.5m 左右,中学生上一层楼第 14 页(共 44 页)的时间在 15s 左右,爬楼功率在 P=120W 左右。故 D 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3(2 分)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 B树叶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

21、解: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4(2 分)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分析】(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3)(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

22、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解答】解: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故 A 错误;B、由于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用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第 15 页(共 44 页)这样可以方便的确定像的位置,故 B 正确;C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 CD 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5(2 分)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ABCD【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23、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1)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时,而BD 图都是光从空气射向水里,故 BD 错误;(2)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而 A 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C 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2 分)安装直流电动机模

24、型时,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第 16 页(共 44 页)A将磁体的 N、S 极对调B将电源的正、负极和磁体的 N、S 极同时对调C改变磁性强弱D改变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分析】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要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改变磁场方向或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二者只能改变其中之一。【解答】解:AB、要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对调磁铁两极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二者同时改变时,电动机转动方向不变;故 A 正确、B 错误;CD、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和电流大小、磁性强弱无关,故 C、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电动机转动方向的

25、影响因素,二者只能改变其一,不能同时改变。7(2 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 甲比乙吸热多B48min 甲不吸热C010min 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min 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分析】(1)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2)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第 17 页(共 44 页)(3)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吸热内能都增加;(4)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解答】解:A、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故 04min

26、甲乙吸热一样多,故 A 错误;B、甲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甲是晶体熔化的图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乙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 B 错误;CD、010min 甲和乙都吸热,内能都不断增加,只是甲是晶体,吸热温度不变,乙是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8(2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不亮,用电压表先后测得UAD=UAC=UAB=4.5V,则故障可能是()A灯 L1发生断路B灯 L2发生断路C灯 L1发生短路

27、D灯 L2发生短路【分析】电路发生断路时,当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时,电压表有示数,否则无示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后两灯都不亮,测得 UAD=UAC=UAB=4.5V,说明电源电压为 4.5V;A、若灯 L1发生断路,电压表并联在 L1两端时与电源相通由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故 A 符合题意;B、若灯 L2发生断路,电压表并联在 L2两端时与电源不相通,没有示数,故 B不符合题意;第 18 页(共 44 页)C、若灯 L1发生短路,电压表同时被短路没有示数,灯泡 L2发光,故 C 不符合题意;D、若灯 L2发生短路,灯泡 L2发光,电压表有示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28、A。【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电压表检测电路的故障。当电压表所测的那部分电路断路,电压表与电路串联,分担电源电压,要注意辨别。9(2 分)下列人或物体运动到最高点,若外力全部撤销,能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水中的乒乓球由静止释放上升到到最高点B滚摆竖直上升到最高点C斜抛出去的皮球落地后又弹到最高点D荡秋千的人达到最高点【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当水中的乒乓球由静止释放上升到到最高点时,乒乓球最终处于漂浮静止,第 19 页(共 44 页)若外力全部消失,乒乓球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当滚摆竖直上升最高点时

29、,滚摆处于瞬时静止,所以当外力全部消失时,滚摆会保持静止状态。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当小球在某次跳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即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不会运动,但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会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将在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 C 符合题意;D当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人和秋千在这一瞬间是静止的,所以当此时外力全部消失时,人和秋千都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再改变。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和运动关系,分析各物体运动到到最高点的运动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要加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了解和掌握。10(2 分)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

30、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等于自行车和所挂物体的重力的和,不等于自行车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A 错误;B、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满足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 B 正确;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

31、物体上,不第 20 页(共 44 页)是一对平衡力,故 C 错误;D、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11(2 分)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 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 t2t3运动的速度大【分析】根据图象中的横纵坐标判定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的性质判定运动状态。【解答】解:A、0t1时间段内的 st 图象为直线,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

32、没有改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 B 错误;C、由纵坐标可知,0t1比 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0t1比 t2t3图象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 0t1比 t2t3运动的速度大,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的 st 图象,理解图象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12(2 分)如图所示,A 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 A 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第 21 页(共 44 页)A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

33、可以为零【分析】由于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在重力的作用小则产生斜向下的力的作用,有下滑的趋势,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若拉力大,物体开始向斜上方开始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据此解答。【解答】解:(1)若 A 物体相对斜面有向下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2)当拉力等于向下的摩擦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3)当拉力大于向下的摩擦力时,物体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综上分析,可知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变化,关键是要进行讨论,不能简

34、单认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下。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9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28 分)分)13(3 分)2018 年 2 月 1 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 PM2.5 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 2.5微米(毫米/微米)的颗粒物。【分析】(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3)PM2.5 后的单位应该是微米,即

35、2.5m。【解答】解:(1)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噪声。(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第 22 页(共 44 页)(3)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故答案为:振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微米。【点评】知道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理解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和实质、知道PM2.5 后的单位;可解答此题。14(3 分)正在建设的扬州城市南部快速通道,全长约 16km,设计速度为80km/h,全程不设置红绿灯,正常情况下,最少需要0.2h 就能行驶完全程。而实际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要减速慢行;秋天由于液化(填物态变化)形

36、成雾会影响视线;寒冬的早晨,由于凝华(填物态变化)会结霜,造成路面湿滑。【分析】(1)已知设计速度和路程,可以得到通过全程需要的时间;(2)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解答】解:由 v=可得,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为 t=0.2h;雾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0.2;液化;凝华。【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速度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还考查液化和凝华的理解,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5(4 分)某手机拍照镜头可看作凸

37、透镜,其拍照的原理是:当被拍摄的物体离凸透镜距离大于(大于/等于/小于)2f 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当手机离被拍摄的物体很近时,物体所成实像的像距将变大,从手机中看到的像变模糊,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凸/凹)透镜,使近距被拍摄的物体清晰成像。【分析】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原理;物距变小像距变大,为了仍能拍摄出清晰的像,我们可以自制手机微距镜头,即在手机镜头前加一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照相机成像,成倒立缩小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变小像第 23 页(共 44 页)距变大,为能拍摄出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

38、,物距变大,应装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提前会聚。故答案为:大于;缩小;大;凸。【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原理,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一道基础题。16(2 分)分别用如图所示的 FA、FB、FC关门,其中,FA不能把门关上;当门外有风时,门会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外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变变小的原故。【分析】(1)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快,压强越小。【解答】解:(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用如图所示的 FA、FB、FC关门,其中,FA不能将门关上,FA可以将门打开。(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

39、越快,压强越小。当门外有风时,门会自动关闭;这是由于门外空气流动加快,压强变小,屋内压强大于屋外压强,将门关上。故答案为:FA;变小。【点评】明确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明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解答此题。17(3 分)如图甲,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图乙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图中螺线管左端为N极,电源左端为负极。第 24 页(共 44 页)【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3

40、)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弯曲的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一端为 N 极。【解答】解:(1)小磁针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小磁针的 N 极被螺线管的左端排斥,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螺线管的左端为 N 极。(3)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源的左端为负极。故答案为:物体的运动状态;N;负。【点评】明确力的作用效果、知道磁极间作用规律、正确使用安培定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3 分)用如图装置,在 20s 内将 80N 的水桶提升 3m,拉力为 50N,则拉力的功率为15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分析】(1)先根据 s

41、=2h 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 W总=Fs 拉力做的总功,最后根据 P=求出拉力的功率;第 25 页(共 44 页)(2)先根据 W有=Gh 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然后利用=100%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3)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 F=(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解答】解: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m=6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0N6m=300J,则拉力的功率:P=15W。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80N3m=240J,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100%=100%=80%。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2FG=250N80N=20N。

42、故答案为:15;80;2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动滑轮s=nh 的理解和运用,已知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19(2 分)如图所示是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了冷却,这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若水箱中装有 10kg 的水,水温上升 10,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5J(c水=4.2103J/(kgC)。【分析】(1)与其它液体相比,水的比热最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2)已知水的比热、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利用 Q=cmt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解答】解:第 26 页(共 44 页)(1)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热量,这

43、些热量如不及时带走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由公式 Q=cmt 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与其它液体比较,因为水的比热最大,所以吸收的热量最多,冷却效果最好;(2)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0kg10=4.2105J。故答案为:比热容;4.2105。【点评】本题考查了水比热容大特点的应用以及公式 Q=cmt 的应用,是综合性题目。20(4 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6V,当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0.5A,则 R1的电阻值为12;当 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则通过 R1的电流0.25A,电路的总电功率是1.5W,通电 5min

44、 电路中 R2产生的热量是225J。【分析】(1)当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1的阻值;(2)当 S1、S3断开,S2闭合时,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 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 R1的电流,根据 P=UI 可求电功率;(3)根据 Q=I2Rt 可求 5min 电路中 R2产生的热量。【解答】解:(1)当 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为 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 R1的电流,由 I=可得,R1的阻值:R1=12;第 27 页(共 4

45、4 页)(2)当 S1、S3断开,S2闭合时,R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U1=UU2=6V3V=3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1=0.25A,由 I=可得,R2的阻值:R2=12,电路的总电功率:P=UI=6V0.25A=1.5W;通电 5min 电路中 R2产生的热量:Q=I2R2t=(0.25A)212560s=225J。故答案为:12;0.25;1.5;225。【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21(4 分)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

46、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的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塑料袋中水没有装满的原故。第 28 页(共 44 页)【分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内水受到的重力=拉力+浮力,物体

47、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示数)减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解答】解:(1)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由于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 F浮=水gV排可知水对塑料袋的浮力 F浮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F浮,由于 G 不变、F浮增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即 V排=V水,则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即:G排=G水,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零(F示=0),根

48、据称重法测浮力可得塑料袋所受的浮力:F浮=G水;综上分析可得,F浮=G排,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2)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说明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由于塑料袋尚未完全浸人水中,所以塑料袋中水没有装满,水的上方有空气。故答案为:小;水的体积;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的;塑料袋中水没有装满。【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找出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11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解答分解答 23、24 题时应有解题过程)题时应有解题过程)第 29 页

49、(共 44 页)22(2 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和它的大小。【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 60。故答案为: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与反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3(2 分)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如图,A

50、、B 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 A 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分析】(1)找出重心,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重力示意图;(2)A、B 两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此可知,A 受到吸引力的方向向右。【解答】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 A 球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第 30 页(共 44 页)G;即为 A 受到重力的示意图;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则 A 球受到 B 球水平向右的吸引力,作用点也在 A 球的重心,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时,应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及力的方向,这是作力的示意图的关键。24(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