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085294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百 华 苑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百华苑本期主题:中医藏象学理论研究专栏主编简介孙鑫,女,医学博士,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精品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周学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肾藏象思维理论及其应用与实践(沈阳出版社)副主编等。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藏象理论及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曾参与肾藏

2、象理论相关国家级课题多项,如国家“9 7 3”项目(“肾藏精”理论文献与临床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肾阳虚证 核心病机、证候要素与辨识标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长壮老取决于肾 与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相关变化规律的研究”、“从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变化探讨骨痿 骨肉不相亲 的病理机制”)等。曾荣获辽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扫一扫查看文中图片)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4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 0 1 72 4号)通信作者:谷峰,E-m a

3、 i l:4 6 7 2 4 2 3 8q q.c o m第一作者:白俊哲,E-m a i l:1 3 5 5 6 8 2 0 4 6q q.c o m 基于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从脾论治抑郁症白俊哲,谷 峰(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 1 0 8 4 7)【摘要】该文基于 黄帝内经 脾藏象理论,通过对脾的生理、病理特性进行分析,从脾运化水谷精微的生理与情志、五脏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脾论治抑郁症的可行性,并辅以现代文献研究,应用VO Sv i e w e r1.6.1 9对文献进行共现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抑郁症常见症状均与脾功能失常关系密切,病机以肝郁脾虚为主,且疾病后期出现心脾两虚,可见脾的生理

4、功能特性变化是导致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为临床诊治抑郁症开拓新的方向。【关键词】脾;黄帝内经;脾藏象;精微物质;脾阳;神志;抑郁症;郁证中图分类号:R 2 7 7.7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i.1 1-3 5 5 5/r.2 0 2 3.1 4 3 6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困难、食欲下降和自杀观念,并有其他认知、行为和社会功能异常1。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至2 0 3 0年时,抑郁症的疾病负担将居全球疾病首位2。然而,临床常用的口服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如食欲减退、嗜睡、

5、心动过速等,且起效慢,临床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残留症状突出,以及功能损害突出等3-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从郁证角度防治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基于 黄帝内经 脾藏象理论探讨从脾论治抑郁症的可行性。1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中医学对抑郁症认识较早,古籍中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对本病的描述散见于与郁证、百合病、脏躁等疾病相关的古籍中,可将该病归属于中医“郁证”范畴5。郁证属于情志病,其发生与情志内伤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气机失调;病位在肝,涉及心、脾、肾等脏;基本病因为气、血、湿、痰、食、火,即朱丹溪提出的“六郁”。郁证初起为实证,病机多为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气滞为主,治疗

6、宜用柴胡疏肝散;气滞日久,郁而化火,则选用加味逍遥散;忧思疑虑则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气交结,宜使用半夏厚朴汤以行气开郁,化痰散结;若郁证日久不愈,伤及心、脾、肾等脏腑,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此时病性由实转虚。情志过极伤于心,致心失所养,心神失常则用甘麦大枣汤711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百 华 苑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 以养心安神;心血亏虚,加之脾失健运,致心脾两虚,宜用归脾汤;火热伤阴,肾阴亏损,心神失养,易心肾阴虚,治疗应用天王补心丹合六味

7、地黄丸以滋养心肾6。2 从脾论治抑郁症 黄帝内经 对脾藏象理论的阐述颇多,笔者从“脾气散精”“脾藏意”“脾在志为思”“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阳与神志的关系5个方面为切入点,通过阐述脾生理与病理特点,分析从脾论治抑郁症的理论依据。2.1 脾气散精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脾关系密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经脾的运化与胃的腐熟受纳协调作用化为精微物质,在脾气的升清作用下,精微物质得以灌溉周身,从而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正如 素问经脉别论 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主运化功能正常,水谷得以消化吸收,精微物质得以化生

8、与转运,进而化生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精、气、血、津液。五脏六腑得以濡养,四肢百骸、形体官窍得以滋润,乃中央脾土以津液灌溉四旁周身。素问太阴阳明论 曰:“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脾为胃传输水谷精气,犹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更进一步强调了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随着脾藏象理论的补充发展,直至明李中梓在 医宗必读 中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即“脾为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与神关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 指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八正神明论 指出“血气者,人之神也”,灵枢本神 指出“两精相搏谓之神”,均说明气血等精微物质是神生成的物质基础。灵枢移精变

9、气论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对于机体而言十分重要。神虽来源于先天之精气,但必须得到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滋养,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脾气健运,精微物质化生充足,则神的物质基础化生有源。若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生成无法满足机体所需,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素问调经论 指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直接表明“神”的生成不足会出现“悲”的表现。灵枢天年 指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表明神于形而言的重要性。脾气健运,则气血充足,神气旺盛,精神得养,脏腑功能强健,形体健壮。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精微物质化生不足,机体失其濡养,病有所发。素问太阴阳明论 指出“今脾病不

10、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说明脾病会从各方面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正如李杲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郁证的病因多为五脏情志失调,其病机以肝失疏泄、肝脾不和为主。国医大师徐景藩提出调和肝脾、疏肝解郁的主要治法,在临床治疗上重视脾胃,认为应先调治中焦,因中焦乃源源不竭化生气血的基础及气血生化有源的治本之策7。气血充足,精神得养,神得以化生,则机体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张雅捷等8分析3 0名阈下抑郁者的电针刺激结果发现,与针刺肾与膀胱经腧穴比较,针刺脾、胃经穴位对于阈下抑郁效果更显著,提示认知功能与“脾藏意”有关。2.2 脾藏意 素问宣明五

11、气 曰“脾藏意”,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对意的解释为:“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与志含义相同,是由心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而 形 成 的。王 冰 认 为“意 者,记 而 不 忘 者也”9,说明意是记忆等思维活动。灵枢本神 曰“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阐述意是由心有所追忆而产生的,主要产生于后天。意为五神之一,五神藏于五脏中,五神功能与五脏气血关系密切。气血旺盛,五神得以化生而寄于各脏中而发挥正常的功能。意得以化生居于脾营之中,则机体可表现出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记忆力强及意念丰富等。灵枢本神 提到“心有所忆谓之意”“脾藏营,营舍意”,说明意是心有所忆而产生的,且意舍于脾中。脾藏意

12、的功能与脾气密切相关,脾气旺则意旺,脾气亏则意衰。若脾胃运化受纳功能失常,则营血化生亏虚,脾不藏意,则可见健忘、反应迟钝等。灵枢本神曰:“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脾藏意,若愁忧太过,日久不解会伤及脾,脾伤无以藏意,意气不得抒,可见胸闷烦乱,四肢无力,皮毛憔悴,颜色枯槁。2.3 脾在志为思“思”是一种情感与思维的表达,辞海 和 现代汉语词典 对思有着多种解释,但其共有的解释为思考与想念1 0。思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但思虑太过则会引起脏腑气机的紊乱,出现气结或气滞;且“思伤脾”,思虽出于心,却与脾相应,过度忧虑则会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13、。81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百 华 苑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明代医家张介宾在 类经 中提及“魂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可知“思”亦属于神的范畴。思虽为七情之一,但其他六种情志的产生均与思密切相关,如思而担心为“忧”,思而肯定为“喜”,思而否定为“怒”,思索不及为“惊”为“恐”等1 1。每种情志的产生都与思有 所 关 联;思 也 是 诸 郁 发 生 的 重 要 病 因 之 一。清沈金鳌在 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 中指出:“诸郁,脏气病也,其原

14、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思由脾气和脾精所化生,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精微物质化生乏源,则神的化生缺少物质基础。灵枢本神 谓:“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愁忧思虑的情绪会使得脏腑气机失调,进而出现气郁与气虚的症状,若过度忧思或所思不遂则会伤及脾之运化功能,使之无法化生气血,进而五脏失其濡养1 2。神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若五脏失养,则神无以化生而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等症状,而这些精神失养的症状正是临床上抑郁症患者的基本表现1 3。2.4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的生理特性为脾喜燥、恶湿,黄帝内经 对此无直接的阐述,但在 素问宣明五气 中阐述脾与湿之间的关系为“脾恶湿”,在

15、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指出“土湿受邪,脾病生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指出“湿胜则濡泄”,认为湿邪为患,易伤及脾,说明湿邪与脾关系密切;在 素问脏气法时论 中则提出脾为湿邪所困的治疗原则,即“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喜燥中的“喜”,是对药性的喜;“燥”并非“内燥”与“外燥”。脾喜燥提示,脾为湿病,当用燥法治疗,治宜芳香醒脾、温燥化湿1 4。2.5 脾阳与神 素问生气通天论 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指出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明张介宾在 类经图翼 中指出“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更进一步说明阳气于人体的重要性。景岳全书 曰:“气

16、为阳,阳主神也。”人体的阳气可以影响神的功能;阳气若充足,则形体官窍得阳气之温养,则精神饱满,身体健壮。在多数情况下,人体阴阳处于动态平衡中,某一脏腑阴精或阳气不足,则平衡被破坏。脾之阳气不足,则神机失用,抑郁症患者可见反应迟钝、意志活动明显减少、自我评价降低、情绪低落等表现,其病机可能与脾气虚或阳虚密切相关1 5。中医认为,“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脾气虚弱最终会导致脾阳虚衰。脾阳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脾阳充足则脾旺,脾阳虚衰则脾衰1 6。思维活动、脏腑气化和四肢运动均与机体阳气功能密切相关,人体功能的正常进行离不开阳气的鼓动与温煦1 7。灵枢本神 提到“心藏脉,脉舍神”,患者的认知

17、功能的受损和思维联想的障碍,是因“神”功能的不足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动力减弱、无法专心工作及自尽倾向等一系列表现可以视作神对于形的统治功能异常,而这些表现也正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出现郁郁寡欢、不寐、健忘、反应迟钝及精力减弱等一系列神失所养的症状1 8。素问生气通天论 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进一步阐发阳气的生理功能,阳气充足,在内可以濡养精神,使思虑正常;在外得以滋润筋脉,表现为四肢活动屈伸自如,亦为 类经 中的“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也”。尹冬青等1 9分析1 51 9 6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发

18、现抑郁症常见病位为肝、脾,常见病性为痰、湿,基本病机为脾虚肝郁,痰湿内停;水湿困脾伤阳。陈晓庆2 0对6 6名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内服归脾汤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显示该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3 可视化分析从脾论治的抑郁症研究趋势笔者通过中国知网选取2 0 0 12 0 2 3年发表的与脾藏象及抑郁症有关的文献资料,关键词为“抑郁症”“脾”,按照纳入标准(以抑郁症为第一诊断或有既往病史;抑郁症合并其他疾病;名医治疗抑郁症经验;理论探讨类文献)和排除标准(无法明确诊断的文献;器质性疾病继发抑郁等非原发性抑郁障碍;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与抑郁症相关但并非与脾相关;动物实验性文

19、章;针刺或者灸法治疗抑郁症;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最终纳入2 8 4篇。应用VO Sv i e w e r1.6.1 9软件,选择“c o-o c c u r r e n c e”,设置关键词出现频次,排除与中文同一含义的英文关键词,得到关键词信息。当关键词频次为“3”时得到8 1项、1 1个聚类,频次为“5”时得到3 9项、7个聚类,对所得文献进行共现分析,并绘制图谱。当关键词频次设为3或5时(共现聚类图分别见图1、2,密度图分别见图3、4,扫描文章标题右侧二维码查看),肝郁脾虚类的共现频次均明显高于其他关键词,说明肝郁脾虚是抑郁症的主要证型,从肝郁脾虚的角度治911中国民间疗法2

20、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百 华 苑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 疗抑郁症的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所得到关键词出现频次 5次的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2。由于所选文献的主题为“抑郁症”与“脾”,因此抑郁症及与“脾”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当关键词出现频次设定为3时,在关键词出现频次中,除抑郁症外,频次出现较高的是肝郁脾虚7 6次(包括肝郁脾虚4 0次,肝郁脾虚型1 9次与肝郁脾虚证1 7次),归脾汤4 6次(包括归脾汤3 7次与归脾汤加减9次),心脾两虚2 2次(包括心脾

21、两虚1 3次与心脾两虚型9次),脾1 3次,逍遥散8次,从脾论治7次,脾虚7次。在与其他关键词总的共现频次中,除抑郁症外,频次出现较高的是肝郁脾虚2 5 7次(包括肝郁 脾 虚1 3 9次,肝 郁 脾 虚 型6 4次 与 肝 郁 脾 虚 证5 4次),归脾汤1 4 9次(包括归脾汤1 1 5次,归脾汤加减2 7次与归脾丸7次),心脾两虚6 3次(包括心脾两虚4 5次和心脾两虚型2 8次),逍遥散3 6次,脾3 2次,从脾论治1 9次。当关键词频次设定为5时,在关键词出现频次中,除抑郁症外,频次出现较高的是肝郁脾虚7 6次(包括肝郁脾虚4 0次,肝郁脾虚型1 9次和肝郁脾虚证1 7次),归脾汤(

22、3 7次),心脾两虚与脾均为1 3次,逍遥散8次,脾虚7次。在与其他关键词总的共现频次中,除抑郁症外,频次较高的为肝郁脾虚1 9 9次(包括肝郁脾虚1 2 0次,肝郁脾虚型4 5次和肝郁脾虚证3 4次),归脾汤9 6次,心脾两虚3 6次,逍遥散3 1次。表1 中国知网检出的2 0 2 12 0 2 3年中医藏象和抑郁症相关文献关键词出现频次设定为3且频次 5次所得的结果(次)关键词关键词出现频次与其他关键词总的共现频次抑郁症1 8 75 1 9肝郁脾虚4 01 3 9归脾汤3 71 1 5肝郁脾虚型1 96 4肝郁脾虚证1 75 4心脾两虚1 34 5抑郁1 34 1脾1 33 2生活质量94

23、 0心脾两虚型92 8归脾汤加减92 7氟西汀83 7逍遥散83 6从脾论治71 9脾虚72 9归脾丸67表2 中国知网检出的2 0 2 12 0 2 3年中医藏象和抑郁症相关文献关键词频次设定为5且频次5次所得的结果(次)关键词关键词出现频次与其他关键词总的共现频次抑郁症1 8 73 9 4肝郁脾虚4 01 2 0归脾汤3 79 6肝郁脾虚型1 94 5肝郁脾虚证1 73 4心脾两虚1 33 6抑郁1 33 3脾1 32 6生活质量93 3氟西汀83 4逍遥散83 1脾虚72 2高血压病52 44 讨论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情志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从脾论治郁证

24、,不仅能够提高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抑郁症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知肝郁脾虚证型最为常见,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心、肾,病因与气、血、湿、痰、食、火等相关。灵枢本神 指出“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从藏象角度来看,五脏安定的前提为脾之功能正常运行。脾与人体气血及津液的生成及运行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维持脾正常的生理功能对控制本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黄帝内经 是中医藏象理论的源头,在临床疾病论治及研究过程中对理论的溯源及梳理能够为临床疾病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临床疗效的提升及疾病的深入认识提供帮助。从近年的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对抑郁症的

25、辨证论治也离不开对脾藏象的研究,因此从脾论治抑郁症的研究存在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 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1 3:1 4 1.2S M I TH K.M e n t a lh e a l t h:aw o r l do fd e p r e s s i o nJ.N a t u r e,2 0 1 4,5 1 5(7 5 2 6):1 8 1.3 刘蕊,张佐涛.抑郁症患者口服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 0 2 3,2 1(9):1 0 9-1 1 1.4 林芳波,侯德仁,唐秋萍.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及艾氯胺酮的应用前景J

26、.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 0 1 7,3 7(4):5 6 7-5 6 9.02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百 华 苑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J u l.2 0 2 3,V o l.3 1N o.1 45 曹欣冬,王伟.抑郁症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0 0 9:前言.6 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0 1 7:2 9 0-2 9 3.7 沈波,胡佳,颜延凤,等.徐景藩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脾不和之郁证的思考J.中国临床研究,2 0 2 1,3 4(6):8

27、2 9-8 3 1.8 张雅捷,蒋玲燕,彭妤,等.事件相关电位视域下“脾藏意”与认知 功 能 的 研 究 J.时 珍 国 医 国 药,2 0 1 8,2 9(1 0):2 5 5 4-2 5 5 6.9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 0 1 5:1 3 0.1 0 孙素鹏,王亚军.从脾论治抑郁症J.河南中医,2 0 1 9,3 9(1 2):1 8 0 8-1 8 1 1.1 1 刘来彪,杨振宁,黄珊珊.中医对心脾与心理活动关系的认识J.山东中医杂志,2 0 1 1,3 0(7):4 6 1-4 6 3.1 2 牛学恩,任璐璐,闫明.从“思则气结”论治抑郁症J.中医学

28、报,2 0 1 5,3 0(6):8 4 1-8 4 2.1 3 李奕祺.从思 则气 结谈 抑 郁症 的治 疗J.光明 中医,2 0 0 8,2 3(2):1 4 0-1 4 1.1 4 彭海燕.刘沈林医案医话选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 0 1 3:1 0.1 5 林昱臣,苗宇船,赵杰.从脾阳虚浅论抑郁症J.中国民间疗法,2 0 1 9,2 7(2 2):1-3.1 6 陈萌.中医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 0 1 6:2 2.1 7 马小俊,陈澈,王全年.从扶阳论治抑郁症的学术思想探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 0 2 2,4 3(6):1 8-2 0.1 8 程坤,张军平,阮士

29、怡.阮士怡辨治老年抑郁症经验J.中医杂志,2 0 1 7,5 8(1 3):1.1 9 尹冬青,田金洲,时晶,等.1 51 9 6例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 特 点 的 文 献 研 究 J.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2 0 1 3,3 1(2):2 7 9-2 8 2.2 0 陈晓庆.内服归脾汤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J.智慧健康,2 0 2 2,8(2 3):1 2 3-1 2 6.(收稿日期:2 0 2 2-0 4-2 2)基金项目:2 0 2 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 2 1 B T Y0 1 1);2 0 2 1年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 1 0 0

30、 2 2 2 0 0 7)通信作者:孟晓媛,E-m a i l:6 6 6 4 3 4 0 8q q.c o m第一作者:胡潇,E-m a i l:8 5 2 3 6 1 2 3 6q q.c o m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辨治郁证的用药规律胡 潇,孟晓媛(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 1 0 8 4 7)【摘要】目的:探析 临证指南医案 中叶天士辨治郁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 临证指南医案中1 6 7则郁证医案进行药物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药对及新方。结果:共得到处方1 6 7首,药物1 8 8味,高频药物共2 0味,主要有茯苓、人参、半夏、白芍、当归

31、等。药效以补虚药最多;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多见;归经以脾、肺、心、肝、肾经居多。聚类分析获得5组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7组关联性较强的药对,包括茯苓半夏、人参甘草、郁金栀子、半夏黄连、人参大枣、甘草大枣、当归桃仁。结论:临证指南医案 中叶氏治疗郁证,注重淡渗利湿,缓图慢消;辨证虚实,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注重滋阴;善用补虚类药物,补益中焦,调畅心神;调畅气机,气血并治。【关键词】郁证;用药规律;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R 2 7 7.7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i.1 1-3 5 5 5/r.2 0 2 3.1 4 3 7 郁证,一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引起的一些病证,二是泛指因郁滞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1。本文所涉及的郁证为情志不舒、气机郁结引起的狭义郁证。清代医家对于中医郁证的认识有很大发展,如叶天士在温病学及内科疾病诊治方面颇有建树,去世后由他的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取名为 临证指南医案。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探讨 临证指南医案 中叶天士辨治郁证的用药规律。1 材料1.1 数据来源 参考第5版 中华医典2,收集 临121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