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081173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 The nurse of hyperthermia.主要内容(The main content):定义(Definition)临床分型(type)发热过程及表现(Process and performance)护理措施(nursing)正常体温: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标准:口温(36.337.2)肛温(36.537.7)腋温(36.037.0)生理变化: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体温过高体温过高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fever),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

2、调节中枢使调节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并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升高。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病因: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型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多见!临床分级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 37.537.9 (99.5100.2)中等热 38.038.9 (100.4102.0)高热 39.040.9 (102.2105.6)超高热 41以上 (105.8以上)发热过程及表现发热过程及表现: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 散热 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

3、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特点:散热 产热 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方式: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 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2.加强病情观察3.补充营养和水分4.促进患者舒适5.心理护理降低体温降低体温 可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局部冷疗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全身用冷可采用温水拭浴、酒精拭浴,达到

4、降温的目的。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加强病情观察加强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日测量四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2.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肿大芥末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3.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4.观察治疗效果。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补充营养和水分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多饮水促进患者舒适促进患者舒适休息休息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1.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发冷、发抖、面色苍白,此时患者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理应注意经常探视患者,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2.高热持续期:应注意尽量解除高热带给患者的身心不适,合理处理患者的要求。3.退热期:满足患者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及时补充营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