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sp****10 文档编号:20790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0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25022015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 Operation procedure of the acanthopanax cultivation 2015-07-17 发布 2015-09-17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502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工程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娜、杨镇、刘凤菊、李学龙、陈珣、杨钧、王娜、刘国丽、安久海。DB21/T 2

2、5022015 1 刺五加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定)了刺五加种子采集和处理、选地与整地、繁殖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生产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刺五加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21/T 1723 短梗五加栽培技术规程 DB2206/

3、T 005 刺五加生态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3 种子 3.1 基原植物 栽培刺五加的基原植物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3.2 种子质量 在健壮植株上采收种子,选择籽粒饱满、无病害种子留种,放置低温、干燥处保存。种子千粒重9.5g(干),含水量为9%11%,纯度96%,发芽率85%。3.3 采收 9月下旬,果实成熟呈紫褐色,变软时采种。采收后,将果实在水中浸泡24h,搓掉果皮、果肉,反复用清水洗净种子,漂除秕粒、杂物,按种子与清洁的细河沙1:3的体积比例拌好,湿度60%(以手攥成团不散为宜)。3.4 种子处理 3.4.1 室内埋藏 将拌好的种沙装入木

4、箱等保水透气的容器中,在室内温度20左右下保存50d,而后将室温降至1518,再处理60d80d,每隔1周左右翻动1次。而后移至04的环境中贮藏。DB21/T 25022015 2 3.4.2 露天埋藏 在向阳背风处,选择排水良好的地点,挖深20cm、宽40cm,由种子与沙的多少而定沟槽的长度,在沟底铺5cm厚湿沙,将拌好的种沙,摊平(10cm厚)放置于槽中,在沟面再放5cm厚湿沙,槽面高于地面,上面覆盖树叶,以利保湿,用于第三年春季播种,有30%露白时就可播种。4 种苗繁育 4.1 育苗地选择 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且附近有浇灌条件,土壤pH中性偏酸。4.2 播种育苗 4.2.1 播

5、种时间 4月中下旬,种子30%露白以上时,即可播种。4.2.2 播种方法 条播在床上按15cm行距开沟,深2cm3cm,均匀播入种子后覆土1cm1.5cm。撒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入床面后覆土1cm1.5cm。播种后镇压覆草保墒。4.2.3 苗期管理 苗前、苗后应及时人工除草。幼苗生长初期,浇水宜多次少量,保持苗床上层湿润即可。待幼苗基本出齐,并有部分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时,加盖遮阴网遮阳,于7月下旬将遮阴网撤除。间苗时间在幼苗高3cm5cm时进行,每1m2保留株数150株左右为宜。2年苗龄的刺五加幼苗的株距应扩大1倍。4.2.4 埋根育苗 春季将刺五加根茎的节间与先端挖出并剪下带有潜伏芽的根段,从地

6、茎上部3cm5cm处剪去枝条,留取长度不超过15cm主根一至二条,在选好的土地上栽培,株行距30cm30cm,将根段平摆在沟内压实,覆土厚度在3cm,同时应将苗床表面覆盖一些枯枝落叶、杂草等,以确保土壤湿润。4.2.5 扦插育苗 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剪取生长充实半木质化的枝条,截长10cm左右的小段做扦插条,插条只留一个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在100mg/L吲哚丁酸溶液中速蘸。按行距15cm、株距8cm、将插条斜插入苗床土中,入土深达插条2/3,浇水后覆盖薄膜,约20d左右生根,去掉薄膜,在插床上搭遮阳棚,生长1年后移栽。5 栽植 5.1 选地与整地 栽培地应选择疏松肥沃、土层深厚

7、、靠近水源、含有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壤土、沙壤土均可栽植,林地的坡度应小于25o。最低温度不低于-38,符合GB 15618,GB 30951的要求。栽培地选好后,应深耕30cm,精心整地。清除根茬和杂物,将树根、杂草与石块等,并使土壤疏松。DB21/T 25022015 3 5.2 田间栽植 栽培时以不同的栽培用途确定株行距。培育好的幼苗,于第2年春季的4月中下旬移栽定植。平地定植,株行距50cm60cm。每667m2保苗2220株。刨穴栽植,穴深25cm,栽时先埋一半土,浇足水后再把树苗埋实。疏林地或荒山地栽植密度可按行距1.0m1.0m,每667m2可栽植600株。5.3 保护地栽植 5

8、.3.1 整地 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kg。深翻 30cm,耙平床面,然后做床。5.3.2 栽植 床长、床宽因棚因地而定,床与床之间要留 50cm宽作业道。在床面上按株行距40cm40cm密植2年生大苗。在晚霜来临前扣好大棚,棚内温度保持在1622。6 田间管理 6.1 中耕除草 树苗定植后应立即开展除草松土工作,将萌发的杂草、灌木去除,在种植穴内松土,期间进行2次中耕除草工作,并确保田间清洁。6.2 追肥 施肥应符合NY/T 496。每年春季追施1次复合肥料,每667m2 施复合肥10kg15kg,在根际采用放射状沟施,施肥后盖好表土。6.3 剪枝整形 当年11月至翌年

9、3月中旬之前(休眠期)修剪,主要剪去枯死枝、衰老枝等无用的枝条。7 病虫害防治 7.1 农药种类及质量要求 农药施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采收前30d停止使用各种杀菌剂和杀虫剂。7.2 病虫害种类、症状及防治方法 DB21/T 25022015 4 表1 病虫害、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种类 症状 防治方法 猝倒病 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腐烂,幼苗期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逐渐以发病株为中心蔓延,幼茎萎蔫,短期内叶边呈绿色,2d3d后倒伏死亡,严重后病部及其附近土面会长出白色霉菌,地块呈现块状圆形病区。以预防为主,幼苗出土后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1:1:20

10、0),每间隔7d喷1次,连续3次。发现碎倒病时,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洒苗床,每7d喷1次,连续3次。黑斑病 为害叶片,幼叶最早发病,先产生褐色至黑褐色1mm2mm的圆形斑点,边缘明显,后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或灰褐色,边缘黑褐色,偶有轮纹。严重时呈大病斑,使叶片焦枯、畸形,引起早期落叶。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以预防为主,五加生长期间,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1:1:200),每间隔7d喷1次,连续3次。发病初期可喷晒3%多抗霉素500倍液。煤污病 症状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以预防为主,五加生长期间,喷施等量式波

11、尔多液(1:1:200),每间隔7d喷1次,连续3次。发病初期可喷晒3%多抗霉素500倍液。病害 立枯病 幼苗近地面3cm5cm处茎部萎缩,腐烂,致使幼苗倒伏。发现病株立即拔出,并 20%甲基立枯磷乳剂300500 倍液灌根。蚜虫、介壳虫 成、幼蚜群集嫩稍、芽叶基部及叶背刺吸食液汁,致使叶片发黄,植株枯萎,生长不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刺蛾、蜡蝉、大造桥虫 成、若虫刺吸嫩芽、叶、枝上的汁液,影响枝条生长,削弱树势,严重者可致枝条枯死。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虫害 肖个木虱 属专食性害虫,年发生2代。每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交配产卵,卵多产于小枝顶端叶

12、片正面主脉两侧,5月中旬若虫孵化后虫体顺叶面爬到靠近主脉基部叶柄处或嫩茎部位,钻蛀到叶肉或嫩茎表皮内部吸食汁液进行危害,被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虫瘿。人工除虫,摘除带有瘿瘤的叶片和小枝。秋季落叶后及时清理田圃,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深埋,控制虫源。使用1.2%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8 采收 8.1 嫩叶采收 在4月末到8月下旬这段时间都可以进行采摘工作。具体的采摘时间可观察在嫩叶完全舒展后但不是特别鲜嫩时就可开始采摘。采摘过程中应采取采一留一的方式以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不受到影响。DB21/T 25022015 5 8.2 嫩茎采收 在嫩茎达15cm20cm采摘。8.3 采果 见浆果完全呈紫褐色,果穗主梗木质化呈黄褐色时采收。采收时先用手托果穗,再用剪刀在果梗基部剪下,储存于通风阴凉处。8.4 根皮及茎干的采收 对于根皮、茎干的采收工作在秋天当树木落叶后开始,采收12m以上的枝条。9 贮存 根皮在干燥后,用编织袋进行包装,刺五加茎,100200根为一捆进行包装。运输要在无污染的条件下进行,根和茎须在干燥后运输。刺五加贮存须在专门的库房进行,不得随意堆放。库房要干燥,通风,无污染,无有毒有害物质。10 生产档案 对刺五加的生产过程,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