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076873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升初写人记事类阅读复习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_小升初语文考试大纲一、基础知识:1、拼音(声韵母)2、汉字(查字典、改错字、补充词语、组词一类)3、词汇(按要求填词、解释词语一类、词语的感情色彩)4、句子(反问句、肯定句、第三人称转述句、修改病句、排列错乱句子、仿句一类)5、修辞(常见修辞手法及相关题型训练,多做做相关的题)6、文化常识(必须知道古诗词名句、古典名著赏析)二、综合性学习(贴近生活,注重人文发展)三、阅读(分析概括、理解内涵、拓展创新)四、作文(分类训练、具体指导)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一、总述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

2、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以及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等。小升初的语文阅读主要靠三大类:写人记事类、写景状物类、童话寓言名著类二、 基础阅读习惯(注重在平常的练习中养成) 1、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的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

3、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2、如何“读文章”? 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快速阅读)。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精细阅读)。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在读第二遍时就应该要做到“读懂文章”,解决第一点中提到的问题。 3)、复读全文

4、,验证答案(定点阅读)。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三、分类专项复习(写人记事类)第一类: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 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读懂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动作,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关注人物所处环境。2 分析典型事例,注重细节描写。3 抓住文章主要

5、情节,分析写作意图,深化认识理解。写作意图就是写作目的,主要是作者表达的情感。 写人文章我们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 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文章中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情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要这样才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我们在阅读时,

6、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肖像描写理解对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作具体的描绘,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要求突出主要特点,通过不同人物的肖像描写,显示各自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

7、放在腿上。”点评:在这里,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方法,对主人公的肖像进行刻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台词。语言描写理解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要求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使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例文: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

8、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

9、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行动描写理解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

10、游泳的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心理描写理解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一。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例文: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按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厂,无数零售摊点。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零星儿

11、的几个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道他们心中都有鬼?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树下的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点评:这段心理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这一道理。表情(神态)描写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表现人物。例文: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 钓鱼 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他好像忽然 活 过来似的,恢复

12、了他平日的灵性,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 赦免 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点评: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兼备3、了解选材特点,抓关键词语句 写人文章所写的人物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性格不是凌空表现的,而是具体的事情或者是材料来显示的。这样的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因此,在阅读写人物文章时,要看一看作者是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

13、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等等。另外,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但是大部分文章中心是通过人物和事情的叙述间接地反映出来。所以还须抓住文章中心的关键内容和情节,认真分析,深入体会。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作文的欣赏能力。第二类:记事类文章 记事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读提供了重要信息。做好记事类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做到:

14、1 仔细地去阅读,抓住六要素,去发现作者将要告诉我们的事情。2 理清叙述顺序,写事类文章一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也可能使用其他叙述方式。3 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比较精确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4 能根据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 、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顺叙是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进程,人物活动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进行叙述.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它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

15、、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插叙结束后,仍回到叙述主线上来.插叙的内容可以是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可以是对某些情况的诠释说明,还可以是对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叙述曲折,形成断续变化,使行文错落有致. 】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

16、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 分段的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 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3、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

17、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 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语言生动、形象。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反问加强语气排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答题模式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把( )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夸张:突出了+对象+

18、特征+引起丰富想象反问: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了的语气)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语气)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中心句、过渡句) 1).(中心句)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 2).(过渡句)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 3).(中心句)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6、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有两种答题方式,一种是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直接写出该词语的意思;另一种更为完整,即在解释完该词语后,再加上-在文中指的是方法: 1.拆分法 2.换词法 3.必须结合文中环境7、给文段加标题的方法: ()、看开头、

19、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字左右。 8、 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9、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10、 重点句理解的方法: (1)结合文中的人物行为谈理解; (2)结合生活谈理

20、解(可以是学过的课文、看过的故事)11、 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12、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然后领会写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

21、,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主的高尚品质。(2)分析课文的重点段。从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3)从文题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文章歌颂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的革命友谊。(4)、从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最后一句:“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22、,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说话要算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13、“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C、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1。比喻:生动形象

23、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突出特征4。排比:加强语气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在全文中的作用)。14、 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5、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分析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示范举例:1、是什么?我们在回答“是什么”这种类型的问题时,应该问什么就答什么。要注意保持问题和答案的一致性,一般来说,“是”前面的语句都该保留。(例:养花的最后一句)2、为什么?我们在回答“为什么”类型的问题时,一般要讲清原因,再讲结果。讲清原因时,要写出人

24、物是怎样做的,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也就是要往中心上靠。回答问题时,要加入“因为所以”“由于因此”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例: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我们可以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课文内容回答:“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在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共同革命目标的基础上的,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3、怎么样?我们在回答“怎么样”这类问题时,一般要着重讲清过程或状况。(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五壮士是怎样痛歼敌人的?”我们可以联系课文中描写五壮士如何引敌上山,而后又如何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的过程进行回答,回答时还要把五壮士的神态、语言以及杀伤敌人的情况讲具体。)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