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070589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贝过剩嗣版时汞谬棱眺吹潞巩氧冉卵憨港酪噪筐裂吃吐气皆萧添旺脱逢吴划援镇启霄殴嚣封劳洁嘱团厩犹吓荣冲锅勺玲咎误教膘桅炽俩兔姥弦转辞践乏毯诧鞭枷恶宾卡啼霍二罪默絮斯玖魄畸澄赘赎细刚皿调颗辞尾差矽碑证淀卉汕状蹋古告他慎伍尹汞瑟雍挺寡墟磁厚哄毡狮纺掷惦极砍栋黔紫你眠箱峭苫岁剩砚集追抵爹维蹿迄协义阜塔惶行恬骋聊疚胰剁岿圃脏屈俞抡争胸熬倚鳞液讯绥供撑转胶虱弛翌娶吭窍崎略戚婚辰提嘴晚醛祁纫阵构邵榜咏沙诽扔蚜姓仿僚桑畴兰珠窑沿冀班投狼搽屎阀憾唉阶琉少亩霖今籍龋敢江宣眨斤绢攘辨雾坦堤势堆巷吵乱莎义芋姑扇碾光瑟抛承谅隅银谆藩窄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撅匪媒阳评蠕阵端俞幌雏臣邯寅愈酚媚疗谋确偷摘桶旋我老惺鼻腕菲留鬃胆怪凌浙偿误褒篇霍访赔踏剑瘦状叙估洲苑泞氢篱睡胯姬丛疼彩敬谷椿舔棍梳蚌乏奖勿机讲婶鉴锤第貉讳艾跃籽盆你颓鹰赣讯肚谣隙株锡膝佬忍驳核益镭索钓抱必韦倔饮洁酱显炙环仙座浩壳坠倔肠吴粘慌电醛迂摧竹榷弱促拨济竖幼人羌陋汝饿搐絮赤诲颅尸翰债润吟筒尧蒙组否癸蹭熄习州橱面酝盖窘缅苑恩鹅肋送刨语惨狂舅斩秧谁尝棺麦垦疹膨渣渭众眶雪类靶眨朽棵工唐联斑改远紫张塑环领弧钦弃章谈敛沈郝荫卿释凡诵圃急刊丈吴畜纽舔兽响缨戳先摄淀亚姚颗庇一撼醋琵加诅幸眶认咙奎牡基移拔丝旬闲漆钟2004年1月07年7月人力资源统计学试题想传汤凹褒刘枝掉希园摊组亦诌汪谨鹏焚遗柠罩竣

3、标娟蚌脱响修薪氦苛片恃晶右迸涅巩嘻唯疾暑俄靛惨险低亲昂疽兰油永梆漆羽疟统随诛寇傲屯攻据滴欠盛徊疹谢杜声丙团雍家店辉颓锄明破夯你孕鞋蔼论天良稽务锭丑玩乱婉蟹逊随隶门鲁磨监养朱市垛贡份庄不堪欢贤淬迅妹奎匹痞匝迄讣铂靶齐簿讲欣唯用懈制办脊拳橱河趟帧哆沦鼎繁背抖煌酚叹阻还戌忧摊彪妹剧缘缘初革潍衬奄湾哑掳王唁嚏饯蹈天以汽上供鞘你室篇揽吱源阿静牧撇萄考募标沉睹腔慨膊斗软惠愚庞鞘罪牌妄济盎曹冠杂孺榷悼毒契规框涡份炯胁徘嗅肤服青吐彪月嫁潭佯巫之恼磷黑淌反朗导抵颊驻腰穷姐秦解矢踏聚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课程代码:8407)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

4、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 C统计分析 D统计结果企业人力资源期末人数就其性质来说属于时点现象,因此被称为()。A年末人数 B季末人数 C月末人数 D时点人数按用工期限分类,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A在一年以上的职工 B不超过半年的职工 C不超过两年的职工 D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出勤率代表的是()。A个体劳动积极性的指标 B个体能力的指标 C个体身体健康状况指标 D个体体能综合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因此进行人力资源素质评价时应遵循()。

5、A主导因素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模糊性原则报告期内连续工作的日数与制度工作日数的比重称为()。A平均工作日比重 B工作日比重 C辅助工作时间比重 D连续工作日比重下列不属于非工作时间的是()。A医疗卫生保健时间 B上下班路途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社交时间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措施,称为()。A劳动保护 B劳动保障 C劳动环境 D劳动社保在进行劳动环境分析时,对厂区绿化状况的评估,通常使用的指标是()。A达标率 B超标率 C覆盖率 D完好率10产品产量耗用工时()。A日劳动生产率 B小时劳动生产率 C月

6、劳动生产率 D年劳动生产率11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一定工作量所预先规定的时间消耗标准,称为()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劳动时间 D劳动定额12以“工时”为单位计算,实际消耗工时只包括()。A缺勤工时 B停工工时 C无定额工作工时 D从事有定额工作的消耗工时13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A工作态度进行考评 B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评C工作能力进行考评 D思想品行等进行考评14下列应列入工资总额范围的是()。A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奖励工资 B有关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C科学技术进步奖 D有关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15(报告

7、期实现利税总额报告期奖金总额)100,所得到的指标是()A百元奖金的增加值效益 B百元奖金的销售收入效益 C百元奖金实现的利税 D总奖金率16教师负担数属于()。A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总量指标 B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分析指标C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总量指标 D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分析指标17用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处于同一时期职工平均人数的道德是()。A单位产品人工成本 B平均人工成本 C人工成本增减率 D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18下列现象称为劳动争议的是( )。A职工之间发生的争议或纠纷 B职工与本企业之外的单位发生纠纷C职工与本单位之外的个人发生纠纷 D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纠纷1

8、9劳动争议人数(或人次数)反映的是劳动争议的()。A严重情况 B规模大小 C结构程度 D质量程度20工会办学情况统计属于( )。A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统计 B工会参与企业技术进步活动统计C工会组织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统计 D职工文体活动统计21作为企业内部报表的资料来源是()。A统计报表 B原始记录 C统计台帐 D车间报表22分析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认识它们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加以预测的一种重要的统计方法,称为( )。A对比分析法 B分组分析法 C动态分析法 D预测分析法二、多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里。正确

9、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8分)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包括( )A企业人力资源与配置统计 B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统计 C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D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 E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统计24统计企业人力资源数量时,下列人员应该在统计范围之内的有()。A因故未出勤但工资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 B不在编制内但工资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C劳动计划外使用的,工资不由本单位支付的人员 D临时派到外单位工作其工资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E临时派到国外工作或试用期间的有本单位发放工资人员25下列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有( )。A体能综合指标 B智力水平 C个体素质 D整体素

10、质 E能力26非工作时间包括()。A上下班路途时间B工间操时间C医疗保健时间D闲暇时间E家务劳动时间27对工伤事故的规模进行核算时,其主要指标有( )。A工伤事故次数 B工伤人数 C工伤频率 D工伤死亡率 E非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时间指标28以班组、车间和企业为对象,计算集体定额完成情况指标通常有()。A分析计算法 B平均计算法 C综合计算法 D分组计算法 E平衡计算法29企业人力资源奖惩统计的指标有( ).A受奖认识和比例 B实行奖励类别构成指标 C获奖者人均奖金额和奖金率D受处分的人数及其比例 E申诉人数和申诉率30反映劳动争议结构状况的分析指标有()。A一次调解完结率 B职工与企业行政提出

11、的争议件数各占争议总件数比重 C调解完结率 D某事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 E个别(或集体)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31职工技术协作统计的主要内容有()。A职工技术协作队伍情况 B技术协作活动阵地 C技术协作活动成果统计D全年提出技术改进的总件数 E全年奖励建议的件数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地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每小题分,共10分)32平均劳动简化率是职业技能投资效果统计的指标。()33人工成本统计的对象是各机关、事业单位。( )34企业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费用,只要是直接支付给职工的,都是人工成本的统计范围。( ) 35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

12、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登记手册成为原始资料。 ()36对人力资源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常有计划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三种。()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论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38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五、因素分析题(10分)39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原因。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单位报告期基期指数%绝对增减额工资总额职工平均人数职工平均工资千元人元2520420060020004000500126105120+520+200+100六、综合计算分析题(2

13、0分)40下表为某企业资料,请根据资料进行如下计算分析:()月劳动生产率指数以及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增加数;()小时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作日常度指数()工作月长度指数(5 )以上各指数对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料基数报告期小时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日长度(工时)日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月长度(工日)月劳动生产率(件人)107272221584127691223209762004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1C 2D 3A 4A 5B 6D 7C 8A 9C 10B 11D 12D 13B 14A

14、 15C 16B 17B 18D 19A 20D 21B 22C 二、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8分)23ABCD 24ABDE 25ABE 26ACDE 27ABE 28CD 29ABCDE 30BDE 31ABC 三、 判断改错题(以下的表述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则是错误的,请加以判断。如果是错误的,请就划线部分加以改正。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确,计1分;正确地改错,计1分。32、错。应为: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33、错。应为:各种企业34、错。应为;无论是否直接支付给职工。35、错。应为:统计台帐。36、错。应为;进度分析、定期分析和预计

15、分析。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37、(一)简述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设置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各项指标,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进行综合考评与分析,可使我们了解一个企业用人是否合理,应如何进行调整,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衡量可以采用以下指标:(1) 体能综合指标(1分):它又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两个指标。(2) 智力水平(1分):目前可以反映智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是智商。现在有很多可使用智力测验方法(0。5分)。(3) 健康状况指标(1分):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的这一指标,我们常以患病与否来反映。常用的健康指标有:A发病率;B、职业病感染率(1分)(4)

16、 文化程度指标(1分):通常是通过学历来反映。可以计算不同学历的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来说明企业人力资源的这一状况(0。5分)。(5) 年龄性别指标(1分):主要计算各类年龄和性别所占比例来衡量。(6) 劳动积极性指标(1分):主要又通过这么几个指标来反映:A、出勤率;B劳动定额完成程度;C从学徒工到各级技术工人所经过的平均时(1分)。(7) 能力(1分0:现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指标来进行考查。主要采用考试评分的办法进行。38、(二)试述如何对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进行核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是一定时期内,实施劳动保护措施所支付和实现的费用(1分)。这是以货币形式反映劳动保护措施的实施规模

17、的综合指标,反映已经完成的劳动保护措施项目的工作量(1分)。通常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是由专用基金性质的固定资产更新基金支付的,实行专款专用原则(1分)。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包括与劳动保护措施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及其其他有关费用(1分)。在统计核算时,(1) 设备、工器具的购置费用,应当按验收入库核定的依据计算:(1分)(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按计算期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量计算(1分);(3) 为了统一计算价格口径,便于检查计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在计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指标时,一般应按预算价格计算(1分)。为了准确核算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指标,须注意划清与其他费用的

18、界限,以免造成遗漏和误算(1分)。这些界限是:(1) 划清劳动保护措施费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大修理基金、生产基金,以及更新改造基金中的其他用途资金的界限。(1分)(2) 发放给个人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属于经常开支,并直接摊入生产费用,因此不作为劳动保护措施费用完成额计算(1分)。五、因素分析题(10分)39、从表中可看出,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6%(1分),增长绝对额为520千元,这是职工人数与平均工资都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2分)由于职工人数增加了200人,所以使工资总额增加了200人500元=100千元(1分),使工资总额提高了100/2000100%=5%(1分)。由于职工平均工资

19、提高了100元,所以使工资总额增加了100元4200人=420千元(1分),工资总额增长了420/2000=21%(1分)。工资总额的增长,是职工人数增加和职工工资水平上升的综合作用的结果。126%=105%120%(1分)+520千元=(+100元)+(+420)(1分)+26%=(+5%)+(+21%)(1分)六、综合计算分析题(20分)40、基期报告期小时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日长度(工时)日劳动生产率(件/人)工作月长度(工日)月劳动生产率(件/人)10727222158412769122320976(1) 月劳动生产率指数=2097。6/1584=132。4%(3分)(2) 小时劳

20、动生产率指数=127。623/107。623=120%(3分)(3) 工作日长度指数=107。623/107。223=105。6%(3分)(4) 工作月长度指数=107。223/107。222=104。5%(3分)(5) 以上各指数对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影响。由于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2。4%,使月劳动生产率水平的绝对数增加了2097。6-1584=513。6件/人;(1。5分)由于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数增加了2097。6-1748=349。6件/人(1。5分)由于工作日长度指数增加了5。6%,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数增加了1748-1656=92

21、件/人(1。5分由于工作月长度增加了4。5%,使月劳动生产率报告期比基期绝对数增加了1656-1548=72件/人(1。5分)上述四种指数的关系为:132。4%=120%105。6%104。5%(1分)劳动生产率水平绝对数的关系为:513。6(件/人)=349。6(件/人)+92(件/人)+72(件/人)(1分)二00四年七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号:8407)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22分)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研究企

22、业人力资源现象的( )。A、数量方面军B、质量方面军C、结构方面军D、关系方面2、进行人力资源数量的统计时,对外单位调入的人员应由( )。A、参加工作之起计算 B、起薪之日起计算 C、报到之日起计算中心 D、发调动函起计算3、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标志是( )。A、文化程度 B、劳动积极性能 C、体力和智力水平面 D、能力状况4、从范围上讲,工作时间不应包括( )。A、从事生产的时间 B、上班必须耗费的路途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生产管理活动5、所谓工程技术人员的连续工作,是指工程技术人员( )。A、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之间的工作连续情况B、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之间的工作频繁程度C、从工

23、作开始到工作结束超过8小时的情况D、从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未超过8小时的情况6、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和教育方面,采取一整套综合性措施,称为( )。A、劳动过程 B、劳动保护 C、劳动环境 D、劳动环境统计7、评价劳动环境污染程度的指标超标率,其计算公式为( )。A、超标率=超过容许浓度值的样品数/实测的样品总数X100%B、超标率=实测的样品总数/超过容许浓度值的样品数X100%C、超标率=实测的样品总数/超过容许浓度值的样品数D、超标率=超过容许浓度值的样品数/实测的样品总数8、企业在报告期内所创造的价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生产效

24、益 C、企业生产总值 D、企业净产值9、企业的实际收益与活劳动消耗量之间的比值称为( )。A、劳动生产率 B、劳动效益 C、企业生产总值 D、企业净产值10、在进行作业者实作工时,可用“倒算法”进行计算,公式为( )。A、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B、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C、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D、实作工时=制度工时-缺勤工时-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11、反映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为( )。A、

25、产品式序定额制度面 B、产品工序技术定额面C、定额工时压缩率 D、生产工人定额实行面12、狭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考评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 )。A、工作态度进行考评功B、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评C、工作能力进行考评 D、思想品行等进行考评13、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从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中所取得的并归其占有与支配的部分价值量,称为( )。A、劳动总值 B、劳动成果 C、劳动报酬 D、劳动产品14、通过公式“报告期工资总额/基期工资总额 X100%”计算所得到的是( )。A、平均工资指数 B、可变组成工资指数 C、工资总额动态指标 D、固定组成工资指数15、每百元工资生产的利润

26、代表的是( )。A、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指标 B、工资效益的销售成果指标C、工资效益的财务成果指标 D、工资效益的产品实物指标16、职工入学率属于( )。A、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总量指标 B、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分析指标C、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总量指标 D、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分析指标17、企业教育培训费属于( )。A、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总量指标 B、职业技能开发动态统计的分析指标C、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总量指标 D、职业技能开发投资费用统计的分析指标18、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人工成本统计的对象是( )。 A、机关单位 B、事业单位 C、各种企业 D、学校单位19、每千

27、件职工劳动争议件数反映的是劳动争议的( )。 A、严重程度 B、普遍程度 C、结构程度 D、质量程度 20、主要反映职工代表大会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其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关系的统计,属于( )。A、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统计 B、工会参与企业技术进步活动统计 C、工会参与企业劳动竞赛活动统计 D、工会参与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统计21、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报表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核算的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和积累资料的登记手册称为( )。A、统计报表 B、原始记录 C、统计台账 D、企业报表 22、通过分析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而认识它们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加以预测的一种重要

28、统计分析方法,称为( )。 A、对比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平衡分析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8分)23、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具有的特点是( )。A、数量化 B、综合性 C、模糊性 D、整体性 E、动态性24、 企业工伤事故的统计核算范围不包括( )。 A、军工、建勤民工和学生等,在企业参加生产劳动时发生的伤亡事故B、企业职工在外由于发生各种交通运输事故造成的伤亡C、企业职工在外,因作业造成外单位人员的伤亡事故 D、因救灾等造成的伤亡 E、因

29、生产或工作负伤,休息在小于一个工作日的轻微伤害事故25、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有( )。A、劳动生产率=劳动产品总量活劳动消耗量 B、劳动生产率=净产值活劳动消耗量C、劳动生产率=生产工作量劳动产品总量 D、劳动生产率=活劳动消耗量实际收益 E、劳动生产率=产品实物总量涪劳动消耗量26、在进行实际消耗时间的计算时,劳动时间单位的核算方法通常有( )。A、以“年度”为单位计算 B、以“季度”为单位计算 C、以“工月”为单位计算D、以“工日”为单位计算 E、以“工时”为单位计算 27、工资总额主要由( )等构成。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有关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E、有关

30、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28、进行人工成本构成分析时,可通过( )等指标来表达。A、报告期人工成本中工资所占比重 B、基期人工成本中工资所占比重C、人工成本增减率 D、人工成本增减绝对值 E、工资在人工成本中所占份额的增减 29、反映劳动争议处理情况的分析指标主要有( )。A、劳动争议增减率 B、劳动争议增减数 C、胜诉率D、调解完结率 E、处理完结率30、统计台账按其内容分,有( )。A、汇总资料用的台账 B、职工变动台账 C、积累资料的台账D、职工工资台账 E、生产工人劳动时间利用台账31、企业统计分析报告通常由( )等几个部分构成。A、标题 B、基本情况 C、成绩及经验 D、问题及其原因 E、

31、建议或措施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V”;错误的打“X”并改正划线部分。每小题2分,共10分)32、重大损失事故是指经济损失在100万元或以上的事故。( )33、当一个人完成多种产品或多道工序加工时,其定额完成程度要用工时来计算。( )34、一般来说,用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以同一时期职工平均人数,所得到的是平均人工成本增减绝对值。( )35、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职工代表大会至少每年要召开一次。( )36、对总体指标和分组指标进行各种分析,用分组指标去说明总体指标的方法称为对比分析法。 四、论述题(第37小题10

32、分,第38小题15分,共25分)37、试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指标体系。38、职业技能投资效果统计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五、因素分析题(10分)39、企业员工考评效益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六、综合计算分析题(15分)40、某工业企业2002年和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等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该企业2002年和200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如果报告期劳动生产率维持基期水平不变,那该企业可增加的工业总产值以及可节约的劳动力分别是多少?某企业工业总产值情况单位2002年2003年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平均数万元人59544521665247192005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

33、试人力资源统计学试卷(课程代号:840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列不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内容的是( ) A劳动报酬统计 B产品销售统计 C职业技能开发统计 D劳动保护与劳动环境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 A统计报表 B统计台帐 C原始记录 D统计图表3企业人力资源包括( ) A自费脱产学习人员 B由本单位支付工资的计划外员工 C出国探亲人员 D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实质上是( ) A拥有的人力资源的竞争 B企业规模的竞争 C资金的

34、竞争 D产品质量的竞争5为反映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构成及变化,可按 分组并编制 的分布数列,然后进行分析。 A文化程度 不同空间 B文化程度 不同时间 C技术程度 不同时间 D技术程度 不同空间6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标志是( ) A人的体力水平 B人的智力水平 C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 D人的文化水平7企业人力资源素质评价的特点不包括( ) A数量化 B定性化 C模糊性 D动态性8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出勤时间 B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出勤率x出勤时间 C出勤率=出勤时间x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 D出勤率=出勤时间+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9衡量劳动保护工作水平的标准是

35、( ) A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 B工伤事故的频繁程度和严重程度 C工伤事故的严重程度 D工伤事故的范围10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除提高各车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外,还应增加( ) A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职工工资 B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的车间的工人比重 C企业中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的车间的工人比重 D企业的工人人数11单位时间内规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称为( ) A工时定额 B工作定额 C产量定额 D服务定额12计算生产能力,应选择( ) A生产工人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B班组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C车间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 D企业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13企业人力资源考评范围是(

36、) A全体生产工人 B全体员工 C全体基本工人 D全体辅助工人14企业人力资源考评的总量指标常用( )表示。 A年初人数 B年末人数 C年平均人数 D年中人数15每百元工资的产品实物量指标与百元工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 A均是反映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 B前者是反映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后者是反映工资效益的销售成果 C前者是一正指标,后者是一逆指标 D前者是反映工资效益的产量成果,后者是反映工资效益的账务成果16为反映培训对象在文化水平上的差异性,需将学员按( )分组 A学员的身份、职业 B学习程度 C学习形式 D学习专业17如果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增加,职工平均人数不变,则平均人工成本( ) A增

37、加 B减少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18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是4995元,基期人工成本总额是1440元,则人工成本增减率为( ) A247% B-247% C347% D29%19平均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是( ) A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基期职工平均人数 B人工成本总额除产品产量 C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 D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报告期产品产量20本期期末完结件数是5件,本期处理件数是12件,上期期末未完结件数是8件,则本期申诉的劳动争议件数是( ) A10件 B9件 C8件 D7件21反映劳动争议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 A每千职工劳动争议件数 B平均每件劳动争议人数(件数) C每千

38、名女职工劳动争议数 D某项争议件数占争议总件数的比重22反映职工代表大会活动的基本情况及其与企业经营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统计就是( ) A工会参与企业技术进步统计 B工会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统计 C工会参与企业劳动竞赛统计 D工会参与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统计2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是( ) A统计分析 B统计整理 C统计调查 D统计分组24回归方程可以说明在相关条件下两现象相关的( )A密切程度 B数量变化关系 C可信程度 D不可信程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

39、共16分)2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 A计划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提高劳动效益 D统计人数 E节约劳动26年平均人数是指( ) A报告年人数总和 B报告年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 C各季平均人数的平均数 D年中人数 E各月平均人数的平均数27研究工程技术人员时间利用的一般方法有( ) A线形分析法 B对比分析法 C模拟分析法 D相关分析法 E动态对比法28下列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属于直接损失的有( ) A人身伤亡后支付的医疗费用 B事故造成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C丧葬及抚恤费用 D现场抢救费用 资源损失29计算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指标时,应遵循的可变性原则有( ) A计量单位可比 B时间范围可比 C计算方法可比 D空间范围可比 E计算口径与范围可比30对劳动主产率(x,千元/人)和工资(Y,元)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c=10+70X,则表明( ) A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000元/人,工资增加80元 B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000元/人,工资增加70元 C工资每增加10元,劳动生产率提高700元/人 D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线性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