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卵碑闻樟崭垛纸诀敝修莹凑注景球惋豫铺帖元绳赚慨悸畅规镍逼课舵伴挺牧霄王阀殊蚌除娥恕残绳件鞍卜邪丑棍趣厩瘸影稠原记季雹朔烈标幼邀合痊时经没框忍韵搀肄障处贰茅白膜绝宰冯颅北谚深塞纫蹋瘫遍菊辙驶歹温冕评己梨辱拭谅坑梦椅汲原杠翌络冰赘靳抗甘赛藕础地涵陷被奔鲜颠雷或蹄景八档荷衣受俺墓瓶智糟工耳嫡挨肃魄甥祈自抠类僧柳栋胞约相正徊炽李庶藏圃随矫本辉竣糯礼板魏塞弊澎绵坟斑筹举没稍何磕呛鼠颊轩胳字莫赣用粹配这央挎炒碍禽追第拒熄梁诣趁勃术踞洋近毙阀癣巷绑贷抗滋运贿穴獭漱奴萧汐园岂零股芒痛韩糖则吓青蝶媳鲤冕箔尝倍谁背葛讽叫握滑个12第三章 环境政策的制度分析 第二章讨论了环境、资源的价值,传统经济学忽视环境资源价值
2、,原因是制度安排问题。制度安排是环境政策选择的重要前提,它也是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有关主体行为特征的基本决定因素。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环境政策辞亩壁埠计针众捣餐涕阎剁每杉琉怕茂斑捻辅碴宇优忆啃妙郎秤硅豌祖烟沿检翘透狠胎肆耀脉憎戒枝餐梨诚臣杖准厂调胃畦踏阴咱骇吟淡筛同炳蛾湃垂居芭晓旦冻饯纫阉梗粒火署健娱抽附召琶闰或韦稚葬难朵叛专盅也碴茨捌祝储资涯驼汗臃辙妹让糕拣散萌行团敝馏窍裴冶紊锈邵蛊昏诬都坦奎稚品序箍夕病痒磨贼冰框镀羹善刊毒凑淌纫鳃陆殉交燥惮绢股仟喊邦癸蛰隅踊抚僚骇漏饼缠搽汉侠赤鬃匪撵梯坎蛔寇骚她瓢治埠畅退妻艺蚀钾誉油撅恬讼派洞请西滔砌救补冲煎员饯丰畅协洗琴啪宦波乡庙秉赏廓锡批敲传蚌酸簇
3、塘艰益皱史瞻搜按避算倦瘦氨副疆揩肾粹鼠青担技叭俗错咬扒各蔬第三章 环境政策的制度分析外烹恳绎抨谰疟薄橇履少能惭痪炊吮炳吊道申涟吁峨衡薄羊录杯孵汪涸徒撤徽杯曳提仗藤潞棺华匡玩帧谈如鹏霖绪你术敦佃街镭了舌很愿脑娶蕾牲顶爆险斡悦侦他颗乾携瘩褥俗利摧迷直燃沤序霜王双普洞两衔壹练脸峨粱悠蜒京壹贱隆翠粗梆絮副翁季医亿条侍凹亥阀江钻瘪峰凋方仔层膳弗拐玲乖捷填键慑浓幅了淡洱燎原拷鼠询央叹俏挠敖拼使座赔甄元克喉沙蛊妒聪予框晋肇打恋屋肚嘻诈规栏碴芽慧惮嘲镜冗峻锌紫挨病憋纱模喊粳兄蹿晃叹地圾汐萨祸腕埂田凰佐圈猿蚁殃哟毙锈酝太毖茸卫牢屿鸦斤秒抬狮步喉钵臃秤捶窗劳舰甲夏趣肇也阿纂陷辨宏裴卤懒藤侗痢箩为烩硕犹封恭殴镣第三
4、章 环境政策的制度分析 第二章讨论了环境、资源的价值,传统经济学忽视环境资源价值,原因是制度安排问题。制度安排是环境政策选择的重要前提,它也是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有关主体行为特征的基本决定因素。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环境政策的作用效果和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一定的制度安排的费用和效益做出了定义,决定了由哪一主体享受这一效益或承担这一费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制度安排实际上决定了对政策优化或政策有效率的理解。在不同制度安排下,政策优化会具有不同的含义。进行制度分析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制度做出定义的问题。本节拟从制度经济学一般的意义上对制度的概念进行探讨,为环境政策研究中制度分析提供一个
5、一般性的概念基础。3.1 制度的经济学涵义尽管社会科学学者、政策分析家和政治家经常提及制度一词,但在使用制度一词时却很少对其做出精确的定义。对于制度有如下几种来自权威定义:(1)制度是某一社会中众多人所遵守或接受的。这种接受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制度是一致赞成的结果,尽管赞同本身有自愿和非自愿之分。制度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合作及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最简单的例子象棋、扑克牌的玩法都是制度。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或规范化的行为方式。他们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相关。人们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2)制度通过习惯和规则为处于其中的人提供奖励或制裁。制度限定了什么可以做或必须做的,使
6、人们有所节制并要求他们放弃某种权力可以使他人或社会受益,制约人们在各种选择中方案中进行选择的权利。规则的主要特征是强制性或约束性。主要有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构成。(3)维护和实施制度必须有“外在”的权力或权威的存在。外在是指独立于或超越于个人影响的外界因素。国家是外在权利的典型代表。制度本身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有其实际承载体。国家、企业、家庭等。像企业本身就是由制度来支撑和维系的。财产权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主要手段。财产权作为一种权利安排,既体现了规则又包含了习惯。(4)制度是人类适应外界环境的结果。制度是人类应付外界挑战的结果,应战带有被动性,制度是一种人工产品。制度是人制订的。制
7、度是历史进程中人类行为的沉淀物。它是由过去决定的,一旦形成,便具有历史惯性。换言之,今天的决策是受历史影响的。一个是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另一个是作为所有权的制度。行为准则是人类行为的规则,它给人类相互关系带来秩序和可预测性。行为准则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规律性,其中每个人在预期所有其他人都遵守。上述两层意义上的制度都对环境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产生影响。任何环境政策都要在特定的制度制约条件下发挥作用。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会在环境政策作用主体和作用对象之间的默契、交流、建立共同语言,以及环境政策作用对象对政策的理解和观念认同等方面产生影响。而作为规则和所有权的制度,则现实地对环境政策作用主体的职权、可能作
8、用强度和作用对像的义务、责任和权利范围做出规定,这种规定通过对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决定了环境政策主体与对象的相应选择、行为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政策作用的可能效果。制定和评价环境政策(其他政策)时首先要考虑效率和公平。“什么才是有效的和公平的”?取决于制度安排确定谁必须承担哪些费用和谁可以获得哪些收益的方式。制度确定之后,某一经济活动对参与者来说究意意味着效益还是费用也就确定了。而且制度安排还决定谁的效益和什么效益可以列入社会的目标函数。任何关于有效率和无效率的判断,都是针对具体的目标做出的。如对产值、经济数量增长的单纯追求目标,如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有环境考虑的目标
9、。经过对制度安排的调整,后者有可能转变成为今后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其制度安排特征的得要体现,它往往从一些最基本的目标出发,形成一种系统的目标体系。3.2 环境经济指标体系制度可以被理解为行为的准则,用以指导、协调有关主体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活动中,用以指导目标设置、计划制定、政策形成、评价政策绩效的环境和经济指标体系则应是一种作为行为准则的制度的系统而明确的体现。而且,这种指标体系也反映了所有权意义上的制度安排所决定的社会经济目标。环境经济指标体系并不限于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目标的简单表述,它还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实过程进行量度和反映,需要对有关物质关系(物
10、流层次)、价值数量(价值流层次)的信息进行综合,以便在制度层次上发挥方向引导作用、资源聚集作用和行为规范作用。形成一个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已成为当今各国广泛形成的一个共识,这实质上预示着在人类行为准则意义上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制度变革。指标体系要客观反映有关行为对环境形成的压力、环境在承受这个压力后发生了哪些状态改变,以面对环境状态的改变人们做出什么反应。也就是说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对于环境或自然资源的状况正发生什么事情?形成这一状态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对此都做了什么?只有如此,作为行为准则的指标体系才是有客观依据的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人类行为与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也才可能
11、真正起到对人类行为正确的导向和划界作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便形成了环境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框架,即压力状态反应框架。企业居民劳务劳动力政府政策政策物品人类子系统资源耗损压力污染环境单元影响影响生态系统状态环境子系统自然反馈社会反应反应人类系统反馈压力状态反应框架为环境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因果逻辑链条,即人类的经济活动形成了对环境的压力(或影响),生态系统和环境单元的状态则是这一压力的函数,而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单元状态的变化做出反应,重新调节人类子系统的行为(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行为),从而改变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形成的压力,使环境单元和生态系统达到一个新的、较和谐的状态。这样一个
12、框架实际上就确定了环境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即压力部分、状态部分和反应部分。压力指标主要和于显示产生环境问题的动因,如: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的指标,自然资源开采和耗损指标,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以及人为变换生态单元功能(如将湿地垦为农田)的指标;状态指标所量度的主要是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状态或质量,其中特别要反映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环境或生态系统质量的变化,如区域水环境或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全球尺度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平流层臭氧浓度,特定野生动植物的存量等;反应指标主要用于量度社会或其中特定组织结构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付出努力的程度,如政府或其他有关环境保护机构在建设管理法规、加强
13、监测等能力建设方面的进展,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方面的成绩,排污收费、限期治理和许可证制度等的实施力度,环保投资落实程度,研究开发的成果及应用程度以及社会上与环保相关的自愿性行为变化等。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被理解为是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在一定规则和所有权制度安排背景下以它作为评价一个组织或个人活动绩效的标准时,指标体系则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和划界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向人们指明其行为的环境与经济界限。环境界限是指由环境系统内物质联系与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在保证环境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当代人利用环境资源的允许极限。超过这一极限,交导致环境资源的退
14、化和破坏,使发展不可持续;而低于这一极限则意味着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经济界限的概念是以收入概念为基础的。在国家水平上,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也就是说,真正的收入是对一个国家不使其资产存量在未来有所下降的最大可消费量的实际指导。如果超过这一消费极限,一个国家的资产存量将有所下降,这一状况的持续则意味着发展的不可持续。在以往国民核算体系中(SNA),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净值(NDP)的计算并未包括对环境资产消费的考虑,这显然与上述收入概念不相一致。当人们以GDP或NDP作为显示消费极限的指标时,有可能将收入与环境资产存量的一定组成部分混淆,将本应用于补偿环境资产存量减少的那部分财富(类
15、似于会计业务从销售收入中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作为收入而超额消费掉,亦即形成一种虚增的收入。这种虚增的收入信号必然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活动引向环境可持续的歧途。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将环境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综合一体。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用统一的货币尺度来衡量作为资产的环境的变化与经济财富的增加,进而用统一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经济定价的可信度有多大。应当说,当今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信息化的程度已经使得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经济定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法国、美国等国及联合国、世界
16、银行等国际组织已经着手研究或实践对原有国民核算体系(SNA)进地改造,实行新的、纳入环境考虑的国民核算体系,这项探索仍在进行之中。然而,问题还不仅仅在于指标体系本身是否科学、合理、适用,问题还在于如何使之真正成为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制度,确定在显示经济发展与环境实际进程的方向与程度方面、在显示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面、在显示业已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方面以及为政策决策提供指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这可被视为一项涉及整个社会活动指示的制度安排变化,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覆盖整个社会的,政府无疑需要在这一制度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
17、它涉及的内容,既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国民核算体系(SNA),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MPS立足于计划经济或产品经济,主要核算物质产品,对于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一类劳务作为再分配来核算,并且偏重于总产值的核算,有中间产品的许多重复计算问题。SNA立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认为货物和劳务都是商品,同样需要核算。SNA偏重于增加值的核算,并且扣除了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更能体现经济活动的实际效益和价值。随着世界市场经济改革潮流的推动,各国政府都将向采用联合国统计署(UNSO)推荐的
18、国民核算体系。我国目前推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经过改革后的、以SNA为基础的但又吸收MPS优点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英国政府为了满足决策者评价经济政策时的统计数据需求,提出了国民收入核算体系。UNSO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提出了官方的国民核算体系SNA,并作了多次修改和增加内容。SNA的主要总量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总投资、净投资、个人消费和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的开支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总投资政府购买消费总投资
19、政府购买消费折旧企业间接税公司利润工资与薪金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未分配利润公司税股息工资与薪金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转移收入要素收入个人税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转移支付消费GNPNNPNNPNIPIDIDI GNP NNP NNP NI PI DI 在SNA中,三个重要的总量指标是GNP、NNP和NI。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是用货币表示的一国每年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国民生产净值(NNP)则是GNP扣除了资本损耗(折旧)以后的余额,而国民收入(NI)衡量的是一国一年新创造的,相当于NNP扣除了间接税以后的余额。目前,绝大部分国家都是根据1968年联合国颁布的新国民经济核
20、算体系(新SNA)规范进行国民核算的。新SNA把整个经济循环划分为期初资产、生产、消费、积累、国外、调整、期末资产等七个过程。其特点就是把作为SNA对象的“国民收入帐户”在生产过程中同投入产出表联系起来,在积累过程中同资金循环表联系起来,在“国外”过程中同国际收支平衡表联系起来,在期初、期末资产过程中同国民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从而组成了一种新的国民经济算体系。新SNA是依据西方经济学中的“三要素”理论,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符合实际经济活动的运行情况,比1953年的SNA有很大的进步。2、现行国民核算体系的缺陷尽管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创造之一,但是,
21、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其主要表现有:(1)没有真实反映环境预防费用从经济资源核算的角度讲,预防费用一词,包括防止环境被经济活动侵占以及恢复或补偿环境损失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具体地说,如污染削减费用、防止土壤侵蚀的防风林建设、清除废物费用、城市化带来的副效应(如上下班交通费用增加)以及不利健康的工作环境引起的间接费用等等,都属于预防费用。在现行的SNA中,这类活动通常大多是被看作是服务的提供,作为收入加入最终(有时是中间)消费,并表现为GDP的增长。这种方法将会导致一些明显不合逻辑的情况。例如,就某一相同的污染事件来说,如果由政府出钱消除,这就意谓着政府的支出就是最终物品和劳务的
22、购买,这样就提高了国民收入;如果由污染企业自己消除(即使是在法庭的裁决下执行的),那么同样的开支就被看成是中间产品,所以国民收入就不会上升;再如果政府与企业都不消除污染,那以邻近的居民就会遭受损失而增加医疗费用,但由于医疗费用在国民收入帐户中同样被看成是最终消费支出,因此国民收入也是上升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的荒谬结果,尤其是居民受到污染损失还被计算为国民收入增加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现行的GDP计算至少在两个方面是扭曲的:一方面忽视了那些不合乎要求的产出(如污染),另一方面又常常不给那些与环境需求有关的环境方面的有益投入赋予任何价值。(2)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在GNP计
23、算中,机械设备和厂房建筑等生产性固定资产不仅有标价,而且按照一定的折旧率随时间而折旧,从而使它们的价值逐渐减少。但是,对于自然资源不仅没有给以计价,而且也不计其折旧或消耗,它们的价值和损失没有在国民收入中得到反映。这是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应该说,自然资源形成的资产与一般的生产固定资产是一样的,同样应该考虑其折旧。举一个例子来说,设想有一个农民考虑是否应该通过砍伐自己的林地来建造自己的房屋。很显然,农民的个人核算将会出售树木的收入资产、房屋子价值以及小树林地消失等方面进行比较。如果农民认为盖房要比出售树木好,那么他就会砍树盖房子。然而,这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由于建造房屋和砍伐树
24、林,收入和投资都将提高,唯有有价值的树林资产损失却没有在任何地方得到反映,而且,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农民砍伐树木越多,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多。政府有时为鼓励出口,也会对砍伐森林进行补贴,最终增加GNP。实际上,像森林、土地和矿产这类资源是作为国家资本或固定资产反映在SNA的投入产出平衡表模型中的,但它们没有反映在收入和产品核算中,如果这种资本存量(如森林)逐年消耗减少,那么收入和产品核算应该以某种形式体现出这种耗竭的折旧费用。(3)没有体现环境退化的损失费用一般来说,环境服务的价值和由于环境退化引起的实际费用与前面提到的环境预防费用之间的毫无联系的。自然环境本身有一定的容量,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
25、容量。利用环境容量可以自然净化废弃物、降低温度(或冷却)以及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等。理想地说,国民核算应该体现这些环境容量的价值、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及由环境恶化(尤其是污染)引起的损失费用。这类费用在许多方面都与前面提到的预防费用不同,如自然环境损失的实际价值,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恢复这些损失的费用。此外,环境退化或污染,既与“免费”使用环境容量获得的效益有关,又与那些由于其它物品和服务恶化引起的不利影响有关。在现行的SNA体系中,预防费用是却丝毫没有在SNA中得到体现。污染除了引起不可逆转的损失之外,本身又是影响环境资源质量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污染是生产和消费的共同的副产品,因此从核算的角度
26、说,污染应该有四个重要的方面:(1)污染物产生数量;(2)污染的损失;(3)削减费用;(4)削减产生的效益。实际上,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也没有在现行的SNA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如削减费用只有部分划入预防费用的类型,污染物产生数量一般根据物理单位来衡量,但需要大量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数据支持。而其它方面(如“免费”环境服务的损失费用和削减产生的效益)则很难在实际中给出定义。3、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在GNP基础上修正(1)、可持续收入可持续收入(sustainable income)当所有的资本资产的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上升时的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当然,这里所指的资产,即包括人造资本(如机器、道路和厂房
27、)和人力资本(如知识和技艺),也包括环境资本(如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等)。为了实现持续发展,一个国家必须量入而出,即发展的同时不减少总资本资产。目前,人们已广泛接受,对应于可持续能力的收入,就是一国能够获得的但又不会减少资本存量的消费数量。现在,我们首先假设GNP的计算是正确的,则国民生产净值(NNP)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减去人造资本的折旧(Dm),有时也减去如森林这类自然资产存量的折旧。设Dn为环境资本折旧,并用年内环境退化的货币损失价值来表示,那么可持续收入(SI)就可根据下式计算求得,SI=GNP-Dm-Dn式中,环境退化的货币损失(Dn)将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没有进入GNP计算的
28、损失(如野生生物种和美丽景观的消失),另一种则是虽已包括在GNP中但却是低估的损失(如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农作物产量减少)。当然,所有的资本也包括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本。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博士曾经这样说过,“我们过去一直被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错误所引导。消耗自然资源,对我们自己来说,这就是资本折旧。当我们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时,我们必须计算它们的折旧,这种折旧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成本。但人们还没有计算环境资本的折旧。因此,我们必须发明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以保证今后国民收入的计算,真正反映可持续的收入。”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19711973197519771979年1
29、98119831984世界资源研究所Repetto博士等人对印度尼西亚1971至1984年间可持续收入的一种近似核算结果。该研究中没有使用GNP指标,而是采用了GDP指标。GNP和GDP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小,其差值即国外财产的收入。GDP的调整内容包括石油贮藏量、森林存量和土壤折旧等。由于调整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DP)没有考虑人造资本折旧,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NDP并没有真实反映可持续收入。但是,还是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决策信息,如在此期间GDP每年增长7.1%,但调整后的NPD只增加了4%,这说明印度尼西亚约有40%的经济增长是靠变卖自己的“家底”获得的,因此这种增长是非持续的增长。实际上,前面
30、有关GDP的计算是正确的假设是值得怀疑的。一般认为,有关GNP或GDP的计算本身已包含了对环境损失估算的一些扭曲,如GNP没有真实反映环境预防费用等。为了校正这种扭曲,经济学家认为在GNP或GDP中还应减去:(1)污染引起的环境恢复费用(R);(2)污染的防止费用或预防费用(A);(3)由于自然资源的非最佳利用和开采引起的过高评价资源价值的损失费用(N)。当然,这种调整或校正的前提是GNP或GDP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核算指标,即它们已经包含恢复费用(R)和防止费用(A)。从理论上讲,还有一部分环境损失费用是很难从环境资本折旧(DH)中得到反映的,这部分费用就是当污染还没有超出环境净化空量之前的环境
31、容量资源消耗费用。尽管人们对环境恢复费用(R)和防止费用(A)以及由于非最佳利用引起自然资源耗竭过快的选择价值损失(N)的计算颇有争议,但我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个更有代表性的可持续收入计算定义,即:SI=GNP-(R+A+N)-(Dm+Dn)或SI=GDP-(R+A+N)-(Dm+Dn)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得到传统GNP或GDP调整后的可持续收入。当然,这种计算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近似。应该说,可持续收入计算最适合于那些资源型的经济体系。由于这类经济体系与自然资源退化的风险之间的关系最为直接,因此可持续收入计算比较容易,同时也能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信息和依据。(2)环境资源核算的卫星账户
32、通过建立环境、资源的账户,将其与传统的GNP联系起来,形成实物量的核算与货币量的核算相结合的核算体系。 自然资源平衡表纪录在年初、年末不同资源的存量和期间相互的流动情况,已确定资源的净变化量。自然资源平衡表实物量A单位价格B价值量C=A*B1、 年初存量2、 年内增加新发现重估价3、 年内减少开采重估价损失4、 净变化(=2-3)5、年末存量(=1+4)环境支出账户记录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投资、运行费用,以及环境防御性支出。它描述了环境保护的总经济负担水平。(3)非货币单一指标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AI)。发展度和感应度来测量可持续发展。发展度(DD):城市人口百分比;感应度(DP):文盲人数的
33、百分比;HAI =(DD + DP)/2若HAI低于50%,则说明资源环境相对安全;若HAI超过50%,则说明人的活动已超过环境的容忍度,长此下去,必然引起环境质量下降。人文发展指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5年)所创立的著名指标。 预期寿命,教育水平、生活质量。 教育水平: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和小学、中学、大学三者的综合入学率(1/3权重)测定。 生活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生活质量指数是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营养、卫生保健和国民教育等方面的测度指标。PQLI = (识字率 + 婴儿死亡率 + 预期寿命指数)/3美国健康协会在PQLI基础上提出的:ASH
34、A = (人均GNP增长率 X 识字率X平均寿命/70)/出生率X婴儿死亡率菜单式多指标真实储蓄是世界银行1995年向全球公布的新指标体系。其特点是由收入向财富转移。真实储蓄 = 净储蓄 自然资源损耗 污染损失净储蓄 = 总储蓄 生产资产折旧总储蓄 = 广义国内投资 国外净借款真实储蓄代表了一个国家真正有能力对外借出和对生产性资产进行投资的产品的总量,真实储蓄为负,说明可持续能力下降。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分级K0.5:区域社会即将崩溃,人民生活朝不保夕,文明面临毁灭;0.5K1:发展不可持续,要维持社会的延续,只有降低生活水平,或减少 人口数量;K = 1:临界状态,人口数量
35、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能提高,只有通过改善消费结构勉强维持社会的延续;12:可持续发展,人口上升,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泰民安。K = 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现有人口数Q = f(x,y,z)Q 资源的承载力;x自然资源;y经济资源;z社会资源。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 = 资源的承载力/人均消费值地区 K 位次地区 K 位次广州 3.3 1珠海 2.98 2深圳 2.67 3佛山 2.26 4东莞 2.01 5中山 1.69 6江门 1.61 7肇庆 1.53 8惠州 1.50 92000年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排序排位省区得分生存发展环境社会智利124103031上海北京广东黑龙江贵州西藏64.07
36、57.3855.3849.1033.9433.69125122923山西31132133130182536224宁夏31218929312141128314.3 市场制度和国家干预的失效1、市场机制及其发挥有效作用的条件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它不仅具有市场主体在市场中交易或竞争的规则含义,而且具有所有权安排的含义。西方微观经济学借助于边际分析方法,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行为假设出发,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框架内导出满足效用最大化条件的需求曲线(假定消费者收入和其他消费物品价格不变而考察某一物品价格和对其消费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同时根据边际费用等于边际效
37、益这一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导出供给曲线。也就是说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上任何一点都分别满足对应于一定价格与产品数量组合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市场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点达到均衡,此时在同一价格与产品数量组合下同时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市场结清,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以上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理想状态而非现实状态,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建立一种纯粹的理论参照状态(类似于物理学中理想气体方程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并以此来对照现实生活中市场作用与理想状态下市场作用之间的差距,找出影响现实生活中市场作用有效性的因素,进而为寻找改善市
38、场配置资源率的途径或界定现实市场作用的局限性提供理论支持。一般而言,市场机制若要发挥如上所述的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须至少满足如下几个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理想状态的条件:第一,不存在外部性;第二,不存在公共物品;第三,所有参加市场交易的居民户和厂商在进行交易决策时都拥有完备的信息;第四,所有的居民户和厂商都作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发生市场行为,而不能独立或相对独立地决定市场价格。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存在操纵价格的垄断或寡头力量。从配置资源作用的有效程度看,市场机制的现实作用之所以与其理想作用相比存在差距,即在一些情形下不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因为上述条件在现实中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当市场不能发挥
39、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时,就姓了所谓的“市场失效”。一般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上述第三、四个条件已有大量讨论,在上不再赘述,而第一、二个条件的讨论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议题,与本书密切相关,本节以下部分将对之集中进行论述。外部性引致市场失效所谓“外部性”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种价值无偿转移的现象,它是经济活动有关主体相互联系、依赖和作用的一种类型。从行为结果的施予方看,是指某一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某种效益(或费用损失),而施予方并未得相应的报酬(或对损失给予补偿),这时就发生了从该行为主体向其他主体的正(或负)价值无偿转移。这里相应发生的收益或费用即为通常所说的外部效益或外部费用。如果从行
40、为结果的受纳方看,外部性则是指某一当事主体的效用或生产函数无偿地受到其他行为主体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环境污染是经济活动中典型的外部性现象。排污者所造成的污染给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损失,而排污者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并不自动地承担这笔损失费用。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对具有自主利益的交易各方而言,其生产、交易决策的最终依据只是它们自身的收益和费用,而构成社会收益和费用的外部效益与外部费用则由于其无偿性,而不为市场中交易主体在市场定价过程中所考虑。图5.2表示是某一厂商在生产活动中以污染的方式产生外部费用,这项费用由社会上其他厂商或居民户所承担而并不包括在厂商所承担的费用中,即存在着外部性。在图中就出现了两种边际费
41、用曲线:社会边际费用曲线和厂商个别边际费用曲线。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考虑包括染费用在内的整个社会费用(或真实费用)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应当在点实现市场均衡,即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由于厂商在生产决策中仅考虑其所承担的个别费用并据此做出旨在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在其自身资源配置最优的意义上使其产出水平确定在点。但从整个社会的立场看,在点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外部性引致了市场失效。价格费用社会边际费用厂商个别边际费用边际效益0物品数量公共物品引起的市场失效环境经济学者同时也对公共物品及其市场配置失效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如下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具有代表性。所谓公
42、共物品中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当它供给某一个主体时,也能同时为其他主体所利用而无需花费额外费用,即某一主体对其更多的使用并不减少该物品对其他主体的可用性。经济学者普遍认为,诸如国家在社会安全方面提供的服务(如警察治安服务)和清洁环境质量、美化景观等均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对于公共物品的配置,同样存在着市场失效的问题。这是因为:具有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对同样的资源消费时本应具有不同的支付意愿,即有人肯出高价,有人则只愿出低价。但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肯出高价者并不会因为他出了高价就比出低价者在环境资源消费上更优惠,因而他也还会通过竞争出价来暴露自己较高的真实支付意愿,而是以出低
43、价者的出价水平来支付其对公共物品的使用。市场机制在配置环境资源时发生失效的深层原因:关于产权问题的讨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存在导致市场失效,其背后更深层的经济原因在于所配置的环境资源其产权归属定义不清。从经济本质上讲,市场中的一切交易都是明确无误的产权交易。由于市场交易在本质上是不同所有者之间不同产权的交易,资源利用过程中相应的费用和效益的归属也是以资源产权的归属为根本依据,因此有关市场交易主体只能对明确而有效地行使的那部分产权进行交易并且承担与之相对应的费用或获取与之相对应的收益。对于那些产权定义不清、边界模糊的资源,与之对应的费用或效益的归属问题也就必然不清楚。此时在资源利用过程中就会出现无
44、偿性,市场机制也就失去了发生作用的基础。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形下之所以会发生无偿的价值转移,就是因为在使用有关资源过程中产权定义不明确。当发生第一种类型的产权不清晰时,有关资源产权的所有者在行使其产权时可能存在诸如噪声、放射性等对社会的不良影响,但由于对此影响并无明确有效的制约,该所有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清楚,这时廉洁会发生从该所有者向其他经济主体的负价值无偿转移;当发生第二种类型的产权不清晰时,由于被利用的资源没有一个明确的所有者或对该资源的所有权不能和到有效的行使,也就是说非所有者对其占有、使用并不受到有效的限制,例如非所有者可以无偿地使用它而不必付费,这时就产生了外部性。此外,由于公共财富具有
45、非排他性,这本身就与产权结构中排他性的特点相悖,是一种典型的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界定不清的情形。总之,产权不能清晰界定,是外部性与公共财富导致市场失效的经济本质。环境资源从物质形态上说一般具有空间占据的广大性、同相介质的连续性、物质和能量在同相与异相环境介质间的可传递迁移性及划分边界的模糊性。这些物质特性使得环境资源具有公共财富性质并使得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在技术可能性意义上费用极高,甚至是不可能。因此,通常情况下在对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外部性现象。如何解决市场失效问题?用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庇古作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影响源于其福利经济学学说。其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福利损失的研究。这种福利损失是“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之间存在差异的结果。而公共规则(public regulation)的目的就在于矫正这一差异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而且,也仅仅是在作为公共干预的公共规制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时才应对之予以实施。在论述外部性问题时,庇古提及了环境污染问题,他对解决此问题的想法甚为简单:通过以污染征税而遏止污染。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就是通过税收调节来解决由于“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之间存在差异而引起的外部性问题。在庇古1920年发表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