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81 6 1 1-1 6 1 3.2 9 王洋,张丽丽,胡汉通,等.电针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血管R O R t、F o x p 3表达的影响J.中医 药 学报,2 0 2 1,4 9(3):3 9-4 4.3 0 王敏,商庆新,李檬,等.三才逆灸法治疗痰湿质高血压病前期患 者 疗 效 观 察 J.中 医 临 床 研 究,2 0 1 8,1 0(1 5):4 4-4 6.3 1 付宁,曲怡,张立德.热敏灸干预高血压前期的思路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
2、学学报,2 0 1 6,1 8(2):8 1-8 3.3 2 徐素娥,姜九.艾灸疗法治疗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 0 2 0,2 4(1 4):1 1 5-1 1 8.3 3 孔德娇.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情况调查及耳穴压丸干预的疗效评价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 0 2 1.3 4 赵鑫,刘振岳.耳穴贴压配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 0 1 8,1 6(1):1 0 2-1 0 3.3 5 李玲.穴位埋线疗法对痰湿质高血压前期的临床干预研究D.兰州:甘肃中医学院,2 0 1 4.3 6 杨丽.穴位埋线对高血压前期的临床干预疗效观察
3、J/C 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 0 1 9,7(1 0):1 5 8-1 5 9.3 7 刘 颖.穴 位 埋 线 对 正 常 高 值 血 压 人 群 血 压、E T-1及h s C R P的影响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 0 2 0.3 8 范少玮.调肝降压方对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伴血同型半 胱 氨 酸 升 高 的 临 床 研 究 D.济 南:山 东 中 医 药 大学,2 0 2 1.3 9 曲怡,勇入琳,李阳,等.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前期大鼠血管炎症保护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 0 1 7,3 5(2):2 9 0-2 9 2.4 0 孙海平.香天麻汤干预阴虚阳亢型正常高
4、值血压人群的疗效观察D.维吾尔:新疆医科大学,2 0 1 9.4 1 严心,陈晓平.高血压前期人群心血管病及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 0 1 9,2 7(5):4 8 3-4 8 8.(收稿日期:2 0 2 2-0 7-0 5)基金项目:天津市公安局科研项目(2 0 1 9 KY S G Y Y 0 0 7)通信作者:张赫然,E-m a i l:c i w u j i a 2 0 0 81 6 3.c o m第一作者:任月乔,E-m a i l:1 1 6 9 7 3 9 4 8 2q q.c o m基于血证论中“水火气血”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治任月乔1,王炳权1,冯奕
5、钧1,吴珺1,张赫然2(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 0 1 6 1 7;2.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3 0 0 0 4 2)【摘要】“水火气血”理论是 血证论 辨治疾病的重要思想。该文基于 血证论 中的“水火气血”理论,从水、火、气、血的动态平衡与五脏功能关系阐释多囊卵巢综合征(P C O S)的病理机制,认为经血的产生与五脏及水、火、气、血关系密切,气不行则经血难调,火不降则痤难消,水不布则胎难成,治疗以“血水同治,气火并调,兼顾脾气”为治法,依据P C O S病程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症状,行气血、祛痰瘀以通胞宫,降郁火、泄病血以消痤疮,健脾气、散精水以调节激素分泌等。【关键词】血证论;水火气血
6、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治中图分类号:R 2 7 1.1 文献标识码:A D O I:1 0.1 9 6 2 1/j.c n k i.1 1-3 5 5 5/r.2 0 2 3.1 8 0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 o l y c y s t i co v a r i a ns y n d r o m e,P C O 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青春期、育龄期女性多见。我国育龄期女性P C O S发病率约占5%,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1。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呈现高度异质性,以卵巢功能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常合并胰岛素抵抗2-3。其中,卵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
7、经或异常子宫出血等月经不调症状;高雄激素血症常见痤疮、多毛,而高雄激素性脱发较为少见4-5。P C O S可归于中医“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癥瘕”等范畴。唐容川在 血证论 中指出“女子之经属血属火,而其中未尝无气无水”,认为月经与气血、水火紧密联系,故P C O S属于“血证”范畴。本文根据 血证论 中的“水火气血”理论,试从水、火、气、血的动态平衡观阐释P C O S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思路。1“水火气血”理论与经血的关系“水火气血”理论是 血证论 中的重要理论思想,9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8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8、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8 将人身阴阳细化为气、血、水、火,四者互生互用,在生理上相互维系,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血证论 以“病血”为切入点,从水、火、气、血与五脏功能关系角度探讨血证的病因病机,重视审证求因,遣方用药,直达病所。血证论 云:“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6唐氏将脾分阴阳,指出脾之阴精上奉于心火,化生为血液,藏于肝;脾之阳气下输于肾水,蒸腾化气,上注于肺;上注之气与下藏之血交会于血室。血证论 言:“女子之气在血室之内,皆从血化。”月经之血由血室而来(见图1
9、)。P C O S以经血不调较为常见,经血不调是血室失司的外在表现,属“血证”,可从“水火气血”理论角度论治,诚如唐容川道:“必明水火气血变化运行之道,始可治水火气血所生之病。”故笔者敬陈管见,与同道探讨。6 K 1 D6 K!=*!:!=%3=555!6=图1 经血产生与五脏及水、火、气、血的关系2“水火气血”理论与多囊卵巢综合征2.1 气不行则经血难调 丹溪心法 云:“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焦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经血出自下窍,取类比象,肺气郁闭,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病气不能运血并将其下注于血室,血不循常道,不居常处,胞中无血可泄;或肝气郁滞,新血不下,藏于肝,旧血瘀滞于胞宫,
10、经血不得泄之于外,变生“病血”进一步阻滞气机;或肾中冲阳之气不足,气竭则血不濡,气寒则血不运。此皆气病及血,导致月经不调,出现月经稀发、经少、闭经等症状。中医认为,卵泡的发育依赖阳气的温煦,卵泡的排出又依赖气的推动,故气病影响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导致胞宫无法形成优势卵泡,出现卵巢多卵泡改变,甚则卵泡闭锁7-8。在临床上,P C O S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的同时常伴见多毛样改变。研究表明,经血与毛发生长存在关联,且多毛的发生与经络气血异常分布关系密切9。血证论 言:“血余不从下泄而随气上行,循冲、任脉上绕唇颐,生为髭须。”冲任气血本当应时下注于胞宫,然冲气逆乱,血气上冲,血独盛于上,则生发为髭须;或血
11、随气散,“充肤热肉”,则见周身汗毛生长茂盛。2.2 火不降则痤难消 P C O S患者可并见痤疮,且痤疮的病情轻重可随月经发生周期性变化,常表现为红色丘疹,有白色脓头,日久发展为结节、瘢痕,难以愈合。究其病机,P C O S合并痤疮乃上焦火郁、下焦虚寒所致,痤疮初起渐成时以“火热”偏重,日久难消时以“郁”为主1 0。诚如 素问 生气通天论 言:“郁 乃痤。”医碥 言:“盖郁未有不为火者,火未有不由郁也。”肾为先天之脏,育阴潜阳,养冲任,肾水不足则命火难藏,变生龙雷之火,虚火夹冲任上扰,循经脉以布胸前、达唇下、绕口唇,致热郁生疮;火不归原则下焦虚寒内生,胞宫失于温煦,冲任之脉受寒而凝滞不通,致精
12、卵不生,月水失调。故痤疮的发生可间接反映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状况1 1-1 2。2.3 水不布则胎难成 素问经脉别论 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在人体物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脾所散之精乃人体津液精微物质,富含营养,用途广泛。有学者认为,“脾气散精”功能是糖代谢的重要环节,所散之精水可维持机体血糖与糖调节激素之间的平衡1 3。若脾不散精,精微物质不能布散四周,机体血糖调节激素与血糖异常波动,易出现胰岛素抵抗、闭经、糖脂代谢紊乱等1 4。妇人素体脾虚或嗜食肥甘之品,脾失健运,水津不布,聚湿成痰,聚浊成脂,此为痰碍经隧,常表现为痰多、肥胖、月经稀发甚或闭经
13、,进而影响生育,即水病及血。祁冰等1 5认为痰瘀胞宫是P C O S所致不孕症的关键病机,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多囊性改变,此为“病血”阻滞胞宫不下,久而成瘀化积,“血不利则为水”,“病血”还可化生痰浊,痰浊与瘀血结聚成块,血水同病,终成癥瘕。血证论 云:“水血调和,则胎孕无病,所以有病者,皆水与血不和之故。”痰瘀闭阻胞宫,血海不能如期溢满,新血不生,阴阳不和,故妇人无子;痰、脂、浊邪等“病水”下聚胞宫,痰阻气滞,血水不生,亦致妇人无子。研究指出,“痰湿”影响生殖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功能,胰岛素抵抗可持续干扰卵泡发育,体内激素的异常分泌会加速卵巢多囊性改变,最终导致不孕1 6。01 中国民间
14、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8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83“水火气血”理论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3.1 血水同治以调经种子 温经汤出自 金匮要略,可有效纠正卵巢周期紊乱,改善卵巢局部血液供应,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调控孕激素水平,并促进卵泡的成熟及排出,常作为治疗P C O S月经不调、不孕症的基础方1 7-1 8。方中当归、白芍、川芎均入血分,其中当归和血,白芍敛血,川芎活血;牡丹皮清血分之热,因血由火生,即所谓“清火以补血”;人参滋脾生津,
15、配合麦冬益胃生津;生姜、半夏性温,避免水津遇寒成饮、遇热成痰等问题;吴茱萸温暖胞宫,桂枝温阳化气,以助血行。诸药配合,活血散瘀,暖宫利水,温利而不燥烈,祛瘀不伤正气,血水同治。研究发现,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温经汤治疗P C O S患者,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及性激素水平1 9;采用针刺配合温经汤、以左归丸治疗P C O S所致不孕症患者,左归丸补肾壮水,以温经汤温经活血,可有效提高患者活产率、受孕率,其机制可能与中药调控生殖激素、促进卵泡发育相关2 0。曾绮琪等2 1运用促排卵汤联合西药治疗肥胖型P C O S患者,该方具有补肾活血、健脾祛湿之功,可调控炎性反应,促进脂质代谢,提高疗效。欧阳霞
16、等2 2发现当归、川芎、白术、茯苓、陈皮、半夏为治疗P C O S的高频中药,以方论治,上述中药应用规律符合血水同治思想。3.2 降火清气以利毛窍 痤疮在P C O S中最为常见,常作为P C O S患者的首要就诊原因1 2。P C O S所致痤疮的发生与上焦郁火相关,郁火不清,以降治之,郁火降则痤疮渐消,胞宫温暖,经血自调。半夏泻心汤可治疗下焦虚寒、上焦热盛证,仝小林院士运用该方加蒲公英、薏苡仁、茯苓治疗寒热错杂型痤疮取得较好的疗效2 3。黄芩、黄连苦寒,可降上焦已成之郁火;半夏降气,助火下行;干姜温守中阳,散下焦阴寒。临证加减用药,使上焦郁火得降、下焦虚寒得暖。研究发现,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可
17、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恢复P C O S患者生殖和内分泌功能稳态,降低睾酮分泌水平,促进患者自发排卵和自主月经,具有调节月经、消减痤疮的作用2 4-2 6。3.3 健脾利水、助脾散精以调节生殖内环境 P C O S的发生与脾虚密不可分,生殖激素、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均与脾虚相关,故在临床上通过检测上述代谢指标有助于判断脾虚2 7。研究发现,脾虚痰湿型P C O S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且这与脂代谢有相关性2 8。因脾土为水火二脏交济之枢纽,参与气血津液化生,同时脾精参与激素、糖脂代谢的调节,故健运中州、助脾散精之“固脾”思想应贯穿治疗始终,即使P C O S初期尚未出现脾虚症状仍需未病
18、先防。脾气散精功能可提高P C O 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助脾散精法可纠正糖激素代谢、生殖内环境紊乱,并在治疗上兼顾恢复卵巢功能2 9。研究发现,加减苍附导痰汤具有健脾通络、化痰除湿之功,可有效调节生殖激素水平及卵巢动脉血流,在改善P C O S所致的肥胖、闭经及不孕等方面有良好疗效3 0-3 1。解成霞等3 2通过超声技术观察P C O S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状况,发现应用健脾化痰方可有效改善P C O S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促进排卵,使其生殖内环境趋于稳态。4 小结P C O S临床表现呈现高异质性,虽其病因尚不明确,然其病理过程不离气、血、水、火的动态转化,血由火生,水可化气
19、,气、血、水、火在病机演变过程中的一方失衡,则四方为患,相互为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又各有侧重。P C O S的发病重在脾虚,脾虚又为五脏功能失调的关键,故在调气、治血、利水、降火之中,要兼顾中州,固护脾土。针对P C O S所致月经不调者,治以调经为主,血水同治;针对P C O S所致生殖内环境失调者,治以健脾为主,助脾散精,利水化湿;针对P C O S合并痤疮者,先治其标,后固其本,令火降气清,血下水布。临证应用“水火气血”理论辨治P C O S不必拘泥于某方,应重其法,一隅三反。此外,该理论还可应用于其他疾病,如出血性中风的辨治等。诸多疾病属于“血证”范畴,基于 血证论 中“水火气血”理论
20、辨治,其疗效及机制值得今后医家进一步探究。参考文献1 宋颖,李蓉.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解读J.实用妇产科杂志,2 0 1 8,3 4(1 0):7 3 7-7 4 1.2 袁莹莹,赵君利.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 0 1 9,3 5(3):2 6 1-2 6 4.3 钱易,马翔.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 0 1 9,3 5(3):2 6 4-2 6 7.4A Z Z I ZR.P o l y c y s t i co v a r ys y n d r o m eJ.O b s t e tG y n e c o l,2 0 1
21、 8,1 3 2(2):3 2 1-3 3 6.5 高敬书,何慧,王宇,等.多毛症与非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11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9月第3 1卷第1 8期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 0 2 3,V o l.3 1N o.1 8 征妇女基线特征与临床结局J.世界中医药,2 0 1 8,1 3(8):2 0 5 5-2 0 5 8.6 唐宗海.血证论M.魏武英,李佺,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5:3-9.7 袁洁姣,林洁.从气血痰郁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 0 2 2,3 1(8
22、):8 7-8 9.8 张盼盼,董莉,朱南孙.朱南孙调经方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介绍J.新中医,2 0 1 7,4 9(5):1 5 4-1 5 5.9 沈凌宇,邢玉,鲁秋丹,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毛的经络辨证规律J.中国针灸,2 0 1 8,3 8(2):1 6 5-1 7 1.1 0 陈姣,王子雯,许孟月,等.中医学从“热”和“郁”角度治疗痤疮研究 进 展 J.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2 0 2 2,2 4(6):1 6 0-1 6 4.1 1 梁娜,徐国梅,袁姣姣,等.徐国梅基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理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痤疮经验J.中医药导报,2 0
23、 2 2,2 8(5):1 7 1-1 7 4.1 2 李志鸿,范玉坤,袁孟珂,等.王玉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痤疮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1,3 7(3):5 3 4-5 3 7.1 3 富晓旭,刘桠,高泓,等.“脾气散精”环节在机体糖调节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 0 2 1,2 7(3):3 9 8-3 9 9,4 2 6.1 4 刘璐,周艳霞.基于胰岛素抵抗讨论脾不散精与闭经J.四川中医,2 0 1 4,3 2(2):4 2-4 4.1 5 祁冰,郝松莉,吴效科,等.从“痰瘀胞宫”理论认识多囊卵巢综合 征 J.中 国 中 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2
24、 0 1 1,1 7(4):3 7 5-3 7 6.1 6 潘紫萌,孙淼,王颖,等.痰湿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内分泌代谢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 0 2 1,3 6(7):4 3 0 8-4 3 1 2.1 7 林秋燕.金匮温经汤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 0 2 1,1 9(3 1):1 5 9-1 6 2.1 8 陈晴玥.温经汤治疗不孕症机理初探J/C 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 0 1 9,1 9(7 5):2 5,2 8.1 9 刘岩.温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的观察J/C D.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 0 2 0,7(1):7 5.2 0 雷
25、娜,任凤兰.针刺配合左归温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 孕 疗 效 观 察 J.上 海 针 灸 杂 志,2 0 2 1,4 0(1 1):1 3 4 6-1 3 5 2.2 1 曾绮琪,黄嘉颖,刘雅旋.促排卵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P、脂肪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8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 0 2 2,3 0(1 0):8 2-8 5.2 2 欧阳霞,伍娟娟,郭伟堃.基于关联规则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用药组 方 规 律 研 究 J.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2 0 1 8,3 8(1 0):1 1 8 0-1 1 8 4.2 3 朴春丽
26、,张琦,刘文科,等.态靶辨证在痤疮(寒热错杂型)中的应用:半夏泻心汤加蒲公英、薏苡仁、茯苓J.辽宁中医杂志,2 0 2 0,4 7(1):5-7.2 4 郑冬雪,刘新敏,赵一鸣.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脾虚胃热型)的时效关系研究J.环球中医药,2 0 1 7,1 0(2):2 2 0-2 2 4.2 5 贾凡,赵红玉,郑冬雪,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异病同治”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J.环球中医药,2 0 2 2,1 5(5):7 6 4-7 7 4.2 6 哈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辨证取穴治 疗 的 内 分 泌 状 况 分 析
27、 J.中 国 妇 幼 保 健,2 0 1 9,3 4(3):6 9 2-6 9 5.2 7 常惠,张多加,沈文娟,等.基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子生物学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0 1 8,3 8(1 1):1 3 9 8-1 4 0 1.2 8 牛蔚,任健,田琪,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类及其关联理化 指 标 的 研 究 J.山 东 中 医 杂 志,2 0 2 1,4 0(7):6 8 7-6 9 1.2 9 王露,白俊,朱虹丽,等.基于“脾气散精”理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0,3 6(3):4 0 9-4 1 1.3 0 王心瑶
28、,时磊,董秀荣.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阻滞型无排卵性不孕症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动脉血流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 0 2 2,3 0(3):5 2 9-5 3 3.3 1 龙泳伶,杨芳,张瑶,等.加减苍附导痰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机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1,3 8(7):1 4 3 2-1 4 3 9.3 2 解成霞,赵延辉,张爱萍,等.健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超声指标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2,2 4(2):9 7-1 0 0.(收稿日期:2 0 2 2-0 6-2 2)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本刊投稿网址:ww w.z g m j l f.c b p t.c n k i.n e t 本刊联系电话:0 1 0-6 4 4 0 5 7 3 20 1 0-6 4 4 0 5 7 3 5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 1号院二区8号楼3层21 中国民间疗法2 0 2 3年7月第3 1卷第1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