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

上传人:wp****g 文档编号:20521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0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7.140.10 X 55 DB52 贵州地方标准 DB 52/T 8352015 代替 DB52/T 835-2013 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Zhengan Bai Cha 2015-02-15 发布 2015-03-15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贵 州 省 农 业 委 员 会 发 布 DB52/T 8352015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保护范围.1 4 术语和定义.2 5 产品分类和实物标准样.2 6 要求.2 7 检验方法.4 8 检验规则.5 9 标志标签、包

2、装、运输和贮存.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图.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正安白茶栽培技术要点.8 DB52/T 835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指导原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果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替代DB52/T 8352013。本标准与DB52/T 8352013的主要差异如下:PI目次,因新新制订正安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去掉附C、附D。PII前言,根据参加修订情况,主要修订单位和主要修订起草人有增减。P1,根据本本标准修订需要,减少了部分

3、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 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 30375茶叶贮存。P1 对地理标志产品正安白茶保护范围进行了规范。P2 对4.1白叶一号进行了清淅定义,对4.2正安白茶进行了清淅定义,增加了5.3标准样制备 对正安白茶感官指标理行了规范。根据检测报告,将理化指标里特级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下调为6.5%,去掉了锌含量指标,将特级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调整为40%、一级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调整为40%。去掉卫生指标表,修订为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3的规定。试验方法增加

4、了安全指标检验按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执行。将产品保质期修订为24个月。本标准由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正安县茶叶协会、正安县绿色产业发展办公室、正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茶及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正安县乐茗香生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遵义凤龙茶业有限公司、贵州正安璞贵茶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明、王永超、朱福建、范仕胜、朱丽、郑周云、骆军科、张启东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52/T 8352013。DB52/

5、T 8352015 1 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安白茶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实物标准样、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正安白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8314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 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

7、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DB52/T 1016 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加工技术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验办法 3 保护范围 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大连河豚、双沟酒、定海湾丁香鱼、正安野木瓜、正安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1年第69号)批准的范围,即正安白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正安县凤仪镇、安场镇、瑞溪镇、新州镇、小雅镇、庙塘镇、和溪镇、土坪DB52/T 8352015 2 镇、流渡镇、格林镇、中观镇、乐俭乡、谢坝乡、市坪乡、班竹乡、桴焉乡、碧

8、峰乡、杨兴乡、俭坪乡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保护范围见附录图A。4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 白叶一号 baiye yihao 白叶一号是无性系茶树良种。该茶树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主干明显,叶长椭圆形,叶尖渐突斜上,叶身稍内折,叶面微内凹,叶齿浅,叶缘平,中芽种。春季新芽叶玉白,叶质薄,叶脉浅绿色,气温23 时叶渐转花白至绿。4.2 正安白茶 Zhengan Bai Cha 正安白茶是产自第3章规定范围内,以白叶一号茶树白化芽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理条、做形、干燥等工艺制作而成,游离氨基酸总量5.5%并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的绿茶。5 产品分

9、类和实物标准样 5.1 按形态分类 松针形正安白茶、扁形正安白茶。5.2 按级别分类 特级、一级、二级。5.3 实物标准样 产品的每个等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为品质的最低界限,每两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GB/T 18795的规定。6 要求 6.1 原料要求 为嫩、匀、鲜、净的正常芽叶。各级别鲜叶应符合DB52/T 1016的规定。6.2 产品要求 6.2.1 基本要求 6.2.1.1 茶叶品质正常,无异味、无霉变、无劣变;6.2.1.2 不含非茶类夹杂物;DB52/T 8352015 3 6.2.1.3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物质。6.2.2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1、表 2 的规

10、定。表1 正安白茶(松针形)感官品质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松针形,嫩绿黄,匀整,无梗、朴、黄片 嫩黄明亮 嫩香持久 鲜爽甘醇 叶玉白,主脉淡绿,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匀整 一级 松针形,黄绿,较匀整,无梗、朴、黄片 黄绿明亮 嫩香持久 鲜爽甘醇 叶玉白,主脉淡绿,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匀整 二级 松针形,黄绿,尚匀整,无梗、朴、黄片 黄绿明亮 清香持久 较鲜爽甘醇叶尚玉白,主脉浅绿,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芽叶成朵、匀整 表2 正安白茶(扁形)感官品质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扁平,嫩黄,匀整,无梗、朴、黄片 嫩绿明亮 嫩香持久 鲜爽甘醇 叶玉白,主脉淡绿,一芽

11、一叶,芽叶成朵、匀整 一级 扁平,黄绿,尚匀整,无梗、朴、黄片 黄绿明亮 嫩香持久 鲜爽甘醇 叶尚玉白,主脉淡绿,一芽一叶,芽叶成朵、匀整 二级 扁平,黄绿,尚匀整,无梗、朴、黄片 黄绿明亮 清香持久 较鲜爽甘醇叶尚玉白,主脉浅绿,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芽叶成朵、匀整 6.2.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GB/T 14456.1的规定。表3 理化指标 指 标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水分(质量分数)/(%)6.5 6.5 7.0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40 40 40 总灰分(质量分数)/(%)6.5 6.5 6.5 碎末茶(质量分数)/(%)5.0 5.0 5.

12、5 游离氨基酸总量(质量分数)(以谷氨酸计)/(%)6.5 6.0 5.5 6.2.4 安全指标 6.2.4.1 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6.2.4.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DB52/T 8352015 4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6.2.5 净含量 定量包装产品的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6.3 加工要求 6.3.1 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6.3.2 加工工艺要求 应符合DB52/T 1016 的规定。7 检验方法 7.1 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和GB/T 14487的规定执行。

13、7.2 试样制备 按GB/T 8303的规定执行。7.3 水分 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7.4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7.5 总灰分 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7.6 粗纤维 按GB/T 8310的规定执行。7.7 游离氨基酸总量 按 GB/T 8314 的规定执行。7.8 碎末茶 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7.9 安全指标 按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执行。7.10 净含量 DB52/T 8352015 5 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8 检验规则 8.1 组批 以同一茶叶品种、同一批投料生产或同一批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

14、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8.2 抽样 抽样按 GB/T 8302 执行。8.3 检验 8.3.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的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净含量、标志标签。8.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6.2条的全部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时;b)产品工艺发生改变时;c)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定期检验时;e)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8.4 判定规则 8.4.1 凡有劣变、有污染、有异味者,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8.4.2 本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

15、的任一项目不合格者,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8.4.3 本标准所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的全部项目合格者,该批产品判为合格。8.4.4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 GB/T 8302 规定加倍抽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判定结果以复验结果为准。9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标签 9.1.1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9.1.2 标签 DB52/T 8352015 6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9.2 包装 产品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 GH/T 1070 的规定,销售包装应满足 GB 23350 的要求。9.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

16、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曝晒措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9.4 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在符合本标准贮存条件下,产品保质期为24个月。DB52/T 8352015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图 A.1 正安白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图 DB52/T 8352015 8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正安白茶栽培技术要点 B.1 自然环境 B.1.1 地理位置 白叶一号种植区分布于东经107 4107 42,北纬28 928 51之间,海拔 600 m1200 m的区域。B.1.2 气候特征 属典

17、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平均温度16.9,年平均降雨量1076 mm,年均日照数1089 h,全年无霜期300 d,相对湿度80%RH90%RH。B.1.3 土壤 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土壤PH值4.06.5,土壤有机质含量1%。B.2 茶树品种 无性系茶树良种白叶一号。B.3 茶苗选择和定植 B.3.1 茶苗选择 按照国家标准允许出圃的茶苗,即二级以上的茶苗。B.3.2 定植 B.3.2.1 定植时间为:a)春季定植: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b)秋季定植:10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B.3.2.2 定植密度为:a)单条定植:行距 120

18、 cm,株距 30 cm,每丛茶苗 2 株3 株,每公顷 5.5 万株左右;b)双条定植:大行距 150 cm,小行距 40 cm,株距 30 cm,每丛茶苗 2 株,每公顷苗数 6 万株7.5 万株。DB52/T 8352015 9 B.3.2.3 基肥施用 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 cm,宽60 cm,在种植沟内施底肥。施肥量,每公顷施农家肥或青草等有机肥30 t 40 t,加油菜饼肥1.5 t2 t,磷肥0.5 t1.0 t,施肥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定植)。B.3.2.4 种植(定植)方法:一手扶直茶苗,另一手将细土填入定植穴中,土壤覆盖至茶苗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

19、根系自然舒展,然后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盖松土至根颈处压紧。定植后应注意检查茶苗成活情况,发现缺株时及时补种。B.4 树冠管理 定植后的茶苗应进行修剪。可分为三种修剪:a)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于定植后的晚秋或早春时,第二次在定植后第二年春茶采摘后,第三次在次年春茶采摘后进行;b)轻修剪:每年进行 1 次2 次,时间宜在春茶后进行;c)重修剪:春茶采摘后进行。B.5 土壤改良与管理 每年或隔一年进行一深翻土,时间在9月至11月秋茶后进行。根据需要,结合深翻进行施肥。茶园管理过程中,应进行中耕除草,夏初至秋末应在行间铺草,每公顷铺草15 t20 t。根据茶树生长情况,适时施基肥、追肥。B.6 灾害及病虫害防治 B.6.1 应根据当年气候情况,及时防治旱害、涝害和冻害。B.6.2 病虫害防治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B.7 鲜叶采摘 B.7.1 采摘标准 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B.7.2 采摘时间 春茶一般从3月开始,当茶树上有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采。B.7.3 采摘要求 按标准采摘完整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雨水叶、病虫叶、单叶不采。B.8 鲜叶质量 DB52/T 8352015 10 应符合DB52/T 1016的规定。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产品/包装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