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976479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通分约分三疑三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 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3、例4.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通分的概念和方法。2、会用简便的方法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通分。3、培养学生的迁移和概括能力。教学重点掌握通分的方法;概括通分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会运用通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准备练习:1、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什么?说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6和8 8和9 9和27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二)激趣导课:为了比较分数大小或者进行计算,有时需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通分)(三

2、)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请你说出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例3、4,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例3、4,就能弄明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预设:什么叫通分?为什么要通分?怎样通分?(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认真自学课本93-94页内容,思考:(1)什么叫做通分?在通分这个概念里你认为哪些词特别重要?通分的依据是什么?(2)通分的一般方法是什么?(3)把例4、例5中的空格填完整。想一想通分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自学

3、,教师巡视辅导。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重点提问学困生,回答不完善由中等生补充,再由优等生评价,中等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6)把例4、例5中的空格填完整。想一想通分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上题若有困难,可分组讨论。2、重点强调:通分的关键是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做分母的分数。切记分子要随着分母扩大相同的倍数。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四、运用拓展(一)学生自编习题

4、。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P94页做一做。2、比较大小 ( ) ( ) ( )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强调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五、板书设计通 分1、例3、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2、什么是通分?教学反思: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7页例1,

5、做一做。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掌握化小数化分数的方法。2. 经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过程,体验迁移知识,交流概括的学习方法。3. 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准备练习1、0.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2、填空。 0.7是( )个十分之一 0.25是( )个百分之一 0.135是( )个千分之一 1.4是( )个十分之一3、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读出下面各小数。 0.8读作( ) 0.4

6、6读作( ) 3.4读作( ) 2.05读作( )表示( ) 0.035读作( ) 表示( ) 0.0008读作( ) 表示( )(二)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知道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同时也懂得: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因此,小数一般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板书)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请你说出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

7、题,结合例1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例1,就能弄明白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预设:小数怎样化成分数?(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课件出示例1和自探提示 例1把0.9、0.03、1.21、0.425化成分数。自探提示: (1)在例1中各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他们分别表示什么?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2)1.21化成分数时该怎么处理?整数部分的1要做什么?小数部分的0.21呢? (3)化成分数后如果不是最简分数该怎么办? (4)说一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重点提问学困生,回答不完整由中等生

8、补充,再由优等生评价,中等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上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请学生齐读一遍)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带小数和带分数怎么化?要注意什么?(强调:带小数化成分数时是带分数,化的时候要把整数部分先写下来,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再把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写在后面作为带分数的分

9、数部分,不能遗漏。)四、运用拓展(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完成第97页“做一做”。2、0.5里面用5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化成分数是( )。 0.065里面用65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化成分数是( )。 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8 1.01 0.902 4.045(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收获。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强调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

10、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五、板书设计小数化分数例1把0.9、0.03、1.21、0.425化成分数。(1)在例1中各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他们分别表示什么?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2)1.21化成分数时该怎么处理?整数部分的1要做什么?小数部分的0.21呢? (3)化成分数后如果不是最简分数该怎么办? (4)说一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是什么?教学反思:分数化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8页例2,做一做。教学目的1、掌握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它们化成小数。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能应用分数的基本

11、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并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点,并能根据这个特征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教学难点对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的探究、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准备: 投影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基础训练。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2、下面小数化成分数,并说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0.7 0.65 6.13 1.075(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那么分数该如何化成小

12、数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板书课题:分数化成小数) (三)根据课题质疑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据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例7、进行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明白这些问题。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根据自探提示完成第98页例2。)预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1)例2中的三个分数改写成小数的道理是什么?(2)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做?(3)例2中是怎样把分数化成小数的?(4)观察例2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

13、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的情况,说一说分母是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学生围绕以上问题独立探究,教师巡视,了解学情。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重点提问学困生,回答不完善由中等生补充,再由优等生评价,中等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2、重点强调以下问题(1)例2要引导学生明白:因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所以十分之几的分数就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就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的分数就是三位小数。(2)准确掌握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对于本节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

14、说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带分数和带小数怎么化?要注意什么?(强调:带分数化成小数时是带小数,化的时候要把整数部分先写下来,作为带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把真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写在后面作为带小数的小数部分,不能遗漏。)四、运用拓展(一)学生自编习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 、 、 、 、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收获。教师:通过本节

15、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强调总结,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知识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1、导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

16、个单元的知识。2、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3、出示自探提示:(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词是需要强调和注意的?单位“1”指什么?这和我们以前所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分数单位?(4)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这个分数怎样理解?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它还可以怎样理解?(5)分数的大小比较有哪几种情况?你是怎样比较的?根据是什么?(6)在第二部分中,你觉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7)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互化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围绕以上问

17、题独立思考,归纳总结二、解疑合探检查自探效果。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判断

18、题。(1)A分之B等于A除以B。( )(2)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3)分数都比整数小。( )()分子和分母的分约数只有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一平方米的四分之三和三平方米的四分之一相等。( )()大于五分之二而小于五分之四的最简分数只有五分之三。( )()假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大。( )2、(1)、=(2)、一个数的分子乘8,要使大小不变,分母应( )。(3)的分母加上2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3、(1)约分 (2)分母是9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1)通分和 和 和(2) 、在里填上“”、“”或“”。 0.750.35(三)全课总结:1、学

19、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哪些词是需要强调和注意的?单位“1”指什么?这和我们以前所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分数单位?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本节学习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

20、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旧知:1、口答: 什么是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是( )个, 是5个( ),4个 是( )。2、举例说明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3、举例说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什么?(二)导入新课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21、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吗?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四)(课件)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0410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例1和例2各用什么方法计算?2、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3、请同学们比较例1、例2的计算过程,试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4、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二、解疑合探:检查自探效果

22、。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3、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强调:(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计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1)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3、,。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直接说得数+= = += =+= = = =2、填空 +这个算式表示 。这个算式表示 。可以看成3个( ),减去( )个,差是( )。3、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两天共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几分之几?(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五、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复习旧知:1、直接说得数。+= -= 1-=-= -= +=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二)导入新课 我

25、们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继续对这些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2、两个以上的同分母分数相加或相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108页第3、4题,思考以下问题:1、第三题中要求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几分之几该怎样计算?2、观察第三题的表格,

26、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吗?3、第四题中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各有几个?请你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强调:(1)两个以上的同分母分数相加或相减的计算方法和两个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三、质疑再探 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

27、: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吗?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 + = - = + =- = + = - =2、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千米是少年图书馆。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3、在里填入“ ”、“ ”或“= ”。-

28、-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 )= ( )( )= ( )+( )= ( )(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分数加、减法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教学反思: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07 页的内容及第109 页练习

29、二十一的第5 一8 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理解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4、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被减数是整数的连减。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投影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小华做数学作业用了小时,做语文作业用了小时,画图画用了小时。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请大家列出算式)(二)导入新课教师: 这个算式里出现了连加,大家会计算吗?(不会)如果算式里出现了连减又该怎样计算呢?本节

30、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三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两个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吗?2、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07页例3,思考下面的问题:1、如果将换成 ,请你算出结果。2、等于多少?为什么?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分母分

31、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想一想它与整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探提示5、6题。强调:(1)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 。(2)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与整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不同是:前者可一次计算出结果,后者一般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3、即时练习(1)处理第107页的“做一做”。(2)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计算复习中的第(2)题。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32、(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1)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有简便算法吗?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分组计算练习二十一第5题的六道题,比一比哪一小组计算的又快又对。2、独立完成第6、7题,全班交流。3、小组内交流完成第8题。(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

33、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例3 (1) + + =答: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2) 1-=答: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 1-=0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 。教学反思: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教学内容: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

34、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1、把下列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和 和 和 2、出示一组分数:,请你选出两个分数,组成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生汇报所组成的算式师板书 + + - - - 请你认真观察这五组算式,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生汇报:一类是同分母分数加减,另一类是异分母分数加减。(二)导入新课教师:

3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我们已经会计算,那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就是我们这一节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吗?3、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自学课本110111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1、异分母分

36、数能不能直接相加、相减?为什么?2、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怎么办?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验算?二、解疑合探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课件出示演示图及计算方法。3、组织学生讨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看:看清题目二通:通分三算:计算四约:化成最简分数五化: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六验: 验算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

37、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判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相同。( ) + =+ = =1 ( )2、点击生活学校运来一堆沙子。砌墙用去 吨,修运动场用去 吨,还剩吨。一共用去多少吨?这堆沙子原有多少吨?(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本节课

38、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4(1)+=+=答:废金属和纸张在生活垃圾中共占。(2)-=-=答:食物残渣多,多。教学反思: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13 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教学重点:

39、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学具:投影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 (一)复习旧知:1、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2、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节我们将通过练习来进一步掌握其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三)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吗?2、异分母加减法有简便的方法吗?(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

40、规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教材,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自探提示:1、请你独立计算第6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2、请你算一算第10题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想一想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3、第10题中的“1”换成其它的数,这个规律还存在吗?二、解疑合探 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强调:第6题中的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

41、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3、即时练习: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考考你的同桌。三、质疑再探1、学生质疑。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预设:(1)学习本节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分数加减法中还有什么规律?四、运用拓展(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

42、,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1、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 3、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 4、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 5、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 6、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7、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强调。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