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974936 上传时间:2024-05-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轿车外造型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录1.概 述22.相关标准23.造型校核23.1整车外廓尺寸23.2整车外部照明装置校核43.3涉及相关法规校核114.结论151. 概 述为了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汽车外部照明、信号装置、牌照板安装位置及照明、轮罩需要满足相关的法规。结合相关法规,针对XX轿车的外造型进行校核,判断外造型是否可行。在进行校核时,整车处于空载状态。2. 相关标准GB 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93/92/EEC 灯具安装93/94/EEC 后牌照位置97/24/EEC 后视镜布置3. 造型校核3.1整车外廓尺寸1) 整车长度:图1 整车长度如图1所示:X

2、X轿车外造型整车总长度L总长=2893mm,前悬为L前悬=566mm,后悬为L后悬=441mm。2)整车宽度:图2 整车车宽如图2所示,外造型整车总宽度L总宽=1554mm。3)整车空载高度:如图3所示,外造型整车空载总高度:1512mm。图3 整车高度4)接近角、离去角如图4所示。新造型满载时测量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为28.3和38.8(标杆车为25.1,离去角为41.7)。综合来看,通过性好于标杆车。图4 接近角、离去角表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新造型数据备注1外廓尺寸长mm2893K宽1554K高1512K2轴距mm1886K3前悬mm566K4后悬mm441K5接近角28.3K6离去角38.

3、8K 注:K表示空载表1数据均由新造型外表面测量获得,待造型完全冻结后,以上尺寸将最终冻结。3.2整车外部照明装置校核3.2.1前、后号牌安装位置和照明可视范围1)欧标号牌规格:校核选用欧标号牌,尺寸为280210mm。 图5 欧标号牌尺寸2)后号牌安装空间校核:图6 后号牌空间由图6可知,后号牌空间满足要求。3)后号牌安装位置校核:法规要求摘录: 牌照所在平面必须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垂直; 车辆空载时牌照平面可向上,但与竖直平面偏转不超过30度; 车辆空载时牌照平面可向下,但与竖直平面偏转不超过15度; 车辆空载时,牌照不能有一点高于地面1.5m; 车辆空载时,牌照不能有一点低于地面以上0.2

4、m。A)后号牌所在平面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角度:图7 后号牌与纵向中心平面的角度由图7可知,后号牌垂直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B)后号牌最大仰角校核:图8 后牌照最大仰角如图8所示,现造型后牌照最大仰角为16.3。C)后号牌离地高度校核:图9 后牌照离地间隙如图9所示,后号牌下边缘离地高度为686mm; 后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为887mm。4)后号牌可视校核:法规要求摘录: 在图10所示范围,牌照板不能被遮挡:图10 后号牌可视范围A)后号牌上下视角校核:图11 上下视角校核如图11所示,后号牌上可视角为31.4,下可视角为46.2,满足法规要求。B)左右可视角校核:图12 左右可视角校核如图12所

5、示,后号牌左右可视角为83.1,满足法规要求。3.2.2前组合灯3.2.2.1前照灯法规要求: 高度:离地高度不小于500mm,不大于1200mm;横向: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基准轴方向上的视表面外缘到车辆外缘端面的距离应不大于400mm;在基准轴方向上,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的距离不小于500mm。3.2.2.2前位置灯法规要求高度:离地高度应不小于350mm,不大于1200mm;横向:两灯间距不小于500mm,外缘距车侧不大于400mm。3.2.2.3前转向信号灯法规要求:横向:在基准轴方向上,转向信号灯视表面边缘到到车辆外缘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0mm;两相邻视表面内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

6、于500mm。高度:不小于350mm,不大于1500mm。3.2.2.4前雾灯法规要求: 高度: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50mm;在基准方向上,整个视表面应在近光灯视表面最高点以下。横向:灯的外缘距车侧不大于400mm图13因前组合灯中,包括了前照灯(近光和远光)、前位置灯、前转向信号灯,这里对组合灯的位置进行校核,就同时对前照灯、前位置灯、前转向信号灯的布置位置进行了校核。如图14所示:图14 前组合灯法规校核表2 项目设计范围值法规限值备注前照灯离地高度距离(mm)6538675001200满足要求前照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112486400细化后确定前照灯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距(mm)5815

7、00满足要求前位置灯离地高度距离(mm)6538673501200满足要求前位置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112486400细化后确定前位置灯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距(mm)581500满足要求前转向信号灯离地高度距离(mm)6538673501500满足要求前转向信号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112486400细化后确定前转向信号灯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距(mm)581500满足要求前雾灯离地高度距离(mm)398250满足要求前雾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281400满足要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前雾灯的设计位置符合法规要求,组合大灯需进一步细化后才能准确判断。3.2.3 后组合灯3.2.3.1后雾灯法规要

8、求:高度: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000mm。3.2.3.2制动灯法规要求:高度:离地高度应不小于250mm,不大于1500mm;横向:两灯间距不小于600mm,外缘距车侧不大于400mm。图15 制动灯安装简图3.2.3.3后位置灯法规要求:横向:在基准轴方向上,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平面上的点到车辆外缘端面的距离应不大于400mm。在基准轴方向上,两视平面内缘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00mm。若车宽小于1300mm,则该距离可减至为不小于400mm。高度: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500mm。3.2.3.4倒车灯法规要求:高度: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1200mm

9、。横向:无特殊要求。图16 倒车灯安装位置示意图3.2.3.5后转向信号灯法规要求:横向:在基准轴方向上,转向信号灯视表面边缘到到车辆外缘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400mm;两相邻视表面内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高度:不小于350mm,不大于1500mm。3.2.3.6回复反射器法规要求高度: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不大于900mm;横向:回复反射器间距不小于500mm,外缘距车侧不大于400mm。因后组合灯中,包括了制动灯、倒车灯、后位置灯、后转向信号灯及后回复反射器,这里对组合灯的位置进行校核,就同时对制动灯、倒车灯、后位置灯、后雾灯的布置位置进行了校核。如图17和图18:图17

10、后组合灯法规校核-宽度方向 图18 后组合灯法规校核-高度方向 表3项目设计范围值法规限值备注制动灯离地高度距离(mm)78111072501500满足要求制动灯横向两灯间距(mm)1002600满足要求制动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83276400满足要求后位置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83276400满足要求后位置灯横向两内缘间距(mm)1002600满足要求后位置灯离地高度距离(mm)78111072501500满足要求倒车灯离地高度距离(mm)78111072501200满足要求后转向信号灯离地高度距离(mm)78111073501500满足要求后转向信号灯外缘距车侧距离(mm)83276

11、400满足要求后转向信号灯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距(mm)1002500满足要求从表3中可以看出,制动灯、倒车灯、后位置灯、后雾灯的设计位置完全符合法规要求。3.3涉及相关法规校核3.3.1护轮板空间1)法规要求: 在车轮中心向前30和向后50两个辐射平面所形成的区域内,护轮板的宽度必须足以覆盖整个轮胎宽度 护轮板的后缘应位于车轮中心上方150mm平面以下,且护轮板的边缘与这个平面的交点必须位于轮胎纵向中间平面的外侧 在第一条描述区域内,护轮板下边缘与车轮中心的距离不超过轮胎静力半径的两倍2) 前轮校核:A) 校核车轮中心向前30和向后50范围内,护轮板宽度:图19 护轮板宽度校核从图19可以看出

12、,护轮板宽度满足法规要求。B) 护轮板后下缘位置及护轮板与轮心上方150mm平面交点位置校核:护轮板与车轮中心上方150mm平面的交点轮胎纵向中心平面 图20 护轮板后下缘及特征点位置校核从图20可以看出,护轮板后下缘位置及护轮板与车轮中心上方150mm平面交点的位置满足法规要求。C) 护轮板与轮心距离校核:图21 护轮板与轮心距离校核从图21可以看出,护轮板与轮心的距离为403mm,小于轮胎半径266 mm的2倍,满足法规要求。3) 后轮校核:A) 校核车轮中心向前30和向后50范围内,护轮板宽度: 图22 护轮板宽度校核从图22可以看出,在规定区域内护轮板宽度满足法规要求。B)护轮板后下缘

13、位置及护轮板与轮心上方150mm平面交点位置校核:护轮板与车轮中心上方150mm平面的交点轮胎纵向中心平面 图23 护轮板后下缘及特征点位置校核从图23可以看出,护轮板后下缘位置及护轮板与车轮中心上方150mm平面交点的位置满足法规要求。D) 护轮板与轮心距离校核:图24 护轮板与轮心距离校核从图24可以看出,护轮板与轮心的距离为352mm,小于轮胎静力半径266 mm的2倍,满足法规要求。3.3.2 裙边离地高度校核裙边离地高度:图25 新造型前、后轮罩最小离地间隙图26 参考车前、后轮罩最小离地间隙由上两图可知,各比较项目对比值如表4: 表5 裙边离地高度比较表序号比 较 项 目新造型数据参考车数据差值1前保险杠轮罩边缘离地间隙(mm)22021372前轮后裙边离地间隙(mm)189209203后轮前裙边离地间隙(mm)20020444后保险杠轮罩边缘离地间隙(mm)236256204. 结论通过以上校核,可以得知XX轿车车型外造型基本符合相关法规。但部分造型需要细化后才能明确是否满足法规。目 录1.概 述22.相关标准23.造型校核23.1整车外廓尺寸23.2整车外部照明装置校核43.3涉及相关法规校核114.结论15目 录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