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5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张 娟1 迟 泓 2(1.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山东 济南 2 5 0 0 1 1;2.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融资政策研究所,山东 济南 2 5 0 0 0 2)摘 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天然具备对外开放和全球视野的产业,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参与国际分工,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且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奠定了发展基础,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存在提出的时
2、间短、国际协作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够成熟等问题,下一步,可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开发融合、人才体系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建立等方面制定适合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具体策略,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引领。关键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产业链;国际化;科技创新;开放融合中图分类号:P 7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3 3 5 X(2 0 2 3)0 5-0 0 2 4-0 9D O I:1 0.1 6 4 9 7/j.c n k i.1 6 7 2-3 3 5 X.2 0 2 3 0 5 0 0 3进入2 1世纪以来,经略海
3、洋逐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和发展重点,我国也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的海洋产业,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成果展现,能够降低资源消耗、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符合当前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发展趋势,是未来海洋产业的主导产业。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势头仍然迅猛,推动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方式。1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天然具备对外开放和全球视野的产业,通过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参与国际分工,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资源、市场、人才和技术等都存在不足。海洋战略性新兴
4、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并采用S WO T分析法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具体策略。一、研究综述对海洋新兴产业、海洋科技产业等的研究,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自2 0世纪7 0年代开始,海洋经济和科技水平领先的美欧等地区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促进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研究。从国内看,我国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对经略海洋重视程度的提升,众多学者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培育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42*收稿日期:2 0 2 3-0 7
5、-1 5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我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研究”(1 8 B C X J 0 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山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路径分析”(1 9 C HY J 1 7)作者简介:张娟(1 9 8 2-),女,山东临清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海洋经济等方向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国内学术界最早关注的是海洋新兴产业,早在1 9 9 2年就有学者对我国海洋产业结构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影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
6、主要问题。2随后,学者们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定义、发展方向等进行研究,通过梳理世界各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海洋高新技术发展为背景给出海洋新兴产业的定义,认为海洋新兴产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32 0 0 9年国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后,学者们从海洋经济层面研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其概念和特征不断深入探索。仲雯雯等从“新兴的”和“战略性”两个角度探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强调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4姜秉国、韩立民、陶婷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结合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界定。5
7、6王昌林和盛朝迅通过梳理国内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定义和主要范围,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考虑国家战略和海洋新技术,还包括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相关服务活动。7谢晓彤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采用熵权T O P S I S方法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析,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进行界定。8曹艳等认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高新技术发展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9(二)影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随着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学者们开始关注影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因素。张静和姜秉国梳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从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
8、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四个方面分析政策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和带动作用。1 0王秀海从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效应三个方面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应的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解决策略。1 1李飞和张莹认为,高新技术供给不足、生态环境压力激增、金融支撑不足等问题是影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1 2(三)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机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海洋经济方面的体现,前期学者们多关注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培养。郑贵斌认为,可通过转变思想认识、突出发展重点、加大技术创新、健全资本支持、合理配置资源
9、、建设产业园区等路径来加强对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3后续学者们开始关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王欣桐认为,可从海洋高科技人才培育、海洋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科技创新推动、投融资平台建设、国际合作拓展等方式来促进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3于会娟和姜秉国认为,基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经济技术特征,应该从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来探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路径。1 4王昌林和盛朝迅认为,可通过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金融工具、培育龙头企业、做好人才支撑、推动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7许霭鞠认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来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行业
10、融资环境的优化,可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普及来助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5还有学者对不同区域或典型省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童心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及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从产业链视角探讨优化长三角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对策建议。1 6谷孝兴通过对环渤海湾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通过建立联盟发展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和科研投入等方式来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1 7吴春萌和白福臣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提出驱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
11、群化发展的解决策略。1 8(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相关研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学者关注了海洋新兴产业522 0 2 3年第5期张 娟 迟 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如扈丹平通过对国内外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深入分析,采用熵值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评价,探讨影响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和解决策略。1 9还有一部分学者关注海洋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情况。姜秉国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领域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国际合作模式。2 0付秀梅等分析海洋生物医药成果
12、产业化的国际合作机制。2 1王欣桐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等六个方面构建砖石模型,分析影响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1 3刘堃等提出要从合理实施海外并购、“抱团出海”、融入海洋领域的全球创新网络等方面深化海洋产业“走出去”战略。2 2毛伟和居占杰通过对沿海九省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认为生产国际化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点。2 3在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评价基础上,毛伟等深入分析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发展模式,从产业结构优化、体制机制调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资金投入和人才培育及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
13、具体对策。2 4林媛媛和陈敏认为,可通过“金砖+”“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来驱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与此同时推动海外园区和渔业基地建设,拓展产业链下游销售渠道。2 5综合看来,学者们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充分的研究,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出开拓性的贡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提出时间不久,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整、优化问题,视角主要从国内出发,少数学者从国际合作的视角探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模式,但较少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探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整与发展。身处经济
14、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再加上海洋资源本身具有的流动性和国际性,有必要从国际分工视角出发,探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路径。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现状分析发达国家海洋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海洋新兴产业是引领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引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要发展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推动相关产业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如商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单位于2 0 1 1年推出了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明确发展方向、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利用外资、建设创新基地
15、、加大扶持、夯实国内市场等七个方面制定了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的实施细则,其中推进国际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包括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都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在国家政策驱动下,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初步实现国际化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赴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进行深度调研,深入了解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优势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部分海洋产业已经形成集聚性发展趋势,这都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走向国际、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
16、支持。1、我国各类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根据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的规定和我国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高达3 0 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中蕴藏了丰富的海洋资源。首先,海洋空间资源优越。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空间资源,不仅包括海域还包括海岛,能够提供多个优质的港口资源,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支持。其次,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我国近海海洋生物高达两万多种,浅海的6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滩涂生物也有两千多种。品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为我
17、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第三,我国海洋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我国近海大陆架海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铜、煤、硫、磷等矿产资源,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等也储备丰富,为我国海洋电力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发展集聚区我国沿海九省的气候条件和海洋资源丰富程度差异较大,而且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所以各省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侧重点和国际化发展程度也不同,依托各省的资源禀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了集聚式发展态势。以全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排名前列的广东、山东、江苏为例,广东省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为海洋电力和海水淡化产业,在国际市场
18、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山东省早期的优势产业侧重于海水养殖和海洋渔业,国际化发展空间较小,但近年来山东省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上厚积薄发,在青岛、烟台、威海等市形成了以海洋药物、海水种苗繁育等为特色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迅速。2 0 2 2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增加值高达1 7 3.1亿元,比2 0 1 9年增长了2 6.1%,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显著。江苏省南通市以海洋船舶与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地标,打造多个专业化园区,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二)劣势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提出的时间短、政策支持不
19、够成熟,这导致无论是在金融体系还是在人才储备上,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支撑还不足,这是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面对的最大问题。1、国际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而出现的,国务院于2 0 1 0年9月颁发了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政府和学术界开始关注海洋领域的新兴产业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部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为例,发达国家从2 0世纪6 0年代就开始关注,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相关研究,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
20、0 2 1年,全球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 3 5亿美元,预计到2 0 2 5年全球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 5 0亿美元以上。与之相比,我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起步晚、进展慢,虽然近年来取得较大突破,但总体规模还较小,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优势。2、区域间国际化协作机制还不成熟起步晚、规模小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国际化的最大障碍,与此同时,各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同质竞争。渤海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内省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存在重复建设、“近亲竞争”等情况,缺乏从区域层面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的整体规划,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分
21、工和产业合作机制。因此,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的总体竞争力较弱。3、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国际化的人才储备不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要实现国际化发展首先要有高端智力支撑。而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需要有既具备海洋产业专业知识又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人才。与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科研创新、技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人才支撑平台,高端人才储备也严重不足。这是影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4、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国际化的金融体系还不健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离不开金融资本强有力的支撑,但从现阶段我国海洋
22、战略性72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来自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和作者基于公开资料整理所得,下同。2 0 2 3年第5期张 娟 迟 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新兴产业金融支撑的特点看,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专业化金融支持平台不足。金融平台建设是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的重要载体,目前缺乏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金融支持平台。其次,缺乏专门的银行信贷产品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不符合银行的发展需求,所以商业银行较少进入该领域投资,也缺乏相应的产品支持。最后,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比较单一。多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规模较小,
23、还达不到市场融资标准,风险较高,难以吸收到风险投资。资金缺口成为制约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机遇面对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经略海洋的国际形势,我国也从国家层面上提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渐加大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内外发展环境的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都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了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略海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都进一步对加快建设海洋
24、强国提出了明确要求。从国家层面出台“十三五”时期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 0 1 62 0 2 0年)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等政策文件,沿海各省份把推动本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入本地区的“十四五”规划,从科技到金融给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2、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在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方面不断改革,做好海洋科研创新平台的培育和相关人才的引育,在海洋动力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海底环境调查与资源探测等的传感器技术研发方面呈现较大进展,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25、高技术成果,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3、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4 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2 0 2 0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高达1 6 3 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良好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与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4、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世界各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逐渐形成共识,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能源发展热
26、潮,依托海洋资源衍生出来的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我国在海上风电、光伏等产业上都具有领先优势。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绿色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四)挑战无论是海洋药物、生物制品产业,还是海洋工程机械等海洋战略性新兴行业,都存在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的特点,而这些行业在国际上又存在发展速度快、集聚性强的特点,因此,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将面临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不足等挑战。1、海洋高新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从我国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征看,我国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多为传统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典型的高
27、新技术产业,其发展壮大需要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支撑。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但由于时间段、基础弱,很多重大成果的研究基础并不具备,以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为例,我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的研发起步较晚,在世界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究的海洋82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抗癌药物、海洋心脑血管药物等领域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因此,整体来看,我国在海洋高新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将是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实现国际化的最大制约因素。2、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国际化的能力不足产业的国际化要求相关企业要做到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等。
28、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能力不断提升,部分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模式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但通过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融入国际化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仅在海洋科技合作等方面和国际有所交流,但多处于学习阶段,在产业国际化急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来补足。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我国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带
29、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从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开发融合、人才体系构建、多元融资机制建立等方面制定适合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具体对策,是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撑1、细化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上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国际化港口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具体政策还不完善。下一步,要结合我国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产业的基础优
30、势,深入调研龙头企业,探索制定推动具体海洋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支撑政策。首先,做好海洋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针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需求,制订驱动海洋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其次,优化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供给。对现有国家和各省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进行梳理,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驱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驱动体系。最后,做好海洋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撑。学习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的经验,依托产业园区,建立海洋科技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和孵化中心,引育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科技企业,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工作。2、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健
31、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保障机制,全面打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通道。构建集研发测试、市场供需对接、政策服务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成果项目库,及时更新信息,并发布符合区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包,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深度合作,更好地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3、构建科技创新的交流平台高效运转的国际交流平台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媒介,平台可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研发、人才交流等方面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继续推动海洋科学中心打造、海洋高新区建设
32、,积极推动海洋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参与海洋科研、海洋产业等国际交流活动,建立国际层面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各方在战略层面建立持续稳定、有法律保障的合作关系,整合国际、国内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立足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制定技术标准,共享知识产权。922 0 2 3年第5期张 娟 迟 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二)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融合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贸易、合作、并购等模式实现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产业之间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国际和各国的贸易规则和市场原则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建设与发展。在国际贸易规则的规范引导
33、下,世界各国通过长期的磨合和政策挑战,产业间形成了互利互惠的长期合作模式。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利用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天然的开放性特征,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第一,依托全球资源优势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开放+创新”是推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最优选择,而无论是开放还是创新,最优策略都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优势,包括全球创新人才资源、全球创新平台支撑、全球海洋资源等。现阶段,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产业链、生态链重塑的关键时期,必须从政府、市场两个方面构建安全、自由的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合作共赢的发
34、展环境,提升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第二,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数字经济最典型的特点为链接和共享,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就是产业之间建立共生链接的过程,通过链接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必须利用5 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快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的同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第三,积极利用R C E P等贸易协定谋划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机遇。近年来,我国陆续签订了和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将近2 0个国家的多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协定。2 0 2 0
35、年我国签署了与东盟十国及日、韩、澳、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 C E P),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R C E 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签订落实,能够降低企业在区域贸易中的关税,推动贸易便利化,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充分利用贸易协定签订的机遇,深入研究,积极谋划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积极融入区域贸易的新机遇,探索通过海外并购等多种模式的对外直接投资融入贸易国产业链的模式。(三)构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人才体系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城市
36、的发展经验来看,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新加坡等地的国际化人才占比均超过4 0%。这是纽约、东京等城市长期保持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我国需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政策来引育国际化人才。首先,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人才的引入工作。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展,受新冠疫情、英国脱欧、乌克兰危机等的影响,逆全球化势头开始崛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人才政策上出台诸多限制,高端专业人才回流趋势明显。我国必须抓住关键机遇期,围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高端工程机械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急需人才,制定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营造宽松的人
37、才环境,积极引入高端专业人才。其次,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本土人才的培育工作。无论何种产业,本土人才都是人才结构中的主体力量。一方面要推动海洋相关本土人才“走出去”,探索与国外科研机构、一流大学、企业等建立合作机制,通过访学、联合培养、互派人员等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本土高精尖人才走出去,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本土海洋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引入国际师资、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海洋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需求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育工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
38、链不仅需要高端人才支撑,还需要具有国际化工作能力的基层技术人员。这部分人0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员的国际化能力提升是我国人才培养政策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可通过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来提升。(四)建立支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多元融资机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基础是科技创新,而做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金融支撑。近年来,国家层面给予海洋方面的资金支持多用于海洋形态修复、生态保护等方面,但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省份层面,资金缺口还较大,如何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投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是下一
39、步的发力点。1、发挥金融资本的撬动作用金融资本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强有力支撑。第一,构建融合共生的金融支撑体系。根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探索构建政府、金融资本融合共生的支撑体系。从政府层面建立引导基金,发挥政府资金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引导创投、风投等金融资本投入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研发、滨海旅游开发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期阶段。第二,发挥绿色金融的驱动作用。依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低碳的发展特点,做好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发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的驱动作用,引入绿色金融资金支持来驱动海洋战略性
40、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第三,做好金融平台建设。金融平台建设是充分发挥金融作用的重要载体,可探索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银行,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方面提供资金支持。2、创新金融支持的模式由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风险高、资金投入周期长、利润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应该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第一,做好政策支撑。政府在参与形式、监督监管、风险防控等方面构建完善制度体系,为金融资本参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投资环境。第二,创新参与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自主投资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或股权模式在推动海洋战略性新
41、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发挥作用。第三,金融驱动中小海洋企业发展壮大。针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为中小企业的特点,结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小企业规范化改制,引导企业在各级市场挂牌并开展产权交易,推动直接融资和企业并购,为中小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做好支撑。参考文献:1 鲍洋,曹国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评价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 0 1 7,(2):3 3-3 8.2 隋映辉.对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1 9 9 2,(6):3 9-4 2.3 郑贵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制约因素与对策选择J.东岳论丛,2 0 0 2,(3):
42、1 8-2 1.4 仲雯雯,郭佩芳,于宜法.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 0 1 1(9):1 6 3-1 6 7.5 姜秉国,韩立民.科学开发海岛资源,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1,(6):2 8-3 1.6 韩立民,陶婷.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海洋经济,2 0 1 6,(2):1 2 3-1 3 7.7 王昌林,盛朝迅.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海洋经济,2 0 2 1,(5):9-1 7.8 谢晓彤.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 0 2 1,(1
43、8):6-8.9 曹艳,谢素美,李宁,等.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2 2,3 9(1 2):5 3-5 9.1 0 张静,姜秉国.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 0 1 5,(4):4-1 1.1 1 王秀海.山东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应评价研究J.经济论坛,2 0 1 7,(3):2 8-3 0.1 2 李飞,张莹.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 0 2 1,(6):1-2.1 3 王欣桐.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 0 1 6.1 4 于会娟,姜秉国.海洋战
44、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选择 基于产业经济技术特征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 0 1 6,(7):1 0 6-1 1 1.132 0 2 3年第5期张 娟 迟 泓: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策略研究1 5 许霭鞠.数字金融发展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环境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2 2,3 9(1 2):8 5-9 2.1 6 童心,谭春兰,朱清澄.长三角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评价和优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1 9,(1 0):4 7-5 1.1 7 谷孝兴.产业链视角下环渤海湾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 0 2 1,(1):3 5-3 6.1 8
45、吴春萌,白福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分析 以广东省湛江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 0 2 2,4 3(1 2):4-6.1 9 扈丹平.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 0 1 0.2 0 姜秉国.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领域识别与模式选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3,(4):7-1 2.2 1 付秀梅,陈倩雯,王东亚,等.我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国际合作机制研究J.太平洋学报,2 0 1 5,(1 2):9 3-1 0 2.2 2 刘堃,陈明宝,方春洪.我国海洋产业“走出去”路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46、 0 1 7,(4):7-1 1.2 3 毛伟,居占杰.中国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国际化发展评价J.生态经济,2 0 1 8,(9):9 9-1 0 3.2 4 毛伟,杜军,温秋靖.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 0 1 8,(2):7-1 0.2 5 林媛媛,陈敏.产业链视角下厦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1):2 3-3 2.A S t u d y o n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I n t e g r a t i n g M a r i n e S t r a t e g i c E
47、 m e r g i n g I n d u s t r i e s i n t o t h e G l o b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C h a i nZ h a n g J u a n1 C h i H o n g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S o c i a l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i a l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t h e C P C,J i n a n 2 5
48、0 0 1 4,C h i n a;2.I n v e s t m e n t a n d F i n a n c i n g P 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S h a n d o n g A c a d e m y o f 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s R e s e a r c h,J i n a n 2 5 0 0 0 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M a r i n e s t r a t e g i c e m e r g i n g i n d u s t r i e
49、s i n h e r e n t l y p o s s e s s a n o p e n a n d g l o b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T o e n s u r e t h e i r h e a l t h y d e v e l o p m e n t,i t i s c r u c i a l t o a c t i v e l y i n t e g r a t e t h e m i n t o t h e g l o b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c h a i n,a l i g n w i t h t h e l
50、a w s a n d d e m a n d s o f 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 e n g a g e i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d i v i s i o n o f l a b o r.C h i n a s d i v e r s i f i e d m a r i n e r e s o u r c e s o f f e r v a s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p r o s p e c t s,s h o w i n g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