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3 期59文化研究统战伦研究内蒙古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智慧任百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和 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 0 0 0 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与完善,其中蕴含的辩证法对于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一、“和合”
2、文化的形成及其蕴含的“辩证法”理论(一)“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都认为“和”与“”字音相同,意义相通,二字互为异体字关系,除“”字用于人名外,二字可以通用,而“和”字写作“”字则更有利于把握其本意。“”字为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左侧形旁明显为一排竹管组成的乐器,其本意则是指乐曲中各个音阶之间的协调、和谐,如“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和如羹焉,水、火、盐、梅,以烹鱼肉。”(左传昭公二十年)进一步把“和”之协调、和谐之意扩展到音乐之外的领域。而“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则把“和”用于人际之间、集体之间、国家之间的调和、和顺、和平,基本实现了“和
3、”之意蕴扩展范围的最大化。“合”字则有两种不同解释。一种采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合,合口也。”把“合”字的解释为上下唇合拢。另一种则认为“合”字的下半部是一个类似锅的容器,而上半部分则是容器的盖子,整字意为容器和盖子之间大小合适、正相般配。“合”字的意域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扩展,如诗大雅中“天作之合”意为“配合”,礼王制中“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指的是“会合”。但从起源和演化过程看,“合”字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程度相对较小。春秋战国已降,其内涵基本囿于与当代相似的两个方面:用于描述状态如“适合”、“契合”;更多用于描述动作,如“结合”“配合”等。关于“和”、“合”两字联用而作为一
4、个范畴出现的时间,学界基本是一致的,即国语郑语中的“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至于其含义,从其后文献中出现语境看,则基本一致,均是“和”、“合”二字基本含义的结合:(使)不同事物之间和顺契合。如墨子尚同中中的“内之父子兄弟作怨,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中的“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等。(二)“和合”文化中的辩证法理论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和”“合”二字从产生那一刻开始,其含义就内在地蕴含着有必然联系的两类事物,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构成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因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文化必然性地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理论。1.矛盾双
5、方的对立统一60|2023年第3 期文化研究饶战理伦研究内蒙古首先,“和合”文化明确了构成矛盾统一体的矛盾双方,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对立面特征,如“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庄子达生第十九中的天与地,而作为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中辩证法理论最为丰富的典籍老子中更是包含了强弱、有无、轻重、多少、正反、祸福等数十个矛盾范畴等等。其次,矛盾双方又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物之不齐,物之性也”(孟子滕文公上),事物内部存在的差异和对立是客观世界的自然情形、自然规律,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个体就没有整体。特别是人际交往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强调只有保
6、持自己不同与他人的人格和思想的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谐,更是生动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2.矛盾双方的辩证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合”文化历经范畴的拓展与创新、辩证理念的时代发展,通过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揭示了矛盾双方的辩证运动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赋予了矛盾双方在对立中依存、在差异中包容、在分歧中合作,通过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推动事物发展的辩证本质。例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就是说万世间万物都内在地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阴阳两个对立面既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内在本质,事物内在的阴阳二气在不断
7、运行激荡中从而保持一种动态和谐的状态,万物才能产生和发展。而庄子上文所说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也强调了作为矛盾对立面的天地通过相互交合的辩证运动,万物才能产生和存在。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荀子则通过“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天论的表述强调人民的先天本性与后天教养相得益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进一步把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扩展到国家治理方面。3.从矛盾双方统一性出发的独特辩证逻辑矛盾双方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而从对立性视角出发和从统一性视角出发,则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辩证逻辑。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时期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渔猎和海外贸易,人
8、们在从事生产活动时不得不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严峻关系使得古希腊人形成了从矛盾的对立性视角出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西方形成了以改变和征服为基本特征的、侧重于对立和斗争的辩证法传统,这一辩证法传统直接导致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尖锐对立。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奠基于农业生产方式之上。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在于自然界的风调雨顺和生产伙伴的协作配合,因此逐渐形成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协调友善的哲学传统,并最终形成了与西方辩证法理论截然不同的,从矛盾的统一性出发展现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辩证法理论,“贵和尚中”、“善解能容”正是这一辩证法理
9、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鲜明展现二、“和合”文化的时代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摒弃传统“和合”文化与当今时代不相契合的时代局限性,充分发挥“和合”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传统“和合”文化所蕴含的辩证法理论进行与当代中国社会相符合的时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任职期间就对“和合”文化做了经典表述:“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下面就以这一表述为例,说明“和合”文化的时代创新与发展。(一)“和合 范畴的
10、意域拓展和时代创新范畴是辩证法理论的最基本要素,辩证法理论的时代发展也首先表现为新的辩证范畴的不断产生和原有辩证范畴意域的不断拓展1.范畴意域拓展:和谐、和平、中和和谐、和平、中和三个概念古已有之,其基本内涵古今较为统一,但其适用范围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一是“和谐”的意域拓展。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谐”字最早也是和音乐有关:“八音克谐,无相夺伦,2023年第3 期61文化研究统战理抢研究内蒙古神人以和”(尚书舜典),意为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配合得协调而匀称。随后,“谐”字也如“和”字一样,逐渐被用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方面,如“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八年之中,
11、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公)从以上重要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谐”字的基本含义是“协调而匀称”,与“和”字调和、和顺的含义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和谐”则应是两字含义的结合,意为“和顺而协调”。作为“和合”文化的重要范畴,“和谐”范畴当前已经广泛应用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例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等。意域更为宽广的“和谐”范畴深刻阐明了对立双方和谐共生、互为前提、相互推动的对立统一关系,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凸显了“和合”文化的时代性。二是“和平”的意域拓展。
12、在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和平”一词早已出现,其主要意指是政局安定、没有战乱,“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史记秦始皇本纪)和“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汉书王商传)中“和平”均是此意。“政局安定、没有战乱”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和平”范畴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平”范畴的内涵逐步丰富完善,除了用以描述政局安定、没有战乱的状态之外,又增加了维护和平的基本原则、重要方法、价值旨归:“坚持互利共赢,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中和”的意域拓展。“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3、。”(礼记中庸)“中和”是传统“和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既是儒家重要理论观点“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也是道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辩证法理论的重要观点,其意为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处世态度。“中和”是儒、道两家共有的文化理论,因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该理论的主要关注点局限于处世之道、人生哲学。当代,“中和”除了其基本内涵外,也用于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与人交往,而碳达峰碳中和更是“中和”范畴首次用于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2.范畴时代创新:汇合、融合、联合在传统“和合”文化中,汇合、融合、联合三个概念意域较为狭窄,用法较为简单,而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则赋予了这三个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一是“
14、汇合”内涵的时代创新。“汇合”同“汇聚”,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记载,但其意非常简单,专指同类具体事物如河流、人流的聚集、会合。在当代,汇合则更多地用于力量、精神、意志等非物质性事物的凝聚、汇合,如汇合力量凝聚智慧、汇合成同心同向的滚滚潮流、一次向上精神汇合等表述。二是“融合”内涵的时代创新。融合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早有记载,其基本用法和当代相同,都是指不同事物交融汇合在一起,但古典文献中并未有把“融合”范畴用于文明之间、民族之间、产业之间、军民之间的相关表述,当代对“融合”范畴的广泛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其崭新理论内涵。如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更好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两千年
15、来中国五次民族融合,“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等。三是“联合”内涵的时代创新。“联合”是一个近现代词汇,也是“和合”文化中的新的范畴,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鲜有记载。其原有内涵“联络结合”也较为简单,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 8 4 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毛泽东提出的“补救的方法,改造的方法。教育,兴业,努力,猛进,破坏,建设,固然是不错,有为这几样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习近平总书记“联合”范畴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联合体”概念中并在对这一概念的诠释中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和合”文化的理论精华。例
16、如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的表述中,一方面明确了不同主体由于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特质不同从而在联合体中处于不同位置、发挥不同作用,另一方面明确了构成联合体的不同主体只有立足自身特质、加强相互协同,才能推动联合体的整体作用发挥和整体发展壮大。6212023年第3 期文化研究统战理研究内蒙古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传统“和合”文化根基的辩证范畴也在不停地丰富与创新,这一方面赋予了传统“和合”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等“和合”文化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二)“和合”文化由朴素到科学的发展如上所述,中华“
17、和合”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其发展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科学知识水平的时代限制,作为中国传统辩证法思想精华的传统“和合”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朴素直观的缺陷,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的对立统一和运动变化只能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作一般性的描述,对作为事物本质的内在矛盾运用认识肤浅、笼统,对世界的各部分及其相互联系了解甚少,具有直观、粗浅、朴素性质。二是没有认识到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类社会辩证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追求,因而在处理祸福、君民、生死等社会矛盾关系和社会历史现象时,不可避免地陷人唯心主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颜渊)。我们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
18、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经过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华传统辩证法理论的“和合”文化逐步摆脱了直观、粗浅、朴素的缺陷而获得了科学的形式。一是运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重新诠释了传统“和合”文化中的辩证法理论。运用矛盾规律揭示了矛盾范畴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质;运用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在内在矛盾推动下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及其发展过程;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如“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观点赋予了“和合”文化以现实性与能动性。一方面,明确了“和合”文化中的诸多范畴和辩证法理论都来自于人类实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
19、形象概括和理论总结,另一方面,明确了“和合”文化的理论价值不在于抽象的思辨而在于为人类客观现实的实践活动提供辩证的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三、“和合”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智慧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传统辩证法理论精华的“和合”文化,以其从侧重于对立面的统一着眼强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重要性的理论特征,对于从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
20、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一)辩证价值论:各民族根本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同寅协恭和衷哉。”(尚书皋陶谟)、“夫苦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国语鲁语下),这是作为传统“和合”文化重要范畴的“和衷共济”的最早表述,意为人们互相尊敬,同心协力地工作,合力克服困难。也就是说,在“和合”文化中,保持作为对立面的个体差异是基础,推动作为对立面的个体同心协力是路径,实现整体发展基础上的整体与个体协调发展才是根本价值追求,只有作为整体的矛盾统一体发展壮大,作为部分的矛盾统一体各对立面才能兴旺发达。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各民族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依靠建立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
21、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整体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本民族人民幸福的根本价值追求。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多次证明,国乱就会家败,国破就会家亡,没有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没有一个强大繁盛的国家力量,不但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会遭到无情的践踏,甚至各族人民最为基本的生命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各民族唯有同中华民族命运相连,才有希望和前途。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各民族共同肩负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22、,这就需要铸牢中华民族2023年第3 期63文化研究梳战理抢研克内蒙古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和外国敌对势力的阴谋破坏,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5 0 0 0 多年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疆域广衰、文化先进、历史悠久、长期居于世界之巅,这都源于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
23、族伟大复兴,就成为包括5 6 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和全国各族人民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近代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历史证明,各族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同样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精神动力,才能发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二)辩证认识论:正确认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
24、和合”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其原意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保持自己的见解而不苟同于对方。现代,“和而不同”的意域已拓展到阶层、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意指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在承认和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和 的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1.增进共同性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这里的“多元”强调的是各民族由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不同,从而形成语言文化、宗
25、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独特形态。这里的“一体”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看,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曾经长期居于世界文明之巅正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成果。历史证明,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
26、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民族传统,实现好、维护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使各个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相辉映、共展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例如,在语言文字方面,“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在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方面,“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
27、共同富裕的切人点和发力点。”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面,“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三)辩证方法论:汇聚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磷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伟大642023年第3 期责任编辑:白竺冉文化研究统战理抢研究内蒙古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其中的“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等关键词均是传统“和
28、合”文化蕴含着辩证法理论精华的重要概念。1.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就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牢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真实写照,在思想上具有凝聚各民族精神力量的方法论意义。中华民族形成的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各民族生活上和睦相处,文化上兼收并蓄,形成了包容性和吸纳力方面无与伦比的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辉煌。鸦片战争以后的百余年间,中国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抵抗外辱,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无不有少数民族将领和士兵的参战,抗日战争中的蒙古族游击队和
29、回民支队更是威名远扬。新中国成立的几十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战胜了外部的种种挑战,克服了内部的层层困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充分证明,“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等“和合”文化的理论精髓可以充分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打牢中国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2.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思想层面的方法论指导,同时也需要实践
30、层面的方法论指导。当前我国各民族地区在自然及社会条件、具体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实现各民族在经济社会上的和谐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问题。“和合”文化中的“融合”理念对于各民族立足差异性地域特征,通过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只有每个民族都实现较高水平的发展,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因此,在“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国家
31、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力支持,实现各民族地区的高水平发展。第二,“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要的方式和途径。只有增进交往,各民族才能彼此理解、相互尊重;只有加强交流,各民族才能在生产、生活、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包容多样性、增强共同性的民族交融,才能形成“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民族理念。第三,“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和安全感
32、提升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才有感召力和说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得到客观现实的物质支撑和思想保证。“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辩证法理论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理论内涵也日益丰富与完善,而其中蕴含的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理论和矛盾双方的辩证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则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和合”文化以其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为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2 0 2 2-2 0 2 3 年度全省社会主义学院系统课题(XT202210)(作者系安徽省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理论研究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