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模块3-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57420 上传时间:2024-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3-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块3-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 -------------------------------------------------------------------------------------------------------------------------------------- 高一年级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一)学习课文,感受经典 了解本课基本内容 图片文字 本课相关背景图片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PPT幻灯片展示,学生认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下载,自制 (二)背景介绍,感情朗读 了解课文大意 文字课文朗读录音 学习课文要解决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学习目的。 PPT幻灯片展示、课文朗读 明确学习的目标,节约教学时间 10分钟 自制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分析课文 课文文段, 课文所表达的主旨、范读课文,课文重点段落 师生对要探讨的内容进行展示,对展示的结果进行归纳 PPT幻灯片演示课文、教师讲解、学生感悟体验 即指导学生如何探讨,又对探讨的结果进行归纳 20分钟 下载、自制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学习课文的手法 图片 文字 课文中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课外都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与品质 PPT幻灯片演示 创设课堂情境 10分钟 下载、自制 附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提供者 杨过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德育) 1、知识目标:掌握词语的含义,学会采用勾画、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能力目标: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1、本班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老师上课语言的生动性。 2、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地比较牢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较强,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合作交流。 初始能力: 学生易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可塑性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对中学生进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如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图片或语言描述创造情境,以此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语言和爱国学生的情怀。 2、感情朗读法 《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文字、朴实无华,感情浓烈,在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就能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教师范读、引读、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鲁迅及爱国学生的资料图片,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新课,感受经典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小演讲导入(简介鲁迅及其作品)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跟同桌交流,回顾已有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开门见山,检查学生对作者的掌握情况,又使他们注意力回归,无需过多组织课堂,便使学生进入到思考状态。 (二)背景介绍,感情朗读 二、写作背景 1、 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2、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 盲目地引入“死地” 。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三、三分文章七分读。 听读,个读, 齐读,诵读。 1、让学生结合背景浏览课文内容。 2、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悟。 3、学生画出感动的词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4、与老师与同学体会人物的崇高人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让学生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大胆地抒发自己的见解。再结合学生的阅读感悟,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明晰作者所描写的爱国学生刘和珍等的形象。最后感情朗读的指导则是学生心灵与文字的碰撞,情感与内容的交融。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四、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 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③刘和珍概况。 ④刘和珍遇害。 ⑤刘和珍遇害经过。 ⑥“三·一八惨案”教训。 ⑦惨案的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既有对烈士的哀悼、赞美与惋惜之情;又有自己对死者的敬意和内疚;既突出地表现了对反动派的极度愤懑和无以言说的憎恶之情;又有对民众间存在着的愚昧思想的唾弃和抨击;作者号召人们起来革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景的期待。 1、学生边看边想,讨论、发言。 2、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刘和珍的爱国学生浓烈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民族自尊自爱心。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六、本文的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世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以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第一层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第二层次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第三层次以抒情为主,兼有议论。且无论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叙述、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是杂文的写作特点之一。一篇杂文往往是用叙述的方式,反映激烈的社会斗争;用议论的方式,表现对事件的深刻观察,对敌人的彻底揭露,对人民的热烈支持;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如此把三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杂文的特殊形式。本文正是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以第四部分为例:先叙述听到噩耗,指出这一杀害出乎意料之外。在叙述中已经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对爱国青年无辜遇害的痛惜,对反动军阀屠戮学生的憎恨。 学生讨论总结文章的特点。 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为写作积累经验。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关键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悼念刘和珍 爱 控诉反动政府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一、二) 唤醒麻木庸人 憎 追述刘和珍 生前 回忆追述 (三—五) 详写遇难过程 死后 劝诫徒手情愿 否定 教训意义 (六、七) 激励奋然前进 肯定 教学流程 借助听读诵读,读懂文本的感情和语言。 在屏幕上呈现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课文。 归纳小结中心,分析表现手法。 整体感知文本,体悟大师的语言和思想。 展示文本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设计 设计思想: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把评价转化为一种期待和一种积极的行动,力求今我胜昨我,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有进步就是成功。这样,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感,希望成功的动机更强,较为强烈的动机导致更为持久地参与学习活动中,这样,反过来又促进学习。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中。 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 2、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3、课文内容理解:有感情地将文本读给同学听,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4、情感体验: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八、帮助和总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同学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感悟了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能用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审视本文的思想内容,经过拓展延伸,从而落实学习目标。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