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人教版中学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b,c被射线l和m所截,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1与2是对顶角B1与3是同旁内角C3与4是同位角D2与3是内错角2如图所示的车标,可以看作由平移得到的是( )ABCD3若点在第二象限,则点在第( )象限A一B二C三D四4下列语句中,是假命题的是()A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5如图,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和是角平分线交于点,则等于( )A42B44C72D7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立
2、方根是0B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C1000的立方根是10D的算术平方根是7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摆放,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E在AC上,EFBC,BEDF90,A30,F45,则CED的度数是()A10B15C20D258如图,过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点,过点作轴,垂足为点,过点作,垂足为点,这样依次作下去,得到一组线段:,则线段的长为( )ABCD九、填空题9的算术平方根是 _十、填空题10点(m,1)和点(2,n)关于x轴对称,则mn等于_.十一、填空题11如图,点D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若A64,则D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则的度数为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长方形沿折叠,
3、使点C落在边上的点F处,若,则_十四、填空题14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a2b,例如32=322=7,2(1)=_十五、填空题15已知ABx轴,A(-2,4),AB=5,则B点横纵坐标之和为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3),D(1,3),现把一条长为2021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点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1)x2=0(2)(x1)3=64十九、解答题1
4、9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直线分别交和于点,点在直线上,求证: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理由:证明:因为(已知),所以(_)又因为(已知),所以,即,所以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_)二十、解答题20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其中点A的对应点是A1,点B的对应点是B1,点C的对应点是C1,请画出A1B1C1,并分别写出点A1、B1、C1的坐标;(3)求ABC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
5、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因为,即,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 (1)的整数部分为 ;小数部分为 ;(2)如果的整数部分为a,的小数部分为b,求的值二十二、解答题22求下图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二十三、解答题23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且是直角三角形,操作发现:(1)如图1若,求的度数;(2)如图2,若的度数不确定,同学
6、们把直线向上平移,并把的位置改变,发现,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A=30,平分,此时发现与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二十四、解答题24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1)按小明的思路,易求得APC的度数为 度;(2)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BCP=试判断CP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间的数量关系二
7、十五、解答题25【问题探究】如图1,DFCE,PCE=,PDF=,猜想DPC与、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问题迁移】如图2,DFCE,点P在三角板AB边上滑动,PCE=,PDF=.(1)当点P在E、F两点之间运动时,如果=30,=40,则DPC= .(2)如果点P在E、F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E、F四点不重合),写出DPC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1) (图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分别分析即可【详解】解:A、1与2是邻补角,故原题说法错误;B、1与3不是同旁内角,故原题说法错误;C、3与4是同位角,故原题说法
8、正确;D、2与3不是内错角,故原题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内错角和同位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内错角和同位角的定义2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A、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B、可以经过平解析:B【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解:A、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B、可以经过平移得到的,故符合题意;C、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
9、;D、不能经过平移得到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概念.3C【分析】应根据点P的坐标特征先判断出点Q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Q所在的象限【详解】解:点在第二象限,1+a0,1-b0;a-1, b-10, 即点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牢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4D【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垂直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锐角的定义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B.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
10、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C.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D. 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锐角,例如,故D选项是假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真假命题的判定,实数的分类,垂直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锐角的定义,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过F作FHAB,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设ABF=EBF=BFH,DCG=ECG=CFH,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以及E-F=48,即可得到E的度数【详解】解:如图,过F作FHAB,ABCD,FHABCD,DCE的角平分线CG的反向延长线和ABE的角平分线BF交于点F,可设ABF=EB
11、F=BFH,DCG=ECG=CFH,ECF=180-,BFC=BFH-CFH=-,四边形BFCE中,E+BFC=360-(180-)=180-(-)=180-BFC,即E+2BFC=180,又E-BFC=48,E =BFC+48,由可得,BFC+48+2BFC=180,解得BFC=4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6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概念逐一进行凑数即可得【详解】A0的立方根是0,正确,符合题意;B0.25的算术平方根是0.5,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1
12、000的立方根是-10,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的算术平方根是,故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由B=EDF=90,A=30,F=4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CB=60,DEF=45,由EFBC,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出CEF的度数,结合CED=CEF-DEF,即可求出CED的度数,此题得解【详解】解:B=90,A=30,ACB=60EDF=90,F=45,DEF=45EFBC,CEF=ACB=60,CED=CEF-DEF=60-45=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
13、及平行线的性质,牢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由,可得,然后根据形的性质結合图形即可得到规律,然后按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可得点A0坐标为(2,0)OA0=2,A2020A2021=故答案为:解析:B【分析】由,可得,然后根据形的性质結合图形即可得到规律,然后按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可得点A0坐标为(2,0)OA0=2,A2020A2021=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点的坐标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图形找出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2【详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的算术平方根是2.【点睛】
14、这里需注意:的算术平方根和的算术平方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求一个式子的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时,通常需先将式子化简,然后再去解析:2【详解】,的算术平方根是2,的算术平方根是2.【点睛】这里需注意:的算术平方根和的算术平方根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求一个式子的平方根、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时,通常需先将式子化简,然后再去求,避免出错.十、填空题10-2【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m,1)和点B(2,n)关于x轴对称,m2,n-1,故mn2故填:-2.【点睛】此题解析:-2【分析】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点A(m,
15、1)和点B(2,n)关于x轴对称,m2,n-1,故mn2故填:-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掌握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十一、填空题11128【解析】【分析】由点D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为ABC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详解】D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点D为ABC的解析:128【解析】【分析】由点D为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得到点D为ABC的外心,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即可得到结果【详解】D为ABC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点D为ABC的外心,D=2AA=64D=128故D的度数为128【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
16、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来解答十二、填空题1230【分析】过点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F=ABC,CDE+DCF=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70,由等式性质得到解析:30【分析】过点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传递性得到CF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CF=ABC,CDE+DCF=180,根据已知条件等量代换得到BCF=70,由等式性质得到DCF=30,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点C作CFAB,ABDE,CFDE,BCF=ABC=70,DCF=180-CDE=40,BCD=BCF-DCF=70-40=30
17、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十三、填空题1323【分析】根据EFB求出BEF,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DEF,从而求出DEC的度数,即可得到EDC【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D解析:23【分析】根据EFB求出BEF,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DEF,从而求出DEC的度数,即可得到EDC【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D,又EFB=44,B=90,BEF=46,DEC=(180-46)=67,EDC=90-DEC=23,
18、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5【解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可得:2(1)=4(1)=4+1=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十五、填空题15-3或7【分析】由ABx轴可知B点的纵坐标和A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的长度为5,B点在A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x轴,B点的纵坐标解析:-3或7【
19、分析】由ABx轴可知B点的纵坐标和A点的纵坐标相同,再根据线段AB的长度为5,B点在A点的坐标或右边,分别求出B点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x轴,B点的纵坐标和A点的纵坐标相同,都是4,又A(-2,4),AB=5,当B点在A点左侧的时候,B(-7,4),此时B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7+4=-3,当B点在A点右侧的时候,B(3,4),此时B点的横纵坐标之和是3+4=7;故答案为:-3或7【点睛】本题考查了与坐标轴平行的线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要注意根据B点位置的不确定得出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十六、填空题16【分析】先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2,再计算,得到余数为5,由此解题
20、【详解】解:A(1,1),B(1,1),C(1,3),D(1,3),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2+4=解析:【分析】先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2,再计算,得到余数为5,由此解题【详解】解:A(1,1),B(1,1),C(1,3),D(1,3),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4+2+4=12,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在B点的下方3个单位的位置,即点的坐标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四边形的周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十七、解答题17(1);(2)【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结合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
21、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以及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解析:(1);(2)【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求法结合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求法以及实数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求法,绝对值等知识点,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是关键十八、解答题18(1);(2)【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1);(2)【分析】(1)用求平
22、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十九、解答题1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分析】要证明与互补,需证明,可通过同位角与(或与相等来实现【详解】证明:因为(已知),所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已知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分析】要证明与互补,需证明,可通过同位角与(或与相等来实现【详解】证明:因为(已知),所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已知),所以,即,所以(同位角相
23、等,两直线平行),所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二十、解答题20(1)A(3,4),B(5,2),C(2,0);(2)见解析,A1(3,0),B1(1,2),C1(4,4);(3)5【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2)根据点平移的坐标解析:(1)A(3,4),B(5,2),C(2,0);(2)见解析,A1(3,0),B1(1,2),C1(4,4);(3)5【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2)根据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24、,然后描点即可;(3)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ABC的面积【详解】解:(1)由题意得:A(3,4),B(5,2),C(2,0);(2)如图,A1B1C1为所作,A1是经过点A(-3,)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3+6,4-4)即(3,0)同理得到B1(1,2),C1(4,4);(3)ABC的面积342341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作图,坐标与图形,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二十一、解答题21(1)9,;(2)15【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
25、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的整数部分为9,小数部分为(2),即的整数部解析:(1)9,;(2)15【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所在整数范围,即可求解;(2)求出a,b然后代入代数式即可【详解】解:(1),即的整数部分为9,小数部分为(2),即的整数部分为5,小数部分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大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
26、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二十三、解答题23(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解析:(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
27、ABD=180,1=DBC,则ABD=ABC-DBC=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作CPa,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BAC=30,BAM=2BA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60,PCA=CAM=30,2=BCP=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48,BCA=90,3=180-BCA-1=180-90-48=42,ab,2=3=42;(2)理由如下:过点B作BDa如图2所示:则2+ABD=180,ab,bBD,1=DBC,ABD=ABC-DBC=60-1,2+60-1=180,2-1=120;(3)1=2,理由如下:过点C作CPa,如图3所示:AC平分BAMCAM=BA
28、C=30,BAM=2BAC=60,又ab,CPb,1=BAM=60,PCA=CAM=30,BCP=BCA-PCA=90-30=60,又CPa,2=BCP=60,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110;(2)CPD=+,见解析;(3)当P在BA延长线时,CPD=-;当P在AB延长线上时,CPD=-【分析】(1)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求A解析:(1)110;(2)CPD=+,见解析;(3)当P在BA延长线时,CPD=-
29、;当P在AB延长线上时,CPD=-【分析】(1)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求APC即可;(2)过P作PEAD交CD于E,推出ADP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PE,=CPE,即可得出答案;(3)画出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PE,=CP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APE=180,C+CPE=180,PAB=130,PCD=120,APE=50,CPE=60,APC=APE+CPE=110故答案为110;(2)CPD=+,理由是: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DPE,=CPE,CPD=DPE+CPE=+
30、;(3)当P在BA延长线时,CPD=-,理由是:如图4,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DPE,=CPE,CPD=CPE-DPE =-;当P在AB延长线时,CPD=-,理由是:如图5,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DPE,=CPE,CPD=DPE -CP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题目是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DPC=+,理由见解析;(1)70 ;(2) DPC= ,理由见解析.【解析】(1)过P作PEAD交CD于E,推出ADP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PE,=C解析:DPC=+,理由见解析;(1)70 ;(2) DPC= ,理由见解析.【解析】(1)过P作PEAD交CD于E,推出ADPE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PE,=CPE,即可得出答案;(2)化成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PE,=CPE,即可得出答案【问题探究】解:DPC=+ 如图,过P作PHDF DFCE,PCE=1=, PDF=2DPC=2+1=+ 【问题迁移】(1)70 (图1) ( 图2) (2) 如图1,DPC= - DFCE,PCE=1=, DPC=1-FDP=1-DPC= - 如图2,DPC= -DFCE,PDF=1= DPC=1-ACE=1-D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