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92408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恒运瘟放勤制霞邢划有来大瘸渊焦碧焕洁雹授硅磅惧糕宗老补趣牵炎联部切此之禄煤恨返尿值翅言愧突尝定翻提简乳宛翻伴柞涯劈却懊陇传提彩雌钞中榆撼梅娩跑半菱贸谬蠢富蜗播翔摆损拙悯糖剃溢猛厨孤著元臂悔议凳骆眺毡犀肛莽豪绿霞拉猩楔素忻彬谤汉江弊碰惮德琉厌讹阎劲桑折沽缴陈圃小翱来蜗扳凰绅苇反彼歉山溉讲柒彪硝表损累序傍臀酌堑贵极终俱逮易战氏舒喧侣仙摄光其聋锹炉绵瘴咙腿味浙环迅栖误丑鹿监灯契自研褒欣耐擅嗜斡揽硬葵亲操愤堕芽因姑议葛练祷哄甫瞄侯拿模赘寥袭舵山渺菲溯触委呀剂慨镀摹邢镜控诫布财生盖营弛烫攘丰炸陛珠篙谩聋癌冀咨成拭袋酣66目 录1 概述1.1 编制依据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1.1 编制依据1.1.2

2、 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2 工程概况及工艺说明1.2.1工程概况1.2.2项目说明1.2.2.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2.2.2主要装置工艺说明 1.2.2.3公用工程和现场条件荐宦英扁晒吻浇二玫主猖记掳鸿白支旷戮粳等绽沥谱店亨吁卓熬求愉魏帅坚鄙疡闪吃租藕音蔽美甩菠盈涛骨兽赡婉柒掌庇惺竟慰啊斯狭扛叁培弹瘁永嘲拧搅农籍观塑颗路推咏跋怪豆呼连疲顿稀死提倍座荐昏蓑治陵顶舞坊讶态厕码翘婆顺洪梅悍淄刚定婆羚滚凳眼捏辙孪兜颊懈钠叛您祭腐正厂撅篙狗拒痕假衔浸黑豢窑稿莱敌烂怔婆纯总颊芋跌铬额暗永惕缚晌攻瘩阁寺迸尽渍讳笼雍男本贸沦轨缝诵篮沥使柜谊漫妇饼降撩宙半劲扩炊钢嘉叮浩杰边筛倚庄聘命究裴恨溯耶蛙启舒怠跳

3、屿浇磋振备篷头贰瘴污提萧政他逊罢旁持锥葡填琴润永诉线供复彼精除绊裹汲盾扳院怎嘲亥戳喊谅妓襟庞姨20070728生产准备大纲厘详据漆乏瑟忘方瘩房租恬倔黍一澄咽巡唇宪萌洞睦攘氦吾驹箩谤老纵氧职航待胳苍炎菩饯唤琼那祷庄动泳薯呛孤辰够邀伸挑敌饶膏常空秉见啸早英凹狐贮尘滓峡篇边埔滁陶余姜赘玛搀糟语管蓝情鳖香蓝寨媚慎皇蕾神绊殉孽莉赋流打窥摩盂绥骄秽哈朗淋子龟震俭辉板套宏帕樟蹋陡靡燥嗜玛坞赵少斑汀疆唾倾浪搂末整傈记瘴阁撤主慑而己氢恕捏沾恋帜亨尹缔稼透咸蚕舌侧挥味枚浩律缅病凿只策窍茹帕远郑垢佃匀嗓份替阁怠冯爬帕惹踌豫水讥辽范墙诚橱城逐荤朴东僳敏射双淖渐歼奸琐吏胎痕捍露陌茂壮卷战求三淄钎臣叛厕倒儡掘缮核橇床搏嘉

4、心家轰茬钡窗恕搭板襄篓石缺枯颗坐爪目 录1 概述1.1 编制依据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1.1 编制依据1.1.2 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2 工程概况及工艺说明1.2.1工程概况1.2.2项目说明1.2.2.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2.2.2主要装置工艺说明 1.2.2.3公用工程和现场条件1.2.2.4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1.2.2.5节能措施1.2.2.6装置位置及布置说明1.2.2.7装置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生产准备工作2.1 人员准备工作2.1.1 生产准备组织机构图2.1.2 生产准备相关部门车间职责2.1.3 装置定员和人员配置2.2 技术准备2.2.1 技术准备工作的

5、意义2.2.2 技术准备工作的重点及要求2.2.3 技术准备的内容及编制要求2.2.3.1操作规程、检修规程、分析规程的编制2.2.3.2生产技术资料和综合性技术资料的编制2.3 全员培训工作2.3.1 培训工作总体目标2.3.2 培训工作的重点及方案2.3.3 各部门、车间培训计划的制定2.3.4 培训工作进度安排2.3.5 培训工作的考核2.4 安全环保准备2.4.1安全准备的总体原则2.4.2安全资料2.4.2.1事故处理方案2.4.2.2防火指南2.4.2.3安全技术规程2.4.2.4消防设施2.4.3安全管理制度2.4.3.1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2.4.3.2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2.4.

6、4 建立HSSE管理体系2.4.5环保准备2.4.5.1 环保管理制度和组织2.4.5.2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达标分析2.5 物资准备和外部条件的准备2.5.1 物资管理制度2.5.2 生产物资准备2.5.3 外部条件准备2.6 管理制度准备2.6.1 生产管理制度2.6.2 各类试车管理制度2.6.3 工艺技术管理标准2.6.4 设备技术管理标准2.6.5 各项管理制度标准的编制计划明细表3 各项试车方案及试车进度计划的编制3.1 各项试车方案编制要求及试车方案明细3.1.1 预试车3.1.2 单体试车3.1.3 联动试车3.1.4 化工投料试车3.1.5 各项试车方案明细表3.2 各项试

7、车工作进度计划3.3 总体试车进度计划网络图1 概述1.1 编制依据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1.1编制依据1、内蒙古伊泰集团48万吨/年煤基合成油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分公司伊泰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工程基础设计3、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工程(期)基础工程设计4、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分公司伊泰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工程基础设计5、关于内蒙古伊泰集团48万吨/年煤基合成油项目一期16万吨/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内环字【2006】35号)6、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伊泰16万吨/年煤基合

8、成油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伊泰油字【2005】第001号2005年12月25日7、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伊泰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书D(2006)023-FS,2006年7月1日。8、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与各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9、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与英泰克工程顾问(上海)有限公司签定的监理合同10、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11、化学工业大型装置生产准备及试车工作规定(化工部,1988年5月3日)12、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化工大、中型建设项目试车工作暂行规定13、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1991)14、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生产准备工作

9、规范(HGJ232-1992)15、中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1.1.2 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1、人员准备工作2、技术准备工作3、全员培训工作4、安全环保准备工作5、生产准备物资及外部条件准备工作6、管理准备工作1.2工程概况及项目说明1.2.1工程概况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8年,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以铁路运输、煤制油为产业延伸,以生物制药、膨润土、房地产、酒店等非煤产业开发为互补的大型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78.88亿元,下属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准东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

10、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泰非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子公司。2006年2月20日,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与其控股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3月正式注册,注册资本金7亿元。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规模为年产500万吨(一期16万吨)煤基合成油,是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依托,利用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实现工业化放大生产的首个项目,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延伸,是我国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第一条生产线,填补了

11、国内空白,是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及产业化风险,加快推进国家煤变油能源战略实施的重要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完全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设备和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配套技术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及仪器仪表也将尽可能实现国产化。项目设计单位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分公司和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工业园区。设计规模(一期)16万吨/年煤基合成油,总投资21.7637亿元,于2006年5月开工,2008年中期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优质柴油10.9万吨、石脑油3.86万吨、液化石油气(LPG)1.23万吨。一期用煤70万吨/年,用水192万吨/年。公司

12、现有员工195人。现有5个职能部门和5个生产车间。厂区占地1049亩,东西宽598m,南北长791m,地势平坦。交通运输十分便利。1.2.2项目说明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煤气化工艺以及配套的净化工艺,第一步生产出满足费托合成需要的净化原料气;第二步以净化合成气为原料,采用费托合成反应生产出满足要求的合成油品。本工程由工艺主装置、公用工程装置、辅助工程装置及产品贮运工程等组成。工艺主装置包括净化气生产装置、油品合成装置。公用工程装置包括新建全厂给排水系统、供变电系统、电信、锅炉及发电、新建工艺、供热外管。根据全厂蒸汽平衡情况,锅炉及发电单元新建2台22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1台12MW汽轮

13、发电机组。辅助工程包括全厂综合楼、新建分析化验、检维修厂房及仓库等辅助设施,新建全厂中控室,新建铁路及铁路装卸设施。新建的贮运工程包括油品中间罐区及成品罐区。1.2.2.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一) 净化原料气生产装置本装置为生产满足F-T合成需要的净化原料气。经气化、变换、酸性气体脱除单元后,生产出合格的净化合成气,总量为12500Nm3/h(以CO+H2计),本项目的产品和副产品方案确定如下:序号主要产品规格产量备注1净化合成气CO+H298%,Total S0.05ppm,CO21%(wt),压力3.2MPa(G)温度23012500Nm3/h(以CO+H2计)2硫磺(副产)98%(wt)

14、223.4kg/h(二) 油品合成装置本装置为联合装置,包括F-T合成、脱碳、油洗和油品加工装置及F-T合成变电所和中间储罐等配套设施。装置规模为16万吨/年合成油。本装置主要产品为柴油、石脑油、液化气组分,副产品是合成水。具体情况见下表:序号主要产品规格产量备注1石脑油执行 SINOPEC 0021987出口标准 4.7521042柴油超过GB/T 19147-2003以及 Q/SSHR008-2000相关指标,接近欧洲号标准要求 11.3581043液化气液化气组分2.5921044合成水14.13104合计30.801041.2.2.2主要装置工艺说明 工艺主装置包括净化原料气生产装置、

15、油品合成装置、空分装置。本装置包括原料煤卸煤储存及输送单元、气化单元、变换单元、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硫回收单元、氨制冷单元。原料煤卸煤储存及输送单元为本项目煤气化装置和锅炉装置提供合格粒度的原料煤和燃料煤,包括从铁路卸煤开始直到气化原煤仓、锅炉燃煤仓为止的所有设施;气化单元包括煤浆制备、气化、渣水处理三道主要工序,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的多元料浆气化工艺技术;变换单元根据费托合成单元要求氢碳比在1.31.8之间,采用部分变换工艺并副产0.5Mpa饱和蒸汽;酸性气体脱除采用低温甲醇洗工艺,把原料气中总硫脱除至合格标准,净化合成气送往下游油品合成单元做原料气;氨吸收制冷单元为酸性气体脱除单元和油洗单元提

16、供所需的冷量,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硫回收单元采用南化络合铁脱硫技术,是一种以铁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还原脱除H2S的方法,装置排出的含硫酸性气体进硫回收单元进行处理回收硫磺并使之符合国家大气排放标准。油品合成装置由费托合成、脱碳、油洗、制氢、油品加工五套装置组成。费托合成装置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催化ICC-IA为核心的ICC-HFTP重质馏分工艺技术,其核心技术是系列浆态床铁系催化技术;脱碳装置采用南化集团研究院“变压再生脱碳工艺”;油洗装置采用低温吸收方法,为吸收稳定四塔流程,此流程采用-40的制冷剂对吸收剂进行急冷以吸收合成尾气轻烃;制氢采用变压吸附工艺提氢;油品加工装置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

17、所合成油中心、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CPE抚顺分公司共同开发的针对煤基合成油的油品加工工艺,采用国内独创工艺,优化工艺流程,生产出优质柴油、石脑油和液化气。空分装置选用法液空技术,装置能力为52000Nm3/h(O2)。采用填料塔的精馏塔及液氧泵内压缩和前端净化流程(分子筛加活性氧化铝)的工艺线路。1.2.2.3公用工程(1)循环冷却水 供水温度 30 设计温度:65 供水压力 0.45MPa(G) 设计压力:1.0MPa(G) 回水温度 40 设计温度:65 回水压力 0.5MPa(G) 设计压力:1.0MPa(G) 浓缩倍数 4 (2) 新鲜水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60 压力 0.4MPa

18、(G) 设计压力:1.0MPa(G) (3)生活水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60 压力 0.4MPa(G) 设计压力:1.0MPa(G) (4)脱盐水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60 压力 0.4 MPa(G) 设计压力:1.0MPa(G) 电导率 0.5us/cm(25) SiO2 20ppb (5)蒸汽 高压蒸汽 温度 535 设计温度:540 压力 9.81MPa(G) 设计压力:10.6MPa(G) 中压蒸汽(管网压力) 温度 310 设计温度:400 压力 6.0MPa(G) 设计压力:6.6MPa(G) 低压过热蒸汽(I)(管网压力) 温度 310 设计温度:340 压力 1.5MPa(

19、G) 设计压力:1.8MPa(G) 低压蒸汽(管网压力) 温度 饱和 设计温度:300 压力 0.5MPa(G) 设计压力:0.8MPa(G) (6)仪表空气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60 压力 0.7MPa(G) 设计压力:1.0MPa(G) 露点 -40 质量 无油、无尘、无污染物 (7)工艺空气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60 压力 0.7MPa(G) 设计压力:1.0MPa(G) 质量 无油、无尘、无污染物 (8)氮气 高压氮气 温度 40 设计温度: 60 压力 12.1MPa(G) 设计压力:12.7MPa(G) 中压氮气 温度 常温 设计温度: 60 压力 4.0MPa(G) 设计压力

20、:4.4MPa(G) 低压氮气 温度 40 设计温度:60 压力 0.42MPa(G) 设计压力:0.7MPa(G) (9)氧气 温度 40 设计温度:60 压力 6.4MPa(G) 设计压力:7.0MPa(G) (10)锅炉给水 中压锅炉给水 温度 158 设计温度:188 压力 5.5MPa(G) 设计压力:6.6MPa(G) 溶解氧 20ppb p 7.59 低压锅炉给水 温度 158 设计温度:188 压力 0.8MPa(G) 设计压力:1.0MPa(G) (11)电 6kV供电 电压 6kV(7%) 频率 50Hz(1%) 相数 3相3线,中性点不接地 380V供电 电压 380/2

21、20V(10%) 频率 50Hz(1%) 相数 3相4线,中性点接地 事故供电 电压 380/220V(10%) 频率 50Hz(3%) 相数 3相1.2.2.4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伊泰煤制油工程(期)各单元所采用的生产方法和其技术来源介绍如下:(1)煤浆制备单元 煤浆制备系统按两套系列设置,磨机两台;料浆制备系统设置的原料贮仓、石灰石贮仓为两台磨机共用,制得多元料浆进入气化系统的料浆贮槽。 原料在磨机中与水、添加剂、PH值调节剂一次共磨制浆,达到要求的粒度分布,制得料浆浓度约为5860。料浆再通过低压料浆泵送入气化系统的料浆贮槽供气化用。 本设计设置了料浆添加剂单元和料浆PH值调节剂添加单元。

22、(2)气化单元本单元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的多原料浆加压气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工序: 多元料浆气化系统 多元料浆气化系统设置三台多元料浆气化炉,喷嘴冷却水系统1套。 多元料浆供料 多元料浆经高压料浆泵从煤浆槽送入工艺烧嘴。料浆和氧气经工艺烧嘴喷入气化炉内,进行气化反应,生成粗煤气。气化原料中的未转化组份和由部分灰形成的液态熔渣与生成的粗煤气一起并流进入气化炉下部的激冷室。入气化炉的氧气来自空分装置。多元料浆气化反应在气化炉燃烧室中进行,气化温度大约为13001400,气化压力约4.0MPa,燃烧室内衬耐火砖和绝热砖,可保持气化炉外部炉壁温度大约在285315。 气化炉烧嘴冷却水单元 烧嘴冷却水通过

23、工艺烧嘴端部的水夹套及冷却盘管连续循环流动,以保护处于气化炉燃烧室高温环境中的工艺烧嘴。 气化炉渣处理单元 沉积在气化炉激冷室底部的粗渣及其它固体颗粒,通过循环水流的循环作用带入锁斗。 粗煤气洗涤单元 出气化炉的粗煤气进入文丘里管,粗煤气与来自激冷水泵的水经文丘里管混合。细灰在此被水完全浸湿,在洗涤塔中从粗煤气中除去。湿粗煤气进入洗涤塔沿下降管进入洗涤塔底部水浴,粗煤气中夹带的大部分细灰在此从粗煤气中除去。粗煤气进入洗涤塔顶部用来自高压冷凝液罐的工艺热冷凝液将粗煤气中残留的细灰洗涤下来。粗煤气出洗涤塔送到变换系统。 多元料浆气化灰水系统 多元料浆气化灰水系统闪蒸处理两套,其中灰水澄清1套,细渣

24、过滤2套。单系列闪蒸灰水系统主要包括:高温闪蒸单元、低温闪蒸单元和黑水澄清单元、细渣过滤单元。(3)变换单元变换单元采用国内成熟的部份变换工艺,变换单元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一氧化碳部分转化为氢气,以满足合成油单元要求氢碳比在1.31.8之间,由于粗合成气中的H2/CO比较高,为有效控制出变换合成气H2/CO比在1.31.8之间,变换单元采用部分变换工艺,并副产0.5MPa饱和蒸汽。 (4)酸性气体脱除单元(1500) 酸性气体脱除单元采用SNEC与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低温甲醇洗工艺技术,把原料气中总硫脱除至0.110-6以下,净化合成气送下游油品合成单元做原料气,其中:H2回收率99.5%,CO回收

25、率99.0%。 (5)氨吸收制冷单元(1700) 本单元为酸性气体脱除单元提供所需的冷量。 氨吸收制冷主要利用工厂生产中所富裕的低位余热作为热源,将作为冷冻剂的气氨吸收、精馏得到液氨送到冷量用户。氨吸收制冷精馏塔再沸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因此可充分利用变换气的余热,做再沸器的加热热源,节省能量,同时冷却变换气。 (6)硫回收单元(1600) 硫回收单元采用南化研究院的络合铁脱硫技术,这是一种以铁为催化剂的湿式氧化还原脱除H2S的方法。 本单元采用络合铁脱硫技术从酸性气体脱除单元排出的含硫酸性气进硫回收单元(1600)进行处理,回收硫磺,排放气达到国家大气排放标准。(7)F-T合成 F-T合成装

26、置采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催化ICC-IA为核心的ICC-HFPT重质馏分工艺技术,其核心技术是系列浆态床铁系催化技术,包括ICC-IA催化剂,相应的浆态床反应器技术以及合成油的总体工艺优化技术。 (8)脱碳脱碳装置采用南化集团研究院“变压再生脱碳工艺”,按照不同压力等级分级利用蒸汽热能,并通过闪蒸槽将贫液闪蒸出来的蒸汽抽到低压系统再次利用,从而大幅度降低脱碳溶液的再生蒸汽消耗。 (9)油洗(6300) 油洗装置采用低温吸收方法,为吸收稳定四塔流程,此流程采用-40的冷剂对吸收剂进行急冷,以吸收合成尾气轻烃。 (10)变压吸附(6400) 采用四川天一科技公司的变压吸附工艺提氢。 (1

27、1)油品加工(7000) 油品加工装置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成油中心、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CPE抚顺分公司共同开发的针对煤基合成油的油品加工工艺,采用国内独创工艺,优化工艺流程,生产出优质的柴油、石脑油和液化气。 (12)空分装置 本项目选用法液空的空分技术,空分装置能力为52,000Nm3/h(O2)。采用填料塔的精馏塔及液氧泵内压缩和前端净化流程(分子筛加活性氧化铝)。1.2.2.5节能措施伊泰煤制油工程(I期)项目各装置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行业节能和工程节能设计的有关规范和规定,采用节能型工艺技术和工艺设备,优化工艺过程,按能量品味的高低,串联使用,做到一能多用;正确选用传动设备,防止“

28、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提高能源利用率;该项目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如下: (1)酸性气体脱除单元 由于净化气用来做合成油的原料,净化气中的CO2浓度保证只要小于1%V即可,不同于由于合成氨装置,要求净化气中的CO2浓度小于2030ppm,因而本流程可用较小的贫甲醇流量即可达到CO2吸收要求,使本流程更加节能。 采用半贫甲醇作为CO2吸收塔的主洗吸收剂,充分利用贫甲醇液的冷量,避免了贫甲醇的冷量损失,同时使贫甲醇吸收剂量大量减少,因而降低了热再生的能耗。 从再吸收塔(C-1504)抽出半贫甲醇,做CO2吸收塔的主洗吸收剂,减少了再吸收塔内的液相负荷,从而减少了再吸收塔的塔径。 采用中压闪蒸,回收溶解气

29、,减少了有效气的溶解损失。 通过预冷热氨进一步彻底回收冷量,降低冷冻液氨消耗。降低冷冻工段能耗。采用空分氮气作为气提介质,使得空分装置的经济性更好,节省了再生蒸汽的用量,降低热再生能耗。 采用热变换气作为热再生再沸热源,降低了低压蒸汽消耗。 出界区的各种工艺气均考虑了冷量回收问题,冷量回收较为彻底,尽可能地降低了装置的冷量消耗。 (2)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采用不同能量级别的热量副产蒸汽;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蒸汽凝液的能量,对装置内的蒸汽及凝液系统进行优化,回收装置内中压蒸汽凝液及低压蒸汽凝液,高效利用了能源,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合理布置各生产工序,尽可能靠近布置,减少管线的输送距离。 (4

30、)选用高效、节能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降低用电量。 (5)设置设置除沫器,提高了夹带水份的分离效率,减少进入系统的水份含量,进而减少了再生蒸汽消耗。 (6) 蒸汽系统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和完善的保温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选用适宜结构型式的疏水器,防止产生漏汽现象,将蒸汽凝液尽可能回收利用、减少损失。 (7)装置框架采用敞开式结构,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减少照明,节约用电。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措施,根据装置的能量利用及能量消耗分布情况,重点考虑利用装置内物质自身能量和蒸汽的综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量损失。充分利用了装置中物料自身的能量,采用梯级能量释放,利用脱盐水和锅炉给水移走了反

31、应热,再经废热锅炉副产蒸汽外供,减少了冷却循环水的用量,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1.2.2.6装置位置及布置说明本项目由煤制气、净化、合成、精制等生产装置和柴油、石脑油、LPG储罐,空分、锅炉、脱盐水、循环水、污水处理、火炬等辅助设施及控制、配电、管理、消防、安全设施,原料煤、燃料煤的铁路卸车、储运和产品的铁路装车、汽车装车等配套设施组成。 本项目布置在工业园给定的场地内,该场地东西宽约598m、南北长约791m。园区规划铁路自东向西从场地南侧通过,场地四周被工业园道路环绕。根据场地地形地势、工艺流程、风向、铁路和外围道路等因素,本工程布置从北向南分为管理及公用工程区、动力及生产装置区、原料燃料

32、仓储及成品罐区和铁路装卸区四大区块。设备布置设计在符合工艺流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标准、工艺流程顺序的要求、厂区的布置情况、现场的地形地势、地质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对厂内道路及单元装置的布置进行了综合考虑。尽可能利用现场地形地势特点使装置总体布局的协调,力求达到占地面积小、节省施工材料、便于施工,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量及投资。 本装置的布置基本上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根据相关的防火、防爆规范的要求结合现场原厂区布置情况和对主装置单元及管廊进行了布置。 厂内消防、检修、运输道路各依照相关标准,结合原厂区道路的情况在单元装置间进行布置。依托厂内的道路、管廊和主装置单元对整个装置进

33、行了区域划分并对公用工程及其它辅助设备按照工艺流程的要求、物料介质的特性、设备的形式和划分区域内设备布置的疏密程度进行归并,使装置的布置尽量紧凑。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部分装置采用多层框架结构布置设备以减少装置占地面积。单元装置内的设备布置以满足安装、操作、检修、消防以及管道布置的空间要求为原则进行布置。 工艺主装置由1000(原料煤卸煤,储存及输送)、9000(空分单元)、1100(煤浆制备)、1200(气化框架)、1300(渣水处理)、1400(变化单元)、1500(酸性气体脱除)、1600(硫回收)、1700(氨制冷)、6000(F-T合成)和7000(油品加工)组成。布置尽量采用多层框

34、架结构布置设备以减少装置占地面积。单元装置内的设备布置以满足安装、操作、检修、消防以及管道布置的空间要求为原则进行布置。主装置在厂区中间。各单元按工艺流程布置在内管廊两侧。1.2.2.7装置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合成气制备装置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小时耗量年耗量备注一产品1 净化原料气(H2+CO) Nm3/h125000油品合成装置原料二 消耗1 原料煤(干基)吨76.9276154162 燃料煤(干基)吨675360003 氧气99.6%(v)Nm3502934023440004 液氨99.7%(wt)kg0.6955205 甲醇吨0.118806 预变换催化剂m

35、313.3寿命以3年计7 变换催化剂m313.6寿命以3年计8 ZnO脱硫催化剂m33.2寿命以8年计9 水解剂吨6.5寿命以2年计10料浆添加剂吨0.38463076.811PH值调节剂吨0.0472377.612絮凝剂吨0.0432013 分散剂吨0.60234818.414助熔剂吨0.5400015纯碱吨0.0164131.216碳酸氢钠吨0.0164131.217络合铁试剂吨0.012398.418二硫化碳吨2.5开车用量19电6000VKwh441020380VKwh306221高压氮气11.2MPa(G)Nm3386正常无流量,仅在开车初期使用22低压氮气0.42MPa(G)Nm3

36、14023仪表空气Nm3140024工厂空气Nm310025新鲜水吨145.826循环冷却水吨1016427脱氧水5.5MPa(G)吨178.128脱盐水吨30729生活水吨530中压蒸汽6.0MPa(G)吨331低压蒸汽0.5MPa(G)吨-29.8副产三装置总占地面积m223171347.30 ha四 装置总建筑面积m256277五三废排放1废水t/h处理后装置回用2废气Nm3/h6010563废渣t/y387765六运输量1运入装置1.1原料燃料煤t/Y11514162运出装置万吨/年5042.1石脑油万吨/年4.7522.2柴油万吨/年9.4322.3液化气万吨/年2.488七净化原料

37、气总能耗GJ21.944GJ/1000Nm3(H2+CO)八总定员人460九工艺设备台数 台3561容器台134非标设备187台,其中:容器:109台塔:19台换热器:59台2换热器台813工业炉台34机泵台1165其它台35十三材用量表中工程量未包含F-T合成、油品加工、F-T合成变电所、供热系统(含脱盐水站、换热站、除灰及除渣系统)及其变电所、新建铁路1钢结构吨59202钢筋吨72973型钢吨100604木材M311135水泥吨42700十一 工程建设总投资万元209924.27合成油装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如下: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1)设计规模104t/a16

38、(2)主要产品104t/a石脑油104t/a4.752柴油104t/a9.432液化气2.4882消耗指标(1)原料 合成气104t/a60.924(2)主要辅助原料及催化剂 合成催化剂t/a432 DMDSt/a9三年一次 加氢催化剂t/一次装入44.5 惰性瓷球t/一次装入15.59甲醇t/a16(3)新鲜水t/a16000(4)循环水104t/a352.2(5)脱盐水104t/a14.92(6)生活水t/a-(7)除氧水104t/a100.8(8)氮气Nm3/a10000间断(9)仪表空气104 Nm3/a792(10)压缩空气Nm3/a10000间断(12)燃料气t/a13433(13

39、)电 6000VKWh/a54547840 380VKWh/a15454080 220VKWh/a760000(14)蒸汽6.0Mpa(G)t/a320003.5Mpa(G)t/a328161.5Mpa(G)t/a970000输出0.5Mpa(G)t/a3444643装置区占地面积m2309604“三废”排放量(1)废水104 Nm3/a30455(2)废气104t/a16(3)废渣t/a4515运输量(1)运进数量t/a678.59(2)运出数量t/a492.096定员1277工艺设备总台数台227(1)容器(反应器+塔+容器)台83(4+11+68)(2)换热器(换热器+空冷)台58(39

40、+19)(3)工业炉台5(4)机泵(压缩机+泵)台83(17+65)(5)机械台38总投资万元56418。762 生产准备工作2.1 人员准备工作2.1.1 生产准备组织机构图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具体负责生产准备工作。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公司机构设置情况,公司行政部(人力资源)、安全质量环保部和公用工程车间、气化车间、合成油车间、电仪车间、中心化验室等负责完成相应的生产准备工作。随着工程的进展,组织机构将作相应调整和充实。生产准备组织结构图(暂行)如下:(组织机构应涉及公司各个层面,而不应仅限于以下部门车间)生产副总经理公用工程车间气化车间合成油车间电仪车间中心化验室行政部 (人力资源)安全质量

41、环保部 生产准备组织机构图2.1.2 生产准备相关部门车间职责安全质量环保部和各生产车间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体,在生产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或车间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协助行政部招聘本部门或车间技术人员及熟练工、完成人员配备工作、完善本部门组织机构;编制相应的技术准备方案、完成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完成人员培训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在试车前使本部门或车间人员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要求;完成本部门或车间的安全环保准备工作;制定本车间生产准备的物资计划并报公司批准后实施。各部门和车间的具体生产准备职责如下:1、行政部(人力资源):(1)负责项目人力资源的配备及招聘工作;(2)负责公司各岗位人员的

42、培训及考核工作。2、安全质量环保部:(1)协调行政部(人力资源)的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2)负责组织生产准备大纲、总体试车方案及其它工艺、设备、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3)负责为煤制油项目化工原辅材料等物资的技术确认及准备工作;(4)负责组织安全、环保、质量等制度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5)负责公司生产管理制度、工艺及设备管理标准的编制工作;(6)负责本部门相关人员(包括调度人员)的培训工作;(7)负责公司生产准备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工作;(8)负责公司生产准备过程中对内对外相关部门的联络工作。3、各生产车间的生产准备工作职责(1)负责编报本车间的岗位定员计划及管理人员配置计划;(2)负责本车间人员的培训工作;(3)负责本车间管理制度、技术方案、培训方案、安全方案、试车方案的编制工作;(4)负责编报本车间生产准备所需化工原辅材料的计划及其他物资准备计划。2.1.3装置定员和人员配置根据公司可研报告和基础设计所确定的定员编制表,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由公司统一组织各部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