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2212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重点中学题目经典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B人的密度约为0.5103kg/m3C成都地区的气压略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D一只鸭子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约500N2一种塑料挂物钩,它的主要部件是一个中空的“橡胶碗”,如图所示,用它按在比较平滑的墙壁,挂钩掉不下来的原因是()A橡胶碗与墙壁之间有吸引力B挂物钩受到的重力和大气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挂物钩受到的重力与墙壁对挂物钩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橡胶碗内空气被挤出,碗外的大气压力把橡胶碗压在壁上3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刻停在空中

2、B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运动C立刻向下加速运动D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4自行车已成为我们绿色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措施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链条加润滑油B车座做得宽大C轮胎上刻有花纹D用力捏刹车把手5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100cm2、密度为A的实心圆柱体A,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加入某种液体(液A)直到圆柱体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整个过程圆柱体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乙图是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与容器中液体深度的变化关系图像,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p1=810PaB液体对圆柱体的最大浮力为10.8NC圆柱体A的密度为0.72103kg/m3D细线对

3、圆柱体的最大拉力为18N6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始终垂直于棒的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虛线所示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力臂不变,F变大BF力臂变小,F变小CF力臂不变,F不变DF力臂变小,F变大7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都装有水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B乙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C两小球的质量相等D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BF甲所做

4、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D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二、填空题9网球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 _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驾驶员头靠头枕、身系安全带(图甲)驾驶着轿车(图乙)在水平路面上高速向前行驶。轿车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中,_(选填“头枕”或“安全带”)主要为了防止后面车辆与轿车追尾时对驾驶员带来的伤害。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驾驶员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数据: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_N ; 一个中

5、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_Pa。12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如图所示,孔明灯在点燃后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则孔明灯的动能_,重力势能_(均选填“增加”或“减少”)。13重为600N的人站在静止的电梯里不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_600N;当人和电梯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_600N(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滑板车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为一款滑板车的实物图,滑行时,为防止发生意外,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_(填一力学概念),从而提高滑板车前进过程中的稳定性;摩托车电动车非法加

6、装遮阳篷(伞)是一种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交通违法行为,骑车时会感觉车的前把好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_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如图所示,杠杆放在钢制圆柱体的正中央水平凹槽中,杠杆能以凹槽两端的C点或D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长度,左端重物,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下。当以C点为支点,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_N;当以D点为支点,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_N;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_(选填“C”或“D”)点翻转(杠杆、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16家用

7、汽车长安CS75plus的发动机有2.0T和1.5T两种排量,最大功率分别是171kW和131kW。为了测试这两款车的加速能力,在车重和阻力相同的情况下,让它们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测试结果分别是用时7.9s和10.2s,则它们这段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功率较大的是 _(选填“2.0T”或“1.5T”,下同)、牵引力较大的是 _;观察到2.0T的加速距离较短,说明 _的发动机做功较多。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它的支持力为4N,请画出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18画出图中F2的力臂,并在B点画出使杠杆平衡时最省力的力F1。19(

8、1)如图甲所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请画出鸡蛋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的示意图;(2)用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3)若将本实验中A、

9、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N。(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下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_N的位置。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62.7液体密度(103kg/m3) 0.80.921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1)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

10、数等于木块所受_力的大小。(2)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的关系;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_的关系。(3)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二22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该同学通过观察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由正立到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的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

11、(选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C汽车限重 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在上述实验中, 甲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强_乙图中水对瓶盖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23某物理小组想用弹簧测力计、物体、烧杯和水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2)由图中的_两幅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由图中的丙、丁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此次实验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A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

12、等效替代法(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小明发现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9N,他推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4)爱思考的小明认为:如果在弹簧测力计1N的位置标上水的密度,在弹簧测力计0.9N的位置标上盐水的密度,再把该物体分别浸没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按照上述方法分别标上密度值,就可以把弹簧测力计改成一个液体密度秤,该密度秤测得最大密度值应该是_。(5)小聪受上面实验的启发,用家里的电子秤、玻璃杯、木块、水、牙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小聪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木块的密度为_,爱思考的小明却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木块吸水后不考虑其体积变化),所以小聪测得的木块密度值应该比真实值_(

13、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4某小组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了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动能与质量、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于是用不同质量的实验小车去撞击同一木块,实验时利用了DIS装置精确地测出了小车撞击木块时的速度。小车撞击木块后和木块一起向前滑动,测量出木块滑动的距离,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前四列所示。为了进一步探究动能与所测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他们进行了适量的运算,将结果记录在表的最后两列中。表一实验序号小车质量m(千克)小车速度v(米/秒)木块滑动距离s(米)10.200.70710.20.04000.500020.400.50000.20.16000.250030.800

14、.35360.20.64000.1250表二实验序号小车质量m(千克)小车速度v(米/秒)木块滑动距离s(米)40.201.00000.40.04001.000050.400.70710.40.16000.500060.800.50000.40.64000.2500表三实验序号小车质量m(千克)小车速度v(米/秒)木块滑动距离s(米)70.201.41420.80.04002.000080.401.00000.80.16001.000090.800.70710.80.64000.5000(1)小组同学是通过比较表格中的_来比较小车的动能大小的。(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及相关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

15、是: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小车的动能越大。(3)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与5与9(或2与6或4与8)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通过分析三张表格,你认为_(选填“质量”或“速度”)的改变对动能的改变影响更大些。(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_。25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

16、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_。(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为什么?_。(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17、。其原因是 _。26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2m深的水,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吊着质量为3kg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细线受到拉力为25N,(g取10N/kg)求:(1)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7如图所示,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其质量大约为1104吨。已知海水=1.03103kg/m3,水=1103kg/m3,g=10N/kg求:(1)这座冰山受到的浮力;(2)这座冰山海平面以下部分的体积;(3)若这座冰山中的冰全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4)若这座冰山中的冰全部

18、熔化成水,会使海平面略微上升还是下降,并说明理由;(5)为阻止海平面的变化,可行的方法。28如图是质量为60kg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810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提升过程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m/s,绳端的拉力为300N,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工人拉绳子的速度;(2)动滑轮的重力;(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这名工人用该装置能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详解】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A错误;B人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故B错误;C成都地区的地势较低,气压略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符合实际,故C正确;D一只鸭子漂浮在水面上

19、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约30N,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C【详解】AD吸盘不会掉下是因为有摩擦力,不是因为壁和橡胶之间有吸引力,故AD错误;B挂物钩受到物体的拉力和大气压力大小不等,方向相互垂直,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用力将挂物钩的吸盘紧压在墙壁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墙壁上;这样,吸盘与墙壁之间产生了一个很大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都作用在吸盘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故选C。3B解析:B【详解】子弹正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20、,子弹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故选B。4A解析:A【详解】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的,故A正确;B车座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C轮胎表面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C错误;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错误。故选A。5C解析:C【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L1=9cm;由于从9cm到14cm,木块一直处于漂浮,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变;当水面的高度为14cm时细线刚好张紧,线的拉力为零;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此时水面的高

21、度为20cm;所以木块的高度L=9cm+(20cm-14cm)=15cm=0.15m当水面的高度是20cm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800Pa,液体的密度=1.2103kg/m3水中的深度为L1=9cm,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1=液gh=1.2103kg/m310N/kg0.09m=1080Pa故A错误;B圆柱体的体积V木=S木L=10010-4m20.15m=1.510-3m3液体对圆柱体的最大浮力为F浮=液gV排=液g V木=1.2103kg/m310N/kg1.510-3m3=18N故B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木块刚刚漂浮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L1=9cm;圆柱体下表面受到

22、液体的压力F下=p1S=1080Pa10010-4m2=10.8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得F浮= F下=10.8N由漂浮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G= F浮=10.8N圆柱体的密度0.72103kg/m3故C正确;D细线对圆柱体的最大拉力为F拉= F浮- G=18N-10.8N=7.2N故D错误。故选C。6A解析:A【详解】拉力F始终垂直于棒,因此拉力F的力臂始终是木棒的长度,因此F力臂不变;重力的力臂在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即重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力臂不变,则F会变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7D解析:D【详解】A已知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由图可知,甲容器中小球排开水

23、的体积大于乙容器中小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水gV排可知,甲容器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乙容器中小球所受的浮力,故A错误;B两个小球放入水中后,乙容器中小球漂浮,即乙容器中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甲容器中小球悬浮,说明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故B错误;C两个小球体积相同,甲容器中小球的密度较大,根据m=V得到甲容器中的小球的质量大,故C错误;D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水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pgh可知,两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相同,故D正确8C解析:C【详解】A由题知,不知道甲、乙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无法知道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物体在力

24、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未知,所以根据WFs不能确定F甲所做的功与F乙所做功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因为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即故C符合题意;D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9形状 弹性势能 【详解】1球拍受到了力的作用,使得球拍的网面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网球在离开网面时,球网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网球的速度变大,质量不变,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网球的动能。10变小 头枕 运动 【详解】1在路面上静止的轿车,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轿车的重力,当轿车在路面上行驶时,

25、因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车顶的空气流速大于车底的空气流速,所以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即而产生一定大小的向上的升力,使轿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重力,故轿车对路面的压力与静止时相比变小。2在座位的靠背上安装“头枕”,当轿车被追尾时,轿车速度加快,乘客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头枕可以起到防止乘客颈椎受伤。3以地面为参照物,驾驶员与地面之间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驾驶员是运动的。11F解析:5 20000 【详解】1托起两枚鸡蛋的力大约是1N,托起一枚鸡蛋的力约为0.5N。2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的重力即对地的压力F=G=mg=50kg10N/kg=500N中学生站

26、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对地的压强约为12增加 增加 【详解】12孔明灯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加。13等于 等于 【详解】1重为600N的人站在静止的电梯里不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支持力等于600N。2当人和电梯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仍是一对平衡力,支持力仍等于600N。14重心 小于 【详解】1有经验的玩者都会弯腰屈膝,这么做是为了降低身体的重心,以提高稳定性。2因为车速相同时,加装遮阳篷(伞)后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下方大气压,就会

27、产生一共向上的升力,故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了,因此加装遮阳篷(伞)后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没有加装遮阳篷(伞)时车对地面的压力。1524 D 【详解】1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BC=GACF2BD=GAD因为AC=CD=DB所以BC解析:24 D 【详解】12当以C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小,以D点为支点时拉力最大,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BC=GACF2BD=GAD因为AC=CD=DB所以BCAC=21BDAD=12可得F12=12N1F21=12N2解得F1=6N,F2=24N3由图可知,D点更加靠近拉力一端,故当作用在B点竖直向

28、下的拉力F足够大时,杠杆容易绕D点翻转。160T 2.0T 2.0T 【详解】1由题可知,让两款车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且P2.0T=171kW,P1.5T=131kW,故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功率较大解析:0T 2.0T 2.0T 【详解】1由题可知,让两款车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且P2.0T=171kW,P1.5T=131kW,故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功率较大的是2.0T。2因2.0T的发动机功率较大,则由可知,在速度相同时,牵引力较大的是2.0T。3以最大功率从静止加速到100km/h,测试结果分别是用时7.9s和10.2s,则2.0T的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1.

29、5T的发动机所做的功为所以2.0T的发动机做功较多。三、解答题17【详解】支持力F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4N;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解析:【详解】支持力F的作用点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大小为4N;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作用点画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如图所示:18【详解】反向延长力F2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力臂L2;由题意知,最长的

30、动力臂为OB,连接OB即为最长动力臂,又因为F2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所以F1应使杠杆沿逆时针转解析:【详解】反向延长力F2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力臂L2;由题意知,最长的动力臂为OB,连接OB即为最长动力臂,又因为F2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所以F1应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因此F1方向应垂直OB向上,如图所示: 。19(1) ;(2)【详解】(1)鸡蛋悬浮在盐水中,鸡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鸡蛋受到浮力和重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鸡蛋的重心分别做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如解析:(1) ;(2)【详解】(1)鸡蛋悬浮在盐水中,鸡蛋处于平

31、衡状态,此时鸡蛋受到浮力和重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鸡蛋的重心分别做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要使该滑轮组最省力,即拉着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最多,因为只有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所以拉着动滑轮绳子段数最多为3,如图所示:20A 22.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解析:A 22.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

32、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FA=kAxA,由图知,当FA=5N,xA=10cm,带入数据得kA=0.5N/cm,因此FA=0.5xA,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2)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3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

33、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4)4液体的重力G液=mg=液gV测量液体密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桶+G液测量酒精时G桶+0.8103kg/m3V10N/kg=2.6N测量植物油时G桶+0.9103kg/m3V10N/kg=2.7N将两式联立,解方程组得G桶=1.8N,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1.8 N的位置。21匀速直线 滑动摩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解析:匀速直线 滑动摩

34、擦力 压力 粗糙程度 相等 【详解】(1)1 2将木块平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3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4 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5 丁图是在甲图的基础上让木块竖放,如果两次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不变,拉力也不变,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二22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小于 【详解】(1)

35、1实验中应用转换法,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AD 小于 【详解】(1)1实验中应用转换法,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2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这样可以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3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 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限重,是在受力面积

36、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对路面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故选AD。(3)5由于倒置后,瓶盖处水的深度比正放时瓶底处水的深度变大,由p=gh知道,水对瓶盖的压强大于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即甲图中水对瓶底的压强小于乙图中水对瓶盖的压强。二231 乙、丙 无关 B 1.05103 1.5103 0.8 偏大 【详解】(1)12由乙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解析:1 乙、丙 无关 B 1.05103 1.5103 0.8 偏大 【详解】(1)12由乙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N;由甲

37、图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即物块所受的重力为3N,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3N-2N=1N(2)3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时,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应选择乙、丙两图。4 由丙、丁两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所处的深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所受浮力相同,故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无关。5影响浸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要探究某一因素对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应控制一个因素不变,而改变另一个因素,故B符合题意。故选B。(3)6由甲、丙两图可知,物

38、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G-F=3N-1N=2N由阿基米德原理F=液gV排可知,物体的体积为V物=210-4m3物体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G-F=3N-0.9N=2.1N因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故V排=V物=210-4m3由阿基米德原理F=液gV排可知,盐水的密度为盐水=1.05103kg/m3(4)7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刚好为0N时,所能测的液体密度最大,此时相当于物体悬浮于液体中,故max=1.5103kg/m3(5)8以烧杯、水、木块为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图知木块的质量为m木=m2-m1=198

39、g-150g=48g木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的质量为m排=m3-m1=210g-150g=60g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60cm3因木块浸没在水中,故V木=V排=60cm3由=可得,木块的密度为木=0.8g/cm3 9木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体积不变,排开水的质量不变,而玻璃杯及水(减小)的总质量减小,故第三图中电子秤的示数偏小,由一二两图知木块的质量不变,根据=知, 小聪测得的木块密度偏大。24木块滑动距离 1与4与7(或2与5与8,或3与6与9) 在小车速度相同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速度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相同时,小车动能相同 小车的质量解析:木块滑动距离 1与4与7

40、(或2与5与8,或3与6与9) 在小车速度相同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速度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相同时,小车动能相同 小车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不同时,小车动能不同,且乘积越大,小车的动能也越大。 【详解】(1)1小车的动能大小反应在它的做功本领上,木块被撞击的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越大,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2)2要得出“在小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小车的动能就越大”的结论,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必须控制小车的质量相同,小车的速度不同,符合这一要求的数据有:1与4与7(或2与5与8,或3与6与9)。(3)3分析1与5与9(或2与6或4与8)中的数据发现:小车的速度

41、相同,但是小车的质量不同,木块滑动的距离也不相同,小车的质量越大,木块滑动的距离越大,小车具有的动能也就越大,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小车速度相同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4通过分析三张表格,发现在质量和速度这两个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中,速度对动能的影响较大。(4)5分析实验1数据可知,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相乘,即;分析实验2数据可知,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相乘,即;两次实验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相等,而小车滑动的距离都是0.2m,说明动能相等,由此可得:当小车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相同时,小车具有的动能相同。 6再分析实验4可知,质量与速度平方相乘,即;和实验1中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相比,第4次实验比

42、第1次实验的乘积大,而且第四次小车滑动距离更远,说明第4次动能更大,由此可得:小车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越大,小车具有的动能越大。25左 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 不合理 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 【详解】(1)12解析:左 水平 便于测量力臂 不合理 只通过一次测量,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 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 【详解】(1)12杠杆右端下沉,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致)向左调节,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43、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2)45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3)6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有影响。26(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解析:(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内水的体积水的重力实心正方体A对水的压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容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