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目 录 2.1.3 2.1.3 通孔通孔(PTH)(PTH)(支撑孔支撑孔).8 2.1.4 2.1.4 其它其它 .9 2.1.4.1 过量焊锡-焊锡球/泼溅.9 2.1.4.2 焊锡桥(桥接).10 2.1.4.3 过量焊锡-焊锡网.11 2.1.4.4 不浸润.11 2.2 2.2 表面贴装组件表面贴装组件_ _ 参参IPC-A-610CIPC-A-610C 12.0 12.0章节章节 .12 2.2.1 2.2.1 粘胶固定粘胶固定 .12 2.2.2 2.
2、2.2 焊点焊点 .14 2.2.2.1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14 2.2.2.1a 侧面偏移(A).14 2.2.2.1b 末端偏移(B).15 2.2.2.1c 末端焊点宽度(C).16 2.2.2.1d 侧面焊点长度(D).16 2.2.2.1e 最大焊点高度(E).17 2.2.2.1f 最小焊点高度(F).17 2.2.2.1g 焊锡厚度(G).17 2.2.2.2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 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18 2.2.2.2a 侧面偏移(A).18 2.2.2.2b 末端偏移(B).2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_ _ IPC-A-610CIPC-A-610C相关术语
3、和定义相关术语和定义.4 1.1 1.1 分级分级.4 1.2 1.2 用户用户责任责任.4 1.3 1.3 验收条件验收条件 .4 1.3.1 目标条件.4 1.3.2 可接受条件.4 1.3.3 缺陷条件.4 1.3.4 过程警示条件.4 1.3.5 未涉及的条件.5 1.4 1.4 板面方向板面方向 .5 1.4.1 主面.5 1.4.2 辅面.5 1.4.3 焊接起始面.5 1.4.4 焊接终止面.5 1.5 1.5 电气间隙电气间隙 .5 1.6 1.6 冷焊连接冷焊连接 .5 1.7 1.7 浸析浸析 .5第二部分第二部分_ _ SMT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
4、.6 2.1 2.1 焊接焊接_ _ 参参IPC-A-610CIPC-A-610C 6.06.0章节章节.6 2.1.1 2.1.1 焊接可接受性要求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6 2.1.2 2.1.2 引脚凸出引脚凸出 .7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目 录 2.2.2.2c 末端焊点宽度(C).22 2.2.2.2d 侧面焊点长度(D).23 2.2.2.2e 最大焊点高度(E).24 2.2.2.2f 最小焊点高度(F).26 2.2.2.2g 焊锡厚度(G).27 2.2.2.2h 末端
5、重叠(J).28 2.2.2.3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29 2.2.2.3a 侧面偏移(A).29 2.2.2.3b 末端偏移(B).31 2.2.2.3c 末端焊点宽度(C).32 2.2.2.3d 侧面焊点长度(D).34 2.2.2.3e 最大焊点高度(E).35 2.2.2.3f 最小焊点高度(F).36 2.2.2.3g 焊锡厚度(G).37 2.2.2.3h 末端重叠(J).38 2.2.2.4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 芯片载体.39 2.2.2.4a 侧面偏移(A).39 2.2.2.4b 末端偏移(B).40 2.2.2.4c 末端焊点宽度(C).41 2.2.2.4d 侧面焊点
6、长度(D).41 2.2.2.4e 最大焊点高度(E).42 2.2.2.4f 最小焊点高度(F).42 2.2.2.4g 焊锡厚度(G).43 2.2.2.5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44 2.2.2.5a 侧面偏移(A).44 2.2.2.5b 趾部偏移(B).47 2.2.2.5c 末端焊点宽度(C).48 2.2.2.5d 侧面焊点长度(D).50 2.2.2.5e 最大跟部焊点高度(E).52 2.2.2.5f 最小跟部焊点高度(F).55 2.2.2.5g 焊锡厚度(G).56 2.2.2.6 圆形或扁圆(币形)引脚.57 2.2.2.6a 侧面偏移(A).57 2.2.2.6b 趾
7、部偏移(B).58 2.2.2.6c 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58 2.2.2.6d 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59 2.2.2.6e 最大跟部焊点高度(E).59 2.2.2.6f 最小跟部焊点高度(F).60 2.2.2.6g 焊锡厚度(G).61 2.2.2.6h 最小侧面焊点高度(Q).61 2.2.2.7 J形引脚.622.-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目 录 2.2.2.7a 侧面偏移(A).62 2.2.2.7b 趾部偏移(B).64 2.2.2.7c 末端焊点宽度(C).65 2.
8、2.2.7d 侧面焊点长度(D).66 2.2.2.7e 最大焊点高度(E).67 2.2.2.7f 最小跟部焊点高度(F).68 2.2.2.7g 焊锡厚度(G).70 2.2.2.8 I形引脚.71 2.2.2.8a 最大侧面偏移(A).71 2.2.2.8b 最大趾部偏移(B).72 2.2.2.8c 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72 2.2.2.8d 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73 2.2.2.8e 最大焊点高度(E).73 2.2.2.8f 最小焊点高度(F).74 2.2.2.8g 焊锡厚度(G).74 2.2.2.9 扁平焊片引脚.75 2.2.2.10 底部可焊端的高外形元件.76
9、2.2.2.11 内向L形引脚.77 2.2.2.12 面阵列/球状阵列.79 2.2.3 2.2.3 片式元件片式元件 可焊端异常可焊端异常 .83 2.2.3.1 3或5侧面可焊端 侧面贴装.83 2.2.3.2 片式元件 贴装颠倒.84 2.2.4 2.2.4 SMTSMT焊接异常焊接异常 .85 2.2.4.1 墓碑.85 2.2.4.2 共面性.86 2.2.4.3 焊锡膏回流.87 2.2.4.4 不浸润.88 2.2.4.5 半浸润.89 2.2.4.6 焊锡紊乱.90 2.2.4.7 焊锡破裂.91 2.2.4.8 针孔/吹孔.92 2.2.4.9 桥接.93 2.2.4.10
10、 焊希球/焊锡残渣.94 2.2.4.11 焊锡网.95 2.2.5 2.2.5 元件损坏元件损坏 .96 2.2.5.1 裂缝与缺口.96 2.2.5.2 金属镀层.99 2.2.5.3 剥落.1013.-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1.1 1.1 分级分级 本文件对电子产品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1 1级级 通用类电子产品通用类电子产品 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部分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以及一些对外观要求不高而以其使用功能要求为主的产品。2 2级级 专用服务类电子产品专用服务类电子产品(注:若无特
11、殊要求,注:若无特殊要求,ESGESG天津厂天津厂SMTSMT生生产线执行此等级检验产线执行此等级检验)包括通讯设备,复杂商业机器,高性能较长使用寿命要求的仪器。这类产品需要持久的寿命,但不要求必须保持不间断工作,外观上也允许有缺陷。3 3级级 高性能电子产品高性能电子产品 包括持续运行或严格按指令运行的设备和产品。这类产品在使用中不能出现中断,例如救生设备或飞行控制系统。符合该级别要求的组件产品适用于高保证要求,高服务要求,或者最终产品使用环境条件异常苛刻。1.2 1.2 用户用户对产品使用何级条件进行验收负有最终责任对产品使用何级条件进行验收负有最终责任 接收和(或)拒收的判定必须以与之相
12、适应的文件为依据,如合同,图纸,技术规范,标准和参考文件。1.3 1.3 验收条件验收条件 对各级别产品均有四级验收条件:目标条件,可接受条件,缺陷条件和过程警示条件。第一部分_ IPC-A-610C相关术语和定义_1.3.1 1.3.1 目标条件目标条件 是指近乎完美或被称之为“优选”。当然这是一种希望达到但不一定总能达到的条件,当能够保证组件在使用环境下的可靠运行时,也并不是非达到这种条件不可。1.3.2 1.3.2 可接受条件可接受条件 是指组件在使用环境下运行能够保证完整,可靠,但不是完美。可接受条件稍高于最终产品的最低要求条件。1.3.3 1.3.3 缺陷条件缺陷条件 是指组件在使用
13、环境下其完整,安装或功能上可能无法满足要求。这类产品可以根据设计,服务和客户要求进行返工,修理,报废或“照章处理”,其中,“照章处理”须得到用户的认可。1.3.4 1.3.4 过程警示条件过程警示条件 过程警示是指虽没有影响到产品的完整,安装和功能,但存在不符合要求条件(非拒收)的一种情况。a a)由于材料,设计和(或)操作(或设备)原因造成的既不能完全满足目标条件又不属于拒收条件(即缺陷条件)的情况。b b)应将过程警示项目作为过程控制的一部分而对其实行监控,并且当工艺过程中有关数据发生异常变化或出现不理想趋势时,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采取改善措施。c c)单一性过程警示项目不需要进行特
14、别处理,其相关产品可“照章处理”。4.-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 d d)各种过程控制方法常常被用于计划,实施以及对于焊接电气和电子组件生产过程的评估。事实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实施过程以及对相关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性能不同的考虑都将影响到对实施策略,使用工具和技巧不同程度的应用。制造者必须清楚掌握对现有过程的控制要求并保持有效的持续改进措施。1.3.5 1.3.5 未涉及的条件未涉及的条件 除非被认定对最终用户所规定的产品完整,安装和功能产生影响,拒收条件(即缺陷条件)和过程警示条件以外的那
15、些未涉及的情况均被认为可接收。1.4 1.4 板面方向板面方向 本文件确定板面方向时使用以下术语。1.4.1 1.4.1 主面主面 总设计图上规定的封装互连构件面。(通常为最复杂,元器件最多的一面。在通孔插装技术中有时称作“元件面”或“焊接终止面”。)1.4.2 1.4.2 辅面辅面 与主面相对的封装互连构件面。(在通孔插装技术中有时称作“焊接面”或“焊接起始面”。)1.4.3 1.4.3 焊接起始面焊接起始面 焊接起始面是指印制电路板用于焊接的那一面。通常是印制电路板进行波峰焊,浸焊或拖焊的辅面。印制电路板采用手工焊接时,焊接起始面也可能是主面。1.4.4 1.4.4 焊接终止面焊接终止面
16、焊接终止面是指印制电路板焊锡流向的那一面。通常是印制电路板进行波峰焊,浸焊或拖焊的主面。印制电路板采用手工焊接时,焊接终止面也可能是辅面。1.5 1.5 电气间隙电气间隙 本文中,将非绝缘导体(例如图形,材料,部件,残留物)间的最小间距称之为“最小电气间隙”,并且在设计标准,或已批准标准,或受控文件中已作出定义。绝缘材料必须保证足够的电气隔离。1.6 1.6 冷焊连接冷焊连接 是指一种呈现很差的浸润性,表面出现灰暗色的疏松的焊点。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焊锡中杂质过多,焊接前表面沾污以及(或者)焊接过程中热量不足而导致的。1.7 1.7 浸析浸析 是指焊接过程中基底金属或涂覆层的流失或扩散。第一部分
17、_ IPC-A-610C相关术语和定义_5.-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1.1 焊接可接受性要求 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焊点表层总体呈现光滑,并与焊接零件有良好润湿。部件的轮廓 容易分辨。焊接部分的焊点有顺畅连接的边缘。表层形状呈凹面 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有些成分的焊锡合金,引脚或印制板贴装和特殊焊接过程(例如,厚大的PWB的慢冷却)可能导致原因涉及原料或制程的干枯粗糙,灰暗,或颗粒状外观的
18、焊点。这些焊接是可接受的。可接受的焊点必须是当焊锡与待焊表面形成一个小于或等于90 的连接角时,能明确表现出浸润和粘附,当焊锡的量过多导致蔓 延出焊盘或阻焊层的轮廓时除外。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不润湿,导致焊点形成表面的球状或珠粒状物,如同蜡层面上的 水珠。表层凸状,无顺畅连接的边缘。移位焊点。虚焊点。6.-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1.2 引脚凸出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引脚伸出焊盘在最大和最小允
19、许范围(L)之内(表2.1-1),且未违 反允许的最小电气间隙。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支撑孔支撑孔)引脚凸出违反允许的最小电气间隙。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非支撑孔非支撑孔)引脚凸出小于0.5毫米。引脚凸出违反允许的最小电气间隙。7.-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1.3 通孔(PTH)(支撑孔)2.1.3.1 PTH-周边润湿-辅面(PTH和非支撑孔)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最少270o填充和
20、润湿(引脚,孔壁和可焊区域)。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辅面的焊盘覆盖最少75%。8.-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1.4 其它2.1.4.1 过量焊锡-焊锡球/泼溅 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印刷线路组装件上无焊锡球。制程警示制程警示 2 2,3 3 级级 距离连接盘或导线在0.13毫米以内的粘附的焊锡球,或直径大于 0.13毫米的粘附的焊锡球。每600毫米2多于5个焊锡球或焊锡泼溅(0.13毫米或更小)
21、。9.-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2.1.4 其它2.1.4.1 过量焊锡-焊锡球/泼溅 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锡球/泼溅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未固定的焊锡球/泼溅(例如免清除的残渣),或未粘附于金属表面。注意注意:“粘附/固定的”是指在一般工作条件下不会移动或松动。2.1.4.2 焊锡桥(桥接)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锡在毗邻的不同导线或元件之间形成桥接。10.-Linktech Internal Use
22、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1.4 其它2.1.4.3 过量焊锡-焊锡网 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1 焊接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网状焊锡。2.1.4.4 不浸润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需要焊接的引脚或焊盘不润湿。1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1 粘胶固定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粘胶在待焊
23、表面。粘胶位于各焊盘中间。制程警示制程警示 2 2 级级 粘胶在元件下可见,但末端焊点宽度满足最小可接受要求。12.-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2.2.1 粘胶固定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粘胶位于待焊区域,减少待焊端的宽度超过50%。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盘和待焊端被粘胶污染,未形成焊点。13.-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
24、p.A Rev.12.2.2 焊点2.2.2.1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 2.2.2.1a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侧面偏移(A)分立片式元件,无引脚片式载体,以及其它只有在底面具有金属镀层可焊端的器件必须满足上表所列出的对于各参数的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注:注:侧面偏移(A)对于 1,2,3 级不作要求。14.-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1b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末端偏移(B)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
25、.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不允许在Y轴方向的末端偏移(B)。15.-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1c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或焊盘宽度(P),其中较 小者。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为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
26、者。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2.2.2.1d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侧面焊点长度(D)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D)等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如满足焊点其它所有参数要求的话,任何长度的侧面焊点(D)都是 可接受的。16.-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1e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最大焊点高度(E)2.
27、2.2.1f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最小焊点高度(F)最大焊点高度(E)对于 1,2,3 级不作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3 2,3 级级 最小焊点高度(F)对于1,2,3 级不作要求。一个正常润湿的焊点 是必须的。2.2.2.1g 片式元件-底部可焊端,焊锡厚度(G)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正常润湿。17.-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28、或 5 侧面可焊端对于方形或矩形可焊端的元件,焊点必须满足以上对于各参数的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2.2.2.2a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侧面偏移(A)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侧面偏移。18.-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a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
29、接受 1 1,2 2 级级 侧面偏移(A)小于或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19.-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a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20.-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
30、-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b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末端偏移(B)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末端偏移。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可焊端偏移超出焊盘。2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c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末端焊点宽度
31、(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为元件可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22.-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c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或5侧面可焊端,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32、 1 1,2 2,3 3 级级 小于最小可接受末端焊点宽度。2.2.2.2d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或5侧面可焊端,侧面焊点长度(D)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等于元件可焊端长度。可接受可接受 1 1,2,3 2,3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不作要求。但是,一个正常润湿的焊点是必须的。23.-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e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最大焊点高度(E)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
33、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最大焊点高度为焊锡厚度加元件可焊端高度。可接受可接受 1 1,2,3 2,3 级级 最大焊点高度(E)可以超出焊盘或爬伸至金属镀层端帽可焊端的顶 部,但不可接触元件体。24.-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e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或5侧面可焊端,最大焊点高度(E)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锡接触元件体。
34、25.-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f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或5侧面可焊端,最小焊点高度(F)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正常润湿。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未正常润湿。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锡不足。26.-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
35、2.2.2g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或5侧面可焊端,焊锡厚度(G)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正常润湿。27.-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2h 片式元件-矩形或方形可焊端元件-1,3 或 5 侧面可焊端,末端重叠(J)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元件可焊端与焊盘间的重叠部分(J)可见。缺陷缺陷 1
36、 1,2 2,3 3 级级 无末端重叠部分。28.-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 2.2.2.3a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侧面偏移(A)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的元件,焊点必须满足以上对于各参数的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侧面偏移。29.-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
37、.2 焊点2.2.2.3a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侧面偏移(A)小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25%,其中较小者。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侧面偏移(A)大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25%,其中较小者。30.-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b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末端偏移(B)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38、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末端偏移(B)。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任何末端偏移(B)。3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c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为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 较小者。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
39、度(P),其中较小 者。32.-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c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 小者。33.-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d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侧面焊点
40、长度(D)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D)等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其中较 小者。可接受可接受 2 2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D)最小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缺陷缺陷 2 2 级级 侧面焊点长度(D)小于元件可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34.-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e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最大焊点高
41、度(E)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最大焊点高度(E)可超出焊盘,或爬伸至末端帽状金属层顶部,但 不可接触元件体。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焊锡接触元件体。35.-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f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最小焊点高度(F)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正常润湿。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
42、级 未正常润湿。36.-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g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焊锡厚度(G)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正常润湿。37.-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3h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末端重叠(J)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
43、件可接受可接受 2 2 级级 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的末端重叠(J)最小为元件可焊端长度(T)的50%。缺陷缺陷 2 2 级级 末端重叠(J)小于元件可焊端长度的50%。38.-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4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元件形成的焊点必须满足以上对于各参数的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2.2.2.4a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侧面偏移(A)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
44、侧面偏移。39.-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4a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最大侧面偏移(A)为城堡宽度(W)的50%。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侧面偏移(A)大于城堡宽度(W)的50%。2.2.2.4b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末端偏移(B)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任何末端偏移(B)。40.-Linktech Intern
45、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4c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等于城堡宽度(W)。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为城堡宽度(W)的50%。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C)小于城堡宽度(W)的50%。2.2.2.4d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可接受可接受 2 2,3 3 级级 最小侧面
46、焊点长度(D)为最小焊点高度(F)或延伸至封装的焊盘长 度(S)的50%,其中较小者。缺陷缺陷 2 2,3 3 级级 最小侧面焊点长度(D)小于最小焊点高度(F)或延伸至封装的焊盘 长度(S)的50%,其中较小者。41.-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4e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最大焊点高度(E)2.2.2.4f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最小焊点高度(F)最大焊点高度(E)对于1,2,3 级不作要求。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
47、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2 2,3 3 级级 最小焊点高度(F)为焊锡厚度(G)加25%城堡高度(H)。缺陷缺陷 2 2,3 3 级级 最小焊点高度(F)小于焊锡厚度(G)加25%城堡高度(H)。42.-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4g 城堡形可焊端,无引脚芯片载体,焊锡厚度(G)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正常润湿。43.-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
48、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5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 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2.2.2.5a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侧面偏移(A)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无侧面偏移。44.-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5a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 级级 最大侧面偏移(A
49、)不大于城堡宽度(W)的50%或0.5毫米,其中较小 者。45.-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5a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侧面偏移(A)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缺陷缺陷 1 1,2 2 级级 侧面偏移(A)大于城堡宽度(W)的50%或0.5毫米,其中较小者。46.-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5b 扁平、
50、L形和翼形引脚,趾部偏移(B)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可接受可接受 1 1,2 2,3 3 级级 趾部偏移不违反最小电气间隙或最小跟部焊点要求。缺陷缺陷 1 1,2 2,3 3 级级 趾部偏移违反最小电气间隙要求。47.-Linktech Internal Use Only-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参IPC-A-610CApp.A Rev.12.2.2 焊点2.2.2.5c 扁平、L形和翼形引脚,最小末端焊点宽度(C)第二部分_ SMT产品焊接外观检验标准_ 2.2 表面贴装组件目标目标 1 1,2 2,3 3 级级 末端焊点宽度等于或大于引脚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