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900567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75.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中国艺术设计史(3宋—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第七章 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 宋代的统治者实行“守内虚外”政策,比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大大超过唐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就宋、辽、西夏、金各代而言,在我国历史上正处于中华民族相互交融、社会制度处于重大变革时期,由经济基础反映出来的技术特色,在艺术设计上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与风格,成为我国艺术设计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金 南宋对峙图北宋与辽对峙图第一节第一节 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形成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形成 1、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无论是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

2、是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胜过了前朝。2、北宋被金吞并后,宋室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能工巧匠带到了南方,由此带动了南宋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纺织、印染、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等行业都有了明显地进步。3、西夏,先后与宋、辽、金形成三足鼎立局势。4、金代在纺织、制瓷、印刷、造纸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并出现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产品。宋瓷龙、凤、鱼、摩蝎形玉佩北宋缂织第二节第二节 宋瓷的生产规模与设计成就宋瓷的生产规模与设计成就制瓷业的发展与五大名窑的特色制瓷业的发展与五大名窑的特色1、窟址数量超过唐代。、窟址数量超过唐代。2、宋瓷的品类及适用面较前代大为拓展。、宋瓷的品类及适用面较前代大为拓展

3、。3、宋代的瓷器还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宋代的瓷器还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定窑白轴刻花折腰碗哥窑鱼耳炉天青霞紫的钧窑汝窑宋 官窑 竹节瓶宋瓷的装饰手法宋瓷的装饰手法 综观宋瓷的各个窑系,从整体上看其装饰设计主要有印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弦纹、春字纹、珍珠地划花。宋 装饰纹样 青瓷龟形水洼注宋 装饰纹样 青瓷透雕双龙笔插第三节第三节 宋代丝织、染缬工艺的发展宋代丝织、染缬工艺的发展丝织工艺的兴盛丝织工艺的兴盛苏州 宋锦 宋代的丝织工艺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更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专门从事染织的管理机构就

4、相当庞大,而且分工更细,设有文思院、绫锦院、裁造院、文绣院等。此外,在洛阳、真州(今仪征)、定州、青州、益州(今成都)、苏州、杭州、润州(今镇江)、湖州等地,还设置官方派出的机构。宋代云锦织机图丝织纹样设计丝织纹样设计南宋 纹样 朱克柔缂丝山茶图南宋 花罗纹样复原图染缬工艺的发展染缬工艺的发展 染缬在宋代极为盛行,且印染技术大有提高,色谱也较齐全。特别是北宋末年出现的镂空印花版开始改用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版捺印,使得印花纹饰更加精细;甚至为防止染液渗化造成花纹的模糊,就在染液里加入胶粉调成浆状后再行印花,这些创造都有利于夹缬印花技术的推广和提高。由此,夹缬印花在当时已成专门化的工艺行当。北宋张

5、齐贤洛阳绅缙旧闻云:“洛阳贤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装花缬,众谓之李装花。”这种“装花缬”,可能是仿照织锦花纹印染的多彩丝绸。第四节第四节 宋代服饰与艺术设计风格宋代服饰与艺术设计风格品冠服饰的类别品冠服饰的类别宋官员佩挂“鱼袋”服饰 北宋初年服饰尚未定制,品冠服饰大部分沿袭唐朝章服的佩鱼遗制。其主要表现在男服仍以袍衫为主,并且还保留着上衣下裳制,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不过仅用于官服中的礼服,一般人很少穿着,士大夫中也只是追寻高雅习风者才以此样式作为日常便服穿着。常服的类别常服的类别宋 女常服第五节第五节 雕版印刷与商业美术设计

6、雕版印刷与商业美术设计雕版印刷雕版印刷 概括宋代雕版印刷的主要特点有:版式、字体、用纸和插图四项。商业美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 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往来的繁荣。自北宋以来,彻底废除了历代王朝的抑商政策。至此,城内不再划分方形之坊,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等完全由商人自己选择。在此基础上,北宋首创在县以下的商业繁荣区域设立市镇,成为商贾交易之地,使众多的商业城市、手工业城市和海外贸易城市发展起来。加之宋太祖的开明,下令京城取消夜禁,使商业机遇扩大,大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艺匠师们纷纷涌进城市,出卖自己的技艺,参与如幌子、招牌、商标、店堂陈列、门面装潢

7、等多种多样的商业促销活动的设计。例如,在宋代的门面装潢中,尤其是铺面幌子,便是独具特色。幌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广告”形式,可能是由酒店招徕顾客的幌子开始。唐诗人张籍江南行诗中记载:“长于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宋代称为“望子”。宋杂剧演出图中,一人身背药囊,囊上面一大眼,另于帽子及两串圆形药葫芦上,各画一只圆眼睛。这是卖眼药的标记。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写东京汴梁商号店铺的地方很多,其中有招牌、幌子、横匾、对联等等,都脱离不了工艺设计。第六节第六节 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铜器工艺铜器工艺宋 铜镜 宋代的日用品铜器多为杯、盘、罐、壶、盒、炉之类,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杭州老和山

8、宋墓、长沙宋墓、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山西忻县宋墓,以及山西襄汾县赵康地区曾发现陶罐内埋藏的几件铜器,这些宋代日用铜器的特点表现出质朴的风格。如铜执壶,鼓肩收颈,细长的流插入成八棱的流座,把手精巧,与盖用活扣相连。壶的造型和瓷器执壶有共同之处,盖钮作葫芦宝顶形也和宋代其他工艺造型相似,形式优美。又如匜形提染锅,也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平底浅腹,口沿有折边,锅有三个特制的铜钮,前二后一,使提梁成丁字形。锅身有流,构成了轻巧而安定的造型。金银器工艺金银器工艺宋乳钉狮纹鎏金银盏 宋代金银器工艺是随着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出现而发展的,在大中城市中均有专门的店铺交易金银制器。梦梁录记载,南宋时的首都临安,“自五

9、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清盐钞引,并诸作分打钑炉鞴,纷纭无数。”据记载,宋代金银制器仍作为财富宝藏,被视为可用作货币的替代品。像北宋年间输往辽、西夏的物资除了粮食、茶叶、布帛、瓷器、漆器之外,就使用了大量的金银制器,一是用于相互间交换货物的结算,二是馈赠辽、西夏的上层统治者,以谋求和平相处。第七节第七节 宋代建筑及家具设计宋代建筑及家具设计 建筑与建筑彩绘设计建筑与建筑彩绘设计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家家 具具 宋 椅 宋 衣架第八节第八节 辽和金时期的艺术设计辽和金时期的艺术设计辽瓷的工艺特色辽瓷的工艺特色 从已发现的大量辽代器

10、物看,辽瓷与邢窑、定窑关系最为密切。辽白瓷和邢瓷、定瓷一样,胎质细,釉色纯,瓷化程度高。有两大类器型,即模仿中原传统形式的碗、盘、瓶、罐、盂、壶等,具有定瓷风格;另一类是有契丹族独特风格的三角碟、四方碟、海棠盘、长颈瓶、凤首瓶、鸡冠壶、鸡腿坛等。此外,还有在继承唐、宋三彩釉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三彩釉陶。金瓷的工艺特色金瓷的工艺特色 金代 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 金代瓷器工艺是在辽和北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当时战争频繁之中,相继重建与开发窑场,继承和丰富了辽和北宋的瓷器工艺。诸如在河北定窑、抚顺大官屯窑、辽阳江官屯窑、邯郸观台窑、河南钧窑、陕西耀州窑的产品中,瓷器的造型与釉色,基本上跟北宋、辽

11、瓷相差不多。同时,还新建了安徽省萧县的萧窑、泗州的泗窑、新宿的宿窑等。这类窑场生产的瓷器均工艺精致,以致于达到与北宋瓷乱真的地步。辽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辽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纺织品 罗地压金彩绣山林双鹿(辽代)辽代 刺绣球路双鸟纹锦夹袍金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金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 金代在世宗统治的近三十年间,女真族基本上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过渡。随着社会经济中封建关系的建立,金代出现了一时间的经济繁荣。女真、汉族等各族人民辛勤劳动,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兴盛。特别是世宗对大批奴婢的解放,促成了纺织业劳作人手的增加。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纺织业已成为官营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官

12、府在真定、平阳、太原、河间、怀州等五处设置了绫锦院,派官员“掌织造常课匹段之事”。金史地理志也有记载,“上贡”或盛产某种纺织品的地区,分布有许多私营的纺织业作坊。河北东、西两路,北宋时号称“衣被天下”,到金代时相州产“相缬”,河间府产“无缝锦”,大名府产皱和绢,河东南路平阳府产卷子布,山东西路东平府产丝绵、绫锦、绢,东京路辽阳府产“师姑布”,中都路平州产绫,涿州产罗,都是金代纺织工艺的代表品种。中都大兴府在金朝初年就已是“锦绣组绮,精绝天下”,丝织业居全国之冠,此后更加发展。缬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金代“相缬”继承了该染法,且多为民间所用,一般作单色加工,朴实大方。少数供官

13、府呈作贡品的“相缬”,加工复杂,套染出多彩纹样,具有晕渲烂熳、变幻迷离的装饰效果。辽代金属工艺辽代金属工艺 辽代开采金银矿始于太祖时。阿保机南征返回途中掳掠蔚县汉人,在泽州立寨“采炼陷河银冶”(辽史地理志),又在征战幽蓟还军道上,发现银铁矿,命令开采。灭渤海后,在富州置银冶,改名银州。辽代从事金银矿冶的以汉人为主,渤海人、契丹人也参与采炼,并共同发展了金、银手工业。鎏金铜观音佛像鎏金马具金代银铜及铁制器工艺的形成与发展金代银铜及铁制器工艺的形成与发展 金代禁止民间铸造铜器,并把民间铜器拘括入官。旧有铜器除腰束带、鱼袋、神佛像等以外,必须全部卖给官府,由官营作坊铸造大批铜器。如黑龙江省阿城出土的

14、“童子攀枝镜”,边款刻铸“上京巡警院”五字。在另一枚“牡丹花纹镜”上,边款刻铸“上京宜春县”五字。在同处出土还有银盏、银托等日常用具。这些器物都是在官府控制下的铸铜作坊生产并经过官府“检校”的。尽管官府铜禁甚严,民间仍私铸出许多铜器,尤其是腰带和镜子。近年,在黑龙江省当时的金朝肇州城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约七百多件铁制器皿,以农具居多,其他的各种铁制兵器和手工业劳作工具、日常生活用品有锅、熨斗、刀剪、锁钥等。遗址中还发现了金世宗大定年号的铜钱。第九节第九节 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 西夏的毛织工艺西夏的毛织工艺 元代初年,马可波罗曾途经“额里合牙”(即宁夏)的阿刺筛城,记载说:“这

15、城里用骆驼毛制造驼毛布,为世界最佳美,白驼毛布是白羊毛做的,极精细,极好看。他们做出这种布很多。”由此,也可推断西夏毛织业的生产水平较高,已引起世人的注意。西夏的瓷器工艺西夏的瓷器工艺 归纳西夏陵出土的瓷器,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以白瓷为主,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白瓷器形有两种:一种为常见的饮食用器,主要为碗、盘两类,出土地点在挟屋与厢房。此类器物大多胎体粗疏,釉层薄而颜色不够纯正,且外壁多不施釉,制作亦很粗糙。另一种器形主要为瓶、钵、豆等,可能是一种供奉器物,出土于中心大殿、过殿,殿内有佛像。此类器物胎体较厚,但质地细腻,釉层厚而光洁润泽,纯白色泽,杂质很少,器物常内外施釉。其二,以素面瓷为

16、多,在西夏陵出土的全部瓷器中,有纹饰者仅一件,余皆素面。其三,高圈足器数量较多。圈足的形制有直口、小喇叭口、大喇叭口等不同式样,高度3到10余厘米不等,并见施于瓶、钵、豆、碗等不同器物。其四,普通圈足器常有挖足过肩的作法(即圈足内侧长度大于外侧),故有的器底较薄。其五,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特别是碗、盘等常用器,规格不一,个体差异亦大,有的器形甚至很不规整。练习思考题练习思考题1、简要概述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2、为什么说宋瓷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3、举例说明宋代丝织工艺的设计特色。4、简述宋代染缬工艺的艺术特色。5、举例分析宋代服饰艺术的风格特征。6、简述宋代商业美术的形成与其种类特

17、色。7、宋代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8、结合实例简述宋代的建筑及家具设计的风格。9、辽、金时期陶瓷、金属制品设计的特色是什么?10、简述辽、金时期纺织品种的设计特色。11、简述西夏时期艺术设计的主要种类及特色。第八章第八章 元代的艺术设计元代的艺术设计主讲教师:夏燕靖 元朝在统一国家的进程中,中央集权的统治作用,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自唐代中期安史之乱后,中原大地战乱频繁,分裂割据局面长达五百余年,及至元代统一,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从此奠定了我国辽阔的版图,使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结构更加牢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一节第一节 瓷器工艺与设计瓷器工艺

18、与设计 元代瓷器生产主要由私人手工作坊经营,其产品讲究销路、注重竞争,尤其是求精求益,工艺上追求美观新颖。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虽有官窑和私窑之分,但官窑只出产少量质量很高的白瓷,专供蒙古贵族饮食乳酪使用,纹饰自然受到喇嘛教艺术的影响;而民窑则遍及整个镇子,凡湖广、四川等地所用的瓷器,盖由这里运出,产品以青花、雕花、划花最为著名。除景德镇之外,民窑中较具代表性的还有浙江龙泉,山西的蒲州、潞安、霍州,河北的漳水,这些民窑都有尚好瓷器问世,甚至远销国外市场。由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使得陶瓷匠师们更愿意在工艺上下功夫,形成一个比较广泛的民间瓷窑生产格局。民间瓷器的快速发展,引起官府的重视,至元代中后

19、期,官府逐渐关注起瓷窑生产,并从政策上予以扶植,进一步促进了元瓷的生产水平。此时,在民窑基础上又经营起一批官窑,像钧窑、磁州窑、霍窑乃至龙泉窑等,便成为官营的主要窑场。其生产工艺在宋瓷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传统品种的特色,生产规模亦有扩大,还出现了大型瓷器物增多的趋势,烧造技术更趋成熟。元代陶瓷匠师们烧制成功的青花、釉里红,既是继承传统、品种创新的结晶,也是我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成功结合的范例,使具有浓厚中国风格的釉下彩瓷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元代名窑元代名窑元代瓷业名窑尤以龙泉窑、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为杰出代表。元代瓷业名窑尤以龙泉窑、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窑为杰出代表。元代钧窑天青釉瓷盖罐元代

20、龙泉窑青釉双耳瓶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元代瓷器的造型特色元代瓷器的造型特色元代瓷器的造型一般很大,胎骨厚重,粗犷有力。常见有元代瓷器的造型一般很大,胎骨厚重,粗犷有力。常见有罐、瓶、执壶、盘、碗、匜和高足杯等。罐、瓶、执壶、盘、碗、匜和高足杯等。元代的青花瓷器鬼谷下山元代瓷器的装饰风格元代瓷器的装饰风格元代瓷器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划花、贴元代瓷器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花、刻花、划花、贴花、捏雕、绘花等多种。花、捏雕、绘花等多种。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 青花“追韩信图”梅瓶第二节第二节 染织工艺及其品种的艺术设计染织工艺及其品种的艺术设计丝织工艺和织金锦工艺丝织工艺和织金锦工艺元代织

21、金锦 元代丝织纹样的设计特色 首先表现在中西纹样合璧的形式上,特别是丝绸纹样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形态。这是由于蒙古文化和西亚文化在丝织品种、技术,以及纹样交流上的广泛吸收所致,表现出与唐宋丝绸纹样不尽相同的时代风格;其次表现为传统纹样与民间纹样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元代的丝绸纹样,从取材到组织形式大多因袭宋代,纹样题材相当广泛,花卉纹有牡丹、番莲、海棠、梅、菊、宝相花、灵芝、卷草等,鸟兽纹有龙、凤、天马、瑞兽、羊、喜鹊、鸳鸯等,几何纹有“卍”字、菱格、回纹、方胜、龟背、杂宝、云纹、文字等。此外还有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答晕、铁梗襄荷,“十样锦”的宋代纹样继续在元代流行

22、。棉织工艺与印染工艺棉织工艺与印染工艺 棉织工艺棉织工艺印染工艺印染工艺元代黄道婆与她改进的三锭脚踏纺棉车 蓝印花布 药斑布织染工艺第三节第三节 服饰工艺与服饰设计服饰工艺与服饰设计男子服饰的形制男子服饰的形制“顾姑冠顾姑冠”与女服款式与女服款式 元代女子首服中最有特色的是“顾姑冠”,汉字写法“姑姑冠”或“罟罟冠”。黑鞑事略记载:“姑姑制,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条或银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第四节第四节 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金属工艺及品种设计特色 金属工艺的继承与发展金属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元代火铳元代百凤朝阳图铜镜

23、金属工艺中的精制品种金属工艺中的精制品种银镜架 嵌宝石金冠饰第五节第五节 农业器具与天文器具的设计记载农业器具与天文器具的设计记载王帧王帧农书农书和秧马记载和秧马记载郭守敬发明的天文简仪郭守敬发明的天文简仪第六节第六节 建筑与装饰纹样设计建筑与装饰纹样设计 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交流,为元代建筑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交流,为元代建筑带来新的装饰风格带来新的装饰风格北京妙应寺白塔西藏萨迦寺元代建筑装饰纹样的构成特色元代建筑装饰纹样的构成特色 建筑彩画 第七节第七节 印刷、家具与商业美术印刷、家具与商业美术印刷业与印刷工艺印刷业与印刷工艺元代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法 家具及制作工艺家具及制作工艺西厢记插图中的家具

24、 商业的繁荣与商业美术商业的繁荣与商业美术 元大都赋中对当时京都的商业繁盛景观淋漓尽致描述,可以说是全国商业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大都商业的盛况也有较多的记叙,描写当时大都皇帝居住的宫城在城南的中部偏西,整个城市由许多正东西和南北走向的街巷区分成整齐的棋盘形。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城内共五十坊,人口约十万户,各种市集三十多处。依照汉制皇都“面朝背市”的设计原则,城市的商业区在大内以北,全城中心钟鼓楼附近及城西羊角市一带。钟鼓楼西的海子是繁华的运河码头,海子两岸满布歌楼酒肆,是贵族富商寻欢作乐的地方,而附近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珠子市等等。城中商业繁盛,各地的富商大

25、贾云集,对经营之道,自然各有讲究。诸如街市划分、门楣招牌、商号徽标以至店铺商品展示陈列都有规矩,更有讲究的用吴越之髹漆刻镂店匾,雅致端庄。练习思考题练习思考题1、元代瓷器工艺与品种设计有哪些特色?2、举例论述元代染织工艺及其品种的设计风格。3、简述元代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4、举例说明元代服饰艺术的特点是什么?5、结合元代金属工艺的代表性品种,阐述其设计特点。6、元代王帧农书和秧马记载说明了什么?7、阐述郭守敬发明天文简仪的设计意义。8、元代的建筑形式有哪些,举例说明。9、元代建筑装饰的纹样有哪些艺术特色?10、结合实例,分别简述元代的印刷、家具和商业美术设计的特色 第九章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

26、艺术设计明清时期的艺术设计主讲教师:夏燕靖第一节第一节 纺织印染业的高度繁荣与染织品种设计纺织印染业的高度繁荣与染织品种设计 明清时期,桑、麻、棉的栽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明代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主要养蚕区,山东蚕农已有一套成熟的柞蚕方法,柞丝绸驰名中外,仍称为“山东绸”。明末清初,柞蚕放养又传到河南、陕西、云贵和辽东地区,更加推广了养蚕织绸业的发展。从明代开始,北方植棉面积也不断扩大,明后期各棉区已培育出适宜各地土壤气候的优良棉种,清代河北、东北和贵州等地植棉也得到普及。随着纺织原料来源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明清时期纺织业出现高度繁荣,特别是丝织业取得很大成就。江浙成为是全国丝绸生产的中心,产量

27、巨大,质量上乘,名满天下。清初,丝织在遭受严重破坏以后逐渐恢复,产地有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南京、苏州、杭州三地重新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史书称“蚕丝盛于苏浙,入贡之品,民间所用,均出于此。”丝织工艺的产区与品种特色丝织工艺的产区与品种特色五谷丰登灯笼纹织锦 明代丝织品种主要有:锦缎,这是依其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的不同而命名的品种,可分为三类:1、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物,用多种不同色线织成,花纹色彩异常丰富,花纹一般都较大,因此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2、本色花,通称库缎,或称摹本缎。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又分亮花、暗花两种。亮花织纹组织多浮于缎面,暗花织纹组织浮于缎面的较少,是由经纬组织

28、的不同变化而形成的。3、织金银,这是在缎地上用金线或银线织出花纹的锦段。印染工艺与品种印染工艺与品种无锡地区蓝印花布 狮子滚绣球 明清印染工艺的发展标志是染料转以植物染料为主,靛蓝等染料广泛应用并远销国外。明代精练丝绸分为两步,初练用草木灰汤,复练用猪胰汤或瓜蒌汤。这种用动植物内的生物酶使生丝脱胶的方法,可谓是国人利用生物酶的技术在世界处于先驱的地位。明代印染业中心在芜湖、京口(今江苏镇江)。清代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苏州成为踹染业的中心。康熙时朝廷年年采办青蓝布匹(如康熙三十四年采办30万匹),由苏州布号承办,称“苏布”。苏州有布号数十家,一个字号有工人数十,分为漂布、染布、看布、行布等工种。

29、后来松江、常熟等地的坯布均送到苏州染造,染匠不下万人。清代印染品以药斑布(蓝印花布)最发达,是城乡人民日常服饰用品,以苏州所产者最有名,称“苏印”。一般用涂过柿漆的油纸作花版,用豆粉和石灰作防染剂,图案特色在粗犷中显出优美,装饰性很强。第二节第二节 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明代服饰明代服饰明代皇帝和皇后的冠服 明代官位的补子明代 儒士服装明代 女服 唐寅孟蜀宫伎图清代服饰清代服饰清代皇帝和皇后的冠服清代银簪清代女子旗袍第三节第三节 陶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发展陶瓷业的繁荣与品种的发展瓷器工艺的改进与特色形成瓷器工艺的改进与特色形成 明代青花瓷器明代釉上彩纹饰陶器品种与工艺特色陶器品种与

30、工艺特色宜兴“紫砂壶”琉璃烧造工艺与产品琉璃烧造工艺与产品北京的九龙壁琉璃建筑 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艺术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艺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第四节札什伦布寺明代 皇城宫城复原模型建筑彩画建筑彩画清代建筑彩画 园林设计园林设计苏州园林 第五节第五节 家具种类与工艺设计家具种类与工艺设计一、明代家具的设计特色与品种一、明代家具的设计特色与品种二、清代家具的设计特色二、清代家具的设计特色 明清时期,在家具工艺制作与设计方面具有突出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皇家对家具工艺制作与设计的重视。明代有内廷作坊,清代设有造办处,均聚集了不少能工巧匠。其次,民间流行家具摆设追崇古雅之风

31、,这些都给明清时期家具工艺的兴盛创造了条件。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明清 床第六节第六节 车船种类与造船业车船种类与造船业 明清时期,车、船仍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车辆制造有了一定的进步。明代有八匹骡马的四轮大车,可载重两顿半,并设计制作了八轮车,用来运输石料。还有一种前面用驴拉,后面人推的“双缱独轮车”,上有拱形席顶,既可载客,又能载货,适用于长途运输。清代又发明了利用风力挂帆的独轮车。乾隆时为运输一块巨型玉料,曾特制一辆轴长10余米的特大型车,用一百多匹马拉,上千人推运。明代后期出现军用专车,将火器装在战车上作为活动堡垒,颇像如今的坦克,还专门成立了车营。清代又出现了“铁甲车”,称为“铁桥”,

32、有四轮,车厢覆盖铁叶作为防卫。第七节第七节 印刷工艺与印刷设计印刷工艺与印刷设计 水浒传朱仙镇木版年画明清时期的印刷技术中,雕版印刷改进不大,活字印刷术取得了较大成就。印刷技术的另一大成就是彩色套印的盛行。清代的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木版年画有很大发展。第八节第八节 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丰富多彩的设计理论宋应星的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天工开物李渔的李渔的闲情偶寄闲情偶寄周嘉胄的周嘉胄的装潢志装潢志练习思考题练习思考题1、简述明清两代纺织印染业的发展情况,并例举代表性 作品分析其设计的风格特征。2、阐述明清两代服装设计的艺术特色。3、明清两代的主要陶瓷品种有哪些?并例举主要作品阐述其设计风格。4、明清两代的建筑设计与建筑彩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5、举例阐述明清两代家具种类及其工艺设计的特点。6、明清两代车船制造业的状况如何?并列举实例加以说明。7、明清两代印刷设计的工艺特色是什么?8、试举天工开物等手工业技术专著的设计事例,简述这些著作中的设计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