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申请报告暨可行性研究报告
20兆瓦太阳能发电应用工程项目
2009-12-14
目 录
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9
3 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17
4 节能方案分析 20
5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21
6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22
7 经济和社会影响分析 27
附表1. 项目单位情况
附表2. 工程项目总体情况
附表3.1 工程项目技术特征
附表3.2 工程项目技术特征
附表3.3 工程项目其它情况
附表4. 工程项目设计研究文件和评审情况
附表5. 工程项目设计单位和评审单位情况
附表6. 项目申请报告支持性文件
〔附件〕支持性文件复印件
20MW太阳能发电应用工程 项目申请报告
1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1 申报单位概况
本项目系XXXX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XX县建设的工程,由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XX20MW太阳能发电应用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
XXXX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光伏发电集成系统和光伏应用产品研发、生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XXX长期投身于太阳能应用领域的研究和产品生产,有着丰富的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在新技术研发方面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公司在国内太阳能应用领域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始建于2004年,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并拥有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CE认证。公司成立5年来,已取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国家专利,并有5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公司在太阳能照明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产业化方面已具备条件,公司生产基地一期投资2600万人民币,占地50亩,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太阳能电力产品、太阳能照明产品、太阳能电池组件三大类产品。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规模。公司十分重视光伏集成系统的应用和研发,先后在北京、上海、香港、江苏、浙江、山东、安徽、新疆、甘肃等省市承接城市太阳能路灯改造(交直流互补系统)、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太阳能通讯中继站、高速公路太阳能监控系统、隧道光伏照明系统、风光互补发电及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应用工程项目。太阳能便携式电源及灯具(专利产品)已远销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乌克兰等国,受到客户一致好评。公司坚持技术创新, 努力不懈地走自主知识产权的道路, 成功开发了太阳能水质净化器,太阳能对日自动跟踪装置, 新颖太阳能庭院灯,高效太阳能灭虫灯,太阳能游艇等高科技产品。
公司是太阳能光伏应用集成的优秀企业,2009年被江苏省列为光伏集成的重点龙头企业。几年来,公司与中国节能、无锡尚德、苏州阿特斯、常州天合、南通林洋、安徽皖能、山西国电、华电等大公司合作,先后完成和在建项目有:无锡尚德创业大厦太阳能电站项目、苏州国检太阳能电站项目、上海张江集电港太阳能电站项目、无锡硕放机场太阳能电站项目、上海花园饭店太阳能电站项目、LDK太阳能电站项目、山西平鲁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等大型太阳能电站项目。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建设背景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黄海之滨,长江和淮河的下游,位于东经116°22'~121°55',北纬30°45'~35°07'之间。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为邻。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624万人。在新世纪,江苏省发展建设目标是:建成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两个率先”、建设和谐江苏,“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两个率先”已成为江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目标。
2008年,江苏省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近4万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超过570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31.4亿元,增长22.1%;财政总收入7109.7亿元,增长27.2%。进出口总额3922.7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出口2380.4亿美元,增长16.9%。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分别增长14.1%和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4%。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XX县位于苏北沿海中部,土地总面积2776平方公里,列省第二位;海岸线总长103公里,滩涂面积109.7万亩,每年还以近万亩的速度向海洋延伸。全县辖1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96.33万。境内还有省属农场3个、盐场1个;世界珍禽丹顶鹤有90%在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故又有“鹤乡”之誉。临港工业区位于XX县东部沿海,总面积88平方公里。
迈进新世纪以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团结、奉献、实干、争先”的新精神,大力实施“项目立县、港海兴县、特色强县、创业富县”四大战略,加快推进“沿海开发、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特色园区、高效农业”五大突破。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8亿元,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17.66亿元。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前十强。1988年,XX县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县内国家二类口岸—港,目前已开辟了上海港、连云港、青岛港等集装箱内支航线,开通了韩国、日本及港澳地区等国际航线。县城距盐城机场40公里,距新长铁路盐城站50公里。县内等级公路网络健全。沿海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苏通大桥通车使它融入上海3个小时经济辐射圈。
XX地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气候温和而湿润。年降水量为1023.6毫米,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为13.6℃,低于-5℃的严寒日数,年不足10天。高于35℃的高温日数,年均不超过6天。平日风力也不大,台风一般到不了这里,50年一遇的最大风力不超过12级。这里年均太阳辐射量约5285.5MJ/m2(合1468.3kW٠h/m2,平均日辐射量为4.023 kW٠h/m2),年均日照时间约2,203小时,属于第三类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较有利于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与临港工业区内滩涂区域相结合,建设20MWp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既可展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又能充分体现园区节能环保的特色。
XX县人民政府与江苏XX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书”中规划两年时间内,在江苏省盐城市XX县临港工业区行政管辖范围内,建设自动跟踪太阳的光伏并网电站,装机容量为20MW以上,投资总额约4.26亿元人民币。这次规划建设20MW的光伏电站就是根据这一合作框架协议要求而设立的项目。
1.2.2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场地所在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XX县临港工业区沿海滩涂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3°49’36”,东经120°26’13”。本项目20MWp光伏电站规划用地806.53亩,整个项目用地都位于XX港发电厂高压出线走廊下方。
厂址地理位置图见图1-1,厂址现状图见图1-2。
图1-1 厂址地理位置图
图1-2 厂址现状图
1.2.3 项目建设规模及机组选型
根据XX县人民政府与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书”,本项目拟定本期规模为20MWp光伏电站。
1.2.4项目开工、投产时间
拟定本项目20MWp光伏电站工程于2009年12月开工,2010年年底投产。
1.2.5主要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
(一)厂址
本期20MWp光伏电站建设用地位于XX港发电厂高压出线走廊下方。为沿海滩涂(国有未利用土地(312盐碱地)),建设前期,当地政府会解决场地三通一平问题。
(二)整体方案设计
本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0MWp,由20 个独立的1MW发电单元组成。太阳电池方阵的安装方式采用固定倾角和单轴跟踪两种方式安装,固定式阵列安装18MWp,单轴跟踪式安装2MWp。直流逆变为300V交流后,将通过升压至20kV(最终方案根据接入系统审查意见确定)再并入电网。光伏电站的接入系统具有唯一的电网接入点。
全站设有综合楼一座。综合楼设有控制室、继电保护室、所用电室、20kV 屋内配电装置室、通信机房、通信蓄电池室等生产用房间。还设有办公室、职工休息室、职工宿舍、餐厅、厨房、公共卫生间。另特别设置开敞的展览空间及休息空间,为光伏发电项目的展示、介绍与交流提供场所。
每个1MW发电单元就地设置一个逆变升压子站,就地安装汇流柜、逆变器、交直流开关柜、升压变等等电气设备。
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图见图1-3。
(三)主要设备选型
(1)太阳能电池选型及参数
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太阳能电池产品主要是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类型。单晶硅电池由于制造过程中能耗较高,在市场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多晶硅电池比非晶硅转换效率高且性能稳定,但是价格稍贵。本工程选用性价比较高的多晶硅电池组件,这也与国外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使用情况的发展趋势相符合。
- 5 -
图1-3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 6 -
本工程拟选用无锡尚德公司生产的高效多晶硅电池组件,型号为STP280-24/Vd,组件效率为14.4%。
18MWp的固定式光伏电站的每个1MW单元由3672块光伏组件组成。每个支路又由17 块STP280-24/Vd 电池串联而成,每12 个支路设一个直流接线箱, 共设18 个接线箱。18 个接线箱共可汇集18×12=216 个支路。
2MWp跟踪式光伏电站每个1MW单元由3648块光伏组件组成。每个支路又由19 块STP280-24/Vd 电池串联而成,每12 个支路设一个交流接线箱,共设16 个交流接线箱。16 个接线箱共可汇集16×12=192 个支路。
全站共计使用STP280-24/Vd型光伏组件3672×18+3648×2=73392块。
(2)逆变器选型及参数
本工程18MWp的固定式光伏电站采用意大利品牌POWER-ONE产品PVI-CENTRAL-300-TL型集中型并网逆变器。共需3×18=54台。
本工程2MWp 跟踪式光伏电站采用的丹麦品牌Danfoss 产品TLX15K 串式三相逆变器。共需2×64=128台。
(3)自适应对日跟踪装置选型及参数
本项目2MWp自动跟踪系统采用无锡XX公司研发的朝南倾斜安装的固定倾角单轴对日跟踪式结构。共两种型号,每个发电装置分别安装9块和10块无锡尚德公司生产生产的STP280-24/Vd型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所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取决于当地的太阳辐射量(水平面上的辐射量)及装置的倾斜角度和跟踪角度。通常是先根据全年发电量最大原则确定倾斜角度,并计算固定斜面上的辐射量,再考虑对日跟踪时辐射量按一定比例的增加。根据实验和实测数据,此跟踪系统发电量可比固定式提高约20%。
(四)主要配套项目
送出工程:本项目20MWp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目前考虑两个方案,最终方案根据接入系统审查意见确定:
方案1(20kV专线接入):以20kV电压等级接入220kV兴阳变的20kV侧。从本项目光伏发电系统的20kV汇流母线新建1回20kV线路送出电力至兴阳变。
方案2(110kV专线接入):以110kV电压等级接入220kV兴阳变的110kV侧。将本项目光伏发电系统20kV汇流电力经1台升压变升压至110kV,再新建1回110kV线路送出电力至兴阳变。
1.2.6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本工程可研收口报告审定的投资规模按2008年价格水平,工程静态投资38910万元,单位容量投资19455元/千瓦;工程动态投资39538万元,单位容量投资19791.5元/千瓦。
本工程资本金为工程动态投资的20%,由各投资方出资建设。资本金以外通过银行融资解决。
2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2.1 发展规划分析
2.1.1 XX电网现状
XX电网隶属于盐城电网,2008年XX县全社会用电量为10.55亿kW•h,全社会最大负荷为209.6MW,分别比上年增长7.8%、1.65%。截止2009年11月,全县全社会最大负荷为220.67MW。
XX县除220kVXX电厂(目前1#、2#、3#机组关停,仅4#机组运行,137.5MW)外,还有热电厂1座,装机容量2×15MW(110kV接入海通变);另有生物发电厂1座,装机容量30MW(110kV接入凤鸣变)。
XX县共有220kV变电站1座,即振阳变(120+180MW)。有110kV变电站9座(XX变、胜利桥变、临海变、合德变、特庸变、海通变、金海变、凤鸣变、阜余变),主变13台,总容量510.5MVA;35kV变电站14座,主变27台,总容量216.11MVA。110kV线路15条,总长度236km,35kV线路36条,总长度354.7km。
XX电网现有3回220kV线路与盐城大网联结,即220kVXX电厂~海翔1回、220kV振阳~盐城1回、220kVXX电厂~裕民1回。目前XX电网发用基本平衡,地区主要是以220kV变电站及XX电厂为主供电源、110kV线路为主干线路的供电方式。
2.1.2 本项目周边配电网概况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太阳能光伏电站选址为XX县临港工业区沿海滩涂区域,位于XX港电厂现有出线走廊下方。根据现场踏勘及XX供电公司提供资料,附近公共电网情况如下:
1)附近公用变电站
220kV兴阳变电站,在建,计划于2010年四季度投运,与本工程项目距离约5km,一期建设1台主变(1×240MVA),电压等级220/110/20kV,其中110kV向北出线,出线规模14回,一期已用8回(黄尖1回、合德1回、海通1回、临海1回、备用4回)。20kV向东、南方向出线,出线规模36回,一期12回。
图2-1 投产年本工程附近相关电网地理接线现状示意图
110kV海通变电站和35kV东风桥变电站,与本工程项目距离分别约10km、8km,相对较远,不考虑接入这两座变电站的方案。
本工程项目与周边变电站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见图2-1所示。
2)XX电厂
XX电厂电气主接线示意图见图2-4,1#、2#、3#机组现已关停,目前1#、2#变仍然为联变。目前XX电厂有4回110kV线路对附近110kV变电站供电(或热备用)。220kV兴阳变建成后,原来XX电厂的配套110kV线路将全部改接至220kV兴阳变,电厂1#、2#联变也将退出运行。
3)周边公网线路
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滩涂光伏电站位于XX电厂西北方向,在XX电厂出线走廊的下方,该项目用地及XX电厂送出线路的相对位置示意图见图2-3所示。
其中4回110kV线路情况为:110kVXX电厂~临海线路、110kVXX电厂~海通线路、110kVXX电厂~合德线路、110kVXX电厂~黄尖线路。
2.1.3 XX2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概况
根据《XXXX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MW太阳能发电应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将在XX东部沿海临港工业区沿海滩涂进行光伏组件安装,装机总容量为20MWp,其中18MWp采用固定式安装,2MWp采用单轴自动跟踪式安装,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滩涂自适应跟踪太阳与固定式混合的光伏并网电站。
1)规模、并网方式及并网时间
根据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于江苏XX20MWp光伏发电项目规模的说明》,本工程光伏电站装机总容量为20MWp,所发电量全部上网由电网收购,发电系统性质为公用光伏系统。
本工程光伏电站通过公共连接点向公用电网送电,为可逆流的并网方式。
根据江苏XX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于XX20MWp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投运期说明函》,本工程光伏电站投运期与XX220kV兴阳变电站的建成投运同步。
2)发电系统接线设想
根据中节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提供资料,本工程光伏发电系统接线设想如下:本项目18MWp固定式部分采用集中性逆变器,采用将18个每个由3台330kW逆变器组成的1MW逆变单元组合,每个1MW逆变单元分布在1MW光伏方阵的中心。每台330kW逆变器中未集成隔离变压器,将直流逆变成300V交流电,3台逆变器的交流侧汇流后再通过1台1MVA的升压变升压为20kV;2MWp追踪式部分采用丹麦Danfoss逆变器,单台逆变器额定功率15kW,由64台TLX15K型并联构成1MW单元,再经升压变升压为20kV。
该站共有20个整体式逆变升压单元,包括54台330kW固定式逆变器(三相,采用意大利POWER-ONE产品PVI-CENTRAL-300-TL,单机功率330kW)和128台15kW跟踪式逆变器(三相,采用丹麦Danfoss产品TLX15K),有20台升压变(0.3/20kV),正常并列运行,由一回20kV电缆线路将20个升压变的电能汇流送入位于综合楼的20kV母线。
2.1.4 一次接入系统方案
本报告根据XX20MWp光伏电站的自身发电容量,综合考虑了本项目周边供电网络情况,依据相关规定,分析确定了本站接入的电压等级,并提供了可供接入的站点。
从节约资源,工程可行性、电网安全等方面考虑,本报告提出XX20MWp光伏电站接入系统的两个方案:
方案1(20kV专线接入):以20kV电压等级接入220kV兴阳变的20kV侧。从本项目光伏发电系统的20kV汇流母线新建1回20kV线路送出电力至兴阳变。新建架空线路长度约6km。
本方案公共连接点(PCC)为220kV兴阳变20kV母线,并网点(POI)为光伏电站20kV汇流母线。
方案2(110kV专线接入):以110kV电压等级接入220kV兴阳变的110kV侧。将本项目光伏发电系统20kV汇流电力经1台升压变升压至110kV,再新建1回110kV线路送出电力至兴阳变。考虑220kV兴阳变投运后原来XX电厂的110kV线路将全部改接至220kV兴阳变,电厂1#、2#联变也将退出运行,兴阳变附近至XX电厂段的110kV线路将退出运行,因此可利用部分已有的110kVXX电厂~临海线路,仅需新建约0.6km架空线路支接于XX电厂~临海线路,新建约0.6km架空线接入兴阳变110kV间隔。
本方案公共连接点(PCC)是220kV兴阳变110kV母线,并网点(POI)为光伏电站高压侧。
2.2 产业政策分析
2.2.1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在中国能源与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该法将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我国光伏技术的开发利用。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400MW,其中,建筑物和公用设施应用100MW, 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1800MW,其中,建筑物和公用设施应用1000MW。
最近,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460号)精神,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应用的示范推广。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的能源产业政策。
2.2.2 XX县临港工业区发展规划
按照“打造临港产业,建设港口物流,发展休闲观光,配套三产服务”的思路,以港兴工、以工促港、港产联动,达到促进XX县全面发展的目标。
功能定位:新型能源产业、船舶与重型设备制造产业、海洋生物与食品化工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石油与盐化工产业、清洁制浆造纸产业、电子信息与轻工纺织产业、仓储物流产业、公用工程产业等及其它一、二类工业为主导,严格控制发展三类工业。
按照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的要求,通过项目合理选择和科学布局、产业结构的科学组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居民区的建设,合理调整沿海区域生产力布局。依托XX港深水港口优势,建设带动型龙头工业企业,培育优势产业,构建港口腹地经济产业链龙头;发展仓储物流业、休闲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构建区内循环型产业结构,建成天蓝、地绿、水碧、花红、草木葱茏、空气清新,循环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示范区;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抢占项目和产品的制高点,建成现代化外向型工业项目及各种相关产业投资积聚区。
与此同时,着力推动临港新城建设,构建由点带面、层次渐进的开发格局,打造临港工业区品牌,建设新型临港工业新城镇。
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XX也是旅游胜地,对环境保护有更高的要求,该电站的建设符合XX县临港工业区总体发展规划。
2.3 行业准入分析
2.3.1 电能质量计算分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一些特点,发电装置接入电网时对系统有一定不利影响。本报告将从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两个并网方案下XX20MWp光伏电站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光伏电站电能质量分析的基础是逆变器的性能参数。本报告以下的分析计算均基于中节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料。
2.3.1.1 谐波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型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并入电网,在将直流电能经逆变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
本报告按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来校核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谐波对系统的影响。此标准中标称电压20kV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限值为3.0%,标称电压110kV的电压总畸变率限值为2.0%。
根据谐波计算结果(详见《XX20MWp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次接入系统专题研究》(32-X05481K-X)),两个方案 PCC点总电压波形畸变率均小于1.0%,能够满足国家标准中关于公用电网谐波电压限值的规定。逆变器在输出额定交流功率时,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也在要求的范围内,但两个方案注入PCC点的5、7、11、13次谐波电流均超过允许值的规定。
建议本工程对拟采用的逆变器的滤波性能加以改进,同时在本工程发电装置并网时,对实际注入PCC点的谐波电流(电压)需按规定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相应地加装滤波装置以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2.3.1.2 电压波动及偏差
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实际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除设备故障因素以外,发电装置输出功率随日照、天气、季节、温度等自然因素而变化,输出功率极不稳定。
根据《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2008)规定:20kV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值的范围为标称电压的+7%~-7%;110k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根据《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2008)要求:对于20kV系统,电压波动的范围不应超过1.25%~4%;对于110kV系统,电压波动范围不应超过1%~3%。
本报告考虑在最严重情况下,按以上标准来校核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光伏发电装置接入系统后,当输出功率从20MW(最大输出功率)降低到零的时候, 估算小方式下PCC点的电压变化值。
对于方案1和方案2,PCC点的电压变化值分别为0.92%、0.45%,电压变化较小。实际运行时光照的变化一般为渐变过程,光伏电站功率变化引起的电压波动及电压偏差应小于此估算值。因此,可认为本工程光伏发电系统引起的电压波动及偏差在标准允许范围以内。
2.3.1.3 电压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
根据中节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提供资料,本工程采用的Power-one光伏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力不存在电压不平衡情况。
本工程采用逆变器中未集成隔离变压器,但交流侧输出电流中的直流分量较小,仅为基波的0.1%,小于《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中规定要求值;逆变后又经过隔离变压器升压至20kV,电站内20kV输出侧的直流分量近似为零。
2.3.2 电压/无功调节
根据国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技术规定,本工程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应能够在0.98(超前)~0.98(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在其无功输出范围内,应具备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参与电网电压调节的能力,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应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远程设定。
由于本光伏电站注入PCC点的部分奇次谐波电流(5、7、11、13次)不满足国标要求,且考虑光伏电站低出力方式下,由于站内无功损耗,可能导致并网点功率因数较低,本期光伏电站需装设少量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谐波治理,并满足并网功率因数考核要求,具体补偿容量宜结合光伏电站并网后谐波实测情况及XX当地供电公司运行要求确定。
2.3.3 其它技术要求
为满足光伏电站自身以及电网的运行安全,光伏电站接入系统还应满足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要求、电网异常时的响应特性要求、安全与保护要求、通用技术要求、通信与信号要求等等。具体要求参见《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相应章节中关于中型光伏电站的部分。
2.3.4 小结
根据计算分析,电力系统部分有如下主要结论和建议:
(1)从XX20MWp周边供电网络的现状及电网建设规划出发,依据相关规定,提出两个专线并网方案,即方案1(以20kV电压等级专线接入220kV兴阳变,从光伏电站20kV汇流母线新建1回20kV线路送出电力),方案2(以110kV电压等级专线接入220kV兴阳变,将光伏电站20kV汇流电力升压为110kV,再新建1回110kV线路送出电力)。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分析,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且各有优劣。
(2)根据中节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提供的逆变器资料,本项目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所引起的部分奇次谐波电流不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需对拟采用逆变器滤波性能加以改进,或在加装相应滤波装置进行谐波治理。
(3)根据中节能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提供的资料,本项目光伏电站接入系统所引起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不平衡度及直流分量等电能质量影响均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要求,本项目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应能够在0.98(超前)~0.98(滞后)范围内连续可调。
(5)由于本光伏电站注入PCC点的部分奇次谐波电流不满足国标要求,且考虑光伏电站低出力方式下可能导致并网点功率因数较低,本期光伏电站需装设少量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谐波治理,并满足并网功率因数考核要求,具体补偿容量宜结合光伏电站并网后谐波实测情况及XX当地供电公司运行要求确定。
(6)为满足光伏电站自身以及电网的运行安全,光伏电站的电压、频率响应特性等还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
(7)建议加强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运行管理。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不稳定,本工程光伏电站实际并网后,建议安装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对其谐波电流(电压)进行测量,监测其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 资源综合利用分析
3.1 资源利用
3.1.1 太阳能资源概况
地球上太阳能资源的分布与各地的纬度、海拔高度、地理状况和气候条件有关。资源丰度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就全球而言,美国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亚、中国西藏、中东等地区的全年总辐射量或日照总时数最大,为世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
我国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项目所在地
图3-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我国将图3-1中日照辐射强度超过9250MJ/m2的西藏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分为五类。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0小时,年辐射量在7500~9250MJ/m2。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年辐射量在5850~7500MJ/m2,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此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200~3000小时,年辐射量在5000~5850 MJ/m2,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中北部和安徽北部等地。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年辐射量在4150~5000 MJ/m2。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福建、 浙江和广东的一部分地区,春夏多阴雨,秋冬季太阳能资源还可以。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000~1400小时,年辐射量在3350~4190MJ/m2。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此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不小于2200h,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仍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3.1.2当地太阳能资源概况
XX气象局没有观测当地近十年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及月平均太阳总辐射强度。只提供了盐城地区某个气象站点多年年平均太阳辐射量,原始数据为117.47千卡/厘米2.年,据此数据推算出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922 MJ/m2.a
光伏可研通常以美国宇航局(NASA)提供的卫星观测资料作为本阶段设计的参考。NASA提供的XX县各月平均峰值日照时数(1983年7月~2005年6)见表3-1。
表3-1 XX各月平均峰值日照时数 kWh/m2/day
Lat
33.77
Lon
120.26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Annual Average
22-year
Average
2.89
3.59
3.96
4.88
5.36
4.99
4.76
4.67
4.09
3.41
2.97
2.69
4.02
根据NASA提供的太阳辐射数据可计算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82 MJ/m2.a。
NASA提供的太阳辐射资料是通过太空卫星观测后再换算成地面数据,会与地面直接测量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XX气象站总辐射量观测数据与NASA之间的误差详见表3-2,通过表中可以看出误差较大。因此,本项目以XX气象局提供的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4922 MJ/m2.a作为设计依据。
3.1.3建设光伏电站结论
XX地区年平均日照2202.7小时,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4922 MJ/m2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XX地区地势平坦,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适合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
3.2 资源节约措施
3.2.1 节约土地措施
本工程场地是利用XX县临港工业区滩涂区域高压出线走廊下方的闲置用地,大量节约土地资源。
3.2.2 建筑节能降耗措施
本工程所处江苏省XX县,属夏热冬冷地区。厂房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有关规定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布局选择最佳的建筑平面主朝向,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和夏季自然通风;控制合理的体型系数与窗墙面积比;优化保温材料和构造做法,使屋面及外墙传热系数满足规范要求;门窗选用热工性能好的型材和中空玻璃框、排架填充材料,由传统的粘土砖改为经济、实用、保温性能好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轻质砌块和烧结砖,既符合国家严格限制毁田取土烧砖的规定,也实现了粉煤灰废料的循环利用。
4 节能方案分析
4.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建筑法》、《清洁生产促进法》;
(2)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3)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4)《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1995;
(5)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标〔2000〕241号;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
(8)国家、行业其它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控制指标。
4.2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不直接消耗资源。本工程建成后,25年年平均发电量为2295.5万kW·h,同燃煤火电站相比,按标煤煤耗为356g/kW·h计,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0.8172万t。
5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5.1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本项目建设场地所在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XX县临港工业区沿海滩涂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3°49’36”,东经120°26’13”。本项目20MW 光伏电站规划用地806.53亩,整个项目用地都位于XX港发电厂高压出线走廊下方。建设前期,当地政府会解决场地三通一平问题。
5.2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电厂建设用地现属于国有未利用土地(312盐碱地),并且位于XX港发电厂高压出线走廊下方,土地利用价值不大。用于建设本项目光伏电站可节约大量土地资源。
本工程项目选址符合XX县城乡规划要求,已经取得XX县规划建设局批准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射建选字第2009089号)。
5.3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
本项目用地无需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
6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1 环境和生态现状
本工程站址位于江苏省盐城市XX县临港工业区沿海滩涂区域,工业区不涉及基本农田,部分面积为水产养殖场。临港工业区一期规划范围为:南至XX河,北至喇叭公路,西至中心河,东至新海堤公路,总规划面积为25km2。临港工业区主要产业拟定为:能源产业(包括已有企业XX港电厂,规划的风电、太阳能、重油裂解、生物柴油等)、船舶与重型设备制造产业(包括船舶、重钢结构、重型设备等)、食品产业(包括粮油、食品添加剂、啤酒酿造、海产养殖加工等)、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生物制品、海水综合利用、溴素提取等)、机械电子与轻工纺织产业(包括汽车配件加工、纺织服装等)和仓储物流产业(包括石油、建材、进出口产品的储运)。工业区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导,严格控制发展三类工业。
本工程所在地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为大陆性冷气控制,较寒冷,雨雪少,最多风向为NNE;夏季受大陆性热低压和副热带高压影响,较炎热,雨水集中,最多风向为ESE;春秋季节长而不明显,春季干旱,秋季晴且日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