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95180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近年石化工业发展特点及2010年趋势 近50年来,世界石化工业历经了起步、发展和步入成熟的阶段,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全球石化业经过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已形成了新的供需格局,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 一、世界石化市场 (一)世界石化市场发展特点 1北美、西欧和亚洲仍呈三足鼎立之势,但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已开始下降。 北美、西欧和亚洲一直是世界石化市场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地区。从2003年的供需状况看,80的石化产品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这三个地区,世界石化市场已形成美、欧、亚三足鼎立的格局。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石化产业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保留发展高新技术化工

2、领域,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逐步从西欧、北美向亚太、拉美、中东和东欧地区转移,北美和西欧地区占世界石化市场的比重也因此逐渐下降。19982003年间,北美乙烯产能由3120万吨/年增加到3508万吨/年,年均增长率为2.4,低于世界4的年均增长速度,占世界乙烯总产能的比例也由34下降到31,减少了3个百分点;西欧的乙烯产能由1491万吨/年增加到1723万吨/年,占世界乙烯总产能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由23下降到21。 图1 19982003年世界乙烯产能分布变化 2.中东和亚洲为近年石化业发展最快的地区 受市场、贸易、油价、汇率等影响,特别是本国愈来愈严格的环保要求,迫

3、使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紧缩本国石化生产,而转向在资源国家或拥有广大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和合资办厂。新建的大型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具有原料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沙特阿拉伯。此外,由于亚洲经济的崛起,新加坡、印度、韩国、中国等国家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也在逐步改变石油化学工业过去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格局。在世界石化工业的大盘中,中东和亚洲的比例显著增加,19982003年间,中东乙烯产能占世界的比例由6上升到9,亚洲由24上升到27,各增加了3个百分点。该期间两个地区乙烯能力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1和6,远远超出4的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到2003年,两个地区乙烯产能已分别达到977万吨和2989万吨,发

4、展速度令人瞩目。 3.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北美、中东和亚洲三地,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世界石化市场供大于求的地区主要为北美,其次为中东和中东欧。1998年,三个地区的供应量分别过剩544万吨、285万吨和221万吨;供不足需的地区主要有亚洲、中南美和非洲等地。1998年,三个地区石化产品的缺口为293万吨、228万吨和171万吨。 近年随着世界石化格局的调整,各地区供需平衡出现了新的变化: A。中东超过北美成为供大于求最严重的地区 中东凭借其原料充足、生产成本低廉等众多优势,新建了大批石化装置。 从中东本土的供需平衡看,产能过剩严重,2003年,过剩产能达842万吨,超过北美

5、的589万吨,成为全球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地区,其目标市场以区外为主。 B。亚洲供不足需局面愈发明显 亚洲地区受中国等地市场的强劲拉动,对石化产品的需求量快速飙升。19982003年间,亚洲需求量的年均增速达到8.5,超过产能6.7的年均增速,供不足需的局面愈发明显。2003年,亚洲地区石化产品短缺835万吨,较1998年增加了187,需要大量从区外出口。中东凭借其地理位置和产品价格优势,成为亚洲的主要进口来源,而北美对亚洲的出口量大幅下降。4.涤纶链产品和聚丙烯成为石化产品中供需增长最为迅猛的品种 19982003年,各石化产品的年均发展速度大都在34左右,涤纶链产品和聚丙烯受应用领域的扩大,供

6、需增长尤其迅猛。 涤纶链产品:涤纶和天然纤维性能最为接近,是合纤中应用范围最广的品种,目前在服装和家用品应用领域中的比例高达70左右。近年由于涤纶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其生产成本大大下降,供需得以进一步增长,并带动了其产品链上PX、乙二醇和PET的迅速发展。19982003年间,涤纶、PX、乙二醇和PET需求量的年均增速分别为6.4、7.5、6.1和7.4,远远高于其它合纤品种,如腈纶仅为0.7%,锦纶仅为0.6。 聚丙烯:聚丙烯有耐热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佳等优势,加之原料价格低廉,来源丰富,其应用在近20年得以迅速发展,并有替代其他合成树脂的趋势。19982003年间,其消费量的年均增速达到6

7、.6,高于其它合成树脂品种,如聚乙烯(4.5),聚氯乙烯(3.9),聚苯乙烯(4.0)。 5.兼并和重组风潮使得石化产品生产能力更趋集中化 世界石化业继续实施联合、收购和重组战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发展优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来实施联合、收购和重组案例约150余例。 诸多并购案使得世界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更趋于集中化,相当部分的装置能力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目前世界上有12家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年的聚丙烯生产商,占世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58,其中,仅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商巴塞尔公司的生产能力就达到643万吨/年,在世界聚丙烯市场的份额接近20。 (

8、二)2010年世界石化市场发展趋势 在今后几年间,世界石化工业将继续蓬勃发展,预测20032010年间,全球供需格局将呈现以下特点: 1.以往美、欧、亚三足鼎立的格局将被打破,中东在世界石化业的地位将上升到和西欧相当的位置。 在20032010年间,中东占世界石化业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而北美和西欧由于将投资计划转移到海外,本土的石化业发展速度放缓,在世界石化市场中的比例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以往以美、欧、亚三个地区为主体的市场格局将被打破,而转变为亚洲、北美、西欧和中东四方各据一方的多元化格局。估计到2010年,中东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123万吨/年,占世界总能力的比例将上升至15,仅比西欧少2个

9、百分点。2.中东和亚洲仍将成为促使世界石化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预计2003年-2010年,全球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3481万吨,其中50%以上集中在亚洲和中东。两个地区仍将是世界石化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该期间中东和亚洲的发展速度将分别达到11.0和5.4,超出世界石化业的平均发展速度4.9。 3.亚洲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东地区的过剩产能数量也将大幅增加 20032010年,虽然亚洲地区大力发展石化业,但其产能扩建速度(5.0)仍然跟不上其需求增长速度(5.4%)。到2010年,预计该地区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为3.2亿吨,如按略高于2003开工率的开工水平估计产量约为2.9亿吨,供需缺口约为2600

10、万吨,较2003年834万吨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而中东地区仍将是世界石化业投资的热点,2003-2010年间,其石化产品的产能将增加4355万吨,约占世界新增产能的24,届时中东产能约7662万吨,估计产量约6970万吨,过剩约2410万吨,主要出口到亚洲和西欧地区。这两个地区和中东之间,尤其是亚洲和中东间的石化产品贸易量将会非常巨大,远远超出现有水平。 4.腈纶链产品和锦纶链产品发展速度将加快 聚丙烯和涤纶链产品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增长速度相对19982003年间有所减缓;而腈纶和锦纶受工业需求和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加快的影响,发展速度将超过现有阶段,并进一步带动AN和己内酰胺的发展。

11、估计20032010年间,腈纶、锦纶、AN和己内酰胺消费量的年均增速将分别达到2.7、3.6、3和4.1,超出19982003年间0.7、0.2、1.2和1.8的年均增速。到2010年,其消费量将达到324万吨、528万吨、627万吨和492万吨。 5.合成树脂成为三大合成材料中发展最快的种类 随着合成树脂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和对其它材料取代力度的加大,如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其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出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在三大合成材料中所占比重将逐步提高。预计世界2010年合成树脂的需求量将达1.9亿吨,占三大合成材料的72%,较2003年增加7个百分点。亚洲地区发展更是迅速,2010年其合成树脂

12、占三大合成材料的比例将比2003年上升10个百分点,达到71。 二、亚洲石化市场 (一)近年亚洲石化市场发展特点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兴市场的出现,在各国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支持之下,该地区石化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其石化产业规模已超过了钢铁、纺织和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领先于通讯、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兴行业,成为该地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年亚洲石化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亚洲主要石化产品供应地日本和韩国的石化业发展速度放缓 日本和韩国一直是我国周边最重要的石化产品供应国家,1998年两者乙烯产能之和为1259万吨/年,占亚洲地区的56。但金融危机后,两国的石化业发展明显放缓。日本由于

13、泡沫经济崩溃、特石法废除,国内市场不景气等因素,一些没有竞争力的生产装置相继关闭;韩国是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当地石化企业负债过高,国内七大石化企业平均债务资本比为492,产能过剩,经营陷入困境。 19982003年,韩国石化产品产能的年均增速仅有2,日本由于关闭装置,产能甚至出现负增长。到2003年,两国乙烯产能之和为1309万吨/年,占亚洲总产能比例已降至44%,较1998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2.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由供不足需转为供大于求 印度是亚洲除中国外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近年印度为替代进口石化产品,加大了装置扩建的力度。新近建成或在建的四大联合装置包括信任

14、公司的贾姆纳格尔联合装置、哈尔迪亚公司的西孟加拉邦联合装置、印度国家石化公司的联合装置和印度天然气管理局()的奥赖亚联合装置。到2003年,大幅扩建石化产能的效果初步显现,印度的石化产品由1998年进口133万吨转为略有盈余,约过剩32万吨。 中国台湾省一直大量进口合纤原料来解决岛内合纤生产和原料之间的瓶颈问题。为彻底根除这一问题,中国台湾省近年大力新建合纤原料装置,尤其是PTA,由1998年的280万吨/年增加到2003年的492万吨/年,不但可以填补当地市场缺口,还可以出口100多万吨,由PTA的大买主变成大卖主。 马来西亚的石化装置的相继投产也使其供需局面逐渐转为供大于求。2002年,O

15、ptimal集团在克尔蒂赫的60万吨/年乙烯联合装置投运使当地产能过剩的局面更加突出。2003年当地石化产品产能过剩万吨95万吨。3.金融危机后的企业兼并重组使亚洲石化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加 在亚洲金融危机、欧美巨型石化企业兼并和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多重压力下,为提高国际竞争力,亚洲地区很多石化企业开始纷纷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兼并与收购调整产业结构,。 2003年,印度信赖石油公司(RPL)整体合并进入信赖工业公司(RIL),使信赖工业公司进入全球财富500强,并使信赖工业公司(RIL)石化和聚合物产量从1150万吨/年提高到1280万吨/年。 韩国是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石化企业由于负

16、债过高,产能过剩,经营曾陷入困境,使得韩国石化界竭力改变过去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局面,各公司被迫收缩合并业务,如韩国现代石化公司与三星化学公司合并,成为亚洲第三大乙烯生产商。韩华化学与大林公司达成资产交换协议,使韩华化学成为韩国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商,大林公司成为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商,最终形成韩国石化业界三星-现代与韩华-大林两强称霸的局面。 日本鉴于泡沫经济崩溃、特石法废除、国内市场不景气等状况,对外投资石化业力度加大,并对国内石化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围绕药品、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化重组。日本聚烯烃公司(昭和电工和NPC 65/35的聚乙烯合资企业)与宝理化学公司的聚乙烯业务进行合

17、并。新公司将成为日本聚乙烯最大的生产商,拥有聚乙烯能力超过160万吨/年。日本PE生产企业已由14家合并为9家。日本PVC生产商也走向改制重组,Shin Dai-Ichi Vinyl和V-Tech联合其PVC业务,组建日本最大的PVC生产商,拥有生产能力69.7万吨/年。迄今,日本PVC生产商已由原15家减少到10家,PVC总能力为234万吨/年。住友化学公司也将与三井化学公司合并重组,到2007年3月可实现年费用节约目标1000亿日元(8.06亿美元),联合后可望达到年销售额3万亿日元,整个联合重组可望于2004年完成。 4.新建装置规模趋于大型化。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形势下

18、,亚洲国家和地区着眼于未来,建设了一批超大规模的世界级装置。如埃克森公司万吨/年新加坡亚逸查湾岛裂解装置、中国台湾的台塑石化万吨/年台湾麦寮裂解装置等、印度信任公司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5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等。这些项目代表了当今世界石化领域装置建设的较高水平,国际竞争力较强。 (二) 2010年亚洲石化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到2010年,亚洲石化市场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新加坡、中国台湾省和泰国将成为亚洲主要的出口地区 近两年,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成为亚洲地区石化业投资热点,当地石化业将逐渐向外向型发展,尤其是中国台湾省。从年代中期,中国台湾省民间投资者进入石化界,极

19、大地促进了当地石化工业的发展,装置扩建速度很快,不仅满足了岛内的需求,并逐渐开始对外出口。到2003年,中国台湾省石化产品产能过剩约200万吨,较1998年供不足需的局面发生了质的变化。预计在今后几年的时间里,台湾石化工业对外出口量还将继续增加,估计到2010年,中国台湾省对外出口量将增加到280万吨。 新加坡在过去几年里已成功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投资,在裕廊岛已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用于填海造地建厂,今后还将继续投入40亿美元,使裕廊岛总面积由2650公顷扩增到2004年3200公顷,入驻该岛的公司将达150多家。壳牌化学公司也可能与住友化学和三井化学公司合作建设100万吨/年乙烯装置,裕廊岛乙烯能

20、力将由180万吨/年增加到300万吨/年。到2010年,乙烯能力的提升将使裕廊岛固定资产超过400亿美元。届时新加坡石化产品的出口量可能增加到340万吨以上。 此外,泰国也将正在加大投资以提高其石化装置效率和发展规模经济。目前泰国烯烃公司(TOC)己计划使马塔府乙烯装置能力从38.5万吨/年提高到70万吨/年,该扩能项目计划2004年完成,并将乙烯原料由石脑油改为乙烷,改换原料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400万美元。今后泰国石化装置竞争力将有较大提高,对外出口量也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泰国对外出口量将达到250万吨以上。2.印度将成为亚洲地区除中国以外石化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印度将在今后几年仍保

21、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其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虽然在2003年,印度由于产能增加很快,短期内会略有过剩,但预计2003-2010年间,印度消费增长速度(8.6)将超过其产能增长速度(8.0%)。届时其生产能力将达到980万吨,产量预计约805万吨,消费量约937万吨,供应仍将不能满足需求,市场重新回到供不足需的状态,估计2010年印度供需缺口为132万吨。 3.日本和韩国在亚洲石化业中的比例将继续下降 日本和韩国的石化业在今后几年仍以调整为主,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2003-2010年间,日本还将继续关闭一些没有竞争能力的裂解装置,并没有新的装置投建计划公布。韩国同样没有新的乙烯扩建计划,其它石化产品

22、的改扩建计划也屈指可数。预计该期间日本和韩国主要石化产品产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仅为0.1和0.6,需求增长率虽略快于产能,仍只有0.4和0.9,远低于亚洲地区4.5的产能增长速度和5.4的需求增长速度。 石化业的缓慢发展使得日本和韩国在亚洲石化业中的比重在今后几年不断下降。预计到2010年,两国占亚洲石化业的比重将分别由2003年的25和18下降到19和15,各下降7个和4个百分点。 三、中国石化市场 (一)近年中国石化市场发展特点 我国主要的石化产品经过“七五”到“十五”四个五年计划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相当规模,在世界石化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近年我国石化工业发展情况看,呈现

23、出以下特点: 1.我国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石化产品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998年以来,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入世后塑料制品、纺织品和轮胎等下游制品出口量的大幅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国内经济持续增长,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石化产品市场需求,石化产品需求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8-2003年间乙烯当量需求年均增速为15.9,合成树脂年均增速为14.0,合成纤维为15.2,合成橡胶为14.4,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和亚洲石化业的增长速度。 2003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乙烯表观消费量下游产品净进口折合乙烯量乙烯下游产品消费量折

24、合乙烯量)1620万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消费量分别达到2827万吨、1219万吨和196万吨。 2.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石化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中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涤纶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合纤原料最大的进口国;合成橡胶表观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乙烯生产能力也在2003年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对亚洲乃至世界石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从1998年和2003年中国产量占亚洲比重的对比状况看,除了乙二醇和对二甲苯略有下降外,其余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PET、SBS和涤纶三个品种,上升幅度很快,占亚洲市场的比重分别增加了25、23和21个百

25、分点,达到42、39和50。1998年,我国产量占亚洲比重30以上的仅有腈纶一个品种;到2003年,已经增加到8个品种,分别为:聚氯乙烯35、聚苯乙烯33、涤纶50、腈纶45、腈纶33、PET42、顺丁橡胶37和SBS39,产量分别为401万吨,217万吨,913万吨,63万吨,990万吨,39万吨和23万吨。 相对生产,我国石化产品消费在亚洲市场占有更大的比重。在2003年,已有不少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占到亚洲总消费量的半数以上,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涤纶、腈纶和SBS等六个品种,而在1998年,仅有ABS、腈纶和SBS三个品种。从1998-2003年我国石化产品消费量占亚洲市场的比重对

26、比状况看,上升最快的是PTA、PET、涤纶和ABS,分别增加了24、24、19、18个百分点。四个产品2003年的表观消费量分别为900万吨,1046万吨,986万吨,254万吨。 3.聚乙烯、ABS、PTA、乙二醇和CPL等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虽然我国近年石化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下游需求增长非常迅速,很多石化产品仍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从2003年我国各主要石化产品的自给状况看,聚乙烯、ABS、PTA、乙二醇和CPL的自给率都在50以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一些产品的自给率还在不断下降,其中下降最快的为乙二醇和对二甲苯。和1998年相比,2003年的自给率分别下降了42和32个

27、百分点;上升较快的为聚苯乙烯、ABS和SBS,分别上升了32、22和25个百分点,达到59、30和58。聚酯在这些产品中自给率最高,不但可以完全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对外出口,2003年出口量达到19万吨,其次为顺丁橡胶和涤纶,均达到92。 4.国内石化产品的市场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石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全部国有及500万元产值以上非国有企业塑料制品产量为1650万吨。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省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4%、19.4%、16.7%和6.2%,四省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67.7%。这些地区的塑料制品不仅产量大,而且档次相

28、对较高,对原料的需求也是多样化和专用化,可以说这些地区的塑料加工业代表着当前我国树脂加工的技术水平。目前,国内使用专用树脂的厂家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地区,几乎国内所有的树脂品种和牌号都能在这里见到。 我国合纤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根据分析全国化纤布的产量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沿海6省市化纤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90,华东5省市就占85以上,其他省市的比例大大低于上述地区。因此合纤的直接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合成橡胶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福建省。其中山东省是我国橡胶工业规模最大的省份。据中国橡胶工业年鉴中山东省统计局数据,2002年山东省规模以上橡胶加工企业23

29、7个,完成工业总产值329.6亿元,约占全国橡胶工业总产值的1/3,居全国橡胶工业生产规模的首位。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也是我国橡胶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2002年上述地区橡胶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到全国的11.5%、9.2%、8.3%和5%左右。其中江苏、上海市、福建省以轮胎和胶鞋为主;浙江地区以轮胎、胶鞋和胶带为主。 (二)2010年中国石化产品需求预测 2003-2010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化产品的需求速度将保持在6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合成材料消费国。其中大合成树脂的需求占世界的比例将由目前的16.7%提高到23%,合成纤维中涤纶需求占世

30、界的比例由目前的44%提高到46%,聚酯由30提高到32。合成橡胶中的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及SBS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3.6%、19.9%和47%。 合成树脂中,聚丙烯的优良性能使其在电子、汽车和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五大合成树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合纤品种结构中,涤纶仍是合纤中最主要的品种,锦纶所占比例基本维持不变,腈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丙纶比例相应上升。合成橡胶中丁苯橡胶(固体)及SBS都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顺丁橡胶增速相对较慢。预计2010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需求量如表1。表1 2010年我国主要石化产品需求预测 万吨品种名称 需求预测值 一、基础原料 1 乙烯*

31、2550 2 丙烯* 1900 3 丁二烯* 250 4 苯乙烯* 930 5 对二甲苯* 830 6 环氧丙烷* 120 二、合成树脂 1 聚乙烯 1435 2 聚丙烯 1185 3 聚氯乙烯 918 4 聚苯乙烯 558 5 ABS 359 三、合成纤维及原料 1 涤纶 1320 2 腈纶 120 3 PTA* 1230 4 EG* 540 5 CPL* 101 6 AN* 248 四、合成橡胶 1 丁苯橡胶 92 2 顺丁橡胶 57 3 SBS 66 *:为当量需求量 四、发展建议 今后几年,世界需求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中国又将成为其中主要的推动力。预计20032010年世界五大

32、合成树脂需求增量为5250万吨,其中中国占31;涤纶和腈纶合计需求增量为957万吨,其中中国占51,国内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我国近年将有大量新建和扩建装置上马。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长,随着下游加工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其质量和性能要求更是将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三大合成材料,低端产品的市场缺口在逐渐缩小,而高端产品的市场缺口在不断扩大。如果新建的石化装置产品结构不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优化,仅是简单重复建设的话,我国石化市场很可能会形成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需缺口巨大的局面。 因此,在下一步改扩建计划中,国内石化企业应进一步细

33、分消费领域,针对下游市场的发展趋势,集中科研力量对市场急需的品种牌号进行技术攻关,争取早日实现进口产品的替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合成树脂: 塑料制品将进一步向轻量化、复合化及功能化方向发展。轻量化即是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原材料消耗,如薄膜减薄、中空容器壁厚减薄、管材及板材中间芯层发泡等。复合化是提高塑料制品性能,扩大制品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膜类多层复合制品特别是复合包装膜及农用棚膜的比例在迅速增加。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可以使不同层材料各尽其能。如三层共挤棚膜,外层具有耐老化功能,中间层具有保温功能,内层具有防雾滴功能。功能化是目前各种塑料制品普遍追求的目标,每一新应

34、用领域的诞生,都会对塑料制品提出新的功能要求,如阻隔、阻燃、抗菌、抗静电、降解等,同时对合成树脂的耐环境应力、耐低温、耐老化等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合成纤维: 目前国内合纤市场需求量大的仍主要为常规规格的产品,但随着国内及出口市场对面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合纤应用领域的扩大,市场对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合纤的主要三大消费领域是衣着、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衣着领域中出口的比例要占到1/3左右,不少出口服装对面料的性能、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家用纺织品领域也存在同样问题,一些高档宾馆或出口的家纺产品对面料或纤维的抗紫外线、阻燃、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纺织品领域则需要部分高强度、模量或特殊功能的产品,高科技领域还要求采用芳纶、碳纤维、高强聚乙烯纤维等特种纤维。 3.合成橡胶: 顺丁橡胶品种中,应用于子午线轮胎、高抗冲聚苯乙烯等塑料改性上的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需求增长较快。此外,随着近年轮胎工业的结构调整,溶聚法丁苯橡胶在高性能轮胎中应用增长较快。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