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1下列选项中与 1N 力大小相当的是()A一头大象受到的重力B一只蚂蚁受到的重力C两只鸡蛋受到的重力D一个小孩受到的重力2如图所示,重为5N的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是()A2NB3NC5ND8N3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下列说法正确()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
2、大压强的是()A图甲中书包背带做得较宽B图乙中滑雪板较宽C图丙中斧刃磨得很锋利D图丁中在铁轨下面铺枕木5小亮用一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他将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液体密度比乙杯中液体密度大B密度计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C在甲杯中,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D在乙杯中,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向上的压力较大6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轻质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将金属块C用细绳固定悬挂在杠杆上,其所受重力为G,先后分别用力F、F作用在杠杆B端,使杠杆在图所示的位置保持平衡。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
3、法中正确的是()A线段AB表示力F的力臂BF=FCFGDFG7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底面积200cm2,高12cm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2kg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底面积100cm2,体积500cm3的物体A(不吸水)放入容器中,A漂浮在水面上,且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再在A的上方放一个物体B,使A刚好浸没于水中(B不浸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0.6g/cm3B物体B的质量为200gC物体A从漂浮到刚好漫没,物体A下降的距离是1.5cmD物体A从漂浮到刚好浸没,水对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为2N8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
4、达d处时恰好停下,则()A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在c点时,动能为0C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将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D在b到c过程中,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9如图所示是撑竿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使杆变弯的施力物体是 _,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10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具有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状态。11如图所示,工人不用铁锤而使用橡胶锤铺设瓷砖,回答下列问题:(1)橡胶锤头的橡胶具有 _(选填“较大的硬度”或“较好的弹性”);(2)橡胶锤
5、头有较大的横截面,能在压力一定时,通过 _来减小压强;(3)橡胶锤敲击到瓷砖后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_的,使橡胶锤弹开的力是由 _(选填“橡胶”或“瓷砖”)发生形变产生的。12禅城道路上常见有雾炮车喷雾降尘抑温,当雾炮车匀速行驶在水平道路上喷雾工作时,它的动能是 _的。交通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汽车的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速度越大,_越大;质量越大,_越大。13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OC21,G1重为60N,G2重为20N,则绳子对G1的拉力为 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力为 _N。14如图所示,取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白纸,如果从两张
6、纸中间的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出现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的现象,此实验表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选填“大”或“小”)。15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A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250N,OA为120cm,OC为24cm。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箱子静止,则动力F的大小为_N;为了让施加的动力F变小,可以采取的办法是_。16如图甲图所示,水平面上一物块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做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第2s时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N,此时推力对物
7、体做功的功率是 _W;与第2s时相比,第4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重为10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18如图所示是用羊角锤拔钉子的示意图,画出将钉子拔出时所用最小力的方向及其力臂。19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2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4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N;(2)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
8、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质量m(kg)0.050.10.150.20.250.3重力G(N)0.511.522.53(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1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器材有:木块A一块、砝码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和棉布一块。(1)四次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_;(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的关系;比较_和_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3)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
9、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在图甲实验探究过程中,小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滑动摩擦力为_N,若拉力增大到3N,滑动摩擦力为_N;(5)实验中,小华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2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法;(2)甲图与_图进行对比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由图可得出结论
10、:同种均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_;(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_图与丁图进行对比,由图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的形状_;(4)在丙图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的压强大小的关系;乙图与丙图进行对比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_。23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弹簧测力计、细线(不吸水、质量忽略不计)、大烧杯、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分析实验,说明液体密
11、度相同时,物体没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此处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分析比较实验_(填序号),可算出铜块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N;分析比较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3)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铜块的密度为_kg/m3;(4)小明想测出一种液体的密度,他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加入圆柱形平底容器内,然后一起缓慢放入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当容器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1时,容器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从容器中取出体积为V的液体后,容器重新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2,如图乙所示。已
12、知容器底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水,则液体密度液=_(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4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图甲是让不同质量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从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图乙是让质量相同的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处由静止自由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在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时的情景。(1)实验中通过_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2)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选填“甲”、“乙”)进行实验。(3)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水
13、平面的摩擦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在”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_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 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B点挂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在 A、B两点下方各取下一个钩码,则杠杆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 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选填“变大
14、”、 “变小”或“不变”)。在探究过程中,需要测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小明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同时改变4个量进行探究测量。(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5)小红回家后利用筷子,秤钩,轻质细绳,秤砣自制了杆秤。如图戊所示,秤钩挂在 A 点,改变物体 M悬挂点的位置至 B,使木筷在水平位置静止,OA 的长度为
15、5cm,OB的长度为2cm;OC的长度为10cm,物体M的质量为50g,则B点作为杆秤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_g,该杆秤所能测量的物体质量的最大值为_g。26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其质量为40kg;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外壳质量为18kg。(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1)若该机器人以3m/s的速度行驶了2min,则它运动的路程为多少?(2)现取一小块该玻璃钢材料测得它的质量为90g、体积50cm3,则制作这个机器人用了多少m3的玻璃钢材料?(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一瓶2L的水(瓶子质量忽略不计),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是多少?2
16、7将一实心长方体物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块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物块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1.0103kg/m3,g10N/kg,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物块的体积;(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28如图,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将重为1.2104N的重物匀速吊起2m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N/kg;求:(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2)此过程中的额外功;(3)绳端的拉力F。【参考答案】1C解析:C【详解】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6t,即600
17、0kg,故一头大象受到的重力约为G=mg=6000kg10N/kg=6104N故A不符合题意;B一只蚂蚁的质量约为m=0.4mg=0.0004kg故一只蚂蚁受到的重力约为G=mg=0.0004kg10N/kg=0.004N故B不符合题意;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m=100g=0.1kg故两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G=-mg=0.1kg10N/kg=1N故C符合题意;D一个小孩的质量约为m=25kg,故一个小孩所受重力约为G=mg=25kg10N/kg=250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D【详解】此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F浮G+F拉5N+3N8N
18、故选D。3A解析:A【详解】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质量没有改变,则列车的惯性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C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来说,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运动的,故C错误;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故D错误。故选A。4C解析:C【详解】A图甲中书包背带做得较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图乙中滑雪板较宽,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丙
19、中斧刃磨得很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图丁中在铁轨下面铺枕木,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B【详解】AB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所以F浮甲=F浮乙=G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又因为F浮=液V排g,所以甲乙故A错误,B正确;CD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等于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所受压力之差,而密度计漂浮,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密度计底面积一定,故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故CD错误。故选B。6
20、D解析:D【详解】A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故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故A错误;B根据杠杆平衡原理,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值不变,而力臂由OB变为了OA,力臂的变长,动力F变小,故B错误;C动力臂 OB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C错误;D动力臂 OA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D正确。故选D。7C解析:C【详解】A由题意可知,物体A的体积为A漂浮在水面上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五分之二,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A受到水的浮力为因物体A受力平衡,故物体A的重力GA=F浮=2N得到物体A的密度为故A错误;B再将物体B放入后,将A、B看成一个整体
21、,此时整体排开水的体积为VA=510-4m,故此时整体所受浮力为因此时整体处于漂浮状态,故整体的重力为G=F=5N又因物体A的重力为GA=2N,故物体B的重力为GB=G-GA=5N-2N=3N故物体B的质量为故B错误;C由题意可知物体A从漂浮到刚好浸没,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化量为故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量为而水面高度变化量为故物体A下降的距离是故C正确;D由C中可知,物体A从漂浮到刚好浸没,水面上升的高度为故水对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为故D错误。故选C。8D解析:D【详解】A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处、c处,到达d处时恰好停下,说明此时动能为零,而d处的重力势能小于a处重力势能,故d
22、处小于a处机械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A不符合题意;B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c点时,小球有一个向左的速度,故此时小球具有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故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D在b到c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不能完全转化,故小球增加的重力势能小于小球减小的动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9运动员 形状 【详解】解:1运动员利用撑竿跃过横杆前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杆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杆。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力的作用下撑竿变弯了。10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汽
23、车突然减速时,脚由于受到摩擦力与车一起停下,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会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系好安全带可以防止减速时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会做匀速直线运动。11较好的弹性 增大受力面积 相互 瓷砖 【详解】(1)1橡胶锤头的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2)2橡胶锤头的横截面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3)3橡胶锤头敲击瓷砖,同时瓷砖也会对橡胶锤头施加力,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使锤头弹开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瓷砖,锤头敲击时,瓷砖发生弹性形变
24、而产生的力。12减小 动能 惯性 【详解】1当雾炮车匀速行驶在水平道路上喷雾工作时,它的质量变小,速度不变,动能减小。2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汽车的质量不变,速度越大,汽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汽车的速度不变,质量越大,汽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惯性和动能越大。13G解析:50 【详解】1由图知,O为支点,G2在C点,设绳子对A端的拉力为FA,已知OAOC21则OA2OC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AOAG2OC即FA2OC20NOC解得FA10N。2G1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绳子向上的拉力FA,物体G1静止,处于平衡
25、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FG1FA60N10N50N根据相互作用力可得,G1对地面的压力FF50N14相互靠拢 小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两张纸将会出现相互靠拢的现象。2此实验表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15加长拉杆长度等 【详解】1根据力的作用线与力臂的垂直关系可知,OA、力F的作用线与力F的力臂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几何知识:30所对边为斜边的一半,则力F的力臂LF=60cm根据杠解析:加长拉杆长度等 【详解】1根据力的作用线与力臂的垂直关系可知,OA、力F的作用线与力F的力臂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几
26、何知识:30所对边为斜边的一半,则力F的力臂LF=60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代入数据有2箱子的重力(即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要施加的动力F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应该增加动力F的力臂,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加长拉杆长度等。1624 不变 【详解】由vt图象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速度为6m/s,在36s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在69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12由F解析:24 不变 【详解】由vt图象丙可知,0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速度为6m/s,在36s内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在69s内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12由Ft图象乙可知,03s过程拉力F14N,由
27、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第2s时物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4N;此时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PFv4N6m/s24W3因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4s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仍然为4N,即与第2s时相比,第4s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17【详解】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10N,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位置,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则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10N,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位置,如下图所示18【详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
28、长的动力臂l即支点O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F即可,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动力臂l即支点O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F即可,如图所示:19【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图中有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要求最省力,则从动滑轮开始绕线时绳子段数最多,最省力,绕绳方法;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上挂钩,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图所示202 2 物体所受重力与
29、其质量成正比 【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N的刻解析:2 2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详解】(1)1测力计一大格为1N,分成五小格,一格为0.2N,故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2此时测力计指针正指在2N的刻度线上,所以读数为2N。(2)3将重力与质量对应的点画在坐标上,再用直线或者平滑的曲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3)4从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上看,二者成正比,所以结论是: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1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
30、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解析:滑动摩擦力大小 压力大小 乙 丙 错误 2 2 C 【详解】(1)1本实验中,是利用二力平衡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为了让拉力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2根据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样,压力的大小不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4根据控制变量法,乙、丙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3)5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应控制压力和
3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触面积的大小,甲和丁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他的结论是错误的。(4)67根据二力平衡,小华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滑动摩擦力为2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若拉力增大到3N,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2N。(5)8本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选C。22相平 控制变量 乙 大 乙 无关 各个方向 大 【详解】(1)1为了在实验前保持U形管两端的压强相等,需要在实验进行前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解析:
32、相平 控制变量 乙 大 乙 无关 各个方向 大 【详解】(1)1为了在实验前保持U形管两端的压强相等,需要在实验进行前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只改变要研究的因素,这样能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这种实验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2)3该小问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图甲与图乙进行对比,二者烧杯中的液体相同,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所以甲图与乙图进行对比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4根据转换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来体现液体压强的大
33、小,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越大,说明其液体压强越大;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越小,说明其液体压强越小。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图乙中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比甲深,图乙中的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比图甲大,可以得出结论:同种均匀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56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除容器形状不同以外,其他因素相同的实验组进行比较。丁图和乙图的液体种类相同,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盛液体的容器形状不同,所以比较丁图和乙图实验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比较丁图和乙图实验,两组实验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
34、的形状无关。(4)7丙图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根据控制变量法,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8乙图与丙图中,二者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比水大,丙图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比乙图大,故乙图与丙图进行对比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3大 控制变量法 1 无关 9103 【详解】(1)12分析实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没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解析:大 控制变量法 1 无关 9103 【详解】(1)12分析实验,物体排开的液体
35、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没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则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此处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345根据可知,铜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根据可知,铝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分析比较实验,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这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无关。(3)6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铜块排开的水的体积,即是铜块的体积,大小是铜块的重力是9N,铜块的质量是铜块的密度是铜块的密度是9103kg/m3。(4)7容器在水中漂浮,容器排开水的体积减小量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容器所受浮力减小量是可知道容器所受浮力减小量大小
36、等于体积为V的液体的重力,体积为V的液体的重力大小是则液体的密度是24木块移动的距离 乙 不变 变小 【详解】(1)1实验时,小球从斜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使小木块向前移动,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2)2解析:木块移动的距离 乙 不变 变小 【详解】(1)1实验时,小球从斜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使小木块向前移动,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2)2若要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则应控制质量不变,故应选择图乙进行实验。(3)34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故与水平面之间的压力不变,又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37、,因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速度变小,摩擦力不变,故由P=fv可知,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变小。25右 水平 6 右 变大 可以 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0 80 【详解】(1)1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说明解析:右 水平 6 右 变大 可以 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平衡有影响 0 80 【详解】(1)1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说明杠杆左侧偏重,应将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测量力臂。(2)3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即4G3L=FB2L解得FB=6G需挂6个钩码|。4若在A、B
38、两点下方各取下一个钩码,则左侧3G3L=9GL右侧5G2L=10GL因为9GL10GL杠杆不能平衡,右端将下沉。(3)5如图丙所示,杠杆左侧力和力臂大小不变,FALA的乘积不变,右侧保持B点不变,若拉力FB向右倾斜时,此时FB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LA=FBLB可知,力FB变大。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本实验中,不断改变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可以同时改变多个物理量,多次进行实验。(4)7图丁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的
39、平衡有影响。(5)8秤钩处不放物体时,杆秤平衡,则B点作为杆秤对应的质量刻度值为0g。9该杆秤所能测量的物体质量的最大时,M在C点,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G物OA=GMBC又因,G=mg,故可得m物OA=mMBC26(1)360m;(2)1.0102m3;(3)420N【详解】解:(1)由公式得该机器运动的路程为=3m/s260s=360m(2)玻璃钢材料的密度为=1.8g/cm3=1.8解析:(1)360m;(2)1.0102m3;(3)420N【详解】解:(1)由公式得该机器运动的路程为=3m/s260s=360m(2)玻璃钢材料的密度为=1.8g/cm3=1.8103kg/m3制作这个机器
40、人所用玻璃钢材料的体积为=1.010-2m3(3)由公式得水的质量=1.0103kg/m3210-3m3=2kg机器人和水的总质量=40kg+2kg=42kg机器人的总重力是=42kg10N/kg=420N答:(1)它运动的路程为360m;(2)制作这个机器人用了1.010-2m3的玻璃钢材料;(3)此时机器人的总重力是420N。27(1)25N;(2)10N;(3)1103m3;(4)400Pa【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25N(2)物解析:(1)25N;(2)10N;(3)1103m3;(4)400Pa【详解】解:(
41、1)由图像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示数F最大25N,此时物块未浸入水中,则物块重力GF最大25N(2)物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15N,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5N15N10N(3)由F浮水gV排得物块的体积VV排110-3m3(3)由图乙可知h4cm0.04m时物块刚好浸没水中,物块刚好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gh1103kg/m310N/kg0.04m400Pa答:(1)物块受到的重力为25N;(2)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0N;(3)物块的体积为1103m3;(4)物块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00Pa。28(1)2.4104J;(2)6103J;(3)5103N【详解】解:(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1.2104N2m2.4104J(2)拉力做的总功W总3104J解析:(1)2.4104J;(2)6103J;(3)5103N【详解】解:(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Gh1.2104N2m2.4104J(2)拉力做的总功W总3104J此过程中的额外功W额W总W有3104J2.4104J6103J(3)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2m6m由WFs可得,绳端的拉力F5103N答:(1)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2.4104J;(2)此过程中的额外功为6103J;(3)绳端的拉力510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