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923745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兰州物理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1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新款iPhone 12Pro Max的质量为0.21千克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牛C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一次约1分钟D上海某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是25千米/小时2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

2、法正确的是()A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若一切外力都消失,自行车将静止不动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受到的动力等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4日常生活很多实例需要改变压强,下图所示的实例中,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斧刃磨得很锋利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C在铁轨下铺枕木D书包背带做得很宽5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A骆驼的蹄比马的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摸中行走自如B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

3、,从而增大了摩擦力使其在玻璃窗上也不会掉下来D啄木鸟的喙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皮。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6如图所示,有轻质木板(质量可忽略不计)长为 L,右端放一重为 G 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 F 拉着,左端可绕 O 点转动。当物块向左做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则拉力 F 与物块运动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是()ABCD7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MFN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C两种液体的密

4、度甲F乙8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弹性势能大于B点弹性势能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D运动员重力小于F09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N。10滑板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如图所示,用力向后蹬地,滑板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 _形变产生的;当脚不再蹬地,由于 _,滑板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11住宅

5、小区里有小石子铺的路,如图所示,穿着软底鞋或光着脚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脚底对石子压力一定时,脚底与石子的接触面积_,压强_,从而对脚底的刺激增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说明变形的弓具有_势能;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具有动能和_势能。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拉力F的大小为8N,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的示数为5N,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N,方向是_,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共受到_个力的作用。14把长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

6、的上端,如图所示,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上升/下降/不变),理由是_。15如图所示,当人曲臂将重物托起时,可以看成一杠杆,若OA5cm,AB25cm,F1的力臂为2cm,当水平托住5kg重物时,肱二头肌的收缩力F1为_。16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2N、10N,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N;若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现用3N的力把金属块提升0.1m,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 J,此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水=1.0103kg/m3,g取10N/kg)17如图所示,重为3牛的小球悬浮在盛水的杯中。请用力的图

7、示法画出小球所受浮力。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F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为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19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式。20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

8、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3)若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N。(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下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_N的位置。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62.7液体密度(103kg/m3) 0.80.92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路程的影响”实验中:(1)小

9、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B增大斜面的倾角,让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C斜面倾角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上比A位置低的位置滑下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小车滑下后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的位置用小红旗做了标记,分别是、号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选填“长”或“短”);(3)进一步推理可得: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_(

10、填小车的运动状态)22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砝码、小桌、海绵、木板做了甲、乙、丙、丁四次实验,其中乙、丙、丁三次实验使用的是海绵,实验甲使用的是木板,如图所示。(1)在实验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海绵的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同学应该通过比较_两次实验得出结论。(3)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明得到的结论是_。(4)若比较实验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实验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其大小关系应该为p丙_p丁(选填“”、“”或“=”)。23苗苗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刻度尺

11、、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如下: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_(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使竹筷能_漂浮在液面;(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_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_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选填“越小”或“越大

12、”);(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盐水=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水);(5)小军也用吸管也制作了一个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B换更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24研究汽车的安全行驶小雨和姐姐为了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他们模拟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mA=mCmB)先后从同一斜面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hA=hBhC)的位置自由滚下,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实

13、验中,通过小木块被推动_来判定小球动能的大小;(2)为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用甲、乙两次实验,发现小球的_越大,动能越大;(3)为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_一定,实验时应选择如图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4)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为进一步研究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他们查阅资料得知: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最大值等于物体初动能,物体动能的计算公式是(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则:当质量为1kg的物块,其初速度为1m/s时,滑行的最大距离为0.1m;当物块的初速度为3m/s时,滑行的最大距离是_m。25小明小组正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

14、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10.10.60.355.620.11.00.366.7340.11.80.3(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是图_(选填“甲”、或“乙”)。(2)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3)第二次实验中,物重是_N。(4)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6)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W。26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g取

15、10N/kg)(雾炮车的参数如表所示)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6000千克最大装水质量10000千克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0.4米2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27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g取10N/kg)净重/kg28水容量/m30.12支撑柱/个4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20.01(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

16、,求塑胶鱼的体积是多少?2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60kg的建筑工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绕成的滑轮组提升货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工人在10s内将货物匀速提高了3m,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工人对钢绳拉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计摩擦与绳重。g取10N/kg,则:(1)求动滑轮的重力;(2)求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最大拉力;(3)若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400N,求此时工人的功率和他对地面的压强。【参考答案】1A解析:A【详解】A新款iPhone Max的质量约为200g,即0.2千克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重力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C

17、正常情况下,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0.8s,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常识可知,上海某地铁列车的最高速度是250千米/小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D【详解】A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故A不符合题意;B就题中的情景而言,体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力作用的相互性,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能产生力,如果接触的两物体间没有相互挤压,则它们之间没有弹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故D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D【详解】A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

18、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若一切外力都消失,自行车将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受到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自行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4A解析:A【详解】A斧刃磨得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B不符合题意;C在铁轨下面铺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书包背带做的较宽,在压力一定

19、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D【详解】A骆驼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压力没变,骆驼的脚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B鱼体内的鱼鳔里面是空气,可以改变自身的体积,从而改变排水量,达到改变浮力的目的,控制自身的沉浮,故B错误;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是外界大气压把吸盘压在天花板上不会掉下来,故C错误;D啄木鸟的喙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B【详解】如图动力臂为OA=L,杠杆受到物体的压力(阻力)F=G,阻力臂为OB,故OB=OA-vt=L-vt根据杠

20、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OA=FOB=G(OA-vt)即FL=G(L-vt)解得由此可知,当t=0时,F=G;当t增大时,F减小。故B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D【详解】A小球 M 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FM=GM小球 N 在乙液体中悬浮,则浮力FN=GN由于小球M、N 完全相同,即GM=GN则有FM=FN故A错误;BC小球 M 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M乙两容器液面相平即容器底部深度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gh 可知p甲p乙故BC错误;D由上面分析得容器底部液体压强p甲p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力计算公式 F=pS 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甲F乙故D正确。故选D。8D解析:D【详解】

21、A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弹簧在A点时的弹性形变小于在B点时的弹性形变,所以,A点弹性势能小于B点弹性势能。故A错误;B从B点到C点过程中,h变小,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小。故B错误;C由图知,t0时刻,绳的弹性势能最大,应达到了最低点,此时动能为零。故C错误;D由图知,最后绳的弹性势能几乎不变,说明此时运动员已经静止下来,此时拉力与重力平衡,由图象知,重力小于F0。故D正确。故选D。98【详解】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指针在“1”后8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10地面 惯性 【详

22、解】1蹬地时,人的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人的脚产生了一个支持力,所以该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2人和滑板原来是运动的,停止向后蹬地,人和滑板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11减小 增大 【详解】12光脚走在小石子铺的路上,人对路面的压力不变,但脚与石子的接触面积变小时,据知,所受的压强会变大。12弹性 重力 【详解】1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2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13A解析:水平向右 三 【详解】12物体A静止不动,所以A 受到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的拉力与A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

23、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F=5N其方向水平向右。3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对小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也为5N);小车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小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一共受到3个力的作用。14B解析:上升 见详解 【详解】12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理由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大气压将A管内水压上来了。15750【详解】由题意可知,当人曲臂托起重物时,以O点为支点,托起物体的重力为阻力,即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解析:750【详解】由题意可

24、知,当人曲臂托起重物时,以O点为支点,托起物体的重力为阻力,即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160.3 不变 【详解】1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2用3N的力把金属块提升0.1m,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3原来金属块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解析:0.3 不变 【详解】1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2用3N的力把金属块提升0.1m,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3原来金属块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把金属块提升0.1m,金属块未露出水面,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17【详解】小球悬浮在盛水的杯中,浮力等于重力,并且

25、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们可以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选择合适的标度,并标出浮力大小,如图所示:。解析:【详解】小球悬浮在盛水的杯中,浮力等于重力,并且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们可以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选择合适的标度,并标出浮力大小,如图所示:。18【详解】反向延长F1的作用线,过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1;过阻力臂L2的末端作垂直于L2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为F2的作用点,F2的方向向下,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标出阻力F2解析:【详解】反向延长F1的作用线,过点O作F1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1的力臂L1;过阻力臂

26、L2的末端作垂直于L2的作用线,与杠杆的交点为F2的作用点,F2的方向向下,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标出阻力F2。如下图所示19【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解析:【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其实就是寻找连接动滑轮最多的绳子段数。【详解】图中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一种是由两

27、段绳子承担物重,另一种是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要想最省力,应选用三段绳子承担的绕法,即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依次绕线,如图所示20A 22.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解析:A 22.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FA=kAxA,由图知,当FA=5N,xA=10cm,带入数据得kA=0.5N/cm,

28、因此FA=0.5xA,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2)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3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4)4液体的重力G液=

29、mg=液gV测量液体密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桶+G液测量酒精时G桶+0.8103kg/m3V10N/kg=2.6N测量植物油时G桶+0.9103kg/m3V10N/kg=2.7N将两式联立,解方程组得G桶=1.8N,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1.8 N的位置。21B 长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可以让小车有更长的路程可以滑行。所以A做法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解析:B 长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可以让小车有更长的路程可以滑行。所以A做法可行,故A不

30、符合题意;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变得更大,速度更大,通过的路程将比原来更长,更容易滑出木板。所以B做法不可行,故B符合题意;C斜面倾角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上比A位置低的位置滑下,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从而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所以C做法可行,故C不符合题意;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所以D做法可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由图示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路程越长。(3)3由(2)分析可知,阻力如果越来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将越来越长,

31、如果不受力,小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一直不变。所以进一步推理可知,当阻力为零时(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2凹陷程度 乙、丙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详解】(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便直接测量,所以在实验中往往利用“转换法”,将不易被测量的压力的解析:凹陷程度 乙、丙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详解】(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便直接测量,所以在实验中往往利用“转换法”,将不易被测量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成容易被观察的实验现象,那么该实验用的是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2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往往需要控制变量,

32、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是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变量是压力的大小,所以我们需要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在乙、丙实验中,桌子和海绵的接触面积相同,丙比乙多了一个砝码,变量是海绵受到的压力大小,符合实验探究目的。(3)3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4比较丙、丁两组实验,明显可以观察到丙的海绵凹陷程度大于丁,所以丙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丁,即p丙p丁。23降低重心 竖直 等于 等于 越小 B 【详解】(1)12重心越低,稳度越大,故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解析:降低重心 竖直 等于 等于 越小 B 【详解】(1)

33、12重心越低,稳度越大,故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2)3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漂浮条件工作的,密度计不管放入哪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4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可知F浮=F下-F上=F下-0=p下S-0=p下S由于浮力相等,所以p下相等,故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等于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3)5据F浮=液gV排可知,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相同,液体密度越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4)6在水中时F浮水=水gV排1=水gS(Lh1)在盐水中时F浮盐=盐水gV排2=盐水gS(Lh2)因为浮

34、力相等所以水gS(Lh1)盐水gS(Lh2);即,被测盐水的密度(5)7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即要求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密度计竖直浸入液体的深度变大,设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为h,底面积为S,因为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F浮=G,又因为F浮=液gV排=液gSh即液gSh=G所以当液一定时,可适当增大配重,用更细的吸管,故B正确,C错误;换用大的容器不会使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变大,故A错误;故选B。24距离大小(远近) 质量 质量 甲、丙 0.9 【详解】(1)1小球具有动能,可以对外做功,所以可以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2甲、乙两次实解

35、析:距离大小(远近) 质量 质量 甲、丙 0.9 【详解】(1)1小球具有动能,可以对外做功,所以可以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的大小。(2)2甲、乙两次实验,高度相同,甲的质量大,甲的动能大,故结论是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3)34超速安全隐患时,即速度是变量,需要控制质量相同;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实验时应选择如图甲、丙两次实验。(4)5 当质量为1kg的物块,其初速度为1m/s时,滑行的最大距离为0.lm,其到达水平面的动能为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最大值也为0.5J,那么摩擦力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3m/s时,其到达水平面的初始动能为那么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5J,滑行的

36、最大距离是那么滑行的最大距离是0.9m。25甲 匀速 2 74.1% 越大 0.54W 【详解】(1)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与绳子移动的距离为s之间的关系为s=3h,故动滑轮端绳子的解析:甲 匀速 2 74.1% 越大 0.54W 【详解】(1)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与绳子移动的距离为s之间的关系为s=3h,故动滑轮端绳子的段数为3段,故选择甲图。(2)2在整个提升物体的过程应该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故应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3)3第二次实验中,拉力做的功为根据机械效率可以求出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物重为故物体所受的重力为2N。(4)4第三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机械效

37、率为74.1%。(5)5分析第一次、二次、三次实验,发现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6)6由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拉力F的功率为故拉力的功率为0.54W。26见详解【详解】解: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水6000kg+10000kg1.6104kg车满载时的重力为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车对解析:见详解【详解】解: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m总m车+m水6000kg+10000kg1.6104kg车满载时的重力为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车对桥面的压力FG总1.6105N则车满载时对古桥面的

38、压强p4105Pa6105Pa答:该雾炮车能满载通过。27(1)120kg;(2);(3)【详解】解:(1)很据可得注入水的质量m水=V=1103kg/m30.12m3=120kg(2)茶几对地面的压力F=G=mg=(28kg+120kg)解析:(1)120kg;(2);(3)【详解】解:(1)很据可得注入水的质量m水=V=1103kg/m30.12m3=120kg(2)茶几对地面的压力F=G=mg=(28kg+120kg)10N/kg=1.48103N茶几对地面的压强(3)因为塑料鱼在水中悬浮,所以塑料鱼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即=水塑胶鱼的质量塑胶鱼的体积答:(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

39、质量是120kg;(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28(1)100N;(2)1900N;(3)240W;5000Pa【详解】解:(1)由图乙可以看到,当货物的重力是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不计摩擦与绳重,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解析:(1)100N;(2)1900N;(3)240W;5000Pa【详解】解:(1)由图乙可以看到,当货物的重力是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不计摩擦与绳重,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那么这情况下,工人在10s内将货物匀

40、速提高了3m,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滑轮组所做的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知解得,动滑轮的重力是100N。(2)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最大拉力,也就是滑轮组对支架的最大拉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滑轮组对支架的最大拉力大小等于支架对滑轮组向上的拉力大小,只要求出支架对滑轮组向上的最大拉力即可;可以把两个滑轮、货物和人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个整体受力分析,它受到自身的重力作用、支架对滑轮组向上的拉力、还有地面对这个整体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当地面对这个整体向上的支持力为零时,支架对滑轮组向上的拉力达到最大,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大小,设这时货物的重力是,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动滑轮的重力是100N

41、,则定滑轮的重力也是100N,人的质量是60kg,那么人的重力可知道工人将货物匀速提高,则人对绳端的最大拉力,也是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即,那么可解得货物最大的重力,那么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最大拉力是1900N。(3)若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400N,货物匀速提高了3m,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则钢绳绳端移动的距离这个过程工人所做的功经历了10s,此时工人的功率此时工人的功率是240W;工人是静止在地面,处于平衡状态,对工人受力分析,他受到自身重力、钢绳对他的拉力、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即人的重力是600N,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400N,则钢绳对工人的拉力也是400N,可解得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也是20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那么他对地面的压强他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Pa。答:(1)动滑轮的重力是100N;(2)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最大拉力是1900N;(3)若工人对钢绳的拉力为400N,此时工人的功率是240W,他对地面的压强是5000Pa。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