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86364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及解析图文1下列陈述中,不属于事实的是( )A北京猿人的化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B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C有身体缺陷的夫妇,可以指望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孩子D人类的始祖在非洲2“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人的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从下列哪项中获取()卵黄脐带母体胎盘ABCD3质量相同的下列物质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4于明同学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各取滤液2毫升盛放在四支试管中,用 同一支滴管向四支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标准的高锰酸钾溶液,最终经色度传感器测

2、 得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程度一致所用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四种果蔬维生素C的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乙、丁、丙、甲B甲、丙、丁、乙C丁、甲、丙、乙D丁、丙、乙、甲5下列对于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能消化蛋白质C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6在“探究淀粉的消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学校的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A水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B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C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D不同量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7关于儿童吞咽异物的新闻屡见不鲜,儿童消化道异物导致的意

3、外伤害,一旦处理不及 时,很可能危及生命。部分儿童吞咽异物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可自行排出,你认为异 物在排出过程中不会经过的器官是A食道B肝脏C胃D大肠8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箭头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箭头 所示气体为氧气C肺泡外只包绕着一根毛细血管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9如图是人体吸气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C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D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10如图是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对于相关结构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清洁气体的作

4、用B是形成痰的场所C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11空气进入肺的顺序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2从人体手臂的两根不同类型血管中抽取血液(甲、乙),测得其中氧气、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脉血B乙呈鲜红色C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13一位AB型血的人大量失血后,应给他输入( )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14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

5、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ABCD15下列图示中,如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B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C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血流方向;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通常情况下,应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16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至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每个肾单位是

6、由等部分组成B起过滤作用,起重吸收作用C、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中盐分会增加1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为(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膀胱有调节排尿的作用C输尿管有贮存尿液的作用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18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BCD19下列对排泄叙述错误的是( )A尿素可通过泌尿系、汗腺排出 B二氧化碳只能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大多数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D水只能通过泌尿系、汗腺排出20我国北方人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其中所含的淀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如下图),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唾液可以参与过程B胰

7、岛素参与调节人体的血糖平衡C血糖最终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D过程发生在口腔、小肠中2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C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D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2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B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C若某人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射,但无痛感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23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下列

8、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B图中共有2个神经元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神经元的组成包括突起和细胞体24下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25“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A节省办公经费B减少垃圾C保护森林D实现现代化26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

9、,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_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_(填字母)。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_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_焦(不考虑

10、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4)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_焦。27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2)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在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_。(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_ 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用于生命活动。28下图

11、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图中血管的名称是_,中流的是_。(2)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叫_,和之间的瓣膜是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的方向流动。(3)图中A框内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氧与_结合。经此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4)若图中B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中的氧气含量_,营养物质的含量_。29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均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等营养餐。下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1)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_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12、a)_。(2)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此过程后,血液变成了营养丰富的_血。(3)物质a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4)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_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30如果你是一位足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时,有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形成的物像信息经_传导到_而视觉是在_产生的。(2)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

13、图示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_调节。通过图示的反射过程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_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3)眼睛是通过调节_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由_调节的。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_使得晶状体的凸度_。用眼不适当时近视佩戴_镜矫正。31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我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逃生演练活动,提高了生存意识和技能。回顾演练过程,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随着警报响起,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警报声引起了图中_的振动继而由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2)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球的_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14、,可以通过配戴_进行矫正。(3)一名同学在逃生过程中不小心伤到了膝盖,校医在清理他的伤口时,他感到非常疼痛,说明脊髓具有_功能,他强忍疼痛没有缩回,请写出该过程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这说明_。(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该细胞生有许多_,这是它与其他细胞的明显差别。1D解析:D【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详解】科学家的观点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注意区

15、分事实与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北京人的化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有身体缺陷的夫妇,可以指望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孩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属于事实。而人类的始祖在非洲,是根据某一事实提出的观点。故选D。【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事实和观点含义。2A解析:A【分析】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详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怀孕),此后的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怀孕两周后

16、,胚胎称作胎儿。所以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3C解析:C【分析】食物的热价是1g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脂肪的热价比糖和蛋白质的热价高。【详解】据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不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因此质量相同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中,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故选C。4A解析:

17、A【分析】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详解】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各取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滤液2毫升,盛放在四支试管中,用同一支滴管向四支试管中分别逐滴滴入相同标准的高锰酸钾溶液,则滴的越少,该果蔬含有的维生素C越少,因此据此分析四种果蔬维生素C的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乙、丁、丙、甲。故选A。5A解析:A【分析】观图可知:肝脏,胃,胰腺,小肠。【详解】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按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A错误。B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胃内有胃腺,能

18、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正确。C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糖类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D小肠长,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特点与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因此,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D正确。故选A。6C解析:C【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

19、符)、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详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由图可知,在甲组和乙组试管里分别加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滴加2ml唾液、清水,放在相同温度里,这样就形成了一组以唾液淀粉酶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中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影响。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7B解析:B【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

20、促进食物的分解。【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儿童吞咽的异物,排出过程中经过的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B符合题意。【点睛】熟记消化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所在。8D解析:D【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详解】如图所示: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1、。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A、为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B、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为二氧化碳,B错误;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错误;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9D解析:D【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顶下部下降,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22、,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10A解析:A【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咽。

23、【详解】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故A正确;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故B错误;是喉,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C错误;咽是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D解析:D【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

24、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2A解析: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的

25、概念及区别,据此解答。【详解】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从图中看出甲氧气的相对含量高,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少,因此是动脉血,颜色鲜红;乙氧气的相对含量少;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多,因此是静脉血,颜色暗红。肺动脉里是静脉血;肺动脉里是动脉血。因此,正确的是甲是动脉血;故选A。【点睛】动脉血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13C解析:C【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

26、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A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同型的AB型血。 可见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输血的原则:同型血为原则。14A解析:A【分析】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详解】两图对照可知,血液流经上肢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此其中

27、H为上肢动脉则该图含义是A曲线代表氧气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而J表示上肢静脉血管而不是毛细血管。故选A。15B解析:B【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详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

28、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B错误。C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a,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b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C正确。D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D正确。故选B。【点睛】回答

29、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16C解析:C【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中的是肾小囊,是肾小球,是肾动脉,是出球小动脉,是肾静脉,是肾小管,是收集管。【详解】A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A正确。B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B正确。C为肾动脉,

30、为肾静脉,为肾小管,由于尿素随尿液排出,所以由肾静脉流出血液中尿素浓度最低,处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的水分,因此处的尿素浓度最高,C错误。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为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抑,部分无机盐会随尿排出,故尿液中盐分会增加,D正确。故选C。17D解析:D【分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详解】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故选:D。【点睛】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18B解析:B【分析

3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属于循环系统,A错误。B、泌尿系统主要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其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正确。C、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其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C错误。D、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错误。故选B。【点睛】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是关键。19D解析:D【解析】【分析】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它们被排出体外的过程就是排泄。【详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

32、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D说法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途径。20D解析:D【分析】图一中,淀粉经过在口腔的消化过程,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经过小肠的消化过程,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吸收过程是在小肠处完成的。【详解】A过程是在口腔内淀粉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A正确。B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

33、持在正常水平。故胰岛素调节糖的代谢,参与调节人体的血糖平衡,B正确。C血糖最终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正确。D过程是肠液和胰液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发生在小肠中,D错误。故选D。21C解析:C【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A正确。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正

34、确。C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C错误。D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正确。故选C。【点睛】牢记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C解析:C【详解】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A正确;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正确;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入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无反射,同时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也不能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故若某人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缩

35、手反反射,无痛感,无反射,C错误;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非条件反射,D正确。23D解析:D【分析】观图可知:神经末梢、轴突、树突、细胞体,解答即可。【详解】A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B由图可知,图中共有2个神经元,B正确。C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D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D错误。故选D。24B解析:B【分析】(1)眼球是眼的主要的结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分三层:外膜、中膜、内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眼球的基本结构

36、和功能如下:(2)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只有落在3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图中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像的过程。故是错误的;B、近视的原因是由于用眼不科学,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是正确的;C、物像是在3视网膜形成的

37、,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形成的。故是错误的;D、看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看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会变大。晶状体的曲度是由睫状体调节的。图中的1是角膜。故是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5C解析:C【分析】根据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特别是纸浆一定要用木材等原料才能制作出来。【详解】“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可以节约用纸;造纸的材料主要是树木,所以这样可以保护森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理解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C解析:沸腾 C 1680

38、8400 8610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含有碳,能够燃烧;而无机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详解】(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要适量(20毫升)。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2)火焰熄灭时,还有余热,此时若及时计数,会导致数据偏低,A错误;核桃仁灰烬凉透时,由于这一过程热量的散失,会导致数据偏低,B错误;温度计

39、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说明不再有热量产生,此时记录数据比较科学,C正确。(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4.2焦20毫升1010=8400焦。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是:84005=1680焦。(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即(8400+8544+8610)38518。【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27A解析:(1)小肠 吸收(2)肺 二氧化碳(3)肾脏(肾) 葡萄糖(4)营养物质和氧【详解】(1)食物在A系统中被

40、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3)肾脏(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用于生命活动。【学科网考点定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人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28A解析: 左心

41、室 肺静脉 动脉血 体循环 动脉瓣 血红蛋白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减少 增多 【解析】【分析】图中,是右心房、是右心室、是左心房、是左心室、是肺动脉、是肺静脉、是主动脉、是上下腔静脉。【详解】(1)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图中血管的名称是肺静脉,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2)血液循环如图:图中血液由左心室射出,流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到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左心室和主动

42、脉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它控制血液只能按左心室主动脉的方向流动。(3)A处进行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此处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经此过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经过体循环,血液在B中的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若图中B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点睛】正确识图、记住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的关键。29唾液淀粉酶(或唾液) 葡萄糖 吸收 静脉 2 肾小球 重吸收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

43、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表示消化,表示吸收,表示尿的形成。【详解】(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因此,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唾液淀粉酶(或唾液)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a】葡萄糖。(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经小肠绒毛吸收营养物质后的血液,小肠的细胞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氧气,因此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氧低、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3)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的毛细血管网下肢肌肉细胞。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2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