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卷(附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75561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卷(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卷(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小学四4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综合复习卷(附答案) 1.张乐有16元钱,要买《唐诗三百首》和《趣味数学》,他的钱够买这两本书吗? 2.水果超市第一天卖了48千克草莓,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了9.3千克,第三天卖的正好是前两天卖的重量的总和。第三天卖了多少千克草莓? 3.有一桶豆油,第一个月吃了11千克,比第二个月多吃了0.75千克,两个月一共吃了多少千克? 4.电信公司铺设电缆,第一天铺了12.6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铺了8.79千米,两天共铺电缆多少千米? 5.图书馆原有图书3.48万册,上周借出0.9万册,本周又新进图书1.53万册,现在图书馆有多少万册图书? 6.一根3.5米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池中水深是多少米? 7.如图,教室的窗户比门高出了多少米? 8.商场进行促销,一件运动T恤折后单价是126.35元,一双运动鞋折后单价是335.85元。妈妈买了这样的一件运动T恤和一双运动鞋,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元? 9.一个文具盒14.80元,一支钢笔10.60元。小芳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付给营业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10.海象的体重是1.25t,北极熊的体重比海象轻0.18t。北极熊的体重是多少吨? 11.如图,用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制成的抽拉铝梯,每部分长多少米? 12.徐州到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约327千米,一辆货车从徐州出发沿高速公路开往南京,每小时行75千米,已经行驶了102千米,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南京? 13.淘气读一本480页的《百科全书》,已经读完228页。剩下的页数他决定用三周时间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14.李大伯带175元钱去批发市场买苹果,买了5箱,还剩20元。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15.学校购买了18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45元,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 16.星期一至星期五甲、乙积累绿色能量值统计图 某网上平台设计了一项公益活动:用户可以通过步行、绿色办公等行为,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获取虚拟的绿色能,用来在手机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虚拟的树长成后,公益组织会在现实中某地域种下一棵树。上面是甲、乙两人上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统计图。 (1)甲、乙两人相比,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 )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甲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 )克绿色能量,( )的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写一条。 17.四(1)班同学在长虹路路口统计1小时内4种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了下图的条形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问题: (1)填好下面的统计表。 1小时内4种车辆通过长虹路路口数量统计表 车型 小汽车 大客车 货车 摩托车 数量(辆) (2)从条形统计图中分析:在路上行驶的( )最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最少,说明人们的安全出行意识在不断地提高。 (3)按上面统计的4种车辆计算,在长虹路路口平均每分钟通过几辆车? 18.看图填空。 四(2)班同学参加安全知识竞赛人数统计图 (1)每格代表(  )个人。 (2)女生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请在统计图上画出合格等级女生的人数。 (3)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  )人。 (4)在(  )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19.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数量/台月份种类 1月 2月 3月 4月 智能感应垃圾桶 650 700 500 600 普通垃圾桶 300 250 150 100 (1)请根据以上统计表完成以下复式条形统计图。 (2)智能感应垃圾桶( )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垃圾桶( )月的销售量最少。 (3)( )月两种垃圾桶销售量差距最大。 (4)前4个月普通垃圾桶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 20.下面是曙光小学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并解答问题。 (1)( )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 )本。 (2)科普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多少本? (3)从2014年到2017年,教育类图书共购买了多少本? (4)从2014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多少本? 21.实验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为了装饰花圃,学校购置了一批盆栽,买5盆送1盆,一次购买24盆需要多少钱? 22.如图,王老师带了300元,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剩下的钱能买几桶羽毛球? 23.笑笑一家三口准备去旅行,费用如图。如果旅行8天,需要多少钱? 伙食费每人每天30元住宿费每人每天100元 交通费40元/天 往返火车票560元/人 24.小丽的钱正好可以买2千克巧克力糖和6千克奶糖,巧克力糖共花48元,奶糖每千克16元。如果小红想把钱全部用来买巧克力糖,她一共可以买多少千克巧克力糖?(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25.把长为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长是14cm的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1.不够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唐诗三百首》和《趣味数学》的单价相加,求出买这两本书共需要多少钱,再与16元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8.4+7.85=16.25(元) 16.25 解析:不够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唐诗三百首》和《趣味数学》的单价相加,求出买这两本书共需要多少钱,再与16元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8.4+7.85=16.25(元) 16.25>16 答:他的钱不够买这两本书。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买这两本书需要的总钱数,然后再进行比较得解。 2.7千克 【解析】 【分析】 要想求出第三天卖的草莓的重量,必须先求出第二天卖的草莓的重量,即(48-9.3)千克,再把第一天卖的与第二天卖的相加,就是第三天卖的,由此而解答。 【详解】 48+48- 解析:7千克 【解析】 【分析】 要想求出第三天卖的草莓的重量,必须先求出第二天卖的草莓的重量,即(48-9.3)千克,再把第一天卖的与第二天卖的相加,就是第三天卖的,由此而解答。 【详解】 48+48-9.3=86.7(千克) 答:第三天卖了86.7千克草莓。 【点睛】 先求出第二天卖了多少千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5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第一个月吃的量减去0.75千克,求出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然后把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相加即可。 【详解】 11-0.75+11 =10.25+11 =21.25( 解析:25千克 【解析】 【分析】 先用第一个月吃的量减去0.75千克,求出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然后把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吃的重量相加即可。 【详解】 11-0.75+11 =10.25+11 =21.25(千克) 答:两个月一共吃了21.25千克。 【点睛】 本题关键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关系求出第二个月的用量。 4.41千米 【解析】 【分析】 先算出第二天铺了多少千米;再根据加法将第二天与第一天铺的长度相加,即得两天共铺了多少千米。 【详解】 12.6+(12.6-8.79) =12.6+3.81 =16.4 解析:41千米 【解析】 【分析】 先算出第二天铺了多少千米;再根据加法将第二天与第一天铺的长度相加,即得两天共铺了多少千米。 【详解】 12.6+(12.6-8.79) =12.6+3.81 =16.41(千米) 答:两天共铺电缆16.41千米。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第二天铺的长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11万册 【解析】 【分析】 用原来图书的数量-借出去图书的数量+新进图书的数量=现在图书的数量。 【详解】 3.48-0.9+1.53 =2.58+1.53 =4.11(万册) 答:现在图书馆有4 解析:11万册 【解析】 【分析】 用原来图书的数量-借出去图书的数量+新进图书的数量=现在图书的数量。 【详解】 3.48-0.9+1.53 =2.58+1.53 =4.11(万册) 答:现在图书馆有4.11万册图书。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3米 【解析】 【分析】 用竹竿的长度减法入泥和露出水面部分长度和即为水深。 【详解】 3.5-(0.8+0.4) =3.5-1.2 =2.3(米) 答:池中水深是2.3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 解析:3米 【解析】 【分析】 用竹竿的长度减法入泥和露出水面部分长度和即为水深。 【详解】 3.5-(0.8+0.4) =3.5-1.2 =2.3(米) 答:池中水深是2.3米。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5米 【解析】 【分析】 先用窗户距离地面的高度加上窗户的高度,求出窗户的最高处距离地面多少米,再减去门的高度(门的最高处距离地面的长度),即可求出窗户比门高出了多少米。 【详解】 1.7+0.7 解析:35米 【解析】 【分析】 先用窗户距离地面的高度加上窗户的高度,求出窗户的最高处距离地面多少米,再减去门的高度(门的最高处距离地面的长度),即可求出窗户比门高出了多少米。 【详解】 1.7+0.75-2.1 =2.45-2.1 =0.35(米) 答:窗户比门高出了0.35米。 【点睛】 解答此题,首先观察图,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 8.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 =500-462.2 解析: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 =500-462.2 =37.8(元) 答:应找回37.8元。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先将买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 9.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 解析:6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文具盒的价格加上钢笔的价格,就是小芳要付的钱;用50元减去要付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详解】 50-(14.80+10.60) =50-25.40 =24.60(元) 答:应找回24.60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列式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 10.07吨 【解析】 【分析】 用海象的体重减去0.18t,即可求出北极熊的体重。 【详解】 1.25-0.18=1.07(t) 答:北极熊的体重是1.07吨。 【点睛】 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 解析:07吨 【解析】 【分析】 用海象的体重减去0.18t,即可求出北极熊的体重。 【详解】 1.25-0.18=1.07(t) 答:北极熊的体重是1.07吨。 【点睛】 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11.4米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两部分的总长,再用总长除以2就是每部分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答:每部分长4米。 【点睛】 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梯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4米 【解析】 【分析】 先计算出两部分的总长,再用总长除以2就是每部分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答:每部分长4米。 【点睛】 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梯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小时 【解析】 【分析】 用327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再除以货车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327-102)÷75 =225÷75 =3(小时) 答:还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南京。 【点睛】 本题主 解析:3小时 【解析】 【分析】 用327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再除以货车的速度即可解答。 【详解】 (327-102)÷75 =225÷75 =3(小时) 答:还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南京。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的掌握。 13.12页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先算剩下的页数:480-228(页),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21天即可解答。 【详解】 (480-228)÷(3×7) =252÷21 = 12(页) 答:平均每 解析:12页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先算剩下的页数:480-228(页),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21天即可解答。 【详解】 (480-228)÷(3×7) =252÷21 = 12(页) 答:平均每天要读12页。 【点睛】 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剩下的页数。 14.31元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减去还剩下的钱数,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除以购买苹果的箱数,求出每箱苹果的批发价。 【详解】 (175-20)÷5 =155÷5 =31(元) 答:每箱苹果 解析:31元 【解析】 【分析】 用带的钱数减去还剩下的钱数,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除以购买苹果的箱数,求出每箱苹果的批发价。 【详解】 (175-20)÷5 =155÷5 =31(元) 答: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31元。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先求出购买苹果花费的钱数,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解答。 15.18500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张桌子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再乘课桌椅的数量,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 185×(55+45) =185×100 =18500(元 解析:18500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张桌子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再乘课桌椅的数量,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 185×(55+45) =185×100 =18500(元) 答: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需要18500元钱。 【点睛】 本题先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16.(1)二;三; (2)116;120;乙 (3)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解析:(1)二;三; (2)116;120;乙 (3)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解析】 【分析】 (1)观察统计图可知: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计算出甲上周积累的绿色能量总数,用甲积累的辆数能量总数除以5就是甲平均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的克数,同理可以求出乙平均每天积累的绿色能量的克数。 (3)观察统计图可,星期一,加积累绿色能量130克,乙积累绿色能量120克,所以,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详解】 (1)130-120=10(克) 150-80=70(克) 120-120=0(克) 140-110=30(克) 110-100=10(克) 70>30>10>0 甲、乙两人相比,星期二积累的绿色能量差别最大,星期三积累的绿色能量一样多。 (2)(130+80+120+140+110)÷5 =580÷5 =116(克) (120+150+120+110+100)÷5 =600÷5 =120(克) 120>116 所以,甲平均每天积累116克绿色能量,乙平均每天积累120克绿色能量,乙的生活更加绿色低碳。 (3)130>120 答:星期一,甲积累的绿色能量比乙多。 【点睛】 熟练掌握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1)112;94;63;31 (2)小汽车;摩托车 (3)75辆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填空即可; (2)根据统计图观察,哪个车型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说明路上行驶的这种车 解析:(1)112;94;63;31 (2)小汽车;摩托车 (3)75辆 【解析】 【分析】 (1)直接根据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填空即可; (2)根据统计图观察,哪个车型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说明路上行驶的这种车型最多;哪个车型对应的条状最矮,则说明路上行驶的这种车型最少; (3)先将每种车型的辆数加起来计算出所有车辆的总和,然后再用所有车辆的总和除以4即可。 【详解】 (1) 车型 小汽车 大客车 货车 摩托车 数量(辆) 112 94 63 31 (2)从条形统计图中分析:在路上行驶的小汽车最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摩托车最少,说明人们的安全出行意识在不断地提高。 (3)112+94+63+31=300(辆) 300÷4=75(辆) 答:在长虹路路口平均每分钟通过75辆车。 【点睛】 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与平均数的求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 解析:(1)2 (2)见详解 (3)38 (4)良好 【解析】 【分析】 (1)通过观察统计图的纵轴的格数可知,5个间隔为10,平均一个间隔为2。 (2)三个等级的平均人数是6人,三个等级一共有3×6=18(人),优秀和良好的女生人数分别为4人和10人,18-4-10=4(人),画到4的高度上即可。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各等级的男生、女生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4)观察统计图,只有良好这个等级上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详解】 (1)每格代表2个人。 (2)3×6=18(人) 18-4-10 =14-10 =4(人) (3)8+4+6+10+6+4 =8+(4+6)+10+(6+4) =8+10+10+10 =18+10+10 =28+10 =38(人) 四(2)班参加知识竞赛的学生一共有38人。 (4)在良好等级上,女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优势。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9.(1)见详解 (2)2;4 (3)4 (4)200台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100台,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方条表示出相应月份卖出垃圾桶的数量,完善条形统计图。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清 解析:(1)见详解 (2)2;4 (3)4 (4)200台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100台,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方条表示出相应月份卖出垃圾桶的数量,完善条形统计图。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清楚看出智能感应垃圾桶哪个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垃圾桶哪个月的销售量最少。 (3)计算出各个月两种垃圾桶的销售差即可解答。 (4)前4个月普通垃圾桶销售数量和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 (1) (2)智能感应垃圾桶2月的销售量最多,普通垃圾桶4月的销售量最少。 (3)650-300=350(台) 700-250=450(台) 500-150=350(台) 600-100=500(台) 500>450>350,所以4月两种垃圾桶销售量差距最大。 (4)(300+250+150+100)÷4 =800÷4 =200(台) 答:前4个月普通垃圾桶平均每月销售200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平均数知识的掌握。 20.(1)2014;1500 (2)350本 (3)2280本 (4)600本 【解析】 【分析】 (1)分别求出四个年份购买图书本数,再比较大小解答。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2014年购买科普类图 解析:(1)2014;1500 (2)350本 (3)2280本 (4)600本 【解析】 【分析】 (1)分别求出四个年份购买图书本数,再比较大小解答。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2014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多,2017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少。用2014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减去2017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解答。 (3)将这四年购买教育类图书本数相加求和即可。 (4)先求出这四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总本数,再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本数。 【详解】 (1)450+350=800(本),600+800=1400(本) 550+550=1100(本),800+700=1500(本) 1500>1400>1100>800,则2014年购买的图书最多,有1500本。 (2)800-450=350(本) 答:科普类图书购买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350本。 (3)700+550+680+350=2280(本) 答:从2014年到2017年,教育类图书共购买了2280本。 (4)(450+600+550+800)÷4 =2400÷4 =600(本) 答:从2014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购买科普类图书600本。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根据统计图找出需要的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21.600元 【解析】 【分析】 20÷5=4(盆),买20盆,加上送的4盆正好等于24盆,故只需要付20盆花的钱,用30乘20即可解答。 【详解】 20÷5=4(盆) 20+4=24(盆) 30×20 解析:600元 【解析】 【分析】 20÷5=4(盆),买20盆,加上送的4盆正好等于24盆,故只需要付20盆花的钱,用30乘20即可解答。 【详解】 20÷5=4(盆) 20+4=24(盆) 30×20=600(元) 答:一次购买24盆需要600元钱。 【点睛】 买5盆送1盆,买24盆只需要付20盆的钱,据此即可解答。 22.5桶 【解析】 【分析】 根据总钱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数=剩下的钱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能买几桶羽毛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00-110=190(元) 190÷38=5(桶) 答:剩 解析:5桶 【解析】 【分析】 根据总钱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数=剩下的钱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能买几桶羽毛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00-110=190(元) 190÷38=5(桶) 答:剩下的钱能买5桶羽毛球。 【点睛】 根据总钱数-一副羽毛球拍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3.512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用30乘3再乘8求出伙食费,100乘3再乘8求出住宿费,40乘8求出交通费,560乘3求出往返火车票费用,然后将四者的费用相加,即可解答。 【 解析:5120元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先用30乘3再乘8求出伙食费,100乘3再乘8求出住宿费,40乘8求出交通费,560乘3求出往返火车票费用,然后将四者的费用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 30×3×8 =90×8 =720(元) 100×3×8 =300×8 =2400(元) 40×8=320(元) 560×3=1680(元) 720+2400+320+1680 =3120+320+1680 =3440+1680 =5120(元) 答:需要5120元钱。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 24.表格见详解,6千克 【解析】 【分析】 用每千克奶糖的价钱乘6,求出买6千克奶糖花费的钱数。再加上买巧克力糖花费的钱数,求出小丽的总钱数。用买巧克力糖花费的钱数除以买巧克力糖的重量,求出每千克巧克力 解析:表格见详解,6千克 【解析】 【分析】 用每千克奶糖的价钱乘6,求出买6千克奶糖花费的钱数。再加上买巧克力糖花费的钱数,求出小丽的总钱数。用买巧克力糖花费的钱数除以买巧克力糖的重量,求出每千克巧克力糖的价钱。用小丽的总钱数除以每千克巧克力糖的价钱,求出购买巧克力糖的重量。 【详解】 类别 单价 数量 总价 巧克力糖 ?元/千克 2千克 48元 奶糖 16元/千克 6千克 ?元 48+16×6 =48+96 =144(元) 48÷2=24(元/千克) 144÷24=6(千克) 答:她一共可以买6千克巧克力糖。 【点睛】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数量关系式: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本题关键是求出小丽的钱数,再求出购买巧克力糖的重量。 25.17厘米 【解析】 【分析】 围成三角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已知底边,可以求出两个腰的长度和,又因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8−14=34(cm) 34÷ 解析:17厘米 【解析】 【分析】 围成三角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已知底边,可以求出两个腰的长度和,又因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48−14=34(cm) 34÷2=17(cm)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17cm。 【点睛】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周长的含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