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资料专题试卷优质及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普通中学生,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身体重力约为500NB身高约为165cmC步行速度约为4km/hD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3Pa2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B只要力的三要素中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效果就相同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且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则产生的效果就相同D如果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3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滑板底部安装
2、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有关D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时,人的重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A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磨刀不误砍柴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C拦河坝上窄下宽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轮船浮在水面上利用空心的办法增大浮力5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
3、的压强相等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不相等6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正确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医用剪刀B剪铁皮的剪刀C挑线头的剪刀D修树枝的剪刀7如图,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球下沉,碗漂浮,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杯底受到水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甲=F乙 p甲=p乙BF甲F乙 p甲p乙CF甲F乙 p甲p乙DF甲F乙 p甲p乙8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分别在水平拉力F甲和F乙的作用下,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拉力F甲和F乙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F
4、甲F乙F甲=F乙W甲W乙W甲”、“=”、“v乙,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关系是,而由上述解析可知,根据,可得,故正确,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9形状 运动状态 【详解】1跳水运动员到起跳板上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作用使跳板的形状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用力将铅球斜向上直线推出,结果是沿曲线运动,是由于铅球受到的重力作用改变了铅球的运动方向,即改变了铅球的运动状态,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不是 运动状态 惯性 【详解】1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的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底盘下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即此时汽车在竖直
5、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由于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2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3刹车后,车因为自身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11F解析:= = 【详解】1铅块相同,故其对铁块和海绵的压力相同,为铅块的重力,故F1=F2。2铅块对铁块与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由固体压强公式可知压强也相同,即p1=p2。12质量 超速 【详解】1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操作原则,应当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通过观察
6、木块被推开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2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这也是开车时不能超速的原因。134 1.2 0.3 0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它的读数是2.4N,由于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是2.4N。2测力计的拉力是2.4N,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0.5m,根据可知,拉力做功是拉力做功是1.2J。3由2解析可知,拉力做功是1.2J,这个过程用时4s,那么根据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是拉力做功的功率是0.
7、3W。4这个过程,木块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它只是水平移动,在这个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那么重力不做功,木块所受的重力做功为0。14快 小 【详解】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155.4 【详解】(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FG5.4N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p2000Pa(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解析:5.4 【详解】(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FG5.4N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p2000Pa(
8、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点在桌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动力最小,应该使动力臂最长,所以应在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设直棒的长为L,由题知l1L,重力的力臂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即FL5.4NL解得F5.4N。16810 40 【详解】1由图乙可知,A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h与F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h=kF+b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可解得函数为h=5解析:810 40 【详解】1由图乙可知,A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h与F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h=kF+b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
9、可解得函数为h=510-4F+0.2当h=0时(即物体刚离开液面),解得F=-400;由题意可知它表示的量就是工件受到的重力,即当浸入深度为0时(工件在空气中),要用400N的力向上提起,所以工件的重力G=400N,C点所对应状态,即工件刚好完全浸入h=0.5m,即立方体工件的边长是0.5m,当浸入深度为0.2m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V排=Sh浸=0.5m0.5m0.2m=0.05m3工件处于漂浮,则F浮=G油gV排=G则油的密度油=0.8103kg/m32由图乙可知,当浸入深度为0.2m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当F=400N时,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0.4m,工
10、件下降时,同时液面上升,所以此时工件下底面比漂浮时向下运动了0.1m,工件的重心下降0.1m,重力对工件做的功W=Gh=400N0.1m=40J三、解答题17【详解】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FG30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解析:【详解】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受竖直向上的浮力F和竖直向下的重力G而处于静止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FG30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物体所受浮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8【详解】(1)过支点O向阻力作
11、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解析:【详解】(1)过支点O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对杆的压力,方向向下,所以为了使自拍杆平衡,则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因动力与动力臂垂直,则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如图所示19【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
12、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解析:【详解】人用力往下拉绳把重物提升,说明人的拉力方向向下,按此反向绕线,绳子的起始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如图所示:20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23测量物体解析: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详解】(1)1测量物体重力前,需要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2)23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
13、向下的;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大小相等,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3)4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为G=m9.8N/kg=0.7kg9.8N/kg=6.86N21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的大小 1.6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在路面上撒炉渣(或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或换防滑轮或安装防滑链或在车上放解析: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的大小 1.6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在路面上撒炉渣(或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或换防滑轮或安装防滑链或在车上放重物等) 【详解】(1)12实验中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水
14、平拉动木块在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4如果小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受到压力的大小。(3)5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甲图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4)67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压力变小了,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
15、大小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5)8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造成的,因此要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就要想办法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比如:在路面上撒炉渣,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换防滑轮;安装防滑链;在车上放重物,增大压力等。二22乙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能 【详解】(1)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发现:液体都是水,乙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更深,左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解析:乙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能 【详解】(1)1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发现:液体都是水,乙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更深,左
16、右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2图乙、丙中橡皮膜深度相同,但朝向不同,但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3结合乙、丁两图可知,丁图中金属盒所处液体中较浅,而U形管高度差大,说明该处的压强更大,由此可知丁图中液体的密度更大,所以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二23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2)解析: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1)1弹簧测力计
17、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2)2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8N6N2N(3)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知,随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所受浮力也增大,说明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E可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56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步骤B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浮力的大小,即FF浮B8N7N1N在步骤C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2N,在步骤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E8N5.6N2.4N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C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所以V排水V排液根据阿基
18、米德原理所以盐水的密度为(5)789取一个容积为100mL100cm3的空烧杯,并放入小球;在烧杯中缓慢倒入密度为0.8g/cm3酒精,发现倒入32g的酒精后,恰好将烧杯装满;酒精的体积为则小球的体积为V100cm340cm360cm3小球的质量为m球球V0.9g/cm360cm354g设小球悬浮或沉底,则倒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V液100cm360cm340cm3则液体的密度为液体的密度大于球的密度,故球在液体中是漂浮的。9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液体的体积为V液100cm3V0.0001m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质量为即解得液1.1103kg
19、/m31.1g/cm324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A 速度 相同 质量 B 【详解】(1)1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A动能的大小。(2)3解析:木块被撞击的距离 A 速度 相同 质量 B 【详解】(1)1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木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判断小球A动能的大小。(2)3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质量一定,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3)45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改变了物体质量,由控制变量法,要控制速度相
20、同,故应该让球从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6若利用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同一物体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让物体在水平面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不同。在压力不变时,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必须增加的器材是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故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选B。25匀速竖直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80% 增大 钩码重和动滑轮的重 【详解】(1)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解析:匀速竖直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21、80% 增大 钩码重和动滑轮的重 【详解】(1)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2动滑轮被5根绳子承担,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和动滑轮移动距离的5倍,因此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3)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4使用滑轮组时,增加钩码的重力,增大了有用功,同时额外功不变,因此机械效率会增大。(5)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物体重、动滑轮重有关,如果动滑轮重不变,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对滑轮组机械效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钩码重和动滑轮的重。26(1)1.96N;(2)2.16N,1.76N【分析】根据问题中对于重力和合力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重力和
22、合力的计算,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进行求解。【详解】(1)由得:苹解析:(1)1.96N;(2)2.16N,1.76N【分析】根据问题中对于重力和合力的提问可知,本题考查重力和合力的计算,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进行求解。【详解】(1)由得:苹果受到的重力为:(2)苹果上升过程中所受重力与阻力方向相同,所以合力的大小为:苹果在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方向与阻力方向相反,所以合力大小为:278 【详解】解:(1)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重力为图像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解析:8 【详解】解
23、:(1)由图像可知,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重力为图像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的情况,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拉力为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2)由得圆柱体完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圆柱体的质量为圆柱体的密度:(3)若忽略液面变化,由图像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物体又下降4cm,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因此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4)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为水面升高的深度为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为答:(1)圆柱体的重力为12N,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2)圆柱体的密度为。(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与圆柱体未浸入水前相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28(1)72 J;(2)9W;(3)72N【详解】解:(1)拉力F做的总功为有用功为(2)拉力F的功率为(3)物体受到的的滑动摩擦力答:(1)有用功为72焦耳;(2)拉力F的功率解析:(1)72 J;(2)9W;(3)72N【详解】解:(1)拉力F做的总功为有用功为(2)拉力F的功率为(3)物体受到的的滑动摩擦力答:(1)有用功为72焦耳;(2)拉力F的功率为;(3)物体受到的的滑动摩擦力7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