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61499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下册物理滨州物理实验题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1某物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表: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Nkg-1)物体10.10.999.9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19.7(1)在探究过程中,测量工具除有天平外,还需要_。(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3)小刚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他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他的探究方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_。答案: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

2、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解析: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质量用天平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2)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同一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因此可得结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34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要控制物体的材质,质量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进行探究,小刚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没有控

3、制质量相同,因此不可行。2小明观察到电风扇、落地灯等都有大而重的底座,使它们不易翻倒。由此提出两个猜想:物体的稳度(稳定程度)可能与物体重心高低有关;物体的稳度可能与支撑面积的大小有关。为验证猜想,他将三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固定在三个相同的圆柱体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其重心O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再用同样的力在三个圆柱体的同一位置小心地向左推翻圆柱体,比较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并记录在下表中。请你解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123重心高低低中高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大较大小(1)上述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_(选填“”或“”);(2)圆柱体的稳度是通过 _来反映的;(3)为了增大货车行驶时

4、的稳度,结合上述实验,给正在装货的司机提出一个合理建议 _。答案: 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 将质量较大的货物装在下部,质量较小的货物装在上部 【详解】(1)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圆柱体相同,支撑面积的大小不变,橡皮泥放置的位置不解析: 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 将质量较大的货物装在下部,质量较小的货物装在上部 【详解】(1)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圆柱体相同,支撑面积的大小不变,橡皮泥放置的位置不同,重心的位置不同,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不同,稳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猜想。(2)2该实验是通过圆柱体刚好翻倒时转过的角度来表示稳度的大小,越大,稳度越大,这是转换法的应用。(3)3大货车

5、在行驶时,支撑面积的大小不变,可以通过将质量较大的货物装在下部,质量较小的货物装在上部来增大行驶时的稳度。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两根原长都为8cm、粗细不同的A、B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当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cm。(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图丙所示两测力计,它们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用橡皮筋_(选填“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较高。(3)若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

6、力计,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N。(4)实验小组同学想利用丙图中A橡皮筋测力计制作一个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他们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了2种液体,用A橡皮筋测力计分别测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下表是2次测得的总重力及对应液体的密度(g取10N/kg)。则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_N的位置。液体种类酒精植物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62.7液体密度(103kg/m3) 0.80.9答案:A 22.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解析:A 22.

7、5 1.8 【详解】(1)1由图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况下,橡皮筋伸长量x与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变化关系为一直线,说明橡皮筋的伸长x与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FA=kAxA,由图知,当FA=5N,xA=10cm,带入数据得kA=0.5N/cm,因此FA=0.5xA,在A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6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 (2)2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3)3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

8、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4)4液体的重力G液=mg=液gV测量液体密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桶+G液测量酒精时G桶+0.8103kg/m3V10N/kg=2.6N测量植物油时G桶+0.9103kg/m3V10N/kg=2.7N将两式联立,解方程组得G桶=1.8N,该密度计的零刻度线应标记在A橡皮筋测力计刻度板上1.8 N的位置。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9、”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质量100200300400500重力1.03.64.05.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_(“竖直”或“水平”)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_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3)第2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N;(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从图中可看出所描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现象称为_;(5)从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竖直 静止 2 误差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详

10、解】(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2测量物体解析:竖直 静止 2 误差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详解】(1)1实验前,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应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2)2测量物体重力时,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3)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2N。(4)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从图中可看出所描的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现象称为误差。(5)5从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

11、比。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如下表数据所示:m/kg0.10.30.50.70.9G/N0.982.944.906.86(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_和_;(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_N;(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_;A B C D(4)你认为在太空站工作时,用同样的器材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答案:天平 弹簧测力计 8.82 B 不能 【详解】(1)12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质量需要托盘天平,测重力需要弹簧测解析:天平 弹簧测

12、力计 8.82 B 不能 【详解】(1)12实验目的是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因此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测量质量需要托盘天平,测重力需要弹簧测力计。(2)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9.8N/kg当物体的质量为0.9kg时,它受到的重力G=mg=0.9kg9.8N/kg=8.82N(3)4因为=9.8N/kg为正比例函数,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图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B。(4)5由于物体在太空中不再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不能进行此实验。6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后来,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他是让

13、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就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著名的牛顿_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选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答案:速度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 实验推理 不是 【详解】(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车从斜

14、面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主要与高度有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解析:速度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 实验推理 不是 【详解】(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主要与高度有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23物体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三个表面其中木板表面最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远,故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不会改变,将以恒定速度运动下去。456物体在没有受到的外力

15、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因为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属于理想状态,因此实验结论不能直接验证,科学家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用推理得到的。7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水平长木板、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_运动,根据_的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木块进行了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操作,记录数据为表中1、2,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_;实验序号接触面压力/N滑动摩擦力/N1木块的正面与木板2.00.42木块的正面与木板2.50.5

16、3木块的侧面与木板2.00.6(3)表中第1和3两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 (_)A.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两次木块对木板的压强不同C.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D.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4)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_。为解决上述问题,小丽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_。答案: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条件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解析

17、: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条件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 很难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无论长木板怎样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 【详解】(1)12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的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相等,这样可以间接的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3由表中1、2数据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快慢、接触面积大小、压强大小无关。表中1和3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不同

18、,滑动摩擦力不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造成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5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实验中要让木块在水平板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在拉动木块时,由于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导致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6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拉动长木板运动过程中,上面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受平衡力的作用,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正方体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由于弹簧测力计和木块静止不动,所以更容易读数。8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梦将三个完全相同

19、的木块分别放在三个固定的水平表面上,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三个实验:其中甲实验中的水平表面是木板,乙、丙两实验中的水平表面是相同的毛巾。(1)实验中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表面做 _运动,根据 _知识,测出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2)如果小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他应控制相同的量是 _,而改变接触面受到的 _;(3)该物体在木板表面所受的摩擦力是 _N;(4)同组的小阳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你认为小阳的结论是 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

20、的证据是 _;(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结合生活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_。答案: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的大小 1.6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在路面上撒炉渣(或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或换防滑轮或安装防滑链或在车上放解析: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的大小 1.6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在路面上撒炉渣(或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或换防滑轮或安装防滑链或在车上放重物等) 【详解】(1)12实验中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

21、小,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34如果小梦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受到压力的大小。(3)5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6N,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所以甲图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4)67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压力变小了,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5)8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造成的,因

22、此要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就要想办法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比如:在路面上撒炉渣,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换防滑轮;安装防滑链;在车上放重物,增大压力等。9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_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图甲和图_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实验中发现很难使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选填“不需要”或“需要”)

23、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需要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解析:匀速直线 等于 乙 不需要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3分析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压力较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故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相对于地面静止,受到的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24、为一对平衡力,并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故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10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路程的影响”实验中:(1)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B增大斜面的倾角,让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C斜面倾角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上比A位置低的位置滑下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2)调试成功后,小明每次均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小车滑下后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运动,最终小车静止的位置用小红旗做了标记,分别是、号位置,

25、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_(选填“长”或“短”);(3)进一步推理可得:若小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零,小车将_(填小车的运动状态)答案:B 长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可以让小车有更长的路程可以滑行。所以A做法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解析:B 长 做匀速直线运动 【详解】(1)1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可以让小车有更长的路程可以滑行。所以A做法可行,故A不符合题意;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变得更大,速度更大,通过的路程将比原来更长,更容易滑出木板。所以B做法不可行,故B符

26、合题意;C斜面倾角不变,让小车从斜面上比A位置低的位置滑下,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从而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所以C做法可行,故C不符合题意;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所以D做法可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由图示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路程越长。(3)3由(2)分析可知,阻力如果越来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将越来越长,如果不受力,小车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一直不变。所以进一步推理可知,当阻力为零时(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7、。11两只杯子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甲乙),小刚利用微小压强计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请结合小刚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当压强计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刚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环境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刚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杯子中盛的是甲液体。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

28、。答案:大于 B 不可靠的 没有保证深度相同 【详解】(1)12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作用时,U形管中两侧液面应是相平的,而由图(a)可知,此时U形管中左侧液面高度解析:大于 B 不可靠的 没有保证深度相同 【详解】(1)12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作用时,U形管中两侧液面应是相平的,而由图(a)可知,此时U形管中左侧液面高度低于右侧液面高度,说明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大于当地环境大气压;为了控制无关变量,应调节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使其等于当地环境大气压,调节方法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故选B。(2)34因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与所处深度均有关,故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

29、关系时,应控制压强计所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而由图中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强计的深度不同,故无法判断哪种液体的密度较大,故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12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U形管压强计内液体是水,密度为水=1.0103kg/m3。实验中改变容器内液体的密度液,分别测出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U形管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H,数据记录如下表。(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用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_来反映的;序号液(g/cm3)h(cm)H(cm)10.85.04.0210.08.0315.012.041.05.05.0510.010.0615.015.071.25.06.0810.0

30、12.0915.018.0(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数据,每次实验时,=_(用水和液表示)。答案:高度差 越大 越大 【详解】(1)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利用转换法通过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映的。(2)2分析表中1、2、3或者4、5、6,亦或7、解析:高度差 越大 越大 【详解】(1)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是利用转换法通过U形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反映的。(2)2分析表中1、2、3或者4、5、6,亦或7、8、9三组数据会发现,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远大。3分析表中1、4、7或者2、

31、5、8,亦或3、6、9三组数据会发现,深度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4进一步分析表中1、2、3三组数据可知4、5、6三组数据可知7、8、9三组数据可知总结可得到13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_的压强都相等;(2)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_b(选填“”“”或“=”),a、c两

32、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a_c(选填“”“”或“=”)。答案:各个方向 【详解】(1)1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是相同的,即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是相等的。(2)2由图D可知解析:各个方向 【详解】(1)1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橡皮膜的方向不同,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是相同的,即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是相等的。(2)2由图D可知,a液体的深度要大于b液体的深度,橡皮膜没有发生形变,说明此处的压强相同,根据p=gh可知,a的密度要小于b的密度,即ab。3图E中,c液体的深度要大于c液体的深度,橡皮膜向左发生了形变,说明右侧的压强大,根据p=gh

33、可知,a的密度要大于c的密度,即ac。14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 _的大小来比较的,该物理研究方法叫做 _法;(2)通过比较图B和图 _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通过比较D、E两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 _的关系,可得出结论:_;(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下各个方向的压强 _。答案:高度差 转换法 D 增大 液体密度 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等 【详解】(1)12压强计是通

34、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解析:高度差 转换法 D 增大 液体密度 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等 【详解】(1)12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2)34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改变液体深度,图B、D符合要求,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56比较D、E两个图可知,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深度一定时,液体压强

35、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4)7比较A、B、C三个图,液体的密度和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不同,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说明金属盒处的液体压强相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15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的值。(1)实验中,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2)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是一对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cm,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

36、值为_Pa;(4)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_;(5)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答案: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解析:活塞 平衡力 6.00 1.1105Pa 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详解】(1)1

37、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强。(2)2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3)34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8.00cm2.00cm6.00cm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体积V4.5mL4.5cm3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0.75cm2根据(2)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大气压力为F8.2N,大气压强的数值为p=1.1105Pa(4)5当注射器气体无法排尽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在面积S不变时,由p可知,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5)6 7 因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

38、m2,当大气压约p=100000Pa时,若面积为S=2cm2=0.0002m2时,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为已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所以实验时应选用甲注射器。16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_。ACDB ABCD BACD CADB(2)如图甲所示,通过探究,若等式_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3)在采用图甲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时,若测力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零,则小明同学_

39、得出;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则小明_得出。(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4)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当小川缓慢调高升降台,且容器不与重物接触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_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F1F3= F4F2/ F4F2=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解析: F1F3=

40、 F4F2/ F4F2=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再测量石块的重力,随后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称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故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BACD。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2)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浮GF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3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若等式F1F3= F4F2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3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与对应的准确的测量值每次相差的值是不变的,故对应的两次测力计示数相减差值不变,那么所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则小

41、明同学能得出4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不受影响,因此小明仍能得出F浮G排(4)5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液gV排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称重法测测力F浮GF示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示GF浮变小。6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7将烧杯、水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

42、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即F压G杯+G杯内水+G物F示因G物F示F浮所以F压G杯+G杯内水+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所以F压G杯+G杯内水+G排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是个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不变。17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形容,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100g,小筒底面积50cm2,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而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1)当小筒的刻度为最大测量值的时候,小筒排开水的体积是_cm3;(2)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g;(3)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选填“大”或“小”)(4)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