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61436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书的重力约为8N B.一名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104Pa C.一台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90% D.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为100W 答案:B 解析:B 【详解】 A.八年级物理书的质量约 250g=0.25kg 受到的重力为 G=mg=0.25kg×10N/kg=2.5N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 p==1×104Pa 左右;故B符合题意; C.起重机虽然功率较大,但需要做的额外功很多,所以机械效率远小于90%;故C不符合题意; D.优秀运动员短时间运动的功率约为200W以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低碳出行,绿色环保”,自行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自行车轮胎做的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C.人骑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不变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B 【详解】 A.自行车的坐垫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使人感到舒服,故A错误; B.自行车轮胎做的凹凸不平是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 C.当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C错误; D.人对自行车的压力大小等于人的重力,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人和自行车重力之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D 【详解】 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 B.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B错误; C.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C错误; 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A 解析:A 【详解】 A.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正确; B.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放有鸡蛋的清水中加盐,鸡蛋上浮,是由于鸡蛋的重力变小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轮船漂浮在水面,它受到水的浮力可能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答案:B 解析:B 【详解】 A.向放有鸡蛋的清水中加盐,液体密度变大,未露出液面前,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浮力变大。所以鸡蛋上浮,是由于鸡蛋的浮力变大,而鸡蛋自身重力不变,故A错误; B.气象探测气球在空气中能够上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气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气球内充气体的密度一定小于空气的密度,故B正确; C.轮船漂浮在水面时,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 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的,漂浮时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同一支密度计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变,即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扫帚 B.瓶盖起子 C.钓鱼竿 D.筷子 答案:B 解析:B 【详解】 A.扫帚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了甲、乙两木筏如图,当两木筏静止在水面上,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 B.木筏所受浮力相等 C.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力不等 D.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不等 答案:C 解析:C 【详解】 甲、乙两木筏都是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条搭建而成,甲乙木筏的重力相同. A.甲乙两木筏都漂浮在水面上,由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为重力相同,所以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筏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两木筏排开水的重力相同,由于乙底面积小,所以浸入深度大; B.甲乙两木筏都漂浮在水面上,由浮沉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为重力相同,所以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 C.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而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N,所以木筏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木筏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甲木筏的受力面积(底面积)大,由 可知甲底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小. 8.如图所示,用3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4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及轮绳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 C.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12J 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9N 答案:B 解析:B 【详解】 A.物体B相对于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 B.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特殊情况),此时动滑轮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 所以滑轮移动的速度(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水平拉力F的功率 故B正确; C.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两段绳子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拉力平衡,即 则A物体对滑轮的拉力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滑轮对A的拉力也为15N,2s内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 所以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 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4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 同时地面对物体A还有向右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 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是小芳玩儿童蹦极跳床时的情景,在小芳与跳床接触的瞬间,跳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解析:形状 大小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床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变形。 [2]在方向和作用点一定时,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0.如图,正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车厢上,左端连接到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若小车突然做加速运动,则木块由于具有______将______(选填“压缩”或“拉伸”)弹簧,此时,木块受到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的摩擦力。 解析:惯性 拉伸 右 【详解】 [1][2]由题意知,原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弹簧也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小车突然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由于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相对小车向左运动,将拉伸弹簧。 [3]木块相对小车向左运动,则小车会给木块一个向右的摩擦力。 11.某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 解析:形状 见详解 【详解】 [1]滑冰运动员在冰冻的河面上滑冰时,对冰面有向下的压力,突然发现冰面出现了裂纹,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该机智的运动员马上趴伏在冰面上爬回河岸去,他这样做利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12.盘山公路实际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填写简单机械名称),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可以驶上高耸入云的山峰,盘山公路修的弯弯曲曲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汽车下山时,其重力势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斜面 省力 减小 【详解】 [1][2]盘山公路修的弯弯曲曲的,是为了使斜面更长,斜面越长越省力,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特殊的斜面。 [3]汽车下山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 13.质量为50kg的箱子,小明用80N的水平推力刚好使它沿粗糙水平面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移动了10m。则这个过程中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J,功率是______W,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N,小明改用100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g=10N/kg) 答案:F 解析:80 500 80 【详解】 [1]推力做的功为 W=Fs=80N×10m=80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3]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箱子重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 F支=G=mg=50kg×10N/kg=500N [4]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与受到的推力无关。故推力变100N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依然为80N。 14.如图,汽车“漂移”是一项高难度汽车表演。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若此时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________,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仍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 解析:不是 运动状态 惯性 【详解】 [1]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车的上方流速大、压强小,底盘下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即此时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由于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2]突然刹车且同时转动方向盘,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改变了汽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即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 [3]刹车后,车因为自身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向原来方向运动,导致汽车急转弯发生“漂移”。 1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所挂物体的重力为20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AB=2:1,则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_______N,它是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或“等臂”)杠杆。 答案:费力 【详解】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为 [2]因为拉力F大于物体的重力,即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解析:费力 【详解】 [1]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为 [2]因为拉力F大于物体的重力,即动力大于阻力,所以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16.将一个漂浮在油面上的立方体工件用竖直向下的力F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油的密度为___kg/m³,已知容器底面积为5000cm³,从漂浮到F=400N的过程中,重力对工件做的功为_______J。 答案:8×10³ 40 【详解】 [1]由图乙可知,A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h与F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 h=kF+b 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可解得函数为 h=5× 解析:8×10³ 40 【详解】 [1]由图乙可知,A点在CB的延长线上,且h与F是一次函数关系,设为 h=kF+b 函数过(0,0.2)和(600,0.5)两点,所以可解得函数为 h=5×10-4F+0.2 当h=0时(即物体刚离开液面),解得F=-400;由题意可知它表示的量就是工件受到的重力,即当浸入深度为0时(工件在空气中),要用400N的力向上提起,所以工件的重力G=400N,C点所对应状态,即工件刚好完全浸入h=0.5m,即立方体工件的边长是0.5m,当浸入深度为0.2m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 V排=Sh浸=0.5m×0.5m×0.2m=0.05m3 工件处于漂浮,则 F浮=G ρ油gV排=G 则油的密度 ρ油==0.8×103kg/m3 [2]由图乙可知,当浸入深度为0.2m时,F=0,说明工件处于漂浮状态,当F=400N时,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0.4m,工件下降时,同时液面上升,所以此时工件下底面比漂浮时向下运动了0.1m,工件的重心下降0.1m,重力对工件做的功 W=Gh=400N×0.1m=40J 17.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A和传送带一起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试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图示。 答案:【详解】 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A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物体 解析: 【详解】 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没有牵引力,也就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物体A就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上是不受力的;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物体A竖直方向上是静止的,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图时:画出受力物体,用一个小方块来表示;画出标度,重力是10N,标度设为5N;作用点画在物体的中心,画出表示重力和支持力的射线;按要求截取线段;标出箭头、写上数值;如图 18.仰卧起坐运动是以臀部为支点O,利用腹部发力,带动人体上半身往上运动,若腹部施力位置为M,请画出最小动力F。 答案:【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 解析: 【详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9.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最小的力提升物位,请画出绳子的绕法。 答案:【详解】 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物体。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绕起。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物体。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定滑轮绕起。如下图所示: 20.兴趣小组同学用橡皮泥和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 (1)他们所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能测量的最大力是________; 在使用它测量力前,应先进行的调节是_________。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m/kg 0.06 0.10 0.18 0.22 0.32 0.34 重力G/N 0.6 1.0 1.8 2.2 3.2 3.4 ①探究过程中还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发现物体重力与质量的_______是一定值,于是我们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 (3)探究物体重力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时,同学们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被测物体 橡皮泥1 橡皮泥2 橡皮泥3 橡皮泥4 形状 长方体 三棱柱 四棱锥 球形 重力/N 4.2 3.8 3.6 4.4 同学们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他们形成这一错误结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答案:2N 5N 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天平 比值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未控制各橡皮泥的质量相同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大格是 解析:2N 5N 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天平 比值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未控制各橡皮泥的质量相同 【详解】 (1)[1][2]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上一个大格是1N,分为10个小格,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能测量的最大力是5N。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指针没有指零,将指针调到零刻线。 (2)①[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除了测量物体的重力,还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到天平。 ②[5][6]由实验数据可知,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 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7]用小刀雕刻橡皮泥的过程中,不仅形状发生改变,质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得出了重力与形状有关的错误结论。 21.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后来,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______;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______就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______。著名的牛顿______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_____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 答案:速度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 实验推理 不是 【详解】 (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主要与高度有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 解析:速度 阻力 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 实验推理 不是 【详解】 (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主要与高度有关,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 (2)[2][3]物体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三个表面其中木板表面最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远,故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不会改变,将以恒定速度运动下去。 [4][5][6]物体在没有受到的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因为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属于理想状态,因此实验结论不能直接验证,科学家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用推理得到的。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程度来确定的。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______。 答案: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 (1)[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解析:形变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 压强 【详解】 (1)[1] 海绵的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2]从乙丙中可以看出,砖块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同,丙中受力面积小,海绵的形变大,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乙丁中,受力面积相同,丁图中海绵受到的压力大,海绵的形变程度大,说明: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4)[4]物体学中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3.小明和小华端午节假期游玩时捡到了一些鹅卵石,他们想知道这些鹅卵石的密度,便各自选取了一块鹅卵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 ①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旋动,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小明将鹅卵石放在天平左盘中,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g; ③用细线拴好鹅卵石,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若将鹅卵放入量中时不小心溅了些水出来,这样使得鹅卵石的测量值相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2)小华利用形状规则且透明的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同样测出了鹅卵石的密度,其测量方法如下: A、如图丙所示,小华将物块放入水平桌面上的水槽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6cm; B、如图丁所示,将鹅卵石放在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4cm; C、如图戊所示,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物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6cm; ①鹅卵石的质量m=______g; ②鹅卵石的体积V=______cm3; ③鹅卵石的密度ρ=______kg/m3。 答案:左 27.4 2.74×103 偏大 360 120 3×103 【详解】 (1)①[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 解析:左 27.4 2.74×103 偏大 360 120 3×103 【详解】 (1)①[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2]天平平衡时,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质量的和,即 ③[3]鹅卵石的体积为 鹅卵石的密度为 [4]将鹅卵石放入量筒中时不小心溅了些水出来,导致后来放入鹅卵石后的体积读数偏小,则所测鹅卵石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计算出来的鹅卵石密度偏大。 (2)①[5]如图丙,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 ① 如图丁,鹅卵石放在木块上,木块还是漂浮在水面上 ② ②-①得鹅卵石得重力 鹅卵石的质量 ②[6]如图戊,鹅卵石吊在木块下端,鹅卵石和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③ 由②③得 所以,鹅卵石的体积 ③[7]鹅卵石的密度 24.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大小; (2)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探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与 ______的关系; (3)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答案: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 速度 受到阻力的作用 【详解】 (1)[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是通过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 (2)[2]图中实 解析: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 速度 受到阻力的作用 【详解】 (1)[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是通过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 (2)[2]图中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同一个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即钢球滚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不同的,即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3)[3]由于木块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木块最终会停下来。 25.复习物理实验时,小美和小丽在探究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旋一些(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______端会下降(选填“左”或“右”)。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个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图乙中________即可; (3)小丽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按图丙进行实验,一种按图丁进行实验。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更好?_______方案更好,并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4)实验中小丽发现,杠杆在O点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杠杆平衡时不会影响到杠杆的平衡。请分析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右 水平 左 见解析 丙 将左侧的两个钩码挂到右侧的两个钩码下面 这个作用在O点的力的力臂等于零 【详解】 (1)[1][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 解析:右 水平 左 见解析 丙 将左侧的两个钩码挂到右侧的两个钩码下面 这个作用在O点的力的力臂等于零 【详解】 (1)[1][2]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3][4]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5G×4L>2G×3L 左端大,故左端下降;如果不改变钩码总个数和悬挂点位置,需要将左侧的两个钩码挂到右侧的两个钩码下面,可以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3)[5][6]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在图丙的力与力臂垂直,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图丁的力不与杠杆垂直,力臂不方便测量,图丙好。 (4)[7]杠杆在O点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与杠杆自身重力都过杠杆的支点,力臂为零,这两个力在探究杠杆平衡时不会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26.一辆轿车的总质量为2t,当它在水平高速公路上以108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它重力的0.125倍。求: (1)轿车以108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2)轿车以108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时,轿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 1250N;(2) 3.75×104 W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这辆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f=0.125G=0.125mg=0.125×2×10^3 kg×10N/kg=1250N 解析:(1) 1250N;(2) 3.75×104 W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这辆电动汽车受到的阻力是: f=0.125G=0.125mg=0.125×2×10^3 kg×10N/kg=1250N; 由于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电动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F=f=1250N; (2)轿车的速度v=108km/h=30m/s;由知道,电动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 答:(1)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250N; (2)轿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3.75×104 W。 2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cm3,ρ木=0.6×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答案:(1)6N;(2)0.8×103kg/m3 【详解】 解:(1)木块的重力 G木=m木g=ρ木gV木=0.6×103kg/m3×10N/kg×1000×10-6m3=6N 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受到 解析:(1)6N;(2)0.8×103kg/m3 【详解】 解:(1)木块的重力 G木=m木g=ρ木gV木=0.6×103kg/m3×10N/kg×1000×10-6m3=6N 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木=6N (2)当刚木块好浸没时,由平衡条件得浮力 F'浮=G木+F=6N+2N=8N 液体密度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N; (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须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则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28.如图是用滑轮组从水中提升重物A,A的体积为1.2×103cm3,质量为2100g,整个打捞过程A被匀速提升,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忽略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水的阻力,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A受到的重力; (2)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3)A完全离开水面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4)A完全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留1位小数) 答案:(1)21N;(2)9N;(3)9N;(4)77.8% 【详解】 解:(1)物体A的质量 物体A所受重力 (2)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受到的浮力 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解析:(1)21N;(2)9N;(3)9N;(4)77.8% 【详解】 解:(1)物体A的质量 物体A所受重力 (2)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受到的浮力 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 (3)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 则 由得 即 解得 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A完全出水后,钢绳拉力 (4)由 得,A完全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1)A受到的重力为21N; (2)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拉力是9N; (3)A完全离开水面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9N; (4)A完全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7.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