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试卷经典及解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861248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试卷经典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试卷经典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重点中学试卷经典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0N B.人步行速度约20m/s C.一名初中生质量大约为50kg D.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500mL 2.如图所示的核桃夹,手在B点施力时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3.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保持静止 B.加速下落 C.匀速下落 D.减速下落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书包的背带很宽 C.推土机安装履带 D.破窗锤特别尖锐 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风筝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 C.活塞式抽水机利用大气压可以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接种疫苗时给注射器施力推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6.撬棒使用时是省力杠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大于阻力 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C.动力等于阻力 D.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7.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熔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1、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 1< p2 B.p 1> p2 C.p 1= p2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9.用气球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 ①如图1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__________,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部分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有关; ②当把图2中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_(选填“喷出的气体”或“周围的空气”)。 10.当乘坐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将向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倾倒,这是由于乘客具有___________。 11.为方便盲人行走,在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在盲道行走时会感到脚底不舒服,这是由于脚底跟地面的________减小,从而使脚底受到的压强________造成的(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A在B的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直线运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力示意图______; (2)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3.重力为0.1牛的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若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_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所受的阻力f_______0.1牛(选填:“<”、“>”或“=”)。 14.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 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 20m/s 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 9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推断飞机机翼形状应该是___________(选填“上凸下平”或“上平下凸”)。 15.天平实质是一个______杠杆。一辆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箱和砖头所受总重力G=12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它是一个______杠杆。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______N。 16.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则_____(填“甲”或“乙”)机器做功快;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需的时间之比为______;若做功时间相同,则甲、乙两机器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如图中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斜面对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18.图甲是拍照时用的自拍杆,可以简化为图乙中以O为支点的杠杆,请你在图乙中画出: (1)阻力F2的力臂l2; (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9.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省力将货物提至高处,请在图中画出绕线方式。 20.小瑾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被测物体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2)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______; (3)小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她在分析了小瑾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瑾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质量0.1kg,重力0.99N改成0.98N;质量0.3kg,重力2.91N改成2.94N;你认为小华的做法 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 21.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当水平面材料不同时,小车所停的位置如图所示。 (1)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运动的越远。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会做___________运动。 (3)本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 22.(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a)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要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初速度相同应将小车从 ______(选填“相同”“不同”)高度静止释放; (b)请将小明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整: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 ______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 ______运动; (c)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全面的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 ______定律; (2)利用身边的物品也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利用一块海绵和一满瓶矿泉水进行了实验探究; (a)小亮将矿泉水瓶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实验现象如图图所示,他是通过观察 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有关; (b)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二 23.某同学利用粗细均匀且透明的水槽、细线、刻度尺、一个边长为10cm的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和足量的水等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不计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已知:。这位同学的测量方法如下: (1)如图甲所示,首先将正方体物块放入水中,物块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物块的重力,物块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6cm。 (2)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放在正方体物块上,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cm。由此可知,与甲图相比,在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金属块系在物块下方,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在丙图中物块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和______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金属块的体积______乙、丙两图中正方体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之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则金属块的密度______。 24.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A、B、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B、hC高处滚下(mA=mB<mC,hA=hC>hB)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我们要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比较;实验结论是______; (2)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______两图来进行实验;实验结论是______; (3)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_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_____球的动能最大。 25.图是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实验中所用的每个钩码重,杠杆上每一格长,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1.5 2 1 3 2 1 4 2 2 3 1 4 1.5 2 (1)实验开始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__,使杠杆在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在实验中便于测量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调节。 (2)第二次实验中,保持钩码位置不动,把杠杆左边的钩码拿走1个,要让杠杆保持平衡,则应该将杠杆右边的钩码拿走__个。 (3)第三次实验中,小明把杠杆左边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他的操作不规范,原因是他没有沿_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4)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请用公式表述杠杆的平衡条件:__。 26.水平桌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根据图中信息,求: (1)A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ρ水=1.0×103kg/m3,g=10N/kg) 27.小虎家买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茶几的中间是一个鱼缸。茶几摆放在客厅地面上。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g取10N/kg) 净重/kg 28 水容量/m3 0.12 支撑柱/个 4 每个支撑柱与地接触面积/m2 0.01 (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多少? 28.在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用2.4N的力竖直向上拉动细绳。10s内将总重为6N的钩码匀速提升了10cm,则提升钩码的过程中,求: (1)有用功的大小; (2)拉力做的功; (3)额外功的大小;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250g=0.25kg 受到的重力为 G=mg=0.25kg×10N/kg=2.5N 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m/s,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只一次性纸杯的容积一般在200mL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C 【详解】 将力施加在B点时比施加在A点时更容易夹碎核桃,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3.A 解析:A 【详解】 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灯仍处于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解析:D 【详解】 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书包的背带很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推土机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破窗锤特别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C 【详解】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错误; B.风筝是利用风筝上下方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升空的,不是因为受到空气的浮力,故B错误;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圆筒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利用大气压可以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故C正确; D.接种疫苗时给注射器施力推药液是利用推力将药液注射进去的,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B 【详解】 撬棒在使用时是省力杠杆,则动力要小于阻力,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故B正确。 故选B。 7.C 解析:C 【详解】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由于冰块漂浮,故有F浮=G冰,所以G冰=G排水;即冰块熔化后水的体积与原来冰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所以水面高度h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即:p1=p2. A.p 1< p2与分析不相符; B.p 1> p2与分析不相符; C.p 1= p2与分析相符; D.无法确定与分析不相符. 8.C 解析:C 【详解】 A.由题知,不知道甲、乙的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无法知道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未知,所以根据W=Fs不能确定F甲所做的功与F乙所做功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 即 故C符合题意; D.由题知,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9.形变 受力面积 右 喷出的气体 【详解】 ①[1][2]图1中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部分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②[3][4]图2中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右,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球给喷出的气体一个向后的力,则喷出的气体给气球一个相反的作用力。 10.前方 惯性 【详解】 [1][2]当乘坐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方倾倒。 11.受力面积 增大 【详解】 [1][2]在盲道行走时,脚与地面的受力面积减小了,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由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所以人感到不舒服。 12.A 解析: 不变 变大 变大 【详解】 (1)[1]木块A沿斜面匀速直线上升过程受到了重力,斜面给其的支持力,沿绳的拉力和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先找到物体的重心,过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G,过重心画一条垂直于斜面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N,沿绳方向画一条向上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过重心画一条沿斜面向下的线段,并在末端标上箭头和Ff,故如下图所示: (2)[2][3][4]物体A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匀速,即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变大;而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即为机械能,故机械能变大。 13.减小 = 【详解】 [1]木球从高空竖直落下,受到向上的阻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不变,阻力f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阻力变大,则木球在越来越快的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减小。 [2]当木球下落的快慢不变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阻力大小等于重力为0.1N。 14.F 解析:上凸下平 【详解】 [1]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说明飞机受到的重力为 15N;对飞机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为9牛,示数减小,说明飞机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升力的大小为 F′=G﹣F=15N﹣9N=6N [2]根据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可知,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也就是上凸下平。 15.等臂 省力 360 【详解】 [1]天平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代入已知条件 解得 故人手 解析:等臂 省力 360 【详解】 [1]天平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3]根据杠杆平衡原理 代入已知条件 解得 故人手向上的力F应为360N。 16.甲 2∶3 3∶2 【详解】 [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甲的功率较大,甲机器做功快。 [2]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3]若做功时 解析:甲 2∶3 3∶2 【详解】 [1]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为3∶2,甲的功率较大,甲机器做功快。 [2]若它们做同样的功,则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3]若做功时间相同,则甲、乙两机器所做的功之比为 三、解答题 17.【详解】 斜面对木块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斜面对木块A有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如图所示: 18.【详解】 (1)过支点O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 (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 解析: 【详解】 (1)过支点O向阻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阻力F2的力臂l2; (2)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l1;阻力为手机对杆的压力,方向向下,所以为了使自拍杆平衡,则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因动力与动力臂垂直,则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力,即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如图所示 19.【详解】 由工人站在地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由工人站在地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如图所示: 20.弹簧测力计 天平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不合理 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详解】 (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解析:弹簧测力计 天平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不合理 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详解】 (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所以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3]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4][5]实验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是绝不能随意修改数据,应以实验测量的数据为准,若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可以多测几次,故小华修改数据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21.越小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详解】 (1)[1]在这三次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 解析:越小 匀速直线 不需要 【详解】 (1)[1]在这三次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是因为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越远。 (2)[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会运动得无限远,即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3)[3]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 22.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 (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 解析:相同 小 匀速直线 惯性 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 倒出瓶中部分水 【详解】 (1)(a)[1]实验时要使小车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这样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2][3]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得较慢,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的缘故,根据实验,再科学推理可得出:小车若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4]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之为惯性定律。 (2)(a)[5]由实验现象可知,他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属于转换法。 [6]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因此该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b)[7]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因此,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他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瓶中的水倒出一部分,然后将矿泉水瓶倒立放在海绵上进行比较。 二 23.等于 小于 变大 变大 等于 等于 【详解】 (1)[1][2]如图甲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块的重力,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 解析:等于 小于 变大 变大 等于 等于 【详解】 (1)[1][2]如图甲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块的重力,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3][4]如图乙所示,将金属块放在正方体物块上,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液位升高,与甲图相比,在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变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3)[5]如图丙所示,用细线将金属块系在物块下方,静止时,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物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3cm。 [6]将物块和金属块看作一个整体,在乙、丙两图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则在丙图中物块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和等于乙图中物块受到的浮力,由于浮力大小与整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则金属块的体积等于乙、丙两图中正方体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之差。 (4)[7]由甲、乙两图可知 由乙、丙两图可知 联立可得金属块的密度为 可解得 24.a、c 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a、b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小球的动能大小 不能 C 【详解】 (1)[1]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解析:a、c 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a、b 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小球的动能大小 不能 C 【详解】 (1)[1]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研究动能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要控制速度相同,只改变质量大小,所以要保证小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要选择a和c两图来进行比较。 [2]根据转换法,通过比较纸盒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根据a和c实验现象,故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3][4]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要控制质量相同,只改变速度的大小,根据已知条件,故我们应该选择a、b两图来进行实验;a实验中,小球下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纸盒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也大,故得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5][6]根据转换法,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距离的长短,是为了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和纸盒将永远一直运动下去,就不能达到探究的目的了。 (4)[7]由实验可知,c中纸盒被撞击的距离最远,由转换法,则C球的动能最大。 25.平衡螺母 水平 力臂 左 2 竖直 【详解】 (1)[1][2][3][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解析:平衡螺母 水平 力臂 左 2 竖直 【详解】 (1)[1][2][3][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杠杆左端偏高,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5]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状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 所以 杠杆的处应该挂2个钩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2个。 (3)[6]第三次实验中,小明把杠杆左边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他的操作不规范,由表格可知原因是他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4)[7]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才正确,所以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B。 (5)[8]由 和 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故杠杆平衡的条件为。 26.(1)6000Pa;(2)70N 【详解】 解:(1)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 容器中A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 答:(1)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6000Pa; (2)容器底面受到水 解析:(1)6000Pa;(2)70N 【详解】 解:(1)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 容器中A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 答:(1)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6000Pa;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0N。 27.(1)120kg;(2);(3) 【详解】 解:(1)很据可得注入水的质量 m水=ρV=1×103kg/m3×0.12m3=120kg (2)茶几对地面的压力 F=G=mg=(28kg+120kg) 解析:(1)120kg;(2);(3) 【详解】 解:(1)很据可得注入水的质量 m水=ρV=1×103kg/m3×0.12m3=120kg (2)茶几对地面的压力 F=G=mg=(28kg+120kg)×10N/kg=1.48×103N 茶几对地面的压强 (3)因为塑料鱼在水中悬浮,所以塑料鱼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即 ρ=ρ水 塑胶鱼的质量 塑胶鱼的体积 答:(1)若将鱼缸注满水,则注入水的质量是120kg; (2)鱼缸中注满水时,茶几对地面的压强是; (3)小虎的爸爸买回一重为50N的实心塑胶鱼的艺术品,发现其恰能悬浮在鱼缸里的水中,求塑胶鱼的体积是。 28.(1)0.6J;(2)0.72J;(3)0.12J;(4)83.3% 【详解】 (1)有用功的大小为 (2)拉力做的功为 (3)额外功的大小为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有用功的大 解析:(1)0.6J;(2)0.72J;(3)0.12J;(4)83.3% 【详解】 (1)有用功的大小为 (2)拉力做的功为 (3)额外功的大小为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1)有用功的大小0.6J。 (2)拉力做的功为0.72J。 (3)额外功的大小为0.12J。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