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人教版七7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学业水平(附解析)一、选择题1的算术平方根是()A3B3C9D92如图为一只小兔,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BCD3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B对顶角相等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5如图,ABCD,ADAC,BAD35,则ACD( )A35B45C55D706下列说法:两个无理数的和可能是有理数: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是三次二项式;立方根是本身的数有0和1;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点E在CD边上,AE,BE与线段FG相交构成,则1,2,之间的关系是( )A12180B21C2(12)D12a8如图,动点 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 1 次从原点运 动到点(1,1),第 2 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 3 次接着运动到点(3,2),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 2021 次运动后,动点 P的坐标是( )A(2020,1)B(2020,2)C(2021,1)D(2021,2)九、填空题9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2a-4|+|b+2|+4=2a,则2a+b=_十、填空题10若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则(
3、a+b)=_十一、填空题11在ABC中,若A=60,点O是ABC和ACB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OC=_十二、填空题12如图,BD平分ABC,EDBC,1=25,则2=_,3=_十三、填空题13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DE折叠,使点C落在边AB上的点F处,若,则_十四、填空题14规定,例如:,通过观察,那么_十五、填空题15已知点位于第一象限,到轴的距离为2,到轴的距离为5,则点的坐标为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1),B(1,1),C(1,2),D(1,2)动点P从点A处出发,并按ABCDAB的规律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若t202
4、1秒,则点P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x值:(1)25x2-64=0(2)x3-3=十九、解答题19完成下面的说理过程:如图,在四边形中,E、F分别是,延长线上的点,连接,分别交,于点G、H已知,对和说明理由理由:(已知),( ),(等量代换)( )( )(已知),( )( )二十、解答题20在如图的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小方格的顶点)上,(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C的坐标分别为(2,1),(1,1),并写出点B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将三角形ABC先
5、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三角形ABC,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并分别写出点A,B,C的坐标二十一、解答题21我们知道是无理数,其整数部分是1,于是小明用1来表示的小数部分请解答下列问题:(1)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3)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二十二、解答题22有一块面积为100cm2的正方形纸片(1)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 cm(直接写出结果);(2)小丽想沿着该纸片边的方向裁剪出一块面积为90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4:3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剪出符合要求的纸
6、片吗?二十三、解答题23如图1,把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BC边放置于长方形直尺DEFG的EF边上(1)根据图1填空:1 ,2 ;(2)现把三角板绕B点逆时针旋转n如图2,当n25,且点C恰好落在DG边上时,求1、2的度数;当0n180时,是否会存在三角板某一边所在的直线与直尺(有四条边)某一边所在的直线垂直?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n的值和对应的那两条垂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二十四、解答题24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阅读理解: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1)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解:过点A作EDBC,BEAB,C 又EABBACDAC
7、180BBACC180解题反思:从上面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的功能,将BAC,B,C“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方法运用:(2)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提示:过点C作CFAB)深化拓展:(3)如图3,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70,点B在点A的左侧,ABC60,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AB与CD两条平行线之间,求BED的度数二十五、解答题25在中,射线平分交于点,点在边上运动(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交于点.(1)如图1,点在线段上运动时,平分.若,则_;若,则_;试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
8、?请说明理由;(2)点在线段上运动时,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射线交于点.试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先计算,再计算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的算术平方根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先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即可判断【详解】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移的定义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即可判断【详解】将图进行平移,得到的图形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移的定义3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的符合特点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
9、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的符合为“+、+”,第二象限的符合为“-、+”;第三象限的符合为“-、-”,第四象限的符合为“+、-”,由此可得点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合特点,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的符合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故此说法正确,是真命题;B、对顶角相等,故此说法正确,是真命题;C、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两条,故此说法正确,是真命题;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此说法错误
10、,是假命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判断求解.5C【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CBAD35,再由垂线的定义可得ACD是直角三角形,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即可得出ACD的度数【详解】ABCD,BAD=35,ADCBAD35,ADAC,ADC+ACD90,ACD90355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A【分析】根据无理数的运算、数轴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立方根的运算逐个判断即可【详解】两个无理数的和可能是有理
11、数,说法正确如:和是无理数,0是有理数有理数属于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则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说法正确是二次二项式,说法错误立方根是本身的数有0和,说法错误综上,说法正确的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运算、数轴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立方根的运算,熟记各运算法则和定义是解题关键7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FG+BGF=18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FG+1=,2+BGF=,由此可得【详解】解:在长方形中AD/BC,AFG+BGF=180,又AFG+1=,2+BGF=,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
12、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能正确识图是解题关键8C【分析】分析点P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规律即可【详解】解:点P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做每运动四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4个单位,因为202150541,所以,前505次循环运动点P解析:C【分析】分析点P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规律即可【详解】解:点P坐标运动规律可以看做每运动四次一个循环,每个循环向右移动4个单位,因为202150541,所以,前505次循环运动点P共向右运动50542020个单位,剩余一次运动向右走1个单位,且纵坐标为1故点P坐标为(2021,1),故选:C【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规律探究题,解答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九、填
13、空题9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解析: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3,2a-40,已知等式整理得:|b+2|+=0,a=3,b=-2,2a+b=23-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
14、填空题101【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a、b的值【详解】解: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5=a+1,b=-3,a=4,(a+b解析:1【分析】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求a、b的值【详解】解:点A(5,b)与点B(a+1,3)关于x轴对称,5=a+1,b=-3,a=4,(a+b)2017=(4-3)2017=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关系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反数十一、填空题11120【分析】由题意可知求出ABC+A
15、CB=120,由BO平分ABC,CO平分ACB,可知OBC+OCB=ABC+ACB=60,所以BOC=180-OBC-OCB=解析:120【分析】由题意可知求出ABC+ACB=120,由BO平分ABC,CO平分ACB,可知OBC+OCB=ABC+ACB=60,所以BOC=180-OBC-OCB=120.【详解】A=60,ABC+ACB=120,BO平分ABC,CO平分ACB,OBC=ABC,OCB=ACB,OBC+OCB=ABC+ACB=60,BOC=180-OBC-OCB=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十二、填空题1250 【分析】
16、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位角分别相等可得出2=DBC,3=ABC=1+DBC,又由BD平分ABC得出DBC=1=25,利用等价替换法分别求出2和3即可解析:50 【分析】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位角分别相等可得出2=DBC,3=ABC=1+DBC,又由BD平分ABC得出DBC=1=25,利用等价替换法分别求出2和3即可【详解】解:BD平分ABC,DBC=1=25;又EDBC,2=DBC=25,3=ABC=1+DBC=50故答案为:25、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解题过程中采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十三、填空题135【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F
17、ED,BEF与DEC、FED三者相加为180,求出BEF的度数即可【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解析:5【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到DEC=FED,BEF与DEC、FED三者相加为180,求出BEF的度数即可【详解】解:DFE是由DCE折叠得到的,DEC=FED,又EFB=45,B=90,BEF=45,DEC=(180-45)=67.5故答案为:67.5【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分析】由题干得到,将原式进行整理化简即可求解.【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概括,找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和为1是解题关键.解析
18、:【分析】由题干得到,将原式进行整理化简即可求解.【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概括,找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之和为1是解题关键.十五、填空题15(5,2)【分析】根据点P在第一象限,即可判断P点横、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5,即可写出P点坐标【详解】解: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所以其横、纵坐标分别为正数解析:(5,2)【分析】根据点P在第一象限,即可判断P点横、纵坐标的符号,再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5,即可写出P点坐标【详解】解:因为点P在第一象限,所以其横、纵坐标分别为正数、正数,又因为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5,所以点P的横坐标为5
19、,纵坐标为2,所以点P的坐标为(5,2),故答案为(5,2)【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点的坐标,掌握各个象限点的坐标特征及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0,1)【分析】根据点A、B、C、D的坐标可得出AB、AD及矩形ABCD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1,1), B解析:(0,1)【分析】根据点A、B、C、D的坐标可得出AB、AD及矩形ABCD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1,1), B(-1,1),C(-1,-2), D(1
20、,-2)AB= CD= 2,AD= BC= 3,四边形ABCD 的周长= AB+ AD+BC+CD= 10P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的周长的循环运动,且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度P点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10秒2021=20210+1当t=2021秒时P的位置相当于t=1秒时P的位置t=1秒时P的位置是从A点向B移动一个单位此时P点的坐标为(0,1)t=2021秒时P点的坐标为(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与运动方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P点一个循环运动需要花费的时间.十七、解答题17(1)3;(2)【分析】(1)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
21、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先化简,然后合并求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解析:(1)3;(2)【分析】(1)根据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先化简,然后合并求解即可【详解】解:(1)原式(2)原式【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实数的混合运算等,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注意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十八、解答题18(1)x=;(2)x=【解析】【分析】(1)常数项移到右边,再将含x项的系数化为1,最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可得; (2)将原式变形为x3=a(a为常数)的形式,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可解析:(1)x=;(2)x=【解析】【分析】
22、(1)常数项移到右边,再将含x项的系数化为1,最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可得; (2)将原式变形为x3=a(a为常数)的形式,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解:(1)25x2-64=0,25x2=64,则x2=,x=;(2)x3-3=,x3=,则x=故答案为:(1)x=;(2)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将原等式变形为x3=a或x2=a(a为常数)的形式及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十九、解答题19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ADBC,进而得到ADE=C,再根据内错角相
23、等,两直解析: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先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ADBC,进而得到ADE=C,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ABCD【详解】证明:1=2(已知)1=AGH(对顶角相等)2=AGH(等量代换)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C(已知)ADE=A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二十、解答题20(1)坐标系见解
24、析,B(0,1);(2)画图见解析,A(2,1),B(4,3),C(5,1)【分析】(1)根据A,C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根据点B的位置写出点B的坐标即可(解析:(1)坐标系见解析,B(0,1);(2)画图见解析,A(2,1),B(4,3),C(5,1)【分析】(1)根据A,C两点的坐标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根据点B的位置写出点B的坐标即可(2)分别作出A,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B(0,1)(2)ABC如图所示A(2,1),B(4,3),C(5,1)【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
25、考题型二十一、解答题21(1)3,;(2)1;(3)【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估算出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与y的值,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详解解析:(1)3,;(2)1;(3)【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估算出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与y的值,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详解】(1),的整数部分为3,小数部分为;(2),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的整数部分为3,;(3),的整数部分为1,小数部分为,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 ,的相反数是:【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
26、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二十二、解答题22(1)10;(2)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出;(2)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长方形纸片的长与宽,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算解析:(1)10;(2)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出;(2)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长方形纸片的长与宽,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算术平方根定义可得,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为10cm;故答案为:10;(2)长方形纸片的长宽之比为4:3,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4xcm,则宽为3xcm,则4x3x90,1
27、2x290,x2,解得:x或x-(负值不符合题意,舍去),长方形纸片的长为2cm,56,102,小丽不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的正的平方根叫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为0也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二十三、解答题23(1)120,90;(2)1=120-n,2=90+n;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解析:(1)120,90;(2)1=120-n,2=90+n;见解析【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根据邻补
28、角的定义求出AB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ABE,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CG,然后根据周角等于360计算即可得到2;结合图形,分AB、BC、AC三条边与直尺垂直讨论求解【详解】解:(1)1=180-60=120,2=90;故答案为:120,90;(2)如图2,ABC=60,ABE=180-60-n=120-n,DGEF, 1=ABE=120-n,BCG=180-CBF=180-n,ACB+BCG+2=360,2=360-ACB-BCG=360-90-(180-n)=90+n;当n=30时,ABC=60,ABF=30+60=90,ABDG(EF);当n=90时,C=CB
29、F=90,BCDG(EF),ACDE(GF);当n=120时,ABDE(G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角的计算,垂线的定义,主要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读懂题目信息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DAC;(2)360;(3)6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CD,B=BCF,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DAC;(2)360;(3)6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CD,B=BCF,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3)过点E作EFAB,
30、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详解】解:(1)过点A作EDBC,B=EAB,C=DCA,又EAB+BAC+DAC=180,B+BAC+C=180故答案为:DAC;(2)过C作CFAB,ABDE,CFDE,D=FCD,CFAB,B=BCF,BCF+BCD+DCF=360,B+BCD+D=360;(3)如图3,过点E作EFAB,ABCD,ABCDEF,ABE=BEF,CDE=DEF,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ABE=ABC=30,CDE=ADC=35,BED=BEF+DEF=30+35=6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
31、添加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算二十五、解答题25(1)115,110;,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解析:(1)115,110;,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CAG=BAC=50;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30,FMD=GAC=5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FD的度数即可;已知AG平分BAC,DF平分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BAC,FDM=EDG;由D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FMD=GA
32、C;即可得FDM +FMD=EDG +GAC=C+BAC=(BAC+C)=140=7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FD=110;AFD=90+B,已知AG平分BAC,DF平分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BAC,FDM=EDG;由D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G=C,FMD=GAC;由此可得FDM +FMD=EDG +GAC=C+BAC=(BAC+C)=(180-B)=90-B;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FD=90+B;(2)AFD=90-B,已知AG平分BAC,DF平分EDB,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G=BAC,NDE=EDB,即可得FDM=NDE=EDB;由DE/AC
3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B=C,FMD=GAC;即可得到FDM=NDE=C,所以FDM +FMD =C+BAC=(BAC+C)=(180-B)=90-B;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FD=FDM +FMD=90-B.【详解】(1)AG平分BAC,BAC=100,CAG=BAC=50;,C=30,EDG=C=30,FMD=GAC=50;DF平分EDB,FDM=EDG=15;AFD=180-FMD-FDM=180-50-15=115;B=40,BAC+C=180-B=140;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BAC,FDM=EDG,DE/AC,EDG=C,FMD=GAC;FDM +FMD=E
34、DG +GAC=C+BAC=(BAC+C)=140=70;AFD=180-(FDM +FMD)=180-70=110;故答案为115,110;AFD=90+B,理由如下: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BAC,FDM=EDG,DE/AC,EDG=C,FMD=GAC;FDM +FMD=EDG +GAC=C+BAC=(BAC+C)=(180-B)=90-B;AFD=180-(FDM +FMD)=180-(90-B)=90+B;(2)AFD=90-B,理由如下:如图,射线ED交AG于点M,AG平分BAC,DF平分EDB,CAG=BAC,NDE=EDB,FDM=NDE=EDB,DE/AC,EDB=C,FMD=GAC;FDM=NDE=C,FDM +FMD =C+BAC=(BAC+C)=(180-B)=90-B;AFD=FDM +FMD=90-B.【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确定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