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1)(1)1下面是小明对身边一些物体所受重力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约是 2N B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是 50N C一张课桌所受的重力约是 8N D一支新铅笔所受的重力约是 20N 2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为短途出行的人们带来便利。下列关于骑行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 50m/s B骑车匀速转弯时,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C骑车下坡不蹬车,车也会越来越快,是因为车具有惯性 D在水平路面匀速骑行时,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2、衡力 3小明同学参加了一次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 B C D 4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大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 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
3、的摩擦 5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将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A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乙液体的密度比甲液体的密度大 D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6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如果两人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向支点 O 移动,则杠杆将()A仍能平衡 B大人那一端下沉 C小孩那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装满了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小球 A 和 B 分别放入溢水杯中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4、是 A小球 A 的质量小于小球 B 的质量 B小球 A 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 B 受到的浮力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 8小西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从水库底部都匀速打捞正方体物体上岸,绳子上的拉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及一切摩擦阻力,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2104N B打捞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 5000N C物体的密度为 2103kg/m3 D物体被打捞离开水面后,拉力的功率为 2103W 9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N。10如图所示,铁球由斜面上滚下,到达水平面后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铁球具有_
5、;经过条形磁铁的旁边,可判断铁球受到磁力的作用,依据是铁球_;铁球在A 点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_。11如图所示,这是我国 99A 主战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 _对地面的压强;该坦克质量为 52t,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m2,该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_Pa。12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A 为小球,B 为木块)。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_不变,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开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开车时要注意不能_(选填“超速”或“超载”)。13小英在超市购物时,用
6、50N 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N,突然,小英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用 20N 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所受合力为_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14如图所示,农村炉灶里的烟之所以顺着烟囱排到屋外,其原因之一是风吹过烟囱顶端,使那儿空气的流速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下同),压强_,所以烟就顺着烟囱排到屋外。15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 5.4N,下底面的总面积为 36cm2,现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使其14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1)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_Pa;(2)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 _N
7、 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16如图甲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磅秤上,已知容器底面积为200cm2,现有一密度为 2.5g/cm3,边长为 10cm 的正方体物体,则物体的质量为_ g。用一细绳将它提起没入水中,使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且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将物体再下降一定高度,如图乙所示,与甲图相比磅秤的示数变化了 80g,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做功为_J。17物体重 6 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 F。18如图所示是一把椅子的侧视图,请画出以椅子前腿着地点 O 为支点,使椅子向前翻转的最小力 F 及其力臂 L。19工人师傅
8、站在地上把货物提起,如图所示,请画出绳子的绕线方式。20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小明决定进行实验:实验次数 1 2 3 4 5 拉力(钩码总重)F/N 0 2 4 6 8 弹簧伸长量L/cm 0 0.80 2.10 2.40 3.20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表明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_,明显错误的是第_次实验;(2)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L 与所受拉力 F 的关系图像;(_)(3)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弹性限度内,
9、弹簧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断依据是_。2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的情景。(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对角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相同高度处的两个滑轮,如图甲所示,在左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后,为使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还需在右侧细线下挂上_个钩码。(2)小明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_(能/不能)。(3)小力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景,于是他认为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也能平衡。他的说法是_(正确/错误)的。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
10、建议是:_。(4)为验证“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小华和小明在图甲所示实验的基础上又分别进行了图丁、图戊所示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 A 丁 B 戊 C 丁和戊 D 都不正确 22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 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_法。(2)通过比较 _两图可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 _(选填“A”或“B”)。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3)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 p丙和图丁中
11、木板受到的压强 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23明明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实验时,提出如下几种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有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1)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铁块,依次把铁块缓缓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由实验现象及数据可知:猜想_是正确的,猜想_是错误的;(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关系的是_;(3)明明将重 3N 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是为了验证浮力大小与_的关系。由
12、测得数据可得盐水密度为_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24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1)标记是小车在_表面上停下的位置;(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选填“快”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_;(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_有关。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3、的实验中:(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了,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测量_的大小;(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 A 处挂 4 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 B 处挂_个同样的钩码;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加了钩码,又调节了平衡螺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这种做法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 处竖直向上拉,若一个钩码重 0.5 牛(杠杆的重忽略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牛;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
14、”“变小”或“不变”)。26一座桥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问:(1)一辆质量为 5t 的货车,要安全通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多少 N?(2)另一辆装有货物的货车受到的总重力是 1.2105N,当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它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 0.05 倍,则它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 N?27如图所示,将质量力为 4kg 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池中静止时,一半体积浸在水中。(g取 10N/kg)(1)求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2)求木块的密度。(3)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8一建筑工人,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建筑材料提上高处,已知建筑材料的质量为80kg,人对绳的拉力为 500N,重物在拉力的作用下
15、60s 匀速上升了 10m,绳重和摩擦不计,g 取 10N/kg,求:(1)人在 60s 内做的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工人做功的功率。【参考答案】1A 解析:A【详解】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m=200g=0.2kg 故一本物理课本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0.2kg10N/kg=2N 故 A 符合题意;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m=50g=0.05kg 故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0.05kg10N/kg=0.5N 故 B 不符合题意;C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 m=8kg,故一张课桌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8kg10N/kg=80N 故 C 不符合题意;D一支新铅笔的质量
16、约为 m=5g=0.005kg 故一支新铅笔所受的重力约为 G=mg=0.005kg10N/kg=0.05N 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2B 解析:B【详解】A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 5m/s,不可能达到 50m/s,故 A 错误;B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其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故 B 正确;C下坡时不蹬车,车也会越来越快,是因为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它的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故 C 错误;D在水平路面匀速骑行时,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车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D 错误。故选 B。3C 解析:C【详解】两个物体相接触,如果没相互挤压,则不会
17、有力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有一个施力物和一个受力物,所以至少涉及两个物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4B 解析:B【详解】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机翼的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机翼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增大了
18、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5D 解析:D【详解】AB由图可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因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 AB 错误;CD因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由 F浮=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6C 解析:C【详解】已知 G大人G小孩,最初杠杆保持水平状态,即大人的力臂小于小孩的力臂;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向支点运动,即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L1=L2 则 G大人L1G小孩L2 即大人那边,重力力臂减小的快;原来杠杆平
19、衡,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现在大人这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减小的快,使得小孩那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故杠杆不再平衡,小孩那边将下沉,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7B 解析:B【分析】(1)根据 A 漂浮,B 悬浮,可根据物体浮沉条件确定小球 A 和 B 的密度关系,又知小球 A和 B 的体积关系,由 mV 分析它们的质量关系;(2)漂浮和悬浮都有 F浮G,由此分析两球的浮力关系;(3)根据 pgh 判断水对甲杯底的压强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关系;根据FPS分析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关系;然后比较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再根据FPS分析解答【详解】由图知 A 漂浮,
20、所以 A水;B 悬浮,所以 B水,则 AB A、AB,小球 A 和 B 的体积相同由mV知,小球 A 的质量小于小球 B 的质量,故 A正确;B、漂浮和悬浮时,F浮G物,由于小球 A 的质量小于小球 B 的质量,故小球 A 的重力小于小球 B 的重力,所以小球 A 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球 B 受到的浮力,故 B 错误;CD、由图可知,两杯水面高度相等,根据 Pgh 知,水对甲杯底的压强等于水对乙杯底的压强;两容器相同,则底面积相同,根据FPS知两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相等,容器重力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根据FPS知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故 C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密度
21、公式、压强公式的应用,综合性强,关键是用好浮沉条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判断 8B 解析:B【详解】在未完全露出水面前物体一共受到自身重力、浮力、拉力作用,由图乙可知,在 2030s 的时候,拉力变大,因为物体重力不变,则只能是浮力变小,说明在 20s 时物体开始露出水面;在 30s 时物体已经完全露出水面;020s 物体还浸没在水中。A由图乙可知,物体在完全露出水面受到的拉力为 2104N,且此时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物体又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物体受到的重力 G=F=2104N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已知物体在 020s 浸没在水中,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由图
22、乙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1104N,则打捞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最大浮力 4442 10 N 1 10 N 1 10 NFG F 浮 故 B 错误,符合题意;C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正方体自身体积,则由FgV浮液排可得物体体积 43331m1.0 10 kg/m 10N/k1 10 NgFVVg浮物排水 由 G=mg 可得物体的重力 43kg10N/kg2 10 N2 10Gmg 物 则物体的密度 3333kg1m2 102 10 kg/mmV物物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 C 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 1m3,则正方体的边长 33311mmLV物 由图乙可知,正方体物体上表面从刚接触水面到
23、正方体恰好完全露出水面用时 t=30s-20s=10s 因为正方体一直在做速度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过程正方体的速度 10.1m/s10smLvt 由 A 一直物体被打捞离开水面后的拉力,根据 WFsPFvtt 可得此时拉力的功率 430.1m2/1sNW02 10P Fv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98【详解】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 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0.1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0.1N,指针在“1”后 8 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N。10A 解析:惯性 运动状态(方向)发生改变 平衡力 【详解】1因为铁球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有的运动
24、状态不变,所以铁球到达水平面后仍能向前运动。2经过条形磁铁的旁边时,可以看到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说明铁球受到磁力的作用。3铁球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所以铁球在 A 点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减小 1.3105 【详解】1履带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在对地面的压力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2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3552 10 kg 10N/kg 5.2 10 NF G mg 对地面压强 55213 10 Pa252 10 N2m.Fp.S 12质量 超速 【详解】1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
25、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操作原则,应当保持小球的质量不变,让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开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2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这也是开车时不能超速的原因。13F 解析:70 【详解】1在水平方向,小车受到两个力:向前的推力和向后的阻力,由于小车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阻力等于推力为 50N。2小英向后拉小车过程中,小英仍然向前运动,所受的阻力方向向后,大小不变为 50N,拉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水平方向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 F=F拉+F阻=20N+50N=70N 14变大 变小 【详解】12
26、风吹过烟囱顶端,使那儿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而烟囱底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这样在烟囱的上下部形成一个向上的压强差,所以烟就顺着烟囱排到屋外。155.4 【详解】(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 FG5.4N 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p2000Pa(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 解析:5.4 【详解】(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 FG5.4N 有14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p425.4N136 10 m(1)4FS 2000Pa(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点在桌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动力最小,应该使动力臂最长
27、,所以应在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设直棒的长为 L,由题知 l114L,重力的力臂 l2244LL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l1Gl2 即 F14L5.4N14L 解得 F5.4N。160.1 【详解】1正方体体积为 V=(10cm)3=1000cm3 物体的质量为 m=V=2.5g/cm31000cm3=2500g 2与甲图相比对磅秤的压力变化为 液体压强 解析:0.1 【详解】1正方体体积为 V=(10cm)3=1000cm3 物体的质量为 m=V=2.5g/cm31000cm3=2500g 2与甲图相比对磅秤的压力变化为 0.08kg 10N/kg=0.8NF 液体压强
28、变化为 4210.8N40Pa200 10 mFpS 液面高度变化-313340Pa4 10 m=0.4m10 kg/m 10N/kgphg 设物体下降高度为h,由题意可得 2121S hSS h 解得0.4cmh,物体重力 G=mg=2.5kg10N/kg=25N 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做功为 W=Gh=25N0.004m=0.1J 17【详解】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在物体的表面,并指向物体的内部。物体重6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压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先规定标度大小,一格表示3N,它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 解析:【详解】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在物体的表面,
29、并指向物体的内部。物体重6 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压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先规定标度大小,一格表示3N,它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18【详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越长时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即 O 到椅子最上端的点之间的连线作为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 解析:【详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越长时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即 O 到椅子最上端的点之间的连线作为力臂时,动力臂是最大的,然后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示:19【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
30、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从外向里绕绳,如下图 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从外向里绕绳,如下图 20刻度尺 拉力 F 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 3 在 06N 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详解】(1)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以还需要的测 解析:刻度尺 拉力 F 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 3 在06N 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 【详解】(1)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伸长量,所以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23由表格第 2、4、6 组数据知,拉力 F 与弹簧
31、伸长量的比值是定值为 2.5,而第 3 级数据中,两者的比值为 1.9,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而明显错误的是长 3 组数据。(2)4由实验结论知,当弹簧所受的拉力为 4N 时,弹簧的伸长量 4N1.60cm2.5N/cmL 将表格中正确的数据依次在坐标轴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将各点用线连接,作图如下:(3)5由数据表格知,在 06N 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正比,据此可得出题目中的实验结论。21两 能 错误 用轻质卡片 A 【详解】(1)1在左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后,为使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可知,应在右侧细线下挂上相同的钩码,即在右侧细线下挂 解析:两
32、 能 错误 用轻质卡片 A 【详解】(1)1在左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后,为使小卡片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可知,应在右侧细线下挂上相同的钩码,即在右侧细线下挂上两个钩码;(2)2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一样高,但因小卡片的重力可以忽略,故此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时,小卡片仍处于静止状态,故仍然能完成实验;(3)34该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时卡片由于重力作用,会对绳有向下的力的作用,故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此时绳子对卡片有向上的力的作用,会影响实验结果,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换用轻质卡片;(4)5为了探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可用手将卡片转过一定角度,并保持两
33、个拉力方向相反,松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即图丁正确,故选 A。22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乙、丙 A 等于 【详解】(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乙、丙 A 等于 【详解】(1)12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的,这用到了转换法。(2)3要探究受力面积的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需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图乙丙符合题意。4比较图乙、丙所示实验,压力大小相同,乙中受力面积较小,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可得出结论:压力大小
34、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故选 A。(3)5在图丙、图丁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由 pFs可知压强相同,即 p丙p丁。23 D 液体密度 1.2103 【详解】(1)1由图甲知,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即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说明猜想是正确的。2 解析:D 液体密度 1.2103 【详解】(1)1由图甲知,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即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同,这说明猜想是正确的。2图甲中的 3、4 次探究中,铁块浸
35、没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即铁块所受的浮力相同,这说明猜想是错误的。(2)3铁块未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即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铁块浸没后,随着深度变化,测力计示数不变,即铁块所受的浮力保持不变,那么正确的图像是 D 图。(3)4图丙中,分别将石块浸没在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则石块所受的浮力不同,这说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5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1=G-F示1=3N-2N=1N 此时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 431331N10 m1.0 10 kg/m 10N/kgFV Vg浮排1水 石
36、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2=G-F示2=3N-1.8N=1.2N 此时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则水的密度 33224321.2N1.2 10 m10N/kg 10 mFFgVgV浮浮排 24木板 慢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越远 高度 【详解】(1)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越大,而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时,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 解析:木板 慢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越远 高度 【详解】(1)1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越大,而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时,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则移动的距离最大,故标记是小车在木板表面上停下的位置。(2)
37、2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3由以上实验探究知,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移动的距离就越小,由此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3)4小车从此装置的不同高度滑下,则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而小车与水平面接触的粗糙程度相同,即小车所受的阻力相同,那么小车所处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就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越远。5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大,即动能就越大,而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那么小车的动能越大,其重力势能也越大,所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的高度有关。25左 力臂 3 错误 3 变大 【详解】(
38、1)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则重心应向左移动,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2杠杆在 解析:左 力臂 3 错误 3 变大 【详解】(1)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则重心应向左移动,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转动的影响,二是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2)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G,杠杆的一个小格的长度为 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 2FlFl,由图甲可知 2434GL FL 解得23FG,故在 B 处应该挂 3 个同样的钩码。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加了钩码,又调节了平衡螺母,这种做法是错误
39、的,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3)5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112 2FlFl可得 124 0.5N 3FLL 解得13NF,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N。6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其拉力的力臂也减小,为了保持杠杆平衡,拉力要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26(1)1.5105;(2)6000【详解】解:(1)所装货物最多质量为 m=m 总-m 车=20t-5t=15t=1.5104kg 货物受到的总重力为 G=mg=1.5104kg10N/kg 解析:(1)1.5105;(2)6000【详解】解:(1)所装货物最多质量为 m=m总-m车=20t-5t=15t=1.510
40、4kg 货物受到的总重力为 G=mg=1.5104kg10N/kg=1.5105N(2)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f=0.05G=0.051.2105N=6000N 答:(1)一辆质量为 5t 的货车,要安全通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1.5105N;(2)另一辆装有货物的货车受到的总重力是 1.2105N,当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它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 0.05 倍,它受到的摩擦力是 6000N。27(1)40N;(2);(3)【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木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 所以木块的密度为 解析:(1)4
41、0N;(2)33010 k.5g/m;(3)31 10 Pa【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4kg 10N/kg 40NFG mg浮(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3333m1.0 10 kg40N4 1010g/mN/kFVg 浮排水 木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 33332m2 4 108 10 mVV 排 所以木块的密度为 333310 kg/mm4kg0.58 10mV(3)木块为正方体,则木块的高度为 33338 100.2mmhV 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为 333110N/kg0.2mPa21.0 10 kg/m1 10pgh 浸水 答:(
42、1)求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40N;(2)求木块的密度是33010 k.5g/m;(3)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是31 10 Pa。28(1)8000J;(2)80%;(3)166.7W【详解】解:(1)建筑材料所受重力 Gmg80kg10N/kg800N 人在 60s 内做的有用功 W 有用Gh800N10m8000 解析:(1)8000J;(2)80%;(3)166.7W【详解】解:(1)建筑材料所受重力 Gmg80kg10N/kg800N 人在 60s 内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800N10m8000J(2)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snh210m20m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 W总Fs500N20m100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00J=80%10%000J100WW有用总 (3)工人做功的功率 10000J166.7W60sWPt总 答:(1)人在 60s 内做的有用功为 8000J;(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3)工人做功的功率约为为 166.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