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题目经典套题及解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848096 上传时间:2024-05-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题目经典套题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题目经典套题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题目经典套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 kg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2 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 N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 N 2.如图所示,重为5N的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 A.2N B.3N C.5N D.8N 3.如图所示是小强研究单摆摆动规律的装置,小球在细线作用下从位置A经C到达B,再从B经C返回A,如此往复。某时刻小球摆到B位置时绳突然断裂。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C点时受力平衡 B.小球在A、B两点处运动状态不变 C.绳子断裂时小球将继续沿CB方向运动 D.绳子断裂时小球将从B点竖直下落 4.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5.如图所示,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下潜的是甲艇 B.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 C.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 D.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 6.如图所示,用轻质杠杆提升物体,O点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悬挂在A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动力的方向可以竖直向下 C.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动力作用在A点一定比作用在B点要费力 D.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无论动力作用在A点还是B点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 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当小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乙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盐水的压力较大 D.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 8.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 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撑竿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使杆变弯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10.在一些由于汽车追尾造成的交通事故现场,交警发现了后车留下的紧急刹车痕迹,但还是会追尾,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虽然是后面的车撞上了前面的车,但后面的车也会发生破损,这是因为_________。 11.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将木块锯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______,对地面的压强______。(都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2.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说明变形的弓具有________势能;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具有动能和________势能。 13.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盐水,则_________烧杯内是酒精.三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14.如图所示为自制的气压计。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压强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玻璃管内液面高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5.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细长直棒重5.4N,下底面的总面积为36cm2,现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使其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 (1)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______Pa; (2)在棒的右端至少应施加 ______N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 16.如图所示电动叉车,托着重量为6000N的货物,5s内从A点匀速水平移动到B点,从B点匀速竖直提升10s到达C点,所用时间及各点间距离如图所示,求:电动叉车A到B过程,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做的功为______J,B到C过程,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三、解答题 17.物体重6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18.如图所示,某剧组因拍摄节目需要,设计通过拉力装置来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 19.画出人站在地面利用如图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正确绕线。 2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进行了探究。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______ 3 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______; (4)由数据与图像可知,结论是:______; (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 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________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过程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甲 5 2 2 乙 5 2 2 丙 7 2.8 2.8 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无关。 ②比较_________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3)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二 22.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B.从左管口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从U形管右管口向外抽出适量水 (2)比较图中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结论:______; (3)在乙图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 二 23.小陶子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物体A的底面积为20cm2) (1)步骤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物体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观察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 (2)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N; (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C、E,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有关; (4)他还根据相关数据算出了步骤B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N,步骤E中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5)小陶子还想利用一个密度为0.9g/cm3的小球来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具体方法如下: ①取一个容积为100mL的空烧杯,并放入小球; ②在烧杯中缓慢倒入密度为0.8g/cm3酒精,发现倒入32g的酒精后,恰好将烧杯装满; ③取出小球,擦干表面的酒精,并将烧杯中的酒精倒掉,擦干烧杯再次放入小球,然后缓慢倒入某液体,发现倒入56g的该液体恰好将烧杯装满。则:该小球在该液体中的状态是______(选填“沉底”、“悬浮”或“漂浮”),小球的质量是______g,此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g/cm3。 2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做___________运动; (4) 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__________W2(填“>”、“=”或“<”); (5)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平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如果要测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做________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即可。这一实验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摩擦力的大小和_______有关。 25.小强班的同学和用质地均匀的直棒“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是他们的实验装置。 (1)小强将杠杆的中点O悬挂在支架上,松手后观察到没挂钩码的杠杆绕O点迅速顺时针转动,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没挂钩码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小强决定先保持阻力F2和阻力臂l2不变,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之间的关系”。于是,他在支点O左侧悬挂两个钩码(阻力F2),并将钩码固定到杠杆左侧某一位置处,然后在杠杆右侧悬挂一个钩码,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将阻力F2和阻力臂l2以及动力F1和动力臂l1记录下来。接下来,他要改变______,再移动其悬挂的位置,多次重复前面的实验,并把相应的数据记录下来; (3)小强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阻力F2/N 阻力臂l2/m 动力F1/N 动力臂l1/m 1 1.0 0.1 0.5 0.2 2 1.0 0.1 1.0 0.1 3 1.0 0.1 2.0 0.05 4 1.0 0.1 2.5 0.04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小强得出结论: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臂l1跟动力F1成______关系; (4)分析表中数据小强还发现: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于是猜想:在更普遍的情况下,杠杆平衡时可能满足“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为了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接下来,小强还应在改变______的情况下多次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从而使得到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小梅同学采用了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6.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往一只空桶中装满沙石(沙石与桶口相平),已知空桶质量为2kg,桶中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重新装满一桶水,测得此时总质量为22kg,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若用一辆载重6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27.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现有一竹筏,质量为64kg,体积为0.8m³。求: (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上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为安全起见,竹筏最多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求该竹筏最大载重为多少kg? 28.小幸师傅用如所示的滑轮组将建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m高的三楼,建材的重力为450N,动滑轮的重力为50N;(忽略摩擦和绳重)求: (1)小李师傅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的总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05 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约为200g,合0.2 kg,故B符合题意; C.一只母鸡的质量为1.5kg,故重力大约是15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 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D 【详解】 此时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 F浮=G+F拉=5N+3N=8N 故选D。 3.D 解析:D 【详解】 A.小球经过C点时会继续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在变化,大小在变化,故C点不是平衡态,故不受平衡力,故A错误; B.小球在A、B两点处,仅仅是瞬间静止,受力不平衡,它们将向下运动,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 D.绳子断裂时,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零,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运动,故C错误;D 正确。 故选D。 4.B 解析:B 【详解】 A.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故A错误; B.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故B正确; C.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D 【详解】 A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水舱中的水的重力来改变自身重力的,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使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所以水舱中水较少时潜水艇上浮,甲图潜艇水舱中的水较少,说明甲潜艇的重力较小,故甲图为上浮时的情景,乙图为下潜时的情景,故AC错误; B.根据知,在没露出水面前,潜艇下潜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故B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水艇所受的浮力等于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因甲、乙两种情景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故所受的浮力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D 【详解】 A.当物体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若如图1所示 动力的力臂OD小于阻力的力臂O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当物体悬挂在B点时,动力作用在C点,物体对杠杆的拉力竖直向下,使杠杆顺时针转动,若动力的方向也竖直向下,则杠杆不能静止,故B错误; C.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若如图2所示,动力臂OF小于动力臂OA,所以动力作用在A点一定比作用在B点要省力,故C错误; D.当物体悬挂在C点时,如图2所示,无论动力作用在A点还是B点,动力的力臂都小于阻力的力臂,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故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D 【详解】 A.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或者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两个小球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根据G=mg可知重力不同,则两小球在两杯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不相等,故A错误; BC.两杯中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放入小球静止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可知两杯子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强相等;杯子完全相同,根据可知杯子底部受到盐水的压力相同,故BC错误; D.由图可知,甲中小球漂浮,乙中小球悬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甲中小球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乙中小球的密度等于盐水的密度,则甲杯中小球密度小于乙杯中小球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C 【分析】 若不考虑摩擦力,机械能处处相等,若考虑摩擦力,因为运动过程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会逐渐减小。 【详解】 A、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落中,移动了距离,小球的重力是做功的,因为是粗糙的弧形轨道,所以受摩擦力,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A错误; B、在粗糙的弧形轨道上受摩擦力,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减小,在A、B两点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故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 C、小球运动过程中,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会减小,而小球质量不变,故小球在A、B两个相同高度时,B点动能小,C点高度更大,动能更小,所以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故C正确; D、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填空题 9.运动员 形状 【详解】 解:[1]运动员利用撑竿跃过横杆前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杆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受力物体是杆。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在力的作用下撑竿变弯了。 10.惯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汽车刹车后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不能够马上停下来。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后面的车发生破损是因为前车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变小 不变 【详解】 [1]沿竖直方向将木块锯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2]由压强公式可得 木块高度和密度不变,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12.弹性 重力 【详解】 [1]拉开的弓能够把箭射出去,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2]竖直上抛的皮球在未到达最高点之前,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13.丙 相等 【详解】 第一空.由题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 可知: 所以,丙烧杯内是酒精; 第二空.因为甲、乙、丙是相同的烧杯,是圆柱形容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因为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三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由题知,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14.降低 增大 减小 升高 【详解】 [1]把自制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外界大气压强减小,可得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3][4]向玻璃管上方吹气时,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瓶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5.5.4 【详解】 (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 F=G=5.4N 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p==2000Pa (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 解析:5.4 【详解】 (1)[1]直棒对桌面的压力 F=G=5.4N 有的长度露出桌面外,直棒对桌面的压强为 p==2000Pa (2)[2]在棒的右端施加力,使左端抬起,此时直棒相当于杠杆,支点在桌边,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动力最小,应该使动力臂最长,所以应在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如图所示: 设直棒的长为L,由题知l1=L,重力的力臂 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l1=Gl2 即 F×L=5.4N×L 解得F=5.4N。 16.600 【详解】 [1]由A到B匀速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与货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方向竖直向下,则支持力的方向与货物移动方向垂直,那么支持力所做的功为0。 [2]由B到C匀 解析:600 【详解】 [1]由A到B匀速水平移动的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与货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方向竖直向下,则支持力的方向与货物移动方向垂直,那么支持力所做的功为0。 [2]由B到C匀速竖直提升的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与货物的等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相等,则支持力所做的功 W=Gs2=6000N×1m=6000J 功率 三、解答题 17.【详解】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在物体的表面,并指向物体的内部。物体重6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压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先规定标度大小,一格表示3N ,它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 解析: 【详解】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作用在物体的表面,并指向物体的内部。物体重6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压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先规定标度大小,一格表示3N ,它对地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18.【详解】 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过支点O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杠杆所受拉力的力臂l1,如图所示: 19.【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绳子接到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接到人的手上,如下图所示: 解析: 【详解】 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绳子接到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后,接到人的手上,如下图所示: 20.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 (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3]由 解析:天平 弹簧测力计 2 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不能 【详解】 (1)[1][2]本实验要测量物体的重力与质量,因此须用到弹簧测力计和天平。 (2)[3]由图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代表1N,一个小格代表0.2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2N。 (3)[4]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5]由图像知,G﹣m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则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跟物体质量成正比。 (5)[6]由于在太空站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用同样的器材,在太空站中不能完成该实验。 21.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 (2)[2][3]甲、乙的接触面积 解析: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 (2)[2][3]甲、乙的接触面积不同,但是摩擦力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是变量,接触面积相同,故选择甲、丙两次实验即可。 (3)[4]多个变量,每一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法。 二 22.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变大 液体的密度 【详解】 (1)[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说明软管内封闭的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进行 解析: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变大 液体的密度 【详解】 (1)[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说明软管内封闭的气体压强不等于大气压,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A。 (2)[2]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探头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探头的方向不同,U形管中两端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探头受到的压强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3][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也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 23.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 (2) 解析: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1 1.2×103 漂浮 54 1.1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4N,其示数为8N。 (2)[2]在实验步骤C中物体所受浮力为 F浮=G﹣F=8N﹣6N=2N (3)[3]分析实验步骤A、B、C可知,随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所受浮力也增大,说明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E可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4)[5][6]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步骤B中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浮力的大小,即 F=F浮B=8N﹣7N=1N 在步骤C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2N,在步骤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E=8N﹣5.6N=2.4N 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等于C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所以 V排水=V排液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所以盐水的密度为 (5)[7][8][9]①取一个容积为 100mL=100cm3 的空烧杯,并放入小球; ②在烧杯中缓慢倒入密度为0.8g/cm3酒精,发现倒入32g的酒精后,恰好将烧杯装满;酒精的体积为 则小球的体积为 V=100cm3﹣40cm3=60cm3 小球的质量为 m球=ρ球V=0.9g/cm3×60cm3=54g 设小球悬浮或沉底,则倒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 V液=100cm3﹣60cm3=40cm3 则液体的密度为 液体的密度大于球的密度,故球在液体中是漂浮的。 [9]球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 液体的体积为 V液=100cm3﹣V'=0.0001m3﹣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的质量为 即 解得 ρ液=1.1×103kg/m3=1.1g/cm3 24.同一 相同 小 长 匀速直线 =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1)[1][2]实验时,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解析:同一 相同 小 长 匀速直线 =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1)[1][2]实验时,要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才能确保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同。 (2)[3][4]据小车在木板、毛巾、棉布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大。 (3)[5]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的作用,则小车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6]小车手巾棉布表面上移动时,克服摩擦做功,将动能转化为内能,而小车在两个表面上最终都停了下来,即所有的动能都转化为内能,而小车到达两个表面时的动能相等,所以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等,所以 W1=W2 (5)[7][8]要测量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应用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这样操作的原理是:二力平衡。 [9]在这个实验中,测力计在毛巾和棉布表面上的示数不同,即小车在两个表面上所受的摩擦力不同,而这个过程中接触面所受的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和拉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5.左 杠杆右端钩码个数 反比 阻力 杠杆自重 【详解】 (1)[1]将杠杆的中点悬挂在支架上,杠杆绕O点顺时针转动,即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升,那么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解析:左 杠杆右端钩码个数 反比 阻力 杠杆自重 【详解】 (1)[1]将杠杆的中点悬挂在支架上,杠杆绕O点顺时针转动,即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升,那么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2]将一个钩码挂在杠杆右侧并使杠杆水平平衡后,应改变右侧钩码个数,然后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水平平衡,才能达到探究目的。 (3)[3]由表格数据知,每组对应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都相等,是一个定值,所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l1跟动力F1成反比。 (4)[4]以上操作已探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情况下,动力与动力臂的情况,接下来应在动力和动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阻力来进行探究,才能让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5)[5]小强同学的操作是将杠杆的中点悬挂在支架上,则杠杆两侧的自身重力一样,可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而小梅同学将杠杆的一侧悬挂在支架上,则杠杆自重对动力端和阻力端的影响不同,这样会造成实验误差较大。 26.(1);(2);(3)174 【详解】 解:(1)桶的重力为 桶重新装满一桶水时重力为 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水的质量为 桶的容积为 (2)装满沙子时,沙子的体积等于容积,故沙子的密度为 解析:(1);(2);(3)174 【详解】 解:(1)桶的重力为 桶重新装满一桶水时重力为 装满水时水的重力为 水的质量为 桶的容积为 (2)装满沙子时,沙子的体积等于容积,故沙子的密度为 (3)400m3的沙石的质量为 设至少需要运n车,则 答:(1)桶的容积为; (2)沙石的密度为; (3)若用一辆载重6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174车。 27.(1)640N;(2)336kg 【详解】 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g=64kg×10N/kg=640N 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640N (2)竹筏一半的体 解析:(1)640N;(2)336kg 【详解】 解:(1)竹筏的重力为 G竹筏=m竹g=64kg×10N/kg=640N 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F浮=G竹筏=640N (2)竹筏一半的体积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0.5V总=0.5×0.8m3=0.4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竹筏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4m3=4×103N 竹筏仍然漂浮,则人的总重力 G总=F浮′﹣G竹筏=4×103N﹣640N=3360N 所以,该竹筏的最大载重为 m==336kg 答:(1)不载人时,竹筏漂浮于水面受到的浮力为640N; (2)该竹筏的最大载重为336kg。 28.(1)2700J;(2)3000J;(3)90% 【详解】 解:(1)小李师傅做的有用功 W有=Gh=450N×6m=2700J (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6m=12 解析:(1)2700J;(2)3000J;(3)90% 【详解】 解:(1)小李师傅做的有用功 W有=Gh=450N×6m=2700J (2)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6m=12m 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 F=(G+G动)=×(450N+50N)=250N 拉力F做的总功 W总=Fs=250N×12m=30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90% 答:(1)小李师傅做的有用功为2700J; (2)拉力F做的总功为300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