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8252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JT∕T 1379.1-2021 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14 分级及总体要求25 物理真实感要求36 行为真实感要求47 环境真实感要求58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7附录 A(资料性附录) 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表9参考文献13JT/ T 1379.12021前言JT/ T 1379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分为 5 个部分: 第 1 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 第 2 部分:轮机模拟器; 第 3 部分:雷达模拟器; 第 4 部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模拟器; 第 5 部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模拟器。本部分为 JT/ T 1379 的第 1 部分。本部分按照 GB

2、/ 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交通运输航海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辽宁海事局、上海海事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尹勇、孙霄峰、胡甚平、陆立明、饶滚金、刘景升、葛同林、邢士占、王玉洋、周炜、神和龙、王建平、金一丞、洪碧光、张秀凤、任俊生、薛满福。JT/ T 1379.12021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技术要求第 1 部分:船舶操纵模拟器1 范围JT/ T 1379 的本部分规定了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分级及总体要求,以及物理真实感、行为真实感、环境真实感、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海船船员适任培训及适任能力保持所需的船舶操纵模

3、拟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IMO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3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船舶操纵模拟器 ship manoeuvring simulator对船舶航行环境、运行状态、驾驶台设备

4、操控进行仿真的设备。3.1.2物理真实感 physical realism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在人机界面、外观、功能等方面达到真实设备的相似程度。3.1.3行为真实感 behavioral realism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的操作响应与真实设备的相似程度。3.1.4环境真实感 environmental realism海船船员培训模拟器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与真实环境的相似程度。3.1.5矢量拖轮 tug boat simulation using vector mode用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模拟的拖轮。3.1.6船舶四自由度运动 ships motion with four degrees of free

5、dom在船舶主动力(如螺旋桨推力、舵力等)或外力(如锚、缆、拖轮、风、流、浪等的作用力)作用下船体产生的纵荡、横荡、艏摇、横摇运动。1JT / T 1379.120213.1.7船舶六自由度运动 ships motion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在船舶主动力(如螺旋桨推力、舵力等)或外力(如锚、缆、拖轮、风、流、浪等的作用力)作用下船体产生的纵荡、横荡、艏摇、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3.1.8本船 ownship由受训人员操作的含有仿真驾驶台设备的模拟船舶。3.1.9目标船 target ship所模拟的由教员设定和控制的船舶,包括连接在系统中的其他本船。3.2 缩

6、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IS: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RPA:自动雷达标绘仪(Automatic Radar Plotting Aid)BNWAS:船桥航行值班报警系统(Bridge Navigation Watch and Alarm System)DWT:载重吨(Dead Weight Tonnage)DSC:数字选择性呼叫(Digital Selection Call)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EPIRB: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7、(Emergency Position Indicating Radio Beacon)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Radar-SART:搜救雷达应答器(Radar-Search and Rescue Transponder)VHF: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DR:航行数据记录仪(Voyage Data Recorder)4 分级及总体要求4.1 分级4.1.1 船舶操纵模拟器应分为三级: 全任务模拟器(A 级):所模拟的船舶操作和操纵设备,能满足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

8、约(STCW 公约)规定的管理级船员和操作级船员实际操作训练和适任要求。 有限任务模拟器(B 级):所模拟的航行与值班设备,能满足 STCW 公约规定的操作级船员实际操作训练和适任要求。 特定任务模拟器(S 级):能模拟特定驾驶台仪器的操作、维护,或特定航行情景、操纵情景的效果,并满足 STCW 公约规定的特定任务实际操作训练和适任要求。4.1.2 A 级、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表参见附录 A。4.2 全任务模拟器(A 级)4.2.1 应至少配备 1 个教练站、3 条本船。 若本船数量大于 3 条,则教练站需包括 1 个主工作站和 1个分工作站。4.2.2 至少 1 条本船应配备水

9、平视场角 240及 240以上弧幕投影无缝拼接视景系统和模拟驾驶舱,其他本船的视景系统可以采用液晶或投影显示,但至少 1 条副本船水平视场角应不低于 180,其他本船水平视场角应不低于 120;各本船应配备必备的模拟驾驶台设备和驾驶台内视听监控设备,具有2JT / T 1379.12021360三维视景漫游及望远镜功能。4.2.3 应配置至少可控制 8 条拖轮的控制设备,拖轮马力和作用力方向可控,其中至少 2 条本船配备真实拖轮的控制设备。4.3 有限任务模拟器(B 级)4.3.1 应至少配备 1 个教练站、3 条本船。4.3.2 至少 1 条本船应配备水平视场角 180弧幕投影无缝拼接视景系

10、统和模拟驾驶舱,其他本船的视景系统可以采用液晶或投影显示,但水平视场角不低于 120;各本船应配备必备的模拟驾驶台设备和驾驶台内视听监控设备,具有 360三维视景漫游及望远镜功能。4.3.3 应配置至少可控制 6 条矢量拖轮的控制设备,拖轮马力和作用力方向可控。4.4 特定任务模拟器(S 级)特定任务模拟器(S 级)的物理真实感、行为真实感、环境真实感、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的技术要求应根据适任评估要求单独制定。5 物理真实感要求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物理真实感要求见表 1。表 1 物理真实感要求序号要 求A 级B 级1 模拟驾驶台设备、控制台和工作站的安装、布置宜参照钢质海船入级与建

11、造规范及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中船舶驾驶台设计准则中的相应要求2 应配备与实际拖轮推进装置外观及功能相似的模拟设备,以及拖轮顶推或拖带作业的控制设备3 应配置至少可控制 6 条矢量拖轮的控制设备,拖轮马力和作用力方向可控4 应配备推进装置操作控制设备,包括双车钟、螺距控制和艏艉侧推器控制设备。应具有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螺距指示5 应配备外观和实船设备相似的车钟和操舵设备6 应配备带缆作业时动力装置的控制设备。 在进行这些控制操作时,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应能观察到本船侧面及码头7 应配备推进装置和轮机系统与设施的遥控设备,并实现驾机联动、机舱报警监控。 应提供用于驾机联动、机舱报警监控的通信接口协

12、议与数据格式,并提供示例源码,以便由第三方完成系统扩展8 应配备操舵控制台,包括随动舵、自动舵、应急舵设备、自动舵参数设置及调节设备。 应配备随动舵、自动舵、应急舵三种操舵方式之间的转换控制。 应有舵机转换、舵角与转向速率指示9 操舵罗经和方位罗经(或复示器)应具有至少 1的精度10 应配备操舵罗经11 应配备满足 A 级船舶导航雷达模拟器性能要求的雷达模拟器3JT / T 1379.12021表 1(续)序号要 求A 级B 级12 应配备满足 A 级 GMDSS 模拟器性能要求的 GMDSS 模拟器13 通信设备应包括用于船内通信的通信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声力电话、手持VHF)14 应配备满

13、足 ECDIS 模拟器性能要求的 ECDIS 模拟器15应配备可与船舶操纵模拟器联机运行的模拟测深仪和模拟计程仪对小于80 000DWT的船舶显示纵向对水速度,对 80 000DWT 以上的船舶还应显示船舶纵向和横向对地速度和距离。 可与船舶操纵模拟器联机运行的定位设备真机或模拟设备16 风速仪应可显示相对风向和风力17 应配备符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声响控制面板18 应配备号灯、号型控制面板19 应具备发送视觉信号的功能,应可设置 SOS 信号、信号旗、闪光灯信号20 应配备火警报警控制系统21 应配备可与系统联机运行的 AIS 真机或模拟设备22 应配备 BNWAS 及可调时间系统23 应配

14、备设置冰区厚度、面积等参数的设备24 应配备冰区航行时可控制的探照灯25 应配备冰区航行时从船艉可见的闪红灯,当船舶停止前进时,可通过手动操作给出提示26 应配备 VDR 或具有为教练员提供船舶历史航迹和学员操作记录功能的设备27 应配备可接收冰情通报、结冰警告和气候信息图的设备28 应配备至少一种速度和距离测量设备,可提供对水和对地速度29 应配备至少一种卫星定位设备,并具备落水人员位置设置功能30 应具有用于火灾应急演练的火灾指令及响应设置功能的设备31 应具有用于应急演练的 Radar-SART、EPIRB 功能演示的设备32 应具有海面溢油区域设置功能的设备 注:“”表示必备,“”表示

15、不必备。6 行为真实感要求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的行为真实感要求见表 2。4JT / T 1379.12021表 2 行为真实感要求序号要 求A 级B 级1 应配备本船的船舶六自由度运动水动力数学模型,能真实模拟船舶纵荡、横荡、艏摇、横摇、纵摇和垂荡运动2 应配备本船的船舶四自由度运动水动力数学模型,能真实模拟船舶纵荡、横荡、艏摇、横摇运动3 本船水动力数学模型应真实模拟本船在开阔水域的水动力学特性,包括风、流对船舶运动的影响、船间效应4 本船水动力数学模型应真实模拟本船在受限水域的船舶六自由度水动力学特性,包括风、浪、流、冰区、溢油等对船舶运动的影响,以及船间效应、浅水效应、岸壁效应

16、5 本船水动力数学模型应真实模拟本船在受限水域的船舶四自由度水动力学特性,包括风、流、岸壁等对船舶运动的影响,以及船间效应、浅水效应、岸壁效应6 所包含的本船数学模型数量应不少于与训练目的相符的本船类型数量7 应包括至少一种拖船模型,拖船模型可模拟本船机动时的助操作业,应能模拟拖带、顶推、旁拖作业8 拖船模型应能体现受本船速度、被拖船类型等引起的性能下降等影响。 应能体现不同类型推进器拖船的作业方式和效果9 矢量拖轮的功率和作用力方向应可控,应可实现顶推和拖带作业10 提供包括陆地、水深、浮筒、潮汐、视景等数据在内的训练海域,并能保证海图、视景和雷达图像显示效果的一致性及信息同步11 雷达模拟

17、单元应满足 A 级雷达模拟器有关性能要求12 ECDIS 模拟单元应满足 ECDIS 模拟器有关性能要求13 应提供与本船主机功率输出相应的声响14 应模拟锚作业的能力,模型应能真实模拟本船水动力与所用的锚、锚链参数,以及不同抓地底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风、浪、流和潮汐的影响15 应模拟真实本船缆绳和拖轮缆绳作用16 本船和目标船的声号效果应随船舶距离和方位变化17 本船模型应有效模拟与坚冰相互作用的水动力18 本船模型应有效模拟冰的聚积结果对稳性降低的影响19 应真实模拟本船-本船、本船-目标船、目标船-本船的拖带作业过程,包括前拖、后拖和边拖,拖缆类型可选20 应可模拟海面溢油的扩散效果

18、注:“”表示必备,“”表示不必备。7 环境真实感要求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环境真实感要求见表 3。5JT / T 1379.12021表 3 环境真实感要求序号要 求A 级B 级1 应可显示至少 50 条不同吨位、不同种类的目标船,目标船均具有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应反应外力包括流、风、浪对其运动、漂移、航向角的影响2 应可显示至少 50 条不同吨位、不同种类的目标船,目标船按照设定的计划航线运动,在转向点处目标船的转向和船舶吨位、速度相关。 教练员可以分别为每艘目标船编制至少 20 段航行路线3 目标船应配备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的号灯、号型,并由教练员分别加以控制。能见距离和实际船舶

19、的号灯、号型相符4 应提供白天、黄昏和晚上真实的视景,包括阴、晴、雨、雪、雾、闪电等不同的视觉条件,且随时间及浓度变化5 应提供白天、黄昏和晚上真实的视景,包括可变化的天气能见度6 视景系统和/ 或运动平台应充分体现船舶六自由度运动7 视景系统应能体现船舶四自由度运动8 用于训练的场景不少于 10 个,涵盖开阔水域、狭窄水道、定线制、冰区场景、溢油场景及典型船舶码头。 图像更新速率应不低于 30Hz9 应显示实施海上人员搜救、援助遇险船舶和对在港口发生的紧急情况作出响应的视景目标图像,至少包括: a) 火箭降落伞照明弹; b) 漂浮烟雾信号; c) Radar-SART; d) EPIRB;

20、e) 救生艇; f) 救生筏; g) 救助直升机; h) 落水人员10 用于训练的场景不少于 6 个,涵盖开阔水域、狭窄水道、定线制及典型船舶码头。图像更新速率应不低于 30Hz11 主本船视景投影的放置距离和方式应能保证从驾驶台准确测量视景中的物标方位12 主本船视景系统应能投影显示水平方向至少 240的视景,其余部分通过漫游功能实现;副本船的视景系统可采用液晶或投影显示,但至少 1 条副本船视景系统的水平视场角应不低于 180,其他副本船水平视场角应不低于 120。 此外左舷至右舷至少 240的水平视场视景,应可通过其他任何手段可见13 主本船视景系统应能投影显示水平方向至少 180的视景

21、,其余部分通过漫游功能实现;副本船的视景系统可采用液晶或投影显示,视景系统的水平视场角应不低于 120。 此外从左舷至右舷至少 240的水平视场视景,应可通过其他任何手段可见6JT / T 1379.12021表 3(续)序号要 求A 级B 级14 当船舶纵摇和横摇时,视景系统显示的垂直场景在水面上升至某一水准时应能用视觉监测到水面上的对象15 在系缆作业时应能观察到本船侧面与码头的位置16 视景系统应显示与所用海图相对应的导航标志17 视景显示的物标应具有足够的真实感18 视景系统应按张力显示足够真实的缆、拖缆和拖轮的三维图像19 视景系统应提供和船舶速度及气象条件相关的艏艉浪花和尾迹20

22、视景系统应提供和速度及气象条件相关的烟气排放和信号旗显示21 应能提供与所模拟的状况相对应的环境声响,如海浪和风声22 应能提供有方向性且随距离衰减的本船及目标船声号效果,可由教练员或本船控制其类型和鸣放周期23 应能提供本船及目标船声号效果,可由教练员或本船控制其类型和鸣放周期24 航行水域应包括与所使用海图相对应的随时间变化的流场模型,并随时间变化25 应包括与所用海图相对应的水深,潮高可设置并随时间变化26 应提供和模拟的海况对应的基于波浪谱的海浪效果,海浪的方向、高度和周期随所模拟的海况变化27 应提供和模拟的海况对应的海浪效果28 应能模拟冰的类型、冰的密集度、冰的厚度等对冰况的影响

23、29 应能显示出不同厚度坚冰和碎冰的凝聚30 应能显示出包括破开、双破和航道由碎冰聚集在内的破冰结果31 应能显示出探照灯效果32 应能显示海面溢油的扩散效果33 应能显示救助船或拖船拖带、顶推的作业视景34 应能显示船舶失火的灾害场景35 应能显示船舶灭火的动态场景 注:“”表示必备,“”表示不必备。8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见表 4。7JT / T 1379.12021表 4 教练站功能和设备配备要求序号要 求A 级B 级1 教练站与本船应在物理空间隔离2 应具备训练海区、环境条件、交通态势等的设置、编辑、加载及保存功能3 应具备本船

24、船型和装载状态、目标船船型及航线设计等的设置、编辑、加载及保存功能4 应具备各本船独立运行模式和多本船协作运行模式5 应具备练习控制功能,包括开始、暂停、继续、重启6 应具备训练过程中随时设置故障与环境条件的功能7 应具备离线故障设置模式。 离线故障设置内容应能保存到练习中,加载该练习进行训练过程中应可根据所设置的触发时间自动触发8 应具备记录各本船船舶姿态数据、故障情况、学员操作数据的功能9 应能在教练站加载和回放各本船的训练数据,回放速度可调10 应能实现教练站和本船同步回放训练数据,回放速度可调11 应能提供系统所记录的、可用于训练结果评估的数据内容及其格式,以及通信接口协议,并提供接口

25、的程序样例,以便于训练评估模块的开发和系统扩展12 应能自动给出学员训练结果的评分和扣分细项报告,评分标准应允许教练员根据不同训练科目进行修改13 应提供用于调整数据库中助航标志、目标船号灯号型的编辑工具和使用说明书14 应配备显示器两台,分别显示电子海图和各本船的操作信息,尺寸不小于 2415 应配备显示器一台,尺寸不小于 2416 应配备至少一部具备 DSC 功能的 VHF 设备、联网型 GMDSS 教练站软件17 应配备一部具备 DSC 功能的 VHF 设备18 应具备远程监控、记录和回放各本船训练过程声音和图像的功能19 应提供与船舶操纵模拟器配套的设备使用及系统维护说明书 注:“”表

26、示必备,“”表示不必备。8JT / T 1379.12021附 录 A(资料性附录)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表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表见表 A. 1。表 A.1 A 级和 B 级船舶操纵模拟器和适任能力对照表适 用 对 象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 版)索引STCW 公约索引适 任 能 力A 级B 级 500 总吨 3000总吨或3 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的船长航行(管理级)表 1/1. 1、表 2/1. 1表 A-/2. 1 制订航次计划并引导航行航行(管理级)表 1/1. 3、表 2/1. 3表 A-/2. 4 协调搜寻和救助行动航行(管理级)表

27、1/1. 4、表 2/1. 4表 A-/2. 5 确定值班安排和程序航行(管理级)表 1/1. 5、表 2/1. 5表 A-/2. 6 使用有助于指挥决策的从导航设备和系统获得的信息,以保持航行安全航行(管理级)表 1/1. 6 、表 2/1. 6表 A-/2. 7 通过使用协助指挥决策的 EC-DIS 和关联导航系统,以保持航行安全航行(管理级)表 1/1. 8、表 2/1. 8表 A-/2. 8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管理级)表 1/1. 9、表 2/1. 9表 A-/2. 10 在各种条件下操纵和操作船舶航行(管理级)表 1/1. 9、表 2/1. 9表 A-/2. 11 遥控操作推进装

28、置和轮机系统与设施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管理级)表 1/3. 4、表 2/3. 4表 A-/2. 19 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运用 未满 500 总吨船舶的船长航行(操作级)表 3/1. 1表 A-/3. 1 计划并引导沿海航行和定位航行(操作级)表 3/1. 2表 A-/3. 2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航行(操作级)表 3/1. 3表 A-/3. 3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3/1. 4表 A-/3. 4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3/1. 5表 A-/3. 5 操纵船舶和操作小型船舶动力装置9JT / T 1379.12021表 A.1(续)适 用 对 象海船船员培训大纲(

29、2016 版)索引STCW 公约索引适 任 能 力A 级B 级 500 总吨 3000总吨或3 000 总吨及以上船舶的大副航行(管理级)表 4/1. 1、表 5/1. 1表 A-/2. 1 制订航次计划并引导航行航行(管理级)表 4/1. 4、表 5/1. 4表 A-/2. 4 协调搜寻和救助行动航行(管理级)表 4/1. 5、表 5/1. 5表 A-/2. 5 确定值班安排和程序航行(管理级)表 4/1. 6、表 5/1. 6表 A-/2. 6 使用有助于指挥决策的从导航设备和系统获得的信息,以保持航行安全航行(管理级)表 4/1. 7、表 5/1. 7表 A-/2. 7 通过使用协助指挥

30、决策的 EC-DIS 和关联导航系统,以保持航行安全航行(管理级)表 4/1. 9、表 5/1. 9表 A-/2. 8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管理级)表 4/1. 10、表 5/1. 10表 A-/2. 10 在各种条件下操纵船舶航行(管理级)表 4/1. 11、表 5/1. 11表 A-/2. 11 遥控操作推进装置和轮机系统与设施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管理级)表 4/3. 5、表 5/3. 5表 A-/2. 19 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运用 未满 500 总吨船舶的大副航行(操作级)表 6/1. 1表 A-/3. 1 计划并引导沿海航行和定位航行(操作级)表 6/1. 2表 A-/3. 2

31、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航行(操作级)表 6/1. 3表 A-/3. 3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6/1. 4表 A-/3. 4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6/1. 5表 A-/3. 5 操纵船舶和操作小型船舶动力装置 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的二副/三副航行(操作级)表 7/1. 1表 A-/1. 1 计划并引导航行和定位01JT / T 1379.12021表 A.1(续)适 用 对 象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 版)索引STCW 公约索引适 任 能 力A 级B 级 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的二副/三副航行(操作级)表 7/1. 2表 A-/1. 2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航行(操

32、作级)表 7/1. 2表 A-/1. 3使用雷达和 APRA 保持航行安全航行(操作级)表 7/1. 3表 A-/1. 4 使用 ECDIS 保持航行安全航行(操作级)表 7/1. 4表 A-/1. 5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7/1. 5表 A-/1. 6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7/1. 7表 A-/1. 8 用视觉信号发出和接收信息航行(操作级)表 7/1. 8表 A-/1. 9 操纵船舶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操作级)表 7/3. 7表 A-/1. 18 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运用 未满 500 总吨船 舶 的 二 副/三副航行(操作级)表 8/1. 1表 A-

33、/3. 1 计划并引导沿海航行和定位航行(操作级)表 8/1. 2表 A-/3. 2 保持安全的航行值班航行(操作级)表 8/1. 3表 A-/3. 3 航行中的应急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8/1. 4表 A-/3. 4 对海上遇险信号的反应航行(操作级)表 8/1. 5表 A-/3. 5 操纵船舶和操作小型船舶动力装置 500 总吨或以上船 舶 的 值 班水手航行(支持级)表 9/1. 1表 A-/4. 1按照舵令 ( 包括英语舵令)操舵航行(支持级)表 9/1. 2表 A-/4. 2 用视觉和听觉保持正规的瞭望航行(支持级)表 9/1. 3表 A-/4. 3 协助监测和控制安全值班航行(支持

34、级)表 9/1. 5表 A-/5. 2 协助靠泊、锚泊和其他系泊操作 未满 500 总吨船舶的值班水手航行(支持级)表 10/1. 1表 A-/4. 1按照舵令 ( 包括英语舵令)操舵航行(支持级)表 10/1. 2表 A-/4. 2 用视觉和听觉保持正规的瞭望11JT / T 1379.12021表 A.1(续)适 用 对 象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 版)索引STCW 公约索引适 任 能 力A 级B 级 未满 500 总吨船舶的值班水手航行(支持级)表 10/1. 3表 A-/4. 3 协助监测和控制安全值班航行(支持级)表 10/1. 5表 A-/5. 2 协助靠泊、锚泊和其他系泊操作

35、注:“”表示必备,“”表示不必备。21JT / T 1379.12021参 考 文 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国务院令第 653 号),2014-07-29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交通运输部令 2020年第 11 号,20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交通运输部令 2019 年第 5号,201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海船员2019308 号,20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 版)(交办海 2017 33 号),201731JT / T 1379.1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海/船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