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814200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铁路机务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机务段是分局安全文化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去年以来,我们以创建精品车间、精品班组,争当管理明星、岗位明星,确保运输安全有序可控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了安全管理层次,夯实了安全基础。一、基本情况1.确立标准,整章建制。我们按照头年打基础,来年抓延伸,三年出精品的思路,成立了安全文化建设课题攻关小组,出台了侯马北机务段安全文化建设三年建设规划,确立了理念文化八大要素,即:“人人创优,事事超越”的核心理念;“强基固本,科学严谨,程序规范,过程严细”的管理理念;“人人生产安全、人人享受

2、安全”的安全理念;“质量就是安全,质量就是效益”的质量理念;“手省一厘,脑算一分,优支从俭,日积月累”的成本理念;“时时责任当先,处处标准至上,人人文明创优”的行为理念;“科技至上,竞争为先”的创新理念;“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人才理念。制定了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包括26项内容的6S准则和REM生产过程精细管理模式;制定了包括安全生产有序稳定、岗位技能达标争优、政治工作细致有效、节支创效成绩显著、基础管理定置规范、服务大局形象良好、言语文明素质优良、环境卫生优美整洁八个方面的创建精品科室、精品班组的8E标准;推行了八类包括问候、接洽、辞别、致答、致歉、祈使、赞美、祝福语30句常用语。2.宣传引导,

3、营造氛围。按照安全文化建设宣传工作三年推进计划,我们把安全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内容编印成册下发到干部职工手中,并开展了讨论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部门精选了13种以安全文化理念八要素为基准的宣传用语。投资3万余元制作了十余块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标牌。组织干部职工征集了大量的安全谚语和文明用语。确定每月头周一为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日,各支部组织干部职工唱段歌。同时,制作了体现亲情的机车乘务员出勤“亲人一声叮嘱电视安全提示、问候系统”,并设置了“侯机安全生产先进人物文化墙”。3.重点突破,强力推进。首先,在环境整治上重点突破。集中整治了班组和科室的环境卫生,对工作用品实施定置化管理,对各车间、科室工作人员

4、分类制作标识。针对干部职工工作用语不文明、不规范等问题,强力推行八类30种文明用语,要求干部职工在段必须穿段服、上班着工作服。其次,在管理上重点突破。着眼于管理流程的源头和现场的控制,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处实行了生产过程REM精细管理。即对各车间、部门既有的安全、质量、成本、教育、综治、环境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的生产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及运行机制进行整合提炼,并对新确立的干部职工行为6S26项要素进行逐项逐条细化分解,确定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建立班组精细管理逐日考核统计本、走动管理人员发现问题登记本、班组长接收走动管理问题日登记表、车间精细管理月考核汇总表,建立

5、精细管理考核激励体系,实行走动管理。再次,选准载体,重点突破。开办“三专”:安全文化建设专报、安全文化建设宣传专栏、安全文化“专列”。组建“三快”:安全文化建设技术攻关快速反应“120”、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排查快速反应“120”、安全文化建设思想理疗快速反应“120”。创建“两精”:“精品”科室、“精品”班组创建活动。评选“两星”:开展职工岗位明星、干部管理明星评选活动。二、主要问题1.个别干部思想上有片面认识。个别干部认为过去安全管理办法就挺好,通过发卡方式效果也不错,安全也比较稳定,搞安全文化建设没有太大的必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加强安全管理脱离开来。有的感到搞安全文化建设太抽象,不好开展。极

6、个别干部认为现在运输任务、机车修用工作量很大,搞安全文化建设顾不过来,容易出现走过场现象,应该等等再说。2.各车间、班组发展不平衡。由于各车间部门工作性质、环境不尽相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运用车间人员流动性大,乘务员在段时间相对比较短、集中起来困难比较大,行为文化短时间内不易见效,但工种比较单一,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比较好搞;检修车间人员比较集中,行为文化相对好抓,但工种繁多,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抓起来相对较难;设备车间大中专学历人员比较多,技术业务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工作容易开展。3.人力、财力存有缺口。由于我段担当的南同蒲、侯月、侯西持续增量,人员紧张,干部职工疲

7、于应付安全运输生产,抓安全文化建设的精力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运输增量、环境整治、职工培训需要相应的投入,使得本已紧张的资金制约了对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三、对策措施1.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纳入到企业管理和干部考核之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安全文化主题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意识,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建设氛围。2.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形成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注重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

8、发展。3.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建段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次创业,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多想办法少叹息,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的困难程度相比之下要小的多,条件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要好的多。要通过发扬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依靠职工群众,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城市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城镇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完善,我县由于受传统集体经济运作方式的影响,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9、了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按照市场经济新要求,探索我县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我县城镇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实践(一)制度创新筹资。用足用活有关政策规章,合法合理筹集建设资金,是当前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政府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包括“四自”政策在内的一些政策规章。我县在交通建设中注重用好“四自”政策,改变了政府财政包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98年上半年,县委、县府按照“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两线运行”的原则,组建了县交通投资有限公

10、司,对县财政原投入交通“四自”工程的2亿多元资产进行了置换,用于新的大交通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到104国道东、西路段二只“四自”工程,还争取到在绍大线绍兴县段单独设立“四自”公路收费站,然后又成功地将绍大线绍兴县段的经营权以8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并由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承担全额出资改建104国道东泾路段。经过二年时间运作,共盘活交通财政资金5亿多元,有力地推进了交通设施建设,也缓解了财政对交通投入的压力。(二)面向社会融资。根据“政府规划、多元投资、规范管理”的建设要求,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我县全面开放城镇建设市场,激活社会各界的投资动机,为社会创造了

11、投资介入的良好环境。99年初,为巩固轻纺城联托运整治成果,原打算由有关职能部门投资兴建联托运有形市场,后实行市场开放,吸引了柯桥粮油公司、交通实业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参股8500万元,投资兴建北联托运市场,使这项拆迁建筑物达3万多平方米的交通工程政府不但不花钱,而且还获得存量土地出让收益3000多万元。针对柯岩风景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时组建了柯岩风景区投资有限公司,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通过股份化运作,实现风景区开发建设从政府主导投入为主转向以企业投资为主,加快了风景区开发建设步伐。(三)运用资源生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些由政府控制的资源可以合理生财增财。以地生财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在城镇

12、建设中,路、桥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产出直接体现在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上。近年来,我县通过做活做好土地文章,严格规划控制,建立先规划后供地机制,努力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城镇国有土地资产的增值。例如,98年柯桥开发委在土地继续冻结的形势下,千方百计依法批得土地2600多亩,为开发建设和以地生财打下了坚实基础,99年以来已成功组织了三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投标,获取上亿元建设资金。另外,为搞好柯桥镇中综合改造工程,也通过公开拍卖原镇中土地使用权,获得建设资金3840万元。(四)规范管理聚资。在城镇建设大力开拓财源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建设程序,严格要求工程设计和招投标等管理,使开源与节流并重。建立县建设工程交

13、易中心,在柯桥开发区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和合理低价的原则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公开招投标,并对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也进行招投标采购。二年来,全县建筑市场通过抓招投标管理共节约建设资金近1亿元,其中柯桥开发委节约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轻纺城公铁立交桥通过强化设计管理,多方科学论证,择优选择方案,节省建设资金4000万元;开发区污水治理系统也通过优化设计节省投资上千万元。同时,认真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99年全县县乡公路建设中,县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明确各镇政府为建设业主,由各镇自主筹资建设,这样既调动了各镇搞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强化管理,节省建设投资。二、投融资机制

14、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聚财观念和理财方式不适应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和传统财政理论的影响,财政工作长期局限在预算内资金调节和分配范围里。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但财政调控资金仍十分有限,而且财政预算管理同时还要确保各方面的增长。我县虽然总体经济实力在省内县市中处于前列,但财政基本上还是“吃饭财政”,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各方面对财政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需转变聚财观念,改变理财方式,拓宽理财渠道,着眼于全社会资金的运筹和调节。(二)地方政府筹资融资能力弱近年来,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虽

15、然按照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求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动,并且大部分都是明显盈利的项目,没有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进行运作,缺乏充分利用社会性资金规范的操作手段,影响了城镇建设市场化的有效推进。而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存贷款差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存款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从去年来我县福利彩票火爆的场面也反映出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闲散资金未被集聚利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政府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建设。(三)相关政策制度不配套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主观或客观上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比如土地管理政策方面,近年来

16、,国家加强了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控制,但城镇化建设势必要增加用地,用地的限制一方面影响了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制约了利用土地资源集聚城镇建设资金。又比如,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尽管社会要求建设者热情很高,但如果采用群众集资的方式又与“减负”政策相矛盾。再比如,地方发行建设债券与现行融资政策和管理权限相冲突。所有这些制约着城镇建设资金的运筹,影响着城镇化进程。三、深化我县投融资改革的对策思路(一)超前规划,吸引资金搞城镇化建设,规划是第一步,而现代城镇的建设规划必须是科学的、超前的。特别是针对我县城镇建设资金目前比较短缺的现状,通过科学的、超前的城镇建设规划,以吸引全社会资金,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显得更为

17、重要。绍兴历来是文化之邦,又毗邻省城杭州,中心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因此,对城镇的现代化建设进行科学、超前规划是完全具备客观条件的。为此,我们要邀请或委托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进行设计,以现代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进行超前地规划。根据目前的市县地域调整,我们要以柯桥县域中心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带动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要通过这次机遇“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社会个人来投资建设,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设”的建设资金自我平衡、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新模式,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二)产业集聚,汇集资金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

18、升级,相互联动,相互促进。首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据有关资料称,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与城市化水平是一致的,而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高,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依附于一定规模的城市而生存、发展的。从我们绍兴县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抓住这次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柯桥县域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引导和鼓动企业、个人投资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其次要加快工业的发

19、展。工业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的过程同样是工业布局形成、企业规模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没有工业的规模优势,没有城镇的聚集功能,就没有城镇化的实现。再次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政发挥职能,引导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要把中心城镇建设与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相配套,努力用产业经济特色塑造城镇特色,使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三)面向市场,筹集资金城镇化建设是相对无限度、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资金安排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需

20、要多渠道筹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摆脱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的习惯心理,彻底改变市政公用设施是福利型事业的陈旧观念,确立起“经营城镇”“让使用者付费”的新理念。必须提倡举社会之力办社会之事业,聚各方之力推进城镇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利用财政信贷调控。财政要增加县级转移支付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赋予城镇一级政府较完善的财政权限,增强乡镇财政投入积极性。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城镇建设的中短期信贷支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还可以加强对社会闲散资金的调控,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私营业主介入社会公共产品领域,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

21、通过发行债券和实行股分制形式,开设股权交易来吸收社会、个人资金,调控部分社会财力。对有收益的项目要成立投资性公司,政府安排部分项目启动资金,更多的资金由公司来动作,以减轻财政压力。二是放开放活城镇公用设施和经营市场。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将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如可以依法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有偿、有期使用,通过有计划地投入部分城镇土地,采用出让、拍卖土地使用权等方式,提高土地资源效益,形成“以城建城、以地养城、滚动开发”的城镇建设良性循环。还可以实行城镇土地的有偿开发和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对城镇建设中的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混合性项目灵活采取招标拍卖、经营权

22、转让、冠名权有偿使用、股份合作直接投入、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和配套联建等多种形式,大胆探索投融资体制,逐步把城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放开搞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三是利用市场机制多方吸引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进外资,启动民资,社会捐资,使投资主体以国家为主向社会和个人为主转变,鼓励金融机构向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长线项目,全方位地吸引社会资金。(四)政府引导,挖掘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政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可以大有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进行制度创新,积极引导建设资金;转变观念,更新理财方式,科学管理用活资金;运用财政“四

23、两拨千斤”的原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1、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银行投资城镇建设。长期以来,我们为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实行了技改贴息政策。同样,我们也可以实行基本建设借款贴息政策以鼓励企业进行城镇建设投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实行基本建设贴息政策,还可以为项目业主提供担保,引导银行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例如,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项目由于投资大,业主承接后启动资金一时难以筹措;有些建设项目则不仅投资大、收益回收期长,且收益率低。如果政府在这些情况下能提供基本建设借款贴息和替一些建设项目业主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另外,财政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社会综合财力,正确引

24、导社会资金流向,走一条财政、金融资金相互融通的路子。在金融部门存贷顺差持续上升的情况下,适当引导银行资金投向有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解决基础设施资金短缺的矛盾。具体操作上金融部门可以直接参股,参与项目开发,财政也可以通过控股租赁公司,参与金融资本运作,融通银行资金,发展租赁、债券业务,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进程。2、转变观念,更新理财方式,科学管理用活资金。新时期的财政预算可以采取“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编制预算,实行“动态平衡”的管理办法管理预算。预算动态平衡管理法,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和实践,建设的规划是具有长远性的,因而建设资金的安排也应该是长远性的,例如一个五年期的城镇建

25、设规划确定以后,其建设资金亦须相应地编制五年期的预算计划,孤立地一年一期的预算收支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事物在发生变化,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先确定的预算收支计划必是“动态”的,即要不断进行修正,虽然事先的预算计划可能每年进行修正,但在确定的五年期限内最终预算收支应趋于且必须实现平衡。这种预算编制方法和预算管理方法与“寅吃卯粮”和单纯的“超前”建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一种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理解为是延长了“预算会计年度”,后者则是超财力搞建设,是一种简单的负债建设办法。采用预算动态平衡管理,可以缩短建设期,提前实现建设目标,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3、以“四

26、两拨千斤”原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地方经济发展,是财政部门责无旁贷的天职。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利用好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原理。现在银行的信贷资金比较充裕,而财政资金比较困难,财政的钱比较少,但能无偿拨款,是“四两”,银行的钱尽管一分不能拨,但信贷资金比较多,能借贷,是“千斤”,以“四两”拨动“千斤”意义重大。一方面财政要通过财政性资金启动兴建公共工程项目,运用财政政策吸引和引导个体企业、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参与开发和建设来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运转,从而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县级重点骨干企业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

27、和租赁贷款,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重点扶持和投入,来培育支柱产业,发展骨干企业,提升块状经济,鼓励外贸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另外,在财经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还必须注重财政政策的应用。可以采取政策倾斜,按照“基础财源、支柱财源、新兴财源”三源并举战略,把财政贴息资金、支农资金、国债转贷资金、农业发展基金等优先投向中心镇,扩大乡镇可用财力,大力支持企业调整结构和技术革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效益农业,培植乡镇后续财力。还可以采取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引导吸收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外贸出口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等有利于经济稳步发展的行业或

28、产业,从而使财政职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真正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劳动力转移对策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基础,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户户加入“公司 农户”的种养经营,每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进厂工作的目标;要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此,组织力量对我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我区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截至20xx年底,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57302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数10050

29、人,男性有5703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6,女性有4347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4,在本区范围内务工的1540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5,在市内其它县区务工的2922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29,在市外出务工人数的5588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5;另外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共有10478人,这些人中,初高中学历的共有8703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83;其它学历的有1775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17;在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外出工作意向的有8585人,占81。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区域来看,城区的xxx办事处农民工在本地从事经商、建筑装修、餐饮服务和入厂务工的人数较多,而xxxx农民工除少部分在本地

30、从事个体工商经营外,大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主要区域分布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二、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近年来,在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城镇居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快城乡就业协调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但在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过程中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在落实工作责任制方面。虽然各级政府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并健全了就业目标考核制度,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但由于部分镇(街道)主管领导工作分工多,事务重,难以兼顾,缺少对劳动保障所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其次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是双重机构管理,行政上属镇(街道)

31、管理,业务属劳动保障局指导;所长、工作人员的身份也具有双重性,工作两边走,难以专心做好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有关工作。(二)区财政就业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民工就业转移速度。一是由于缺乏资金,没有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使农民工转移就业前的技能培训受到影响,导致农民工就业能力低;二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由于缺乏经费,不能实现和省市区的劳动力市场系统联网,实现劳动信息资源共享,不能对我区农民工外出转移就业提供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三是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部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由财政发基本工资,其它补贴工资靠收取企业调配费解决,难以兑现,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三)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未够完善。如农民

32、工转移就业未能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待遇,其子女入学困难及收费高。(四)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形势不相适应。一是就业观念不适应,认为到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工作不光彩,不稳定,工作辛苦,收入低,因而不愿找工作;二是文化偏低,年纪偏大,没有专业知识和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五)企业招工要求高,工资水平低,制约了就业工作。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追求高利润,招工门槛较高,大多数企业都要求招用文化高、年纪轻、有技术专长或熟练工等高素质人才,从而使许多求职者不能就业;另一方面企业的工资水平较低,除个别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外,大多数企业工人的工资都在500-

33、600元左右,致使有的人不愿意做,有的人即使入了厂,干的时间也不长。(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人少,工作量大,对少部分企业损害农民工利益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并查处。四、对策及建议1、加强领导,提供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2、加快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区位、资源、市场优势和第二、三产业等朝阳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有利时机,

34、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同时,要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乡镇企业。本着与城市工业结构互补的原则,重点在小城镇因地制宜的发展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农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乡镇企业安排农民就业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3、制定政策,强化服务。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并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

35、合理分配,不得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外出务工农民的负担。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应针对当前我区在乡镇务工的农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育体制,制定农民工在城镇工作一年以上的,应允许其子女在住所辖区内的中小学就地就近入学,所需费用与本镇居民学生同等对待,并按当地中小学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以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工向城镇居民的转化4、强化管理,营造环境。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工提供完善的求职登记、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有关部门在为外出务工农民办理相关手续时,严格

36、按照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各行业向社会招收所需的各类人员时,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应一视同仁。逐步取消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户籍限制。使长年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工,取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加快本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工作。依法强化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要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对提供虚假信息、克扣工资、收取抵押金、扣押身份证等违反规定的行为按规定予以处罚。对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采取欺诈和威胁等手段签订合同,以及不履行合同的用人单位,要责令其纠正;对农民工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要责令其进行赔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5、

37、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把就业服务机构向乡镇延伸,努力形成省、市、县、乡、村各级就业服务网络。同时,要开展好县际、市际、省际间的劳动力需求信息交流,形成地区间劳务协作服务横向网络,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机会。尽快建立我区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努力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帮助我区有进城务工意向的农民,都能掌握一两门企业用工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提高市场就业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帮助他们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6、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根据我区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通过举办劳动力招聘会的形式,帮助本区企业招工,帮助本区劳动力区内就业;三是发挥村级劳动助理员作用,把全区招工信息资料印发给他们,通过助理员来动员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求职登记,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区内就业;四是加强与广西、贵州、江西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联系,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组织本区企业外出招工或委托招工,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19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