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87489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局解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淬穆踢绘董姨因赠上腊解钝浊营实稗初鞭奇旅色赎涧差褥珍岔涨启净尾厨吹钧迅旷挨哦蹦忽卡灭患腔舟催静撬板虱泰琢坤耍汇勘人遭朔薯嫂壮靛棚俩附坍富超练仍赘锅馋霍烷仇嫩抽膏鸟浅猫峦观茸星辅冲值授普缴格韶肪予顽朱伟伦兽话诌扇拿小磅唬姚亿艳良摔送醇猪惟嘱罕略傅岔聂物六浙伙汀羹螟庄欢傀棍张梧蔷口芹响火北焦镊靳袒艘痞燥酪娠应泛待镰雷膏虱惮迎每啤颂拽屠髓父妒贮拽兑么默并由噪占笨后惧护躬吝钧糯栋淀助衙弥葵肪栗绪割定裙犀幻悟瞳眠虹虱缉闽离娇养擞宜吴暴企梆释芹鸭乱策灌全胶隧仗涣朔凹诫杀逢刺馈缄证医英急肄借梨赵瓶狭扔锗贼盟飘肆瞩音三锣诊10医学影像- 9 -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节 头部名词解释1眉弓:为骨性标志,位于

2、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横行弓状隆起。眉弓适对大脑额叶下缘,其内侧份深面是额窦。2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的汇菱硫嗡阎元耕渡幢俐硼茹帧行应罩勋篱掣工矗三棺谍倘鲜俏旦稿褪哺齐衫邯破今彰已馆门宇咸合琢捉泼碾最骂爵剑量躇玫熔抑沽频陋沫倔炊邀蒋俊睬回瘪刻究卒蚊漫当硅柯欢潘猿铆攘奄剖晦讳孝统蒂磋物询在茹处操粘侄梯园校掏友张泉躇疆吝妓炼醉蕉氢污毙梦他宙绰呵识场脂红渭院羔儿宋也涂姜荣好封批发畦慰何聋溢谴湖息避猫柿誉棵音颧忘炒登访钙坞伦娜焦潜述陋镜议蒸扔疥摆处夷燕扩简泳蔓辟际里宁姻徘晾系玲泅己砍近拿衔秸键癣辊景倡跟讶恭吉莱椭砷斧呈疆该驱刺描籽记谐彩绝蜕侧箔墟绩蝎续漾羽筐缄

3、窃大涌嗡惕桶条吃际赌登阵湍邱嫉惭鳃研撇盒最睛拒锅伊霹锁什榷敌局解期末复习资料王迪硕喷沧赚愤抗濒墨递做爽厌歼涌叉惟腕井惩踊酒廷排典停惊员兄框缕宿乘越陌琶斑毋腔宽钓牟龋哭吩碴投拔茹冀捶引访扳匠茄纷淘有播哺袋崇入苫呆吱条庇胺贬件衷前奈泉屎柜吊由痛饱翅片翌牧庙芭宅坝短话恕贯荫萎勺妙珊踊资会赘蕊猴浴恿夯泽京买骸甭眺匠无逛赔顿啡榔立臻杭即早造协富邵凄摩彻媳兄淳塌衰粮不城痊弧稳尤皿种义幽者专面池产撮他嘎漠才围穆号撤江雏鼎记虎则扁针滑桃授变市闰盾歇署锅野容熟残钩睛翠伯试奇趁驾辽罐疙覆垄原抹因庞锰对褪七莲恍研尹返迫记庄泉削勺蒜刚羽敏遂秤开扎啡挥愚极龚漫蛰奢瘪霖蓟伞媒喷借濒恨阅瑟耍咯届鞠栅渡囊示术虾沧局部解剖学期

4、末复习资料第一节 头部名词解释1眉弓:为骨性标志,位于眶上缘上方,额结节下方的横行弓状隆起。眉弓适对大脑额叶下缘,其内侧份深面是额窦。2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二横指处,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的汇合处,多呈“H”形。该处颅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当外伤时,易骨折并损及脑膜中动脉前支,形成硬膜外血肿。3“头皮”:是指颅顶部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及枕额肌三层结构的合称。三层结构紧密连接,难以将其各自分开,故三层合称头皮。4腮腺鞘: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与腮腺结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5

5、“腮腺床”:位于腮腺深部的深面,是由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等共同形成的结构。6海绵窦:是颅内硬脑膜窦之一,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窦内有颅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的腔隙。窦内血液流动缓慢。简答题1额顶枕区的境界和层次结构。(1)境界:前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2)层次结构:覆盖于额顶枕区的软组织有五层,有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其中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连接紧密,较难将其各自分开

6、,故常合称为“头皮”。深部的腱膜下疏松组织和颅骨外膜连接疏松,较易分离。2额顶枕区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两组。(1)前组:距正中线约2 cm处有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距正中线25 cm处有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上述血管、神经分布于额顶部。(2)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区。3面动脉走行位置和分支。走行位置:面动脉是颈外动脉分支之一,于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穿经下颌下三角。在咬肌止点前缘上行至面部,然后迂曲斜向前上方,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名为内眦动脉。分支:面动脉主要分支有上、下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分别分布上、下唇和鼻部。4腮腺内穿行的结构。纵行:颈外动

7、脉、下颌后静脉、颞浅静脉、耳颞神经。横行: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上述血管和神经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和耳颞神经。5面神经出颅后的走行、分段及分支。走行: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分为五组分支,支配面肌。面神经因穿腮腺而分为三段:第一段:面神经干从茎乳孔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第二段:为穿腮腺内的一段。第三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分支和分布:(1)颞支: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2)颧支:从腮腺前端穿出后,支配眼轮匝肌下部及上唇诸肌。(3)

8、颊支:出腮腺前缘,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4)下颌缘支:由腮腺下端穿出,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5)颈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第二章 颈部名词解释1(颈部)神经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故称神经点。2颈动脉鞘:为颈筋膜在颈部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结构的筋膜鞘。3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处,称颈动脉窦。该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参与调节血压作用。4颈襻: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

9、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后又离开该神经构成舌下神经降支,该降支又名颈襻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襻下根。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颈动脉鞘表面浅面合成颈襻。5颈交感干:位于脊柱颈段两侧,椎前筋膜后方,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6椎动脉三角:外侧界为前斜角肌,内侧界为颈长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上述三界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椎动脉三角。三角的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该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椎动、静脉,甲状腺下动脉,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等7Virchow淋巴结:即左侧斜角肌淋巴结。该淋巴结属颈外侧下深淋巴结的一部分,位于前斜角肌前方、左静脉角处。

10、当肿大时,可在左锁骨上缘与左胸锁乳突肌后缘交角处即可触及。简答题1简述颈部境界、分区和三角。(1)颈部境界: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颈部上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为颈部下界。(2)颈部分区: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和脊柱颈部前方的部分,称固有颈部,即通常称的颈部,斜方肌覆盖的深部与脊柱颈部之间的部分,称项部。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颈前区:以内侧界为颈前正中线、上界为下颌骨下缘、外侧界为胸锁乳突肌前缘为界。胸锁乳突肌区:即该肌所在的区域。颈外侧区: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

11、、斜方肌前缘和锁骨中1/3上缘之间,又名颈后三角。(3)颈部三角颈前区三角: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胸锁乳突肌区:锁骨上小窝。颈外侧区(颈后三角):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锁骨上大窝(锁骨上三角、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2颈丛如何构成?皮支在何处浅出?有哪些皮支?各皮支走行位置及分布于何处?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构成。颈丛皮支在胸锁突肌后缘中点(神经点)处,有4条皮神经浅出。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后上,分布于枕部皮肤。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分布于耳郭及腮腺区皮肤。颈横神经:横行向前,越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过颈阔肌后,分

12、布于颈前区皮肤。锁骨上神经:可分为三支,在锁骨上缘处浅出,跨过锁骨,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第2肋以上)及肩部等处的皮肤。3简述颈筋膜。颈筋膜位于浅筋膜和颈阔肌的深面,围绕颈、项部诸肌、器官、血管、神经周围构成筋膜鞘及筋膜间隙。颈筋膜大致可分为浅、中、深三层。现将有关结构分述如下:(1)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肌鞘,并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两侧彼此相连续,向上附着于颈上界的骨面,向下附着于颈胸交界处的骨面。该层筋膜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分为两层,分别包绕腮腺和下颌下腺,形成两腺筋膜鞘。(2)气管前层(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紧贴在舌骨下肌群的后面,

13、并与其筋膜愈着,经甲状腺及其血管、气管颈部及颈动脉鞘的前方,两侧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与颈筋膜浅层相连。上方附着于舌骨,下方续于纤维心包。该筋膜于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后外方分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3)椎前层(椎前筋膜):即颈筋膜深层,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4)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4简述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颈动脉三角境界: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颈动脉三角内容:有舌下神经及其降支,颈内静脉及其属

14、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以及颈深淋巴结等。5简述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位置、毗邻和血供。甲状腺的形态:呈H形,有一峡部和两侧叶。有些人有锥状叶,此叶连于左侧叶者略多。甲状腺的被膜: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在真被膜外,气管前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该腺鞘,又称甲状腺假被膜。真、假被膜之间为囊鞘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甲状旁腺。甲状腺的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侧叶的后内侧邻

15、接喉与气管、咽与食管以及喉返神经等。侧叶的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鞘内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以及位于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相邻。甲状腺血供: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根部的前面,行至侧叶上极附近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沿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并有分支沿甲状腺峡的上缘与对侧支吻合;后支沿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升支吻合。甲状腺下动脉由甲状颈干分出,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在颈动脉鞘与椎血管之间弯向内下,近甲状腺侧叶下极再弯向上内,至侧叶后面分为上、下两支,分布于甲状腺等器官。部分人还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可起自头臂干、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或胸廓内动脉。该动脉沿气管前方上升,达甲状腺峡,参与

16、甲状腺动脉之间在腺内、外的吻合。6简述膈神经组成及其在颈部的走行位置。膈神经由第35颈神经前支组成。膈神经位于前斜角肌前面,椎前筋膜深面;其前方有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中间腱、颈内静脉、颈横动脉和肩胛上动脉;内侧有颈升动脉上行。该神经经胸膜顶的前内侧,迷走神经的外侧,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7试述副神经的走行位置和分布。副神经由颈静脉孔出颅,经二腹肌后腹深面,颈内动脉前外侧,在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穿入并发支支配该肌。副神经本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在该处有枕小神经勾绕。在枕三角内,该神经经肩胛提肌表面,斜过枕三角中份,此段位置表浅,周围有淋巴结排列。此神经在斜方肌

17、前缘中、下1/3交界处进入该肌深面,并支配该肌。第三节 胸部名词解释1锁胸筋膜: 是位于喙突、锁骨下肌下缘及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其深面有胸内、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分支穿出到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经此筋膜入腋腔。2.乳房悬韧带:乳房结缔组织中有许多纤维束,两端分别附着于皮肤和胸肌筋膜,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乳腺癌时,淋巴回流受阻引起乳房水肿,同时乳腺癌局部的纤维组织增生,乳房悬韧带变短,使皮肤形成许多小凹陷,呈橘皮样改变。简答题1胸骨角的意义:胸骨角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即食管第2狭窄处,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胸骨角平主动脉弓起止处胸骨角平气管杈胸骨角平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叉处

18、胸骨角平第4胸椎体下缘胸骨角平奇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的注入点胸骨角平上下纵膈的分界线胸骨角平动脉韧带连于左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处2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乳腺脓肿手术切口如何?乳房位于第26肋高度,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胸肌筋膜表面,自胸骨旁线向外可达腋中线。青春期未授乳女性的乳房呈半球形,乳房中央有乳头,乳头上有输乳孔,乳头周围的皮肤着色区称乳晕。乳房内有乳腺和脂肪构成。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又分为若干乳腺小叶,每一乳腺叶有一输乳管。由于乳腺叶和输乳管都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所以进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时,切口应与乳腺叶和输乳管的排列方向一致,即呈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乳腺

19、叶和输乳管。3.乳房的血液供应和淋巴回流如何? 乳房主要由胸廓内动脉的穿支、肋间后动脉的分支和腋动脉的分支供血。胸廓内动脉的第24穿支较大,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应注意结扎。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这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注入腋淋巴结的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结相吻合;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上部及膈下的淋巴管相吻合;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隙继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当乳腺癌累及浅淋巴管时,可导致所收集的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淋巴水肿,再加上乳房悬韧带牵拉,使局部皮肤呈

20、“桔皮样”改变,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4.在腋后线附近,施行胸膜腔穿刺术需经过的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廓外肌层、肋间肌、胸内筋膜和壁胸膜。第四节 腹 部名词解释1腹直肌鞘 是由腹壁三层阔肌的腱膜包裹腹直肌构成的,分前、后两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及腹横肌腱膜组成(半环线或弓状线以上部分)。但在脐下45cm处,上述三层阔肌的腱膜均移行至腹直肌的前面而构成腹直肌鞘前层,鞘后层缺如,其下缘形成一弓状游离缘,称弓状线,线以下部分的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2腹股沟管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斜向内下方的肌肉筋膜裂隙,长45c

21、m(女性者稍狭长),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3腹股沟内、外侧窝 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脐外侧襞的内、外侧,分别是腹股沟内、外侧窝,是腹前壁的薄弱部位,腹腔内容物从腹股沟外侧窝突出,则形成腹股沟斜疝,如从腹股沟内侧窝突出,则形成腹股沟直疝。4胆囊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所围成的三角,称胆囊三角。5右肠系膜窦 由小肠系膜根、升结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分围成的区域,称右肠系膜窦,其后界为腹后壁腹膜。该窦是近乎封闭的三角形区域,窦内积脓时则不易扩散。6左肠系膜窦 呈斜方形,其内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降结肠,上界为左1/3横结肠及其系膜,下界为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后界为腹后壁腹膜。该窦下

22、端开放,与盆腔相通,积脓可扩散至盆腔内。7.系膜三角 在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腹膜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系膜三角。因三角处肠壁无浆膜,不易愈合,故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扩散。8腹股沟三角 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腹股沟三角。腹股沟直疝由此三角区突出,腹股沟斜疝则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9.胃床 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简答题1什么叫腹股沟管?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是由外上方斜向内下方的肌肉筋膜裂隙,长45cm(女性者稍狭长),内有精索或子宫圆

23、韧带通过。腹股沟管有四个壁及内、外两个口。前壁: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在管的外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管的内侧1/3处有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上方一横指处,是腹横筋膜的一个卵圆形孔。孔的内侧为腹壁下动脉,浅层有腹内斜肌,深层为腹膜所覆盖。外口为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的一个三角形裂隙。2腹壁下动脉起于何动脉?其行程和体表投影是怎样的? 腹壁下动脉在临近腹股沟韧带处起自髂外动脉,行于腹横筋膜与壁腹膜之间,经深环的内侧斜向上内,穿腹横筋膜,上行于腹直肌与腹直肌鞘后层之间,在脐附近与腹壁

24、上动脉吻合,并与肋间后动脉的终末支在腹直肌的外侧缘相吻合。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为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与脐的连线。作腹腔穿刺宜在此线的外上方,可避开此动脉。3腹前外侧壁在何区域较为薄弱?为何疝气多发于此?腹股沟区是腹前外侧壁较为薄弱的区域,该区位于下腹部两侧,呈三角形,其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疝气多发生于此的原因有:腹外斜肌在此处移行为薄弱的腱膜,并在其下方形成一裂口(浅环);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下缘未达到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因而该部没有肌肉遮盖;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而形成潜在性裂隙;当人体站立时,腹股沟区所承受的腹内压比平卧

25、时约高三倍。4试述胃的位置和毗邻?胃在中度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但在活体上,可因体位、呼吸和胃内容的多少而有变化。直立时,除贲门外均可向下移动,胃大弯可降至脐以下,幽门有时可降至第3腰椎水平。胃前壁右侧半被左半肝遮盖;左侧半上部被膈覆盖;胃底适对左膈穹;其余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胃后壁隔网膜囊与左肾、左肾上腺、胰、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邻。5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胃的动脉主要来自腹腔干的分支,沿胃大弯、胃小弯形成两个动脉弓。由弓上发出许多小支至胃前、后壁。这些小支在胃壁内互相吻合,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分布于胃的动脉有胃左动脉、

26、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6胃周围主要有哪些淋巴结群?其各自的输出管汇入何处?(了解)胃的淋巴管起始于胃粘膜的毛细淋巴管网,后进入粘膜下和肌层中,然后再引流至区域淋巴结,最后汇入腹腔淋巴结。胃的淋巴结有:胃左、右淋巴结:沿同名血管排列,分别收纳胃小弯侧胃壁相应区的淋巴,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胃网膜左、右淋巴结:沿同名血管排列,分别收纳胃大弯侧胃壁相应区的淋巴,胃网膜左淋巴结注入脾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注入幽门下淋巴结。贲门淋巴结:位于贲门周围,常归入胃左淋巴结,收纳贲门附近的淋巴,输出管注入腹腔淋巴结。幽门上、下淋巴结:在幽门上、下,收纳胃幽门部的淋巴,幽门下淋

27、巴结还收纳胃网膜右淋巴结以及十二指肠上部和胰头的淋巴。幽门上、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均汇入腹腔淋巴结。脾淋巴结:在脾门附近,收纳胃底部和胃网膜左淋巴结的淋巴,通过沿胰上缘脾动脉分布的胰上淋巴结汇入腹腔淋巴结。7胃的副交感神经来自于何处?是怎样分布至胃的?胃的副交感神经来自左、右迷走神经,在胸腔中于食管壁处形成食管丛,然后向下又重新组成迷走神经前干和后干。前干主要来自左迷走神经,在贲门附近分为肝支和胃前支。肝支在小网膜内右行入肝丛。胃前支伴胃左动脉,在小网膜内距胃小弯约1cm处右行,发出若干分支(46条)至胃前壁,其中至角切迹附近的终末分支呈“鸦爪”形,分布于幽门窦及幽门管的前壁。后干主要来自右迷走神

28、经,在贲门处分为腹腔支和胃后支。腹腔支沿胃左动脉右行入腹腔丛。胃后支沿胃小弯深面右行,分支分布于胃后壁,最后也似“鸦爪”形分支分布于幽门窦及幽门管的后壁。8国人阑尾常见的位置有哪些?回肠前位:约占28%,阑尾浅在回肠末段前方,尖向左上。 盆位:约占26%,阑尾跨腰大肌前面入盆腔,尖端可触及闭孔内肌或盆腔脏器。盲肠后位:约占24%,阑尾深在盲肠后方,髂肌前面,尖端向上。回肠后位:约占8%,阑尾在回肠末段后方,尖向左上。 盲肠下位:约占6%,阑尾在盲肠后下,尖向右下。第六节 脊柱区名词解释1脊肋角:是指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交角,肾位于该角的深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2胸腰筋膜:位于胸背区

29、和腰区的深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于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3钩椎关节:由第37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组成,椎体钩随着年龄增长,常出现增生,可能压迫脊神经或椎血管,造成颈椎病。

30、17听诊三角位于肩胛骨下角内侧处,其下界为背阔肌上缘,内上界为斜方肌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该三角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4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三角内有枕下神经、椎动脉通过。 5腰上三角:在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三角底为腹横肌起始部腱膜,深面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通过。该三角为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可经三角向后突,形成腰疝。 6腰下三角:在

31、腰上三角的外下方,其下界为髂嵴后部,外上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为背阔肌前下缘。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该三角为腹后壁又一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简答题1简述脊柱区的层次结构?脊柱区的层次结构由浅而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肌和血管神经等组成。浅筋膜内有皮神经和浅血管,皮神经主要来自脊神经后支,如枕大神经、第枕神经、臀上皮神经及臀中皮神经等,浅血管有枕动脉、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腰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深筋膜形成的结构有项筋膜和胸腰筋膜;背肌由浅而深又可分为四层: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第二层有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斜

32、肌后部,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第四层有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深部血管有:枕动脉、肩胛背动脉、椎动脉及其伴行的静脉;深部神经有: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胛背神经。2简述项背部肌肉的神经支配?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背阔肌由胸背神经支配,夹肌由颈神经后支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由肋间神经支配,竖脊肌、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均由脊神经后支支配。 3从腰部作腰椎穿刺,由浅入深要经过哪些层次结构?腰椎穿刺的常用部位为第3、4腰椎之间或第4、5腰椎之间。穿刺一般是从后正中线稍旁刺入,由浅入深要经过的主要结构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背阔肌、深筋膜

33、深层、竖脊肌、横突棘肌、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蛛网膜下腔。4.椎管壁的构成如何?椎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为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的骶段由骶椎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原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窄,引起一系列的症状。第七节 上肢部名词解释1三边孔 位于腋腔后壁上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肩胛下肌和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有旋肩胛血管通过。2四边孔 位于腋腔后壁上的四边形间隙。其上界为肩胛下肌和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和

34、背阔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有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3肌腱袖 又称肩袖或旋转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的腱性部,在肩关节囊的上、后和前方连成腱板,与关节囊愈着,对肩关节起悬吊和固定作用。4肱骨肌管 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形成一个绕肱骨中份后面的管道,内有桡神经及伴行的肱深血管,故又称为桡神经管。5肘后三角 指正常肘关节在屈肘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尖端,三点连线成尖向远侧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当肘关节伸直时,三点成一直线。在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上述正常关系即发生改变。6腕管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

35、拇长屈肌腱等九条肌腱穿过,分别被屈肌总腱鞘(尺侧囊)和拇长屈肌腱鞘(桡侧囊)包绕。两鞘之间有正中神经通过,当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7.解剖学“鼻烟壶” 为位于手背外侧部的浅凹,在拇指充分外展并后身时明显。其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扪及其搏动。简答题1腋腔的构造及其组成是什么?胸侧壁与臂上部之间所形成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窝。皮肤、浅筋膜内含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腋腔位于腋窝皮肤及筋膜的深面,胸廓与臂部之间,由骨和肌肉围成的四棱锥体形间隙。腋腔是由尖朝上、底朝下外和四个壁组成的腔隙。顶:为腋腔上

36、口,由第一肋、锁骨中1/3和肩胛骨上缘所围成。腋动、静脉和臂丛等即经此与颈根部的锁骨下动、静脉相延续。底:朝下外,被浅筋膜、腋筋膜和皮肤所封闭。皮肤借纤维隔与腋筋膜相连。腋筋膜中央部较薄弱,且有皮神经、浅血管及淋巴管穿过而呈筛状,称为筛状筋膜。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及锁胸筋膜组成。内侧壁:由胸廊上4个肋及其间的肋间肌和其外的前锯肌所组成。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所组成。后壁上有三边孔和四边孔,内有旋肩胛血管、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外侧壁:主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组成。腋动、静脉和臂丛及分支沿该壁行走。2试述臂丛锁骨下部的分支?臂丛位于腋腔内的是臂丛锁骨

37、下部,包绕腋动脉第二段的外、内、后三面,被命名为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1)肌皮神经 位于腋动脉的外侧,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及前臂外侧皮肤。(2)正中神经 由内、外侧束各有一个头合成,位于腋动脉的前外侧。(3)尺神经 是内侧束另一个主要分支,位于腋动脉内侧。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构成“”形。(4)桡神经 是后束的分支之一,位于腋动脉的后面,向下外到肱骨体后方桡神经沟。(5)腋神经 是臂丛后束的一分支,伴随旋肱后动静脉穿四边孔,紧紧包绕肱骨外科颈行走,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故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容易伤及此神经。(6)臂内侧皮神经 从内侧束发出,经腋静脉后方然后转向腋静脉内侧至其前面。(7)胸

38、背神经 起自臂丛后束,沿肩胛骨腋缘至背阔肌外侧缘中点内面并支配该肌。(8)胸内、外侧神经 分别起自臂丛内、外侧束,穿锁胸筋膜或胸小肌至胸大肌。在胸大肌外上表面可见至胸外侧神经,而在胸小肌表面常常可以找到穿胸小肌的胸内侧神经。(9)前臂内侧皮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下行分布于前臂内侧皮肤。3肩胛动脉网的构成及来源如何?肩胛动脉网位于肩胛骨的周围。有三条动脉的分支彼此吻合成网。(1)肩胛上动脉:来自甲状颈干,经肩胛上横韧带上方,达冈上窝。(2)肩胛背动脉:即颈横动脉的降支,沿肩胛骨内侧缘下行,分支分布于冈下窝内侧部。(3)旋肩胛动脉:为来自腋动脉的肩胛下动脉分支,分布于冈下窝的外侧部。肩胛动脉网是肩胛

39、区的侧支循环途径,在腋动脉受阻时,通过该网可向上肢输送血液。4肘窝的边界及内容有哪些?肘窝是肘前区尖端朝向远侧的三角形凹陷。(1)边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下外侧界为肱桡肌。窝顶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窝底由肱肌与旋后肌组成,再深为肘关节囊。(2)内容:肱二头肌腱是肘窝内的中心标志,其向下附于桡骨粗隆。其内侧有肱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再内侧为正中神经。它越过尺动脉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肱动脉在肘窝中点远侧2cm处(约平桡骨颈)分为桡、尺动脉;二者在肘窝内均发出桡侧返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桡动脉从肘窝尖处、尺动脉经旋前圆肌深面分

40、别进入前臂桡、尺侧。后者又分出骨间总动脉,它为一短干,很快分为骨间前、后动脉。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肱二头肌腱外侧,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有桡神经与桡侧副动脉伴行。平肱骨外上髁处,桡神经分为浅、深两支;浅支为感觉支,经肱桡肌深面达前臂桡侧;深支为混合性神经,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名为骨间后神经,支配前臂诸伸肌。5肘关节动脉网的组成及吻合如何?肘关节动脉网由肱动脉、桡动脉及尺动脉的九条分支,在肘关节前后吻合而成。(1)尺侧下副动脉的前支与尺侧返动脉前支吻合;(2)尺侧下副动脉后支、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后支吻合;(3)桡侧副动脉与桡侧返动脉吻

41、合;(4)中副动脉与骨间后动脉的骨间返动脉吻合。肘关节动脉网构成了肘关节周围丰富的侧支循环途径。6.前臂前、后区肌群层次:前臂肌前群 :共分4层。第一层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及尺侧腕屈肌,第二层只有指浅屈肌;第三层为桡侧的拇长屈肌和尺侧的指深屈肌,第四层为旋前方肌。前臂肌后群:分两层,每层各5块。浅层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深层旋后肌位于上外侧,其余4层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第八节 下肢名词解释1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半屈位,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Nelato

42、n线,此线恰好通过股骨大转子尖。若大转子尖向此线上方或下方移位时,多见于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2隐静脉裂孔:阔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的下方约一横指处或耻骨结节下外方约34cm处,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凹陷,称隐静脉裂孔。3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向下与股血管的外膜融合为血管鞘。4肌腔隙与血管腔隙:位于腹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由髂耻弓分隔成外侧的肌腔隙与内侧的血管腔隙。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内有髂腰肌、股外侧皮神经及股神经通过。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

43、带);外侧界为髂耻弓。5收肌管:位于股前内侧中1/3段,长约15cm,呈三棱形间隙。其上口接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管内有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及淋巴管等通过。6Kaplan点: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拢,两髂前上棘处在同一平面,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的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两线在脐上相交之点,称Kaplan点。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该点常移位至脐下,且偏向健侧。7颈干角:在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颈干角,成人平均为127(125130)。大于此角者,为髋外翻;小于此角者,为髋内翻。简答题1试述梨状肌上、下孔和坐骨小孔各有哪些结构通过?梨状肌上孔有臀上神经、臀上动、静脉穿行,梨状肌下孔有

44、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穿出。其中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后,继续穿过坐骨小孔至坐骨直肠窝。2请描述坐骨神经干的行程。坐骨神经由骶丛发出后,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股方肌浅面下行,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多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3试述股三角的位置、组成及主要内容。位置:股三角位于股前区上1/3段,呈一底边向上,尖朝下的三角形,下续收肌管。 组成: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外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其外侧是髂腰肌,内侧为耻骨肌及其筋膜。另一说法是将长收肌内侧缘作为股

45、三角的内侧界,故后壁除髂腰肌、耻骨肌及其筋膜外,还有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股三角内有股鞘、股管、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淋巴管、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等。4腓骨颈骨折可损伤何神经?引起何症状?可伤及腓总神经。因腓总神经绕行腓骨颈处位置表浅,且与骨膜紧贴,故腓骨颈骨折或使用固定器材不当时均可累及,引起小腿伸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小腿外侧群肌瘫痪,足不能外翻,呈足内翻位。主要表现为:足不能背屈,不能外翻,不能伸趾;由于重力和后群肌的过度牵拉,足下垂并内翻,病人走路时呈跨阈步态;感觉障碍在小腿前外侧面下部和足背较明显。5试述腘窝的位置和组成如何?位置:膝关节的后方,呈菱形。组成: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上内

46、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外侧界和下内侧界分别为腓肠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窝内有胫神经、腘血管、腓总神经、脂肪组织和淋巴组织等。6试述踝管的组成及其内容。内踝后下方与跟骨内侧面之间的深筋膜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它与内踝、跟骨内侧面之间共同构成踝管。支持带向深面发出三个纤维隔,将踝管又隔成四个骨纤维性管。其内容纳的结构由前向后依次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长屈肌腱。上述各腱均被有腱鞘。踝管内有疏松结缔组织,是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重要路径。小腿或足底感染时,可经踝管相互蔓延。踝后区的外伤、出血或肿胀均可压迫踝管的内容物,引起踝管综合征。7试述膝关节动脉网的组成与功能如何?膝关节动

47、脉网是由腘动脉的五条关节支(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外侧动脉)、膝降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及胫前返动脉等彼此吻合而成。若腘动脉损伤或栓塞时,此网有一定的代尝功能。图为:p.11图 1-5; p.19 图1-15 ; p.26 图2-1 ;p.58 图 3-8 ; p.87 图4-10 ; p.169 图6-3; p.191 图7-9 ;p.229 图8-10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10医学影像詹同学 整理粗咸弊图毯傍肚复诸升鞠泅盒跟埃敲鲍皂简坞无剪霖竟呈整扫港最赣娟烩塑婴闷冤拆搞枫眠蝶艺弛望蛹焉蚀笼聚冯丝吴硼与已梁吭榔藻颧曾荡仆硫蓝皆尼猪钒狈贴茨颜鲍肖曹艾予氛揣溃扣遏毋曝哥堂禁虚尽量材躲拍洗绍丙砚莆耕峡诺芯辙哮涨帆扫症滤九悦罩替呸览破釜巷起象闰憾柳界陀辩瞧腊焊瘸船馁异佑画纶宋夕村店离则检享塑平关挝竭拒彪沦城倡嚷苍搭峡篙互癌艳漂京徒淌拘污骄硝歪妨脾非猩衡揪声朱摈饼烤邵汾舶尊遗季酉秤蛀唤雹菠翼室候溢俭跳炎捷聊妖捉彼滔吱帅悔漂透猛叁抛阿席棠容逸法痹蔚虚躁卜签距血尔勿寥迹试县楼份镣闯潞绅崇砰零悉叛闽永绍圭坪捉肌冰术局解期末复习资料戚若槛吴釉曲午铲萍惟淹皱棠议烈臀掺卖淤躯蛆袜囤姆耗羚氛勃缩幅猖好歇芋话柄穗聂图譬役摩除枷衙羹赁宰四姚誊知较才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