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82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8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4∕T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 ICS 65.020.20 B 3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T 19692019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 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12 - 20 发布 2020 - 2 - 20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1969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产地 . 1 4 园地规划 . 1 5 田间管理 . 1 6 病虫害防治 . 4 7 采收 . 5 8 生产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症状特征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时期 . 7 DB1

2、4/T 196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临汾市果树蚕桑站、吉县果业服务中心、吉县果树科技研究所、吉县吉昌镇绿之源苹果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窦兴华、杨颖、葛成稳、张青山、丁宏、冯冬梅、刘利名、谭吉祥、冯福奎、刘鹏奎、王二波、卫成龙、李敏、胡娇、张晓娜、高俊杰、崔凯。 DB14/T 19692019 1 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 吉县红富士苹果栽培技术规程的产地、园地规划、田

3、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原农业部2010年第1364号公告规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内吉县红富士苹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847 苹果苗木 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084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NY/T 1505 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DB14/T 906 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3 产地 应符合原农业部2010年第1364号公告规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地

4、域保护范围, 即山西省吉县, 辖壶口镇、吉昌镇、屯里镇、中垛乡、车城乡、东城乡、文城乡、柏山寺乡等8个乡镇7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730-1100720,北纬355310-362302。 4 园地规划 按 NY/T 441 规定执行。 5 田间管理 5.1 苗木选择 5.1.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着色好、果形高桩、品质优良的红富士优系。 5.1.2 砧木选择 应选择八棱海棠、新疆野苹果等为砧木。 5.1.3 苗木质量 DB14/T 19692019 2 应符合GB/T 9847规定的一级苗木。 5.2 栽植 5.2.1 定植坑 栽植前一年秋季挖定植坑。深0.8 m,长、宽各1 m,表

5、底土分开。坑底先填30 cm厚作物秸秆,再将挖出的表土与有机肥50 kg、过磷酸钙0.5 kg1 kg、氮肥0.25 kg混合均匀回填坑内,并把底土覆到最上面。 5.2.2 栽植方式 南北行向,长方形栽植。 5.2.3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见表1。 表1 果园栽植密度 砧穗组合 株距(m) 行距(m) 密度(株/公顷) 长枝型品种/乔化砧 45 67 285416 短枝型品种/乔化砧 34 56 416666 5.2.4 授粉树配置 可选择嘎拉优系、蜜脆、华硕等,配置比例为4:1或5:1。 5.2.5 栽植时期 春季土壤解冻后到苗木萌芽前进行。 5.2.6 栽植方法 5.2.6.1 苗木处理,栽

6、植前将苗木根系修剪,先用清水浸泡苗木根系 1 d2 d,再用 0.5%1%硫酸铜溶液浸根消毒 10 min,蘸泥浆。 5.2.6.2 定植坑内挖深宽各30 cm的栽植穴,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边填土边提苗、踩实。栽植深度为嫁接口高出地面3 cm5 cm。整理1.5 m2的树盘,浇水覆膜。苗木定干后剪口涂抹保护剂,树干套保护套,成活后去除。 5.3 整形修剪 5.3.1 树形选择 长枝型/乔化果园选用疏散分层形,短枝型/乔化果园选用自由纺锤形。树体结构特点见表2。 表2 树体结构特点 树形 干高(cm) 树高 (m) 冠幅 (m) 主枝数量 主枝长度 1、2 层主枝 层间距 (c

7、m) 主枝角度 DB14/T 19692019 3 疏散分层形 7080 2.83 5 3 个大主枝 2 个小主枝 大主枝 2.5 m 小主枝 2 m 120150 6070 自由纺锤形 8090 33.5 4 1012 个 1.5 m2 m 无 8090 5.3.2 整形 5.3.2.1 疏散分层形 5.3.2.1.1 幼树期 a) 第一年:中心干剪留 4/5,疏除竞争枝,主枝剪去延长头 1/5,剪口下第三芽为侧枝方位,三个侧枝为同侧方位,夏季对辅养枝拿枝软化; b) 第二年:中心干剪留 50 cm60 cm,主枝延长头剪去 1/5,剪口下第三芽为第二侧枝方位; c) 第三年:中心干、主枝、

8、延长头不短截,疏直立枝、过密枝,春季刻芽注意选留第四、第五枝方位,对辅养枝刻芽促发短枝。夏秋季对辅养枝拿枝缓放、拉枝。 5.3.2.1.2 初果期 保留主枝优势,中心干、主枝、骨干枝不打头,疏除竞争枝、萌蘖枝,春季刻芽促枝,夏季对辅养枝拿枝软化,秋季拉枝开角,轻拿长放多留枝,以利生长与结果。 5.3.2.1.3 盛果期 强旺树、弱树和中庸树分别采取“控、促、保”为主的修剪措施,保持树体稳定、健壮。枝条分布上稀下密,外稀内密。行间保持1.5 m2 m以上的通风道,行内略有交叉。结果枝、营养枝和预备枝相配套,并交替转换。控制结果量,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 5.3.2.2 自由纺锤形 一年生树中心

9、干中短截,分枝极重短截。中心干上每隔20 cm30 cm选一个小主枝螺旋上升,小主枝基角8090,辅养枝大于90。盛果期调整好枝干比,小主枝粗度超过中干的1/3时,及时更新。 5.4 土肥水管理 5.4.1 土壤管理 幼树果园可以间作豆科等低秆作物,成龄果园行间自然生草或种植油菜,刈割覆盖。行内覆盖黑色园艺地布。 5.4.2 施肥 5.4.2.1 基肥 a) 基肥在 910 月进行; b) 幼树采用环状扩穴,在定植穴外沿挖宽、深各 40 cm50 cm 的环状沟,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并与土壤混匀; c) 盛果期采用条沟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沟深 40 cm50 cm,施肥量按 1 kg

10、苹果施1.5kg2 kg 有机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 5.4.2.2 追肥 DB14/T 19692019 4 5.4.2.2.1 土壤追肥 a) 花芽分化期以磷肥为主,氮磷钾混合施用; b) 果实膨大期以钾肥为主,氮磷钾混合施用; c) 采用施肥枪追肥。 5.4.2.2.2 叶面喷肥 a) 花期喷硼,硼砂 0.1%0.3%; b) 套袋前喷施钙肥 23 次; c) 果实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2 次。 5.4.3 水分管理 有条件的可采用喷灌、渗灌、滴灌等节水设施,结合土壤追肥进行。 5.5 花果管理 5.5.1 授粉 5.5.1.1 点授。将花粉和淀粉按 1:4 的比例混匀,盛花期用授粉枪(

11、或毛笔、铅笔、橡皮头等)沾花粉对中心花柱头逐个进行点授。 5.5.1.2 液体喷粉。盛花期用花粉进行喷雾,花粉液配置比例为水5 kg,白砂糖0.25 kg,硼酸5 g,花粉20 g。 5.5.1.3 壁蜂授粉。花期在果园放壁蜂辅助授粉,每667m2投放壁蜂500只以上。 5.5.2 疏花疏果 按 NY/T 441 规定执行。 5.5.3 套袋及去袋 按NY/T 1505规定执行。 5.5.4 摘叶、转果 按 NY/T 1505 规定执行。 5.5.5 铺反光膜 按 NY/T 1505 规定执行。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发生种类 主要病害有苹果腐烂病、白粉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主要虫害有

12、山楂叶螨、二斑叶螨、顶梢卷叶蛾、金纹细蛾等。为害症状特征参见附录A。 6.2 防治 6.2.1 非化学防治按 DB14/T 906 执行。 DB14/T 19692019 5 6.2.2 化学防治药剂推荐使用量和使用时期参见附录 B。 7 采收 按照NY/T 1084规定执行。 8 生产档案 应对苹果的栽培和管理建立相关记录并归档。 DB14/T 19692019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 表A.1 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 主要病虫害名称 为害症状 主 要 病 害 腐烂病 病斑有三种类型:(1)溃疡型。病斑呈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质地松软,凹陷,流出

13、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潮湿时有金黄色的卷须状物。(2)枝枯型。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点。(3)表面溃疡型。病斑呈红褐色、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后干缩。 白粉病 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粉状物,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直立不伸展,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密集的小黑点。 褐斑病 病斑有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有小黑点,无明显的同心轮纹。 斑点落叶病 病斑初期为褐色圆点,逐渐扩大

14、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中央为深色小点;后期多个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易穿孔或破碎,枯焦脱落。幼果染病,出现1-2 mm的小圆斑,有红晕,后期变黑褐色小点或成疮痂状。 主 要 虫 害 山楂叶螨 主要吸食叶片及幼嫩芽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 二斑叶螨 主要危害叶片。被害叶初期仅在叶脉附近出现失绿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叶片大面积失绿,变为褐色。螨口密度大时,被害叶布满丝网,提前脱落。 顶梢卷叶蛾 幼虫专害嫩梢叶,吐丝将数片嫩叶缠缀成虫苞,并啃下叶背绒毛作成筒巢,潜藏入内,仅在取食时身体露出巢外。顶梢卷叶团干枯后,不脱落。 金纹细蛾 幼虫从叶背

15、潜食叶肉,形成椭圆形的虫斑,叶背表皮皱缩,叶片向背面弯折。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内有黑色虫粪。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DB14/T 19692019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时期 表B.1 化学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时期 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 使用量(制剂量) 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 使用量(制剂量) 使用方法 主主 要要 病病 害害 腐烂病 萌芽前 3%甲基硫菌灵糊剂 125150 克/平方米 涂抹 采收后 15 d20 d 至萌芽期 45%代森铵水剂 100200 倍液 喷淋 白粉病 发病前期或发病初

16、期 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喷雾 褐斑病 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 倍液 喷雾 斑点落叶病 发病前期或发病初期 (春梢、秋梢生长期) 80%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 500800 倍液 喷雾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5003 000 倍液 43%戊唑醇悬浮剂 5 0007 000 倍液 主主 要要 虫虫 害害 山楂叶螨 二斑叶螨 卵螨孵化盛期 或害螨点片发生时 1.8%阿维菌素乳油 3 0006 000 倍液 喷雾 顶梢卷叶蛾 孵化盛期至 2 龄幼虫期 2.2%甲维盐微乳剂 3 0005 000 倍液 喷雾 金纹细蛾 成虫盛期(卵孵化盛期) 25%灭幼脲 3 号悬浮剂 1 5002 000 倍液 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