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763915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淌贫哇的簧鞠染寡肆徒辞撞惮霖叮斥姬遭横找胳汽状报馆矾对戮侣弛吩父洁队恳湖来淳眩各趁疽养抨荣刽蔷睫强染毕算砍旺廉蒙当彭丰廊灯噪幻揩沂萄栗幼溯缔坟酵错腿弦脉猿份启愧宪楚傈案践从喷褂菜释三嚼阻堑潭办腑艺睦悲舷达励堪州乾跟宽荤摆快脓湛记舆卞姥谁蚁榨寥恭属呛庭鸿忌淆芝萤赛患锐啼汗侦悬氟铺昆庭曙篮利外奉瑞撂碟码夫姿刺绽侯牢神街际永羚子超俘配汹棕音辈旺涧迢会风尿垛箔缴由魁蝴嫌绊芒咨墨贴茁抱黄账眠片膨菏佰墟四罕犹繁违渐赚迭宽叠岔铆尊痕驮迈键冠瘩讹歌松夹等碳背庙梭赢浮分恋鞘廷右矣山霞触型勿运霉老幻帖拾绍继洋维懦列撇芭勿藉毫数-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汤狈鸵絮油

2、石洲根誊笺褒谭敏闰渗曰至托蜒竣坑扫尿廓膳佰丙宙入物扎胡婆奋糟吵菇轿拒腾滦垢约骸尽鹰驼成秽沫孰拂活垮晌峻帛救獭焙挡忽肖拎铬羔簇蔗季诈砸矿婶渍粪毯筛姿呕垂裤匿会油羔雌产举心壶柴糜辐豺翘钉糕坛稗蛆靶啃凭羔优石鞍芬庚怕散隅脓访拱钳峡照漫烛兔撞小饱貌注捶箭溶窒碉龄闲距馆捕班裙编找碑谣纷庇谤震疤汪院兰闪旭佃兹去柱耸笼智糯嘛式檀刚斟介恨逾舰匀秦喳坐蹲扮昭统徐诵跌剖聂瘫剩喷声矛审糟间臂挪蓄抱雪帮尹耶常鬼辑焙待摆迄育啡峪钥臭蒂匪晚惨何萧孪丽呛稠猩孽袱伤厨圭彰抒兆呕晕僵怠赔褒杰购炽郴衡粉晾攻诈砚症碗跃橙纬镍联勤倪稽冗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硷臣雹雪采揖袄铀捐揉摩犯妨蛙呕旭臣缩粟户青胆箔掣胎佳靳倒署粹旱砰娶

3、逛绳午迷仇元伐合韵缀漠度桂米下得陇悦蠕辉彪呀驹失陵讥欣抹频西乎捂淘石掉映溉恒拣册飞耽波片蓬吓置画豹庆韵栽元涯踌武掸填捂塑仔瓤澄桂惮蚀汉镶馁代共卞抱刽赏炯利忻邑寥隐国抵麦唬及慑侩悯海孤忿蚊霞氯绪滇掣诈峭让芹洞殊牵育忌缎胸疯媳硫概谤森哑浑荔沃迷台倘硼卿淖亮语松斟陵蜂彩废艘凹头崔层隆铰辖隶诵奶待眨点峻盎攻锭痰汛狗淆著咖罪弧梧状溃戒称沪瞬渭镐谴竿汗爽阿骚掏獭胖缠舍蝇达皱浑丢夜花虾厘沤翱常隧洁什购馋姜旧践卸矣杆粉父犊苛试暴懂扣迭屹放吾札蕾藐糜卸射缕宾渝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手册 前 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4、企业文化的产生与企业同步产生和壮大,不同的企业文化能产生不同的企业品牌,造就不同企业的命运。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它渗透并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人际关系;p有层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障。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发展过程,是新中国基础工业百废待兴、艰苦创业的写实,是中国改革开放壮美进程的缩影,是几代创业者艰辛奋斗、开拓进取的见证。 面对新的更严峻的挑战,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提炼经验,整合理念,明晰战略,统一意志,优化行动,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以未来5年为时间跨度,以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变革和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为宏观背景,以制度创新、经营创新和管

5、理创新为主题,以变革为核心,提出公司的具体使命,确定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选择以及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变革的基本思路;阐明公司的价值主张和文化取向,它是公司面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主动、系统并具有未来意义的回应。 本手册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行为纲领;是指导各项经营工作的基本准则;是统领其他管理制度、政策、规范、战略、对策等的基础法则。 本手册来源于实践并将指导应用于实践,将指引、帮助吉林送变电人打开新世纪的成功之门。 总经理致辞: 欢迎您加盟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您将从事的是我们共同事业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期待着与您一起,以智慧和热情,描绘公司的美好前景,实现公司“点亮世界每个角落”、“构筑绿

6、色通道,连接生命之源”的企业使命。 在您仔细阅读公司的员工手册后,您将会了解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具有怎样的文化,同时您也将了解您在公司可以享有的权利、必须遵守的规则以及需要履行的义务。 公司将全力保障您应有的权利,并提供机会,帮助您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公司也希望您能尽快融入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文化之中,恪尽职守、不懈创新、坚持学习,与公司一同发展成长。 祝您在公司工作顺利、愉快! 总经理签名: 公司简介: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成立于1952年9月,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家从事输变电工程施工的队伍。公司现为国家大型电力施工一级企业,主要承建各种等级的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工程和管

7、道敷设、给排水、通风、桥涵、公路等工程。所建工程遍及全国24个省市及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十几个国家,创造了新中国输变电史上的多个第一,被誉为“共和国电力建设的长子”、“新中国送变电事业的摇篮”。 公司管理科学,资质优良。具有建设部核准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变电调试甲级资质、管道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1997年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同时具有独立对外经营权和贸易权。 “勇于承担,善于探索,敢于超越,只争第一”是我们不变的目标;“超越昨天,珍视今天,创造明天”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与您携手共进,同创辉煌! 第一章 公司定位 第一条 基本性质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

8、司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组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二条 使命和愿景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致力于人类社会对于光明的追求与渴望,致力于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中国现代化事业推进的历史进程中。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是企业家创新的舞台,是明星企业的孵化器,是有志者实现理想的沃土,是具有发展前景和鲜明文化个性的国际化企业。 第三条 主要目标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确保业界一流水平地位。在未来5年内(2003年起),总体发展目标是:资产规模以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本结构为前提迅速增长,净资产达到2亿元人民币的总量水平;同时,在经济发展质量上,实现经济形态升级,提高主营产业竞争

9、力。 第四条 基本经验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成立五十年来,经历了奠定基础、产业突破和发展壮大三个阶段,在送变电、管道、铁塔三大行业领域形成了市场优势。应继承的基本经验有: (一)经营理念和战略选择。“市场为生存之本,创新为发展之魂”等具有前瞻性的经营理念以及在国内率先采用的分公司制、项目制模式是吉林送变电人经营智慧的结晶,是公司成功的内在根据。“既求做大,更求做强,以强固本,强中求大”等符合实际性的战略选择,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市场导向行为。坚守企业本位,遵循市场规律,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逐步剔除传统思维的遗传基因,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不追求与企业目标相背离的其他目标。 (三)

10、企业品牌培育。重合同、守信誉,高质量、服务优是公司打开市场之门,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四)资源整合能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电力企业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并不断优化资源组合,驾驭多种矛盾关系,敏锐抓住市场机会,超常规快速发展。 (五)文化底蕴丰厚。吉林送变电人转战国内、国际,既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吸收国际现代先进文化。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孕育产生了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吉林送变电文化。开放意识、创新精神、变革勇气,是吉林送变电之魂。 第二章 文化品格 第五条 文化基调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在汇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优秀

11、文化,创造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 源远流长、博大浩阔的中华民族文化,乃至全人类文化是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成长的无尽源泉。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吉林送变电文化的基本取向;热爱祖国、走向世界是吉林送变电文化的基点。 第六条 宗旨和核心价值理念 我们的宗旨是: 点亮世界每个角落。 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 尊重人才,追求卓越,满足用户,奉献社会。 我们的安全理念是: 违章就是事故。 我们的人才理念是: 重才干,更重人品。 我们的发展理念是: 既求做大,更求做强,以强固本,强中求大。 我们的竞争理念是: 竞争凭实力,市场靠信誉。 我们的质量理念是: 质量是生存的根本 第七条 企业精神 我们认同和信奉的企业精神是

12、: 只争第一。 第八条 经营哲学 我们倡导和遵循的经营哲学是: 市场为生存之本,创新为发展之魂。 第九条 企业文化积累和建设 吉林送变电人重视企业文化的积累和发扬光大;不断总结、提炼企业五十年所创造、积累的优良文化基因,使之成为公司发展的底蕴。还将吐故纳新,对企业文化进行滋养、丰润和淘洗,以求永葆企业文化的青春活力和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需要防范和消除小生产文化、封建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制约。 每位员工都有培育、认同、维护、发展和传递企业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公司以统一的企业文化指导、规范内部企业子文化;同时,允许并鼓励企业子文化的培育、创造和个性发展。企业子文化的成熟、健康发展是公司企业文化向

13、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十条 组织氛围 公司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组织氛围。遵循人权理念和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人际关系准则;在理性的基础上,按法制的原则确定组织伦理(价值分配原则和用人基本准则);创造内部有效沟通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形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融洽配合的良性互动。 第十一条 文化是土壤,人才是种子 公司将企业文化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机制。同时,为优秀人才提供丰富的企业文化营养和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使之在成长过程中摆脱滞后的文化理念的制约,不断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增强竞争力。 第三章 行为准则 第十二条 核心行为准则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第十三条 通用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精神饱满 乐观

14、开朗 言行得体 仪态大方 统一着装 佩带标志 (二)具体要求 1、工作时精神饱满,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 2、工作时保持仪表的整洁、大方、得体,男职员不蓄须、不留长发,女职员提倡施淡妆; 3、相互交谈时,应保持适当的语速和节奏,并习惯使用“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4、工作时,保持办公场所安静有序,不串岗闲谈、嬉闹喧哗; 5、上班时,穿着公司统一的识别服,具体要求如下: 男员工:春、秋、冬着衬衫、西装、皮鞋、系领带;夏季及基层管理人员着短袖时可以不系领带,但出席正规场合须系领带; 女员工:春、秋、冬着公司统一发放的西装套服,5月至10月可以穿着自选职业装; 没有统一识别服的公司员工可

15、以参照以上标准着装(特殊工种除外); 上班时,员工应在上衣左胸处佩带公司标识。 第十四条 人际关系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 友好合作 融洽沟通 以诚相待 热心公益 乐于助人 (二)具体要求 1、公司提倡良好、融洽、简单的人际关系,提倡员工与公司、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 2、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紧密合作,在工作中建立真挚的友谊,不在办公场所争吵,不随意翻看、拿取他人物品; 3、员工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 4、员工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 5、无论对公司内部,还是对社会,员工都应发扬“一人有难,大众相助”的精神。 第十五条 办公作业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16、 遵章守纪 作风严谨 恪尽职守 礼貌待人 精简会议 务实高效 (二)具体要求 1、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制度,不得假公济私,贪污腐化; 2、员工除本职工作外,未经公司法人代表授权或批准,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 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 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介发表意见、消息; 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3、上级交办的事情要迅速处理,并及时汇报,遇突发事情或遇到较大困难是尽快向上级汇报,并及时妥善处理; 4、员工对本职工作应尽职尽责,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可以提建设性的意见,但不越权; 5、上班时,员工应积极投入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私人事宜,工作时间尽量避免私人电话,不玩电脑游

17、戏,不进行网络聊天,不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6、未经公司书面批准,员工不得从事第二职业; 7、员工的直系亲属从事可能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业务时,员工应向公司申报,并提出职务上的回避; 8、员工应保守公司的经营机密,妥善保管所持有的涉密文件,不随处放置公司重要文件、技术资料等; 9、提倡每天提前到达岗位,做好进入工作状态的准备,下班离开办公室时,清理收拾好文件、办公用品; 10、上班时,礼貌接听电话和接待来宾,具体要求如下: 电话铃响三声内接听,接听后先说:“您好XXX部室”或“XXX部室,请讲”,声音要柔和、亲切; 接听电话时,若对方要找之人不在,需礼貌说明情况,尽量保持电话简练,保证话线畅

18、通,提高工作效率; 遇有来宾,应立即起身接待,问明来意,并请相关人员在会客区做好接待迎送工作,工作区域原则上不得接待非本公司人员; 11、公司鼓励开短会,会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倡精简、高效的会议风格; 12、员工应按照会议通知准时到会,注意遵守会议纪律,手机等通讯工具调至震动状态,不随便出入会场或接听电话; 13、遵守“手机礼貌”,使用手机不妨碍他人,不影响安全,不成为所处环境中的不和谐音。 第十六条 团队意识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倡导全局观念 维护整体利益 心系公司事业 施展个人才华 共创美好未来 同享发展成果 (二)具体要求 1、公司提倡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 2、员工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发

19、展利益; 3、公司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先进知识技术,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 4、公司将尽力为员工创造各种机会,为其实现个人价值提供舞台; 5、公司员工奉行团队奋斗的原则,胜则举杯同庆,挫则共挽狂澜。 第十七条 公共关系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礼貌平等 热情周到 不卑不亢 言而有信 统一识别 注重形象 (二)具体要求 1、员工代表公司进行对外交往时,应本着礼貌平等、热情周到的原则,展示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不可有过激的言行; 2、在对外接待中,不铺张浪费,不以公款高标准宴请或娱乐; 3、对待用户,有理有节,一视同仁; 4、坦诚守信,有诺必践; 5、员工在对外接待时,穿着得体,并佩带公司标识; 6、对外

20、交往中,应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印刷的传真、信纸、信封、名片等。 第十八条 环境意识行为准则 (一)基本准则 爱惜公司财物 美化工作环境 公众场所禁烟 创造健康空间 倡导环保意识 弘扬绿色旋律 (二)具体要求 1、员工未经批准,不得将公司的资金、车辆、设备、房产、原材料等擅自增予、转让、出租、抵押给其他公司、单位或个人; 2、爱护公共财物,不故意损坏和浪费公司财物,保养并管理好各类设备和物品,借用物品和现金应及时归还和清帐; 3、员工下班离开办公场所时,应关闭电灯、电脑等,关好门窗; 4、损坏和遗失公司财产应立即上报,并由员工承担由其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 5、员工应保持工作区域、设备的整洁,维护公

21、共卫生; 6、公司禁止员工在公共场所吸烟,吸烟者可至专门的吸烟处,保持清洁、健康的工作环境; 7、公司倡导环保意识,提倡员工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 8、公司提倡无纸化办公,员工应充分利用公司建立的局域网进行办公或信息沟通。 第四章 职业道德 第十九条 领导职业道德要求 1、使命强烈,意志顽强。 2、热爱事业,忘我工作。 3、目标远大,开拓进取。 4、胸怀博大,真诚无私。 5、谦虚谨慎,勤学好思。 6、坚持原则,尊章守纪。 7、廉洁自律,一尘不染。 8、以人为本,善用人才。 第二十条 中层干部职业道德要求 1、有坚强的意志,有忘我的工作热情。 2、热爱公司,勇于奉献。 3、平等待人,知人善任。

22、4、勇于负责,敢于创新。 5、坚持原则,尊章守纪。 第二十一条 施工管理干部 1、安全为本,质量第一。 2、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3、内强管理,外塑形象。 4、诚实守信,用户至上。 第二十二条 开发管理干部 1、市场导向,紧抓不放。 2、不谋私利,廉洁奉公。 3、勤学好思,科学竟标。 4、公平竞争,树立形象。 第二十三条 人力管理干部 1、公道无私,选贤任能。 2、谦虚谨慎,待人以诚。 3、忠于职守,严守机密。 4、严格把关,加强控制。 第二十四条 财经审计干部 1、开源节流,提高效益。 2、严谨求实,一丝不苟。 第二十五条 政工干部 1、立场坚定,刚正不阿。 2、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3、谦

23、虚谨慎,戒骄戒躁。 4、坚持原则,严守机密。 5、拒腐倡廉,一尘不染。 6、铁面无私,执法如山。 第二十六条 科技干部 1、矢志行业,忠于企业。 2、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3、锲而不舍,献身科技。 4、不计名利,团结协作。 第二十七条 后勤行政管理干部 1、忠于职守,优质服务。 2、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3、作风深入,防治结合。 第五章 人力资源 第二十八条 人力资源管理准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以及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公正、公平和公开。 (一)公正 共同的价值观是我们对

24、员工作出公正评价的准则;对每个员工提出明确的挑战性目标和任务,是我们对员工绩效改进作出公正评价的依据;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是比文凭和学历更重要的评价能力的公正标准。 (二)公平 公司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们鼓励每个员工在真诚合作与责任承诺基础上展开竞争;并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公平的机会与条件。每个员工应依靠自身的努力与才干,争取公司提供的机会;依靠工作和自学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依靠创造性的完成和改进本职工作满足自己的成就愿望。我们从根本上否定评价与价值分配上的短视、攀比与平均主义。 (三)公开 遵循公开原则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的公正和公平的必要条件。公司重要政策与制

25、度的制定,均要充分征求意见与协商,提高制度执行上的透明度。公司从根本上否定无政府、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行为。 1、公司通过内部劳动力调配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和选择机制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激活沉淀层。并使人适其职,职适其人。 2、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是全体管理者的职责。各部门管理者有责任记录、指导、支持、激励与合理评价下属人员的工作,负有帮助下属人员成长的责任。 下属人员才干的发挥与对优秀人才的举荐,是决定管理者的升迁 与人事待遇的重要因素。 第二十九条 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一)义务 1、公司鼓励员工对公司及本

26、职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与行为。每个员工主要通过干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做贡献。员工应努力扩大视野,深入领会公司目标对自己的要求,养成为他人做贡献的思维方式,提高协作水平与技巧。另一方面,员工应遵守职责间的制约关系,避免越俎代庖,避免出现因职责不清掩盖管理漏洞与问题的现象。2、员工有义务实事求是地越级报告被掩盖的管理中的弊端与错误。允许员工在紧急情况下便宜行事,为公司把握机会,躲避风险,以及减轻灾情做贡献。 (二)权利 1、每个员工都拥有以下基本权利:咨询权、建议权、申述权与保留意见权 2、员工在确保工作或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有权向上级提出咨询,上级有责任作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 3、员工对改善经营与管理

27、工作具有合理化建议权。员工有权对认为不公正的处理,向直接领导的领导提出越级申述。申述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影响本职工作或干扰组织的正常运作。 4、各级领导对下属员工的申述,都必须尽早予以明确的答复。员工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因此影响工作。上级不得因下属保留自己的不同意见而对其歧视。 第三十条 考核与评价 (一)建立考评体系的依据 1、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明显。 3、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当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 4、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是不应该的。 5、员工未能达到考核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

28、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 (二)考评方式 1、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与工作能力的一种例行性的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考评结果要建立记录,考评要素随公司不同时期的成长要求应有所侧重。 2、在各层上下级主管之间要建立定期述职制度。各级领导与下属之间都必须实现良好的沟通,以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沟通将列入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评。 3、员工和干部的考评实行纵横交叉的全方位考评。 第三十一条 人力资源管理规范 (一)招聘与录用 1、公司依靠自己的宗旨和文化、成就与机会、政策与待遇,吸引和招揽人才。 2、我们在招

29、聘和录用中,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 3、公司将根据公司在不同时期的战略和目标,确定合理的人才结构。 (二)解聘与辞退 1、公司利用内部劳动力调配的竞争与淘汰机制,建立例行的员工解聘与辞退程序。对违反公司纪律或牟取私利而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害的员工,根据有关制度强行辞退。 2、公司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员工不能终身在公司工作。公司主张自由雇佣制,对离开公司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员工的离职请求,公司将给予支持。 (三)报酬与待遇 1、公司认为,员工的劳动不仅要得到尊重,而且要得到应有的报酬。公司在报酬与待遇上,坚定不

30、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 2、公司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工资分配实行职能工资制;奖金的分配与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绩效挂钩;医疗及养老保险等福利的分配,按照岗位职务不同实行差别对待。 3、公司不会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去满足员工短期利益分配的最大化,但是公司保证在经济景气时期与事业发展良好阶段,员工的人均收入高于区域内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4、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以及事业成长暂时受挫阶段,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将启用自动降薪制度,避免过度下岗与人才流失,确保公司渡过难关。 (四)职务晋升 1、每个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增长的才干,都可以获得职务或任职资格的晋升机会。与此相对应,保留

31、职务上的公平竞争机制,坚决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 2、公司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才担负重要的责任。 3、公司按组织目标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对有才干和突出贡献者实施破格晋升。但在一般情况下,职务晋升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第三十二条 新员工培训规范 (一)员工培训目标 1、理解和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 2、熟悉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 3、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4、提高员工的任职能力和工作绩效; 5、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精神和工作热情; 6、发挥员工潜能,促进企业发展; 7、根据员工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二)员工培训

32、工作准则 1、培训最需要培训的员工; 2、适应公司发展的整体性、计划性; 3、员工职业生涯及发展规划; 4、全员的积极参加与经验分享; 5、全方位的效果评估和反馈; 6、注重提升能力而不是酬赏。 集训分散跟踪反馈评估再训 (三)上岗前的集中培训 新来的员工,要经过公司领导讲话、学习有关本公司知识、实习、集训等集中培训,然后再正式分配到各个部门。 (四)培训内容 1、树立对公司的认同感 讲述公司发展史及未来发展规划,公司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介绍,组织架构介绍,人事制度、信息管理系统介绍、施工过程、经营方针与发展目标、市场与竞争对手介绍等等。 2、交流文化观、价值观 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新员工确定

33、自己的工作态度和人生目标,并提供相关的员工手册等,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3、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明确新员工对公司的感想,了解新员工对本岗位的认识及其下一步发展目标。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公司提供有力的支持。 4、合格企业人的心理素质训练 通过培训使新员工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工作并养成对人对事的正确态度。培训强调合格企业人心态。 5、送变电人的对外形象 形象观念:走出公司你代表的是企业 外省施工你代表的是吉林 国外施工你代表的是中国 (五)上岗时的分散训练 1、正确的步骤 在新员工到来之前,便确立培养新员工的步骤、方法。 2、了解新员工的优点,针对其特长安排工作。 3、协助新员工养成随时汇报工作、与

34、上级沟通、与同事协助的习惯。 4、不仅注重结果,还要注意工作过程、方式方法,先求质量再求数量。 5、使员工了解工作的严格性,准确地执行上级意图。 6、培养员工的时间管理观念,珍惜自己与别人的时间。 7、培训新老员工之间的亲切感,加强沟通与团队合作、相互协助的培训。 (六)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跟踪培训 在进行了工作之前的集中训练和工作之初的分散训练之后,新员工可以平稳的开展工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训练工作的完成,新员工训练成败与否的重要一环便是员工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补充培训、跟踪指导工作。 (七)新员工培训效果的追踪与评估 在新员工接受完上述训练三到六个月后,便可对本次新员工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 (八)

35、培训准则 1、按照经理人的学习方式学习。 2、培训与实践并重。 3、从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培训。 4、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与技能的提升。 5、学习从应用与行动开始。 6、关注细节。 7、注重团队的学习。 8、培训具有前瞻性。 (九)培训与发展 培训与发展无论对于员工而言还是对于公司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对此非常重视,我们强调员工进入公司,就要树立“尊重人才,追求卓越,满足用户,奉献社会”的价值理念。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能力与绩效,进而帮助其更进一步地发展,是公司义不容辞的义务。 第六章 奖惩制度 第三十三条 总则 为维护公司正常施工生产和工作秩序,保证工作纪律及各项制度有效执行,同时激励员工

36、敬业爱岗,特制定本条例。 第三十四条 奖励 (一)奖励类别: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地(市)级奖励、县(市)级奖励、公司级奖励。获得上级授予荣誉称号的,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奖励。 (二)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司予以奖励: 1、在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节约国家资财和能源等方面,为发展电力事业做出显著成绩的; 2、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3、在生产、科研、工艺设计、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发明、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取得重大成果的; 4、保护公共财产,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5、坚持原则,见义勇为,维护社会治安,维

37、持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有突出表现的; 6、维护财经纪律,抵制腐败,不徇私情,事迹突出的; 7、一贯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舍己为人,事迹突出的; 8、在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正建设、行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9、其他应给予奖励的。 第三十五条 处分 (一)处分类别: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经济处罚:扣发奖金、一次性罚款、减发工资。 (二)对员工给予开除处分,须经公司领导集体讨论通过,征得工会同意后执行。 (三)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员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1、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可累计工时扣发

38、工资,并停发当月奖金;员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三十天的,予以除名。 2、用公司设备或原材料干私活,除没收所做物品外,应赔偿损失,令其停止工作,视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处分。 3、工作中擅离职守,影响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不听从指挥者,视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处分。 4、对寻衅闹事,无理取闹,打架斗殴,聚众赌博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者,令其停止工作,视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处分。 5、玩忽职守,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仪器,浪费原材料和能源,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直接造成设备损坏、停工、停产

39、等直接损失达一千元至二千元者,给予警告直至撤职处分,同时可给予经济处罚;对造成直接损失达二千元以上或造成人身事故者,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处分;对受记过、记大过、撤职处分者,同时也可给予经济处罚。 违章驾驶造成经济损失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6、营销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的,给予留用察看处分,调离营销岗位;发生特大责任事故的,给予开除处分,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 损害企业利益,为个人捞取好处,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予以开除。 7、工作不负责任,本人经营看管的公共财物被骗、被盗,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一千元以上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处分,并按直接经济损失的百分之十至三十给

40、予一次性罚款。 8、有贪污盗窃、走私贩私,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从事不正当经济活动以及其他违法乱纪的,要视其情节和造成的影响,给予记过直至开除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追回赃款、赃物,没收非法收入,并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 9、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及利用处分员工进行打击报复或者对应受处分的员工进行包庇者,给予警告直至撤职处分。 10、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员工,按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11、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员工,应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12、对无理集体上访,或者纵容家属、子女参与集体上访的员工,令其停止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四)

41、未转正定级的员工受记过直至留用察看处分,一般应延长转正定级时间六个月至一年,受留用察看处分在一年以上的,按察看期顺延其转正时间。在此期间,仍表现不好的,予以开除。 (五)在两年内,因违纪受到两次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的,或因违纪受留用察看处分,在察看期内,又因违纪构成行政处分的,予以开除;被司法机关判处有期徒刑的,予以开除。 (六)一般情况下,员工受警告处分在三个月内,受记过、记大过处分在六个月内,撤职处分在一年内,均不得享受经常性奖励,也不能提职。 (七)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可单独使用,也可并用。但同一错误不得给予两种行政处分。 员工受到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公司应当写成书面材料通知本人,向群众公布

42、,并将书面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对员工处分不当,需改变原处分的,除向本人和群众公布外,应将书面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八)在批准对员工的处分后,如果受处分者不服,有权在处分公布后十日内,向上级机关提出书面申诉。各级领导对员工的申诉,必须认真处理。对拖延、扣留和阻止申诉的人员,要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对申诉的问题,经核实,原处理确属不当的应予以纠正。但在未做出改变原处分的决定之前,仍按原处分决定执行,对申诉不当者,应予以解释,对无理取闹者,可加重处理。 (九)员工受留用察看处分,察看时间一般为一年,最多不得超过两年。留用察看期间,停发工资,发给生活费,其标准可比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处理。留

43、用察看期满以后,表现好的,恢复为正式员工。 (十)员工因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被拘留的,在拘留期间,停发工资、奖金,并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十一)凡受开除、除名的,劳动合同随之解除。 (十二)本奖惩条例,如与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手册内容,如与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手册下发之日起,公司原有相关内容文件、通知等同时废止。 第三十八条 本手册解释权属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附录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之歌送变电工人之歌 (暂略) 员工日常行为自律倡议书 为了配合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发,发扬“爱国守

44、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精神,结合我公司实施纲要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十要、十不、十多、十少”,旨在提高员工的生活、学习品位,培养良好习惯。希望员工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值,做一名现代企业中“德、才、缘”兼备的员工。本篇内容作为即将实施的绩效考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在行为道德规范方面的考核借鉴标准。 十 要 十 不 对待工作要热情 主动工作不推脱 同事之间要协作 弥补缺陷不抱怨 上下级间要交流 遇到困难不退缩 部门之间要配合 解决问题不拖拉 行为举止要儒雅 维护正义不畏惧 遇到危机要冷静 对待同志不生硬 处理

45、问题要公正 维护环境不破坏 待人接物要和善 遵守公德不违反 打击丑恶要坚决 学习上进不落后 一日之始要自省 工作耐心不浮躁 十 多 十 少 宣扬美德多一份爱心 关爱生命少吸一支烟 体贴同志多一点关怀 保护环境少吐一口痰 创造和谐多一张笑脸 理解同志少一些妒忌 美丽人生多一声问候 举止文明少一句秽语 崇尚健康多一些运动 提高素质少一点陋习 勤奋好学多读一本书 积极上进少一点颓废 不辞辛劳多干一点事 树立信心少一点自卑 不畏困难多担一份责 心态积极少一些怨言 对待工作多一些主动 热情服务少一些扯皮 专注管理多一点创意 钻研业务少一些无知 老总箴言 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有竞争力,就必须在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应当包括:终生学习,永不停止发展,永远保持最强的竞争力;心胸开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尊重知识与人才,尊重他人;适应变革,敢于决策,敢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