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江西省南昌市羊子巷小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piáo chéng rèn dù jì nà hǎn juàn liàn
bēn fù yóu zhōng zūn zhòng nǐ dìng bàn jié
2.给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提供(góng gōng ) 呐(nà là)喊 血泊(bō pō)
幔(màn wàn)子 前爪(zhǎo zhuǎ) 屉(ti tì)子
霓裳(cháng shang) 绷(běng bēng)紧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
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B.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C.一到夜晚,整个城市就成了灯的海洋。
D.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6.下列词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上年货,街上增加了货摊子一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他们都是只在这个季节才会出现的。
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D.他们高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们俩了。”
7.下列关于《鲁滨逊漂流记》中主要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流落荒岛,上船取物 ②发现叛乱,救出船长 ③畜养山羊,种植粮食
④搭建帐篷,安排住所 ⑤救下“星期五”,结伴生活
A.① ② ③ ④ ⑤ B.① ③ ④ ⑤ ②
C.① ④ ② ⑤ ③ D.① ④ ③ ⑤ ②
8.口语交际。
同学到你家做客,想参观一下你的卧室。请你当一名讲解员向同学介绍一下,卧室中你最满意的布置重点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韵浓情。
面对长云、雪山,王昌龄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壮誓言;听闻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杜甫惊喜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诗人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囊入其中;篱门秋风中,惦念祖国统一之事的陆游诉说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华夏千年多少名人志士将“爱国之情”绝唱千古,这是古诗中的大爱!
10.读诗词。
(1)撩乱边愁听不尽,__________。
(2)__________,寒山一带伤心碧。
(3)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
(4)____________,闻郎江上踏歌声。
(5)古诗,博大精深,意味无穷。“________,_______”那是范成大笔下的孩子在学着大人种瓜的可爱烂漫;“________,________”那是李白在表达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昌龄在用诗句展现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名称 朝代
笔
墨
纸
砚
南唐
安徽宣城诸葛笔
安徽徽州李廷圭墨
安徽徽州澄心堂纸
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宋朝
安徽宣城宣笔
安徽徽州徽墨
安徽宣城宣纸
歙砚(安徽)洮砚(甘肃)
端砚(广东)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极具艺术魅力,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12、请照样子,用四个字概括每种字体的特征。
隶书(轻灵飘逸)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13、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各种书体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15、请将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填在标题处横线上。
16、并用“_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
17、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下列句中“其”指代什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
19、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谐 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 安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眺望 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jí jì)露出了(喜色 高兴):“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gěi jǐ)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20、请划掉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1、文中两次写到女孩流泪,她第一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第二次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2、第⑥自然段中,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她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当女孩回到家时,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为什么母亲此时疲惫不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百善孝为先”,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孝顺父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
他________了
生活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他的内心。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写校名,请写大海小学;如写人名,请写小丽、小刚,老师一律写王老师。字数400字左右。
1.水瓢 承认 妒忌 呐喊 眷恋
奔赴 由衷 尊重 拟定 半截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瓢”“承”“喊”“眷”“衷”“尊重”“截” 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gōng nà pō
màn zhǎo tì
cháng bēng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供:[gòng] 奉献 :~养。~献。[gōng]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 :~销。提~。
呐:[nà][呐喊]大声叫喊 :摇旗~|~助威。
泊:[bó]停船靠岸 :~船。[pō]湖 :湖~。水~。血~。
爪:[zhǎo] 指甲或趾甲 :趾端有~。[zhuǎ]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 :鸡~子。
裳:[cháng]1. 〔~~〕光明。2.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shang]〔衣~〕衣服。
绷:[bēng]张紧,拉紧 :~紧。
[běng]板着,强忍着 :~劲。~着脸。
3.C
【解析】C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C项词语使用不恰当,“参差不齐”的意思是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在本题中形容旅游信息不恰当。
4.C
【解析】C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根据例句可知采用的修辞是对比。
C.“一到夜晚,整个城市就成了灯的海洋。”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5.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A.句式杂糅,去掉“显示出”或“可见一斑”均可;
B.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未加上“的状况”即可;
C.没有语病;
D.两面与一面不搭配,“能否”包含两个方面,“是”仅包含一个方面,去掉“能否”即可;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有误,“……”“等等”都表示省略,使用一项即可,该项不符合规范。
B.选项正确。
C.有误,提示语在中间,“想”后用逗号。
D.有误,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用冒号。
7.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和积累。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故答案选D。
8.我的小卧室可雅致了。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你看,卧室东边的墙上挂着一张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地图下方是我睡觉的小床,别致的小床上铺着漂亮的绿色床单。床单上的图案是我和妈妈专门挑选的,样子是不是很逗?卧室的西边放着我的书柜和写字台,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的书柜了,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书,我常常在书海里遨游呢!
这就是我的小卧室,你喜欢吗?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口语交际,即语言表达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本题口语交际的内容是向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卧室,注意把卧室中你最满意的布置要重点介绍。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从房间的大小、空间、摆设角度着手介绍卧室。或者从房间的舒适度,也就是突出功能性和主人的喜好入手介绍卧室即可。
9.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积累与运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10. 高高秋月照长城 平林漠漠烟如织 飞入寻常百姓家 杨柳青青江水平 儿童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详解】(1)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全诗是: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全诗意思是: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2)出自唐李白《菩萨蛮》。全诗是: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全诗意思是:一片平原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她在台阶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更短亭。
(3)出自唐刘禹锡《乌衣巷》。全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诗意思是: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4)出自唐刘禹锡《竹枝词》。全诗是: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全诗意思是: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5)第一句诗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全诗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全诗意思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第二句诗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意思是: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第三句诗出自唐王昌龄《从军行》,全诗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全诗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1.D
【解析】11、D
12、 方正端庄 豪放自由 绵婉流畅
13、从精神层面上讲,书法是心灵的反映;从人格层面上讲,书法展示了人的品格;从表现层面上讲,书法讲究正气。
14、各种书体都体现了线条的和谐之美。
【解析】
11、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语段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告诉我们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介绍了几种书体的线条的特点。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南唐和宋朝时期的文房四宝。通过介绍宋朝时期的文房四宝时可知,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宣城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故D的说法有误。
12、考查了对字体的理解。
从“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可知,介绍了几种字体的特征:隶书,轻灵飘逸;楷书,方正端庄;行书:豪放自由;草书,绵婉流畅。
13、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从“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可知,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是:从精神层面上讲,书法是心灵的反映;从人格层面上讲,书法展示了人的品格;从表现层面上讲,书法讲究正气。
14、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从整体和局部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征: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6、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17、 树 蝉
18、蝉伏在高高地树枝上,高声鸣叫着,在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19、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分析】
译文: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15、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16、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为: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意思是这三只小动物都只顾着它们自己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们身后的祸患。
17、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其:指树。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其:指蝉。
18、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诗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意思是蝉伏在高高地树枝上,高声鸣叫着,在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
19、本题考查故事主旨的概括。
故事讲述了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黄雀正想要捕捉螳螂,却不知道弹丸就在它的下方。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
20、和谐 安静 眺望 jì 高兴 gěi
21、 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和对母亲的气恼。 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对自己幼稚无知的行为感到很后悔,也感动于母亲对自己的爱。
22、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23、因为母亲寻找小女孩而劳累,找不到也让母亲心里担忧,所以母亲此时疲惫不堪。
24、认真学习,在父母生日时给予祝福,经常陪伴他们。
【解析】
20、本题考查字音和选词填空。
和谐,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和蔼,意思是性情温和,态度可亲。形容老婆婆,应用:和蔼。
平静,释义: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心情平和安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形容老婆婆语气,应用:平静。
眺望,意思是从高处远望。张望,意思是指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或向四周或远处看。形容母亲在路口四处看,应用:张望。
立即,拼音:lì jí,马上;立刻。
喜色,意思是欣喜的神色。高兴,通常用来表达人的情绪,令人感到快乐的,愉快的,意思是指内心的一种表达。和“露出”搭配,应用:喜色。
给予,拼音:jǐ yǔ。意思是赠送、使别人得到、也作给与。
2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可知,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和对母亲的气恼。“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可知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对自己幼稚无知的行为感到很后悔,也感动于母亲对自己的爱。
22、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小女孩此时内心是复杂的,作答时围绕小女孩对母亲的愧疚之情叙述即可。
示例:妈妈,我错了,您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一生气就跑出来呢。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阅读描写母亲神态的句子“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囗张望”可知,从“疲惫不堪”可以看出母亲寻找孩子的担忧、劳累,所以此时疲惫不堪。
24、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百善孝为先,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看法,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25、 他陶醉了
人的心情是“复杂”的,随着生气、高兴、伤心等心情的不同,神态也会随着心情所变化着。那一次,他陶醉了,那是因为观赏带给他无穷地享受。
今天,我随着父母来到雕像馆,那里的雕像有各种各样的,有“桥边赏花,思想者,踢球”等雕像,栩栩如生。可却有个雕像似乎特别“显眼”,旁边空无一人,好像被世界抛弃一样。竟然没被一人看上,肯定是太丑了!我心里咕噜着。
此时,不远处有个人吸引着我,他朝着这个塑像走来。我不由得打量着他。只见他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塑像。越来越近,他似乎惊呆了:眼睛盯着,头摇晃着,手比划着,微笑着。他时而眯着眼睛,做出一副沉思的样子,他时而长大嘴巴,似乎与雕像在沟通,似乎有神奇地发现,一副沉醉其中的样子。
他认认真真地享受和欣赏着这个被人遗忘的雕像。他眼前的塑像仿佛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似乎屏蔽了周围的一切。他完全被塑像吸引了。他陶醉在雕像的世界里,仿佛忘记一切……
一眨眼就到闭馆时间了,在工作人员再三提醒下他才回过神,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他陶醉了,陶醉在自己喜欢的雕像中!陶醉在魅力无限的雕像中。
【详解】本题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他 了”为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令你印象深刻?选择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例,回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