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附解析)经典
1.运用了( )。
A.乘法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乘法分配律:a×(b+c)=a×b+a×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38×(29+1)=38×29+38×1=38×29+3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运算律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正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长方形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3.A、C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A.27千米 B.35千米 C.86千米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27+27=54,58>54,不可以构成三角形;
B.27+35=62,62>58,可以构成三角形;
C.27+58=85,85<86,不可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A、C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35千米。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分析中的三角形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4.和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从( )而分别观察这两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A.前面 B.上面 C.左面 D.右面
答案: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从前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3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上面看,左图和右图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从左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左有1个正方形;从右面看,左图只有1行,有2个正方形,右图第一行有2个正方形,第二行靠右有1个正方形。
【详解】
经过分析,从上面看时,左图和右图看到的形状相同,都是有2行,第一行有3个正方形,第二行中间有1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物体三视图的应用。
5.下面各数中,去掉“0”后,数的大小不变的是( )。
A.506.35 B.22.06 C.8.60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A.506.35中的0在整数部分的十位上,去掉后小数的大小变了;
B.22.06中的0在小数的十分位上,去掉后小数的大小变了;
C.8.60中的0是在小数的末尾,所以去掉0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
明确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下面说法对的的是( )。
A.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百位,右边第三位是百分位 B.小数点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
C.最大的四位纯小数就是0.9999 D.小数总比整数小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
A.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百位,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不是百分位,原说法错误;
B.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这个小数乘10,原说法错误;
C.最大的四位纯小数就是0.9999,原说法对的;
D.小数总比整数小,说法错误,如:3.20>2;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相关知识的掌握。
7.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 )。
A.4.5 B.6.34 C.5.89 D.5.1
答案: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39本身是一个两位小数,如果计算加法时错误地与另一个一位小数的末尾对齐,就是把另一个一位小数当作两位小数来计算了,即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了;所以可先用减法求得这个两位小数,再将其扩大10倍,就是原来算式中的那个一位小数了;最后再求得正确结果。
【详解】
(1.84-1.39)×10+1.39
=0.45×10+1.39
=4.5+1.39
=5.89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充分理解“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这句话,再结合前面的介绍“加上一个一位小数”,可知只有把这个一位小数缩小时,才可能把两个加数末尾对齐计算;所以要将求得的这个小数再扩大10倍,方可得到原式中正确的一位小数。
8.红红有5角和8角的邮票共45枚,总价值30元。这样列式(45×8-300)÷(8-5)算出的是( )。
A.5角邮票的枚数 B.8角邮票的枚数 C.8角的邮票比5角的多几枚
答案: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1元=10角,可知30元=300角;假设全是8角的邮票,则总价值是(45×8)角,即360角,比300角多了60角,而每张8角的邮票比每张5角的多了(8-5)角,即3角,所以5角的邮票有[(45×8-300)÷(8-5)]张。
【详解】
30元=300角
假设全是8角的邮票,则5角的邮票有[(45×8-300)÷(8-5)]张。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枚举法也可以用假设法解题。
9.小明家去年四个季度的用水量分别是16吨、24吨、36吨和27吨,那么小明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 )。
A.(16+24+36+27)÷365 B.(16+24+36+27)÷7
C.(16+24+36+27)÷4 D.(16+24+36+27)÷12
答案: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将四个季度的用水量相加,求出全年的用水量。再除以12,求出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详解】
要求小明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量,列式为(16+24+36+27)÷12。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份数。
10.7元9角=( )元 0.5时=( )分
9千克10克=( )千克 4.56元=( )元( )角( )分
解析:9 30 9.01 4 5 6
【解析】
【分析】
1元=10角,1时=60分,1千克=1000克,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据此解答。
【详解】
7元9角=(7.9)元 0.5时=(30)分
9千克10克=(9.01)千克 4.56元=(4)元(5)角(6)分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解题的关键。
11.1.09里面有 个0.01,0.8里面有 个0.1.
解析:109,8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数的组成,先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解:(1)1.09=1+0.09,1里有1个1,把1平均分成100份,一份是0.01,所以1里有100个0.01,0.09里有9个0.01,所以1.09里有109个0.01;
(2)0.8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一份是0.1,取8份就是0.8,所以0.8里有8个0.1.
故答案为109,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有几个小数单位,根据小数的组成,先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12.□÷35=4……△,余数最大是( ),此时被除数是( )。
解析:174
【解析】
【分析】
余数小于除数,所以△<35,△最大是34,再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被除数。
【详解】
余数小于除数,所以△<35,△最大是34;
当△=34时
□=4×35+34
=140+34
=174
【点睛】
熟练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把3缩小到原数的( )是0.03,把0.2扩大到原数的( )倍是200。
解析: 1000
【解析】
【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
【详解】
把3缩小到原数的是0.03,把0.2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是200。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4瓶果汁20元,超市“双十二”促销,果汁买六赠一。三(1)班有35人。若每人一瓶果汁,一共需要( )元。
解析:15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原来一瓶果汁的单价,乘以6得原来买6瓶的价钱,即现在促销买7瓶的价钱;再用班上人数除以7得需要买几个7瓶,7瓶的价钱乘以需要买7瓶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
20÷4×6=30(元)
35÷7×30
=5×30
=150(元)
【点睛】
买六赠一也就是原来买6瓶的钱促销时可以买7瓶,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图中。∠1=( )°,按角分,它属于( )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 )三角形。
解析:钝角 等腰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180°-37°-37°=10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详解】
∠1=180°-37°-37°=106°
∠1=106°,按角分,它属于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属于基础题,需熟练掌握。
16.小马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错写成56,结果商是15,余数是5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答案:13……9
【解析】
【分析】
这里要运用逆向思维,将错就错,首先是把除数就当作是56,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反过来推出被除数是多少,然后算出正确的商。
【详解】
56×15+54
=840+
解析:13……9
【解析】
【分析】
这里要运用逆向思维,将错就错,首先是把除数就当作是56,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反过来推出被除数是多少,然后算出正确的商。
【详解】
56×15+54
=840+54
=894
894÷65=13……9
【点睛】
此题考查了学生逆推思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结果。
17.王老师买了大、小两种工作笔记本共12个,花费了100元。已知大笔记本每个10元,小笔记本每个6元。王老师买了( )个大笔记本。
答案:7
【解析】
【分析】
假设买的全是大笔记本,每个10元,买了12个就是120元,减去实际花费的100元,多出的20元就是买小笔记本,每个小笔记本比大笔记本少4元,最后用除法计算出所卖的小笔记本,再
解析:7
【解析】
【分析】
假设买的全是大笔记本,每个10元,买了12个就是120元,减去实际花费的100元,多出的20元就是买小笔记本,每个小笔记本比大笔记本少4元,最后用除法计算出所卖的小笔记本,再用减法科技书所买的大笔记本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
王老师买了大、小两种工作笔记本共12个,花费了100元。已知大笔记本每个10元,小笔记本每个6元。王老师买了(7)个大笔记本。
【点睛】
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类问题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如图是两个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答案:16
【解析】
【分析】
通过平移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因此直接将4分米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
【详解】
4×4=16(平方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
解析:16
【解析】
【分析】
通过平移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因此直接将4分米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即可。
【详解】
4×4=16(平方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平移求面积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直接写得数。
答案:74;0;725;
2;90;0.81;
0.21;7.8;1.25;
36;2346;57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解析:74;0;725;
2;90;0.81;
0.21;7.8;1.25;
36;2346;572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2×[275÷(23+32)] 102×99 94×57+57×6
5600÷25÷4 5.64+19.25+4.36+4.75 24.9-(7.4+6.57)
答案:160;10098;5700
56;34;10.93
【解析】
【分析】
(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析:160;10098;5700
56;34;10.93
【解析】
【分析】
(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4)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
(5)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6)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详解】
(1)32×[275÷(23+32)]
=32×[275÷55]
=32×5
=160
(2)102×99
=(100+2)×99
=100×99+2×99
=9900+198
=10098
(3)94×57+57×6
=(94+6)×57
=100×57
=5700
(4)5600÷25÷4
=5600÷(25×4)
=5600÷100
=56
(5)5.64+19.25+4.36+4.75
=5.64+4.36+(4.75+19.25)
=10+24
=34
(6)24.9-(7.4+6.57)
= 24.9-13.97
=10.93
21.选择合理的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过程)
6-4.98 125×(16+64) 3.07-1.57+6.93-3.43
720÷48 18×97+3 210÷[(360+270)÷45]
37×102-74 0.96×75×100 25×(4+8)×125
答案:02;10000;5
15;1749;15
3700;7200;37500
【解析】
【分析】
(1)6先减去5,再加上0.2;
(2)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3)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解析:02;10000;5
15;1749;15
3700;7200;37500
【解析】
【分析】
(1)6先减去5,再加上0.2;
(2)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3)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4)利用除法性质进行简算;
(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6)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7)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8)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9)利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
6-4.98
=6-5+0.02
=1.02
125×(16+64)
=125×80
=10000
3.07-1.57+6.93-3.43
=(3.07+6.93)-(1.57+3.43)
=10-5
=5
720÷48
=720÷6÷8
=120÷8
=15
18×97+3
=18×(100-3)+3
=18×100-18×3+3
=1800-54+3
=1749
210÷[(360+270)÷45]
=210÷[630÷9÷5]
=210÷14
=210÷7÷2
=30÷2
=15
37×102-74
=37×102-37×2
=37×(102-2)
=3700
0.96×75×100
=75×(0.96×100)
=75×96
=75×4×24
=300×24
=7200
25×(4+8)×125
=25×12×125
=(25×4)×(3×125)
=100×375
=37500
22.妈妈带了50元去超市买菜,其中买鱼和肉共花了17.45元,买蔬菜花了12.55元,最后还剩下多少元?
答案:20元
【解析】
【分析】
用50减去买鱼和肉共花的钱,然后再减去买蔬菜花的钱即可。
【详解】
50-17.45=32.55(元)
32.55-12.55=20(元)
答:最后还剩下20元。
【点睛
解析:20元
【解析】
【分析】
用50减去买鱼和肉共花的钱,然后再减去买蔬菜花的钱即可。
【详解】
50-17.45=32.55(元)
32.55-12.55=20(元)
答:最后还剩下20元。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答案:61亿平方千米;2.12亿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地球表面积减去陆地面积,求出海洋面积。再用海洋面积减去陆地面积解答。
【详解】
5.1-1.49=3.61(亿平方千米)
3.61-1.49
解析:61亿平方千米;2.12亿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用地球表面积减去陆地面积,求出海洋面积。再用海洋面积减去陆地面积解答。
【详解】
5.1-1.49=3.61(亿平方千米)
3.61-1.49=2.12(亿平方千米)
答: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2.12亿平方千米。
【点睛】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24.
(1)一辆小轿车4小时行驶了416千米,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一辆货车从出发地去长春,速度是82千米/时,行驶了3小时后看到路牌。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1)5时;
(2)492千米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416除以4,计算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用520千米乘它的速度,即可求出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先求出这
解析:(1)5时;
(2)492千米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416除以4,计算出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再用520千米乘它的速度,即可求出他看到路牌后还要多长时间到沈阳。
(2)先求出这辆货车已经行驶的千米数,再计算246千米,即可求出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多少千米。
【详解】
(1)520÷(416÷4)
=520÷104
=5(时)
答:他看到路牌后还要5小时到沈阳。
(2)82×3+246
=246+246
=492(千米)
答:它从出发地到长春一共要行驶492千米。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花都区某学校四(1)班、四(2)班同学一分钟跳绳测试等级情况统计表。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四(1)班
10
15
12
1
四(2)班
12
13
8
6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补充完整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四(1)班、四(2)班良好等级的人数分别是( )人和( )人。
(3)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的一共有( )人。
答案:(1)见详解
(2)15;13
(3)7
【解析】
【分析】
(1)横轴表示等级,纵轴表示人数,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在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标记数值即可。
(2)通
解析:(1)见详解
(2)15;13
(3)7
【解析】
【分析】
(1)横轴表示等级,纵轴表示人数,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在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标记数值即可。
(2)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中良好等级的人数即可得解。
(3)求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人数的和即可。
【详解】
(1)补充如下所示:
(2)四(1)班、四(2)班良好等级的人数分别是15人和13人。
(3)1+6=7(人)
四(1)班和四(2)班不及格的一共有7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的填充,关键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26.下面是某学校四年级4个班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班级人数
性别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男生
26
24
31
22
女生
22
27
19
25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 )班的男生最多;( )班的男生最少。
(3)( )班的学生最多;( )班的学生最少。
(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有( )人。
答案:(1)见详解
(2)三;四
(3)二;四
(4)49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4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
解析:(1)见详解
(2)三;四
(3)二;四
(4)49
【解析】
【分析】
(1)一格表示4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
(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
(3)分别把各班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判断哪个班的学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
(4)把四个班的人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解答。
【详解】
(1)
(2)三班的男生最多;四班的男生最少。
(3)26+22=48(人)
24+27=51(人)
31+19=50(人)
22+25=47(人)
51>50>48>47,二班的学生最多;四班的学生最少。
(4)(48+51+50+47)÷4
=196÷4
=49(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
27.某超市推出“越购越便宜”活动,下面是出售可乐的价钱。如果想买250罐可乐,怎样买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答案:买10箱1盒4罐最省钱,最少需要514元。
【解析】
【分析】
按三种购买方式分别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再比较哪个合算即可。
【详解】
单买250罐所需费用:
250×4=1000(元)
买41盒4罐所
解析:买10箱1盒4罐最省钱,最少需要514元。
【解析】
【分析】
按三种购买方式分别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再比较哪个合算即可。
【详解】
单买250罐所需费用:
250×4=1000(元)
买41盒4罐所需费用:
18×41+4×4
=738+16
=754(元)
买10箱1盒4罐所需费用:
10×48+18×1+4×4
=480+18+16
=514(元)
514<754<1000
答:买10箱1盒4罐最省钱,最少需要514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优化问题,列举方案时要注意不重不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