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卷(及解析)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2“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获取于 卵黄胎盘脐带母体ABCD3某同学通过燃烧花生种子和核桃仁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差异,它们作为食物时,也会在人体内“燃烧”。体外燃烧时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能量。那么在人体内“燃烧”也会表现的是()A、和B和C和D和4患贫血症的人,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 )A糖和脂肪B
2、铁和蛋白质C磷和钙D维生素和水5图是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氨基酸6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B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C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D温度由a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7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其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BCD8甲、乙图是人体两处
3、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四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cdBab;cdCab;cdDab;dc9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a、肺c、胸腔b三者组合示意图。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曲线从cd时,图乙由状态转化到I状态B图乙I转化到时,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acbC图甲曲线从bc时,图丙a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D图甲曲线从bc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10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鼻、咽、喉、气管、支气
4、管、肺11人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A鼻腔B咽C肺D喉1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李明受伤需要输血,李明的爸爸(A型血)、李明的妈妈(B型血)和已经年满18岁的哥哥(O型血)都想给李明献血,但医生说,三人中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能输给李明,李明的血型是(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13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和的成分完全相同BA是氧,B是二氧化碳C图中红细胞所在血管为小动脉D组织细胞内 B浓度低于处14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血
5、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乙C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D血液流经甲丙乙后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15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16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水B无机盐C尿酸、尿素D葡萄糖17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依次B尿的生成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C尿液在内形成D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18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水B尿素C无机盐D二氧化
6、碳19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排出体内的废物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D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0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B疲倦的时候可以躺着看书;为了节约能源,可以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C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会,要远眺几分钟D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21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是效应器B叫作神经中枢C图示结构叫反射弧D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22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ABCD2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
7、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流浪狗却照样前行。这与人类大脑皮层功能区中特有的哪一中枢有关?()A语言中枢B听觉中枢C感觉中枢D视觉中枢24如图是糖尿病人和正常人在用餐后几小时内血糖浓浓度的变化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为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曲线B甲乙餐后血糖浓度在最初阶段都会上升C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口服胰岛素治疗D乙的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与胰岛素的调节有关25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26图一表示食物“金字塔”,参照食物“金字塔”设计
8、食谱,有利于人们均衡摄取营养物质。图二表示食物消化、吸收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 图二(1)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图一中第_层食物摄入量不足。(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主要从图一的第三、四层食物中获得。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_ 内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_被吸收。(3)图二表示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被最终消化吸收的过程。食物的营养成分中,除了蛋白质外,糖类和_也需要经过上述过程才能被人体吸收。(4)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_)A牛奶、煎鸡蛋、牛排、水果 B鸡腿汉堡、油炸苗条、可乐C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米饭 D肉片炒青椒、鲫鱼烧豆腐、青菜、米饭27下
9、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中所示血管为_,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血。(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内被利用。28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 )内填字母或序号,_上填文字)(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_)_的壁最厚。(2)血液由B出发,流经血管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4送回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3)血液只能由A流到B、C流到
10、D,是因为有_防止血液倒流。(4)血液由D出发,经血管3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次。29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克/100毫升),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物质样品A样品B样品C葡萄糖0.10.10无机盐0.90.91.1蛋白质微量7.50尿素0.030.031.8(1)写出下列名称:样品 C、_1、_2、_。(2) 1和2的_作用,使得样品_变成样品A。(3)样品A变成样品C时,是通过 3 _
11、作用形成的,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_,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_。(4)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填标号)。(5)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有重要作用。30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部位处的血管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该血管是_(“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此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_的场所。图中的物质A是_,物质B是_。(2)血液中的C来自_系统,吸收C的主要场所是_。C至少要_次经过心脏才能运输到大脑。(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D等物质,它们随血液进入_(器官),在肾单
12、位中,经过_和_过程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4)除了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有_系统(写出一个)的参与使各系统协调一致,成为统一整体。1C解析:C【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没有颊囊、屁股上无臀疣(长臂猿例外),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由黑猩猩、现代类人猿
13、进化而来的,更不是自然产生的。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2C解析:C【分析】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详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所以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卵黄,后期来自母体。【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3A解析:A【
14、分析】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详解】食物在人体内“燃烧”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因此在人体内“燃烧”也会表现的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能量。【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概念是基础题。4B解析:B【分析】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详解】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
15、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点睛】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而造成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5C解析:C【解析】【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详解】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
16、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W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故A不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它对蛋白质、脂肪和淀粉都有消化作用,三种物质均在D小肠内彻底消化数量剧减,曲线大幅度下降,小肠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其中,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由肝脏分泌产生,储存在胆囊中,流入小肠发挥作用,不含有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符合题意;食物进入大肠前,X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
17、酸,Y是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详解】A.由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可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分解作用,A正确。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由曲线可知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B正确。C.通过曲线比较可知,在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C正确。D.温度由a到b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由b到c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D。【点睛】理解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
18、D【分析】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图中分别是食管、胃、大肠、小肠。【详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故选D。【点睛】注意掌握消化系统的知识。8C解析:C【分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甲、
19、乙图是人体两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乙表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详解】当血液流经甲时,要不断的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b,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血液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内,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c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d。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的原理,并且能够正确识图。9C解析:C【分析】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
20、;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详解】A图甲曲线从cd时,肺容量增加,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膈肌下降,图乙膈肌由状态转化到状态,A错误。B图乙转化到时,膈肌下降,表示吸气,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因此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bca,B错
21、误。C图甲曲线从bc时,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图丙a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C正确。D图甲曲线从bc时,肺容量减少,表示呼气,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缩小。10D解析:D【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如图呼吸系统的结构从上往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故选D
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理解掌握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可以使进入的空气清洁、湿润、温暖;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故选C。【点睛】掌握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
23、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自己,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由题意可知,李明的爸爸(A型血),李明的妈妈(B型血)和已经年满18岁的哥哥(O型血),只有爸爸的血绝对不能输给李明,则李明的是B型血。故选C。13B解析:B【解析】【分析】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数目多,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4、,血流速度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此解答。【详解】和的成分有区别,中蛋白质含量高,故A错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知A为氧气,B为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故C错误;组织细胞中B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毛细血管的特点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25、考查全面,注重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4B解析:B【详解】甲是动脉,但是不一定流动脉血,例如肺动脉里流静脉血,A错误;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丙乙,B正确;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血液流经甲动脉丙毛细血管乙静脉后,如果是流经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如果是流经体循环,则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D错误。点睛: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15A解析:A【详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没有细
26、胞核,A错误;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当人体某处发炎时,白细胞会穿透毛细血管壁,聚集在伤口处吞噬病菌。因此,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正确;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C正确;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正确。16D解析:D【解析】【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
27、尿液的成分。【详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中葡萄糖迅速减少变为0,而尿素、无机盐和水在尿液形成过程中,含量不会变为0。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17C解析:C【分析】观图可知:是肾脏,是输尿管,是膀胱,是尿道。【详解】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A正确。B.尿的生成连
28、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B正确。C.尿液在肾脏内形成,C错误。D.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D正确。【点睛】掌握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8B解析:B【分析】患尿毒症的人肾脏的功能受损,肾脏不能产生尿液,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如图: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详解】水属于营
29、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水才是代谢废物,故A不符合题意;尿素属于代谢废物,大部分的尿素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故B符合题意;无机盐属于营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无机盐才是代谢废物,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尿的形成过程。19B解析:B【分析】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详解】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
30、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排出食物残渣属于排遗,不是排尿的意义。故选B。【点睛】尿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尿素在人体内含量多了会引起人体中毒症状,因此需排出。20B解析:B【分析】中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玩手机和操作电脑时间越长、距离越近,近视的可能性越大。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要注意眼的卫生保健,做到“三要四不要”。【详解】A.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A不符合题意。B.预防近视要做到五不看,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
31、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B符合题意。C.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看书写字40分钟后或一小时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C不符合题意。D.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要定期检查视力等措施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记预防近视的三要、五不看。21D解析: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
32、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详解】A是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如肌肉或腺体;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A正确。B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B正确。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图示结构为反射弧,C正确。D上有神经节,因此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
33、器,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2A解析:A【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详解】由图:树突,细胞体,轴突,轴突末梢,A正确。故选A。【点睛】学会识图并掌握神经
34、元的结构是解题关键。23A解析:A【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详解】解:“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道前行会改变行走路线,而一条狗却照样前行”,这是人类通过语言中枢理解了文字的含义,而狗没有语言中枢不理解文字的含义,因此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语言中枢。 故选A。【点睛
35、】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语言中枢。24C解析:C【分析】人体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A图示中,在用餐后,乙体内的血糖浓度在短暂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后即恢复正常(胰岛素的作用);甲体内的血糖浓度一直超过正常范围,说明甲的糖代谢不正常,患有糖尿病,A正确。B由图可知:甲糖尿病人、乙正常人餐后血糖浓度在最初阶段都会上升,B正确。C糖尿病患者平日需食用无糖或低糖食品,并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
36、,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疗效,C错误。D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故乙的血糖浓度相对稳定与胰岛素的调节有关,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胰岛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25D解析: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详解】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处理开始,从而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可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A正确。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在全国各地大力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故B正确。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废电池中含较
37、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考查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6D解析:二 胃 氨基酸 脂肪 D 【分析】(1)为了做到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家将这5类食物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5类食物;(2)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1)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预防坏血病,所以某同学经常牙龈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二层食物摄入量不足。(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主要存在于鱼、肉、蛋类食物中,从第三层食物中获
38、得;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成氨基酸。(3)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4)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肉片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鲫鱼烧豆腐含蛋白质,青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米饭含糖类,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故选D。【点睛】青少年要注意合理营养、均衡膳食。27毛细血管 慢 小肠 静脉 线粒体 【分析】图示表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
39、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详解】(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图中所示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2)分析图示可知: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水、营养物质和氧气等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
40、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28B解析:B 左心室 体循环 房室瓣 静动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2 【分析】观图可知: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1主动脉,2肺静脉,3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详解】(1)心脏由心肌构成,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
41、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B左心室的壁最厚。(2)血液循环如图所示:由循环图可知,血液由B左心室出发,流经血管1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4上下腔静脉送回C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即血液只能由A左心房流到B左心室、C右心房流到D右心室。(4)肺循环的路线是:D右心室3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2肺静脉A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42、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5)由上图的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的毛细血管网大脑细胞处。可见,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2次流经心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29B解析:尿液 肾小球 肾小囊 滤过 B 肾小管重吸收 葡萄糖 尿素 1 代谢废物 【
43、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图中,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详解】(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
44、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原尿中不含有蛋白质,而含有葡萄糖,样品A蛋白质微量,含有葡萄糖,样品A是原尿;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样品B中有蛋白质、葡萄糖,样品B是血浆;尿液中不含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样品C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样品C是尿液。因此,样品 C是尿液,1是肾小球,2肾小囊。(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1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使得样品B血浆变成样品A原尿。(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样品A原尿变成样品C尿液时,是通过3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形成的,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葡萄糖,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