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3710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gB人体的密度约为10kg/m3C一名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如图甲、乙所示,桌上有两个相同的杯子,杯中装有等量的水,取两个相同的空药瓶,瓶口扎上两块完全相同的橡皮膜,用竖直向下的外力使他们竖直地浸入水中相同位置,甲杯中瓶口朝上,另一个瓶口朝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水对药瓶的浮力小于药瓶的重力B乙图中水对药瓶下表面的压力与药瓶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比甲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大D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比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大

2、3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则该物体()A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运动状态可能改变C一定静止D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铁轨铺在枕木上B火星车模型的轮子很宽大C啄木鸟有细长、坚硬的尖喙D书包带宽些背起来舒服5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放有鸡蛋的清水中加盐,鸡蛋上浮,是由于鸡蛋的重力变小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C轮船漂浮在水面,它受到水的浮力可能大于它受到的重力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6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轻质杠杆(不计杠杆质量),将金属块C用细绳固定悬挂在杠杆上,其所受重力为G,先后分别用力F、

3、F作用在杠杆B端,使杠杆在图所示的位置保持平衡。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段AB表示力F的力臂BF=FCFGDFh2,mA=mBmC:小球质量/g高度/cm木块移动的距离/cmA10510B20518C30529D101038E101586(1)小球在水平面上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小球受到了 _的作用;(2)小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能转化为动能,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 _(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3)分析比较 _两次实验可得,小球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_ 从而反映出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4)分析比较 _两次实

4、验可得,小球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从而反映出超载带来的危害程度。(5)为比较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进行定量研究。得到数据如表,请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货车超载与超速两者相比,潜在危害较大的是 _。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带刻度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_ (填左或右)端调;(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根据图甲图测出的一组实验数据, _ (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理由是 _ ;(3)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

5、则杠杆 _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4)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_ ;(5)在初中物理实验室,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的实验器材如: _ 。26随着共享单车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铺开,“共享经济”的概念迅速普及,“共享汽车”也随之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图所示是某品牌“共享汽车”,其空车质量1.2t,该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1倍,求:(1)汽车所受的重力;(2)该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3)总质量为200kg的人员乘坐

6、该车,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27一边长为0.1m,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如图所示;(水=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28在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用2.4N的力竖直向上拉动细绳。10s内将总重为6N的钩码匀速提升了10cm,则提升钩码的过程中,求:(1)有用功的大小;(2)拉力做的功;(3)额外功的大小;(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1C解析:C【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

7、g,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相当,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约为1000kg/m3,故B不符合题意;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C符合题意;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解析:C【详解】A甲图中药瓶处于静止状态,药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药瓶的重力及人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这三个力平衡,浮力等于药瓶的重力与竖直向下的外力的和,因此水对药瓶的浮力大于药瓶的重力,故A错误;B乙图中药瓶处于静止状态,药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水对药瓶下表面竖直向上的压力、水对药瓶上表面竖直向下的压力、药瓶的重

8、力及人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作用,这四个力平衡,水对药瓶下表面的压力等于药瓶的重力与水对药瓶上表面的压力及竖直向下的外力的和,故水对药瓶下表面的压力与药瓶的重力大小不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水的密度一定,乙图中橡皮膜所处深度大于甲图中橡皮膜所处深度,根据pgh可知,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比甲图中橡皮受到水的压强大,故乙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比甲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大,故C正确;D因为甲、乙两图中完全相同的药瓶浸没在水中,由于乙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比甲图中橡皮膜凹陷程度大,所以甲图中药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图中药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F浮液gV排得乙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比甲图中药瓶受到的浮力小

9、,故D错误。故选C。3D解析:D【详解】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选D。4C解析:C【详解】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火星车模型的轮子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C啄木鸟有细长的尖喙,这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符合题意;D书包带作得宽些,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B【详解】A向放有鸡蛋的清水中加盐,液体密度变大,未露出液面前,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浮力变大。所以鸡蛋

10、上浮,是由于鸡蛋的浮力变大,而鸡蛋自身重力不变,故A错误;B气象探测气球在空气中能够上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气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气球内充气体的密度一定小于空气的密度,故B正确;C轮船漂浮在水面时,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C错误;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都是漂浮的,漂浮时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同一支密度计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不变,即密度计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密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D【详解】A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是力臂,故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故A错误;B根据杠杆平衡原理,阻力乘以阻力臂的值不变,而力臂由OB变为

11、了OA,力臂的变长,动力F变小,故B错误;C动力臂 OB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C错误;D动力臂 OA大于阻力臂,故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 FG,故D正确。故选D。7D解析:D【详解】A物体A的密度故A错误;B木块A的重力GA=mAg=0.9kg10N/kg=9N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时,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所受的浮力F浮=GA=9N此时A排开水的体积A浸在水中的深度倒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那么容器的底面积故B错误;C结合题意及p=gh得,细绳刚刚被拉断和拉断细绳后A静止时,容器内水的深度变化量A排开水体积的减少量V排=S容器h=300cm21cm=300c

12、m3则细绳被拉断前,A排开水的体积V排=V排+V排=900cm3+300cm3=1200cm3所以绳子刚断时A受到的浮力F浮1=水gV排=1.0103kg/m310N/kg120010-6m3=12N故C错误;D细绳被拉断前,A浸入水中的深度此时水的总深度h总=h+h绳=12cm+10cm=22cm绳子断后A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总深度h总1=h总-h=22cm-1cm=21cm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总1=1.0103kg/m310N/kg0.21m=2.1103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容器=2.1103Pa30010-4m2=63N故D正确。故选D。8B解析: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13、从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大于重力,运动员的速度开始减小,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AD从O点到B点运动员速度会一直增大,在B点时速度最大,故AD错误;B忽略空气阻力,从O点到C点,运动员经过A点后受到绳的拉力,机械能会转化为一部分绳的弹性势能,则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C忽略空气阻力,从O点到A点绳子未发生弹性变形,运动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其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故选B。98【详解】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指针在“1”后8

14、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10向左 惯性 运动状态 【详解】12木块和小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向右迅速拉动静止的小车,木块的底部由于受摩擦力而随小车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木块向左倾倒。3小车受力后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A解析:1219【详解】A、B两个正方体的重力之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C解析:C 沙粒质量最大大,动能最大 【详解】12稻谷、稻谷壳、砂粒三者中,砂粒的质量最大,稻谷的质量次之,稻谷壳的质量最小,它们的速度相同,由于砂粒的质量最大,稻谷壳的质量最小,所以砂粒的

15、动能最大,克服阻力运动的最远,稻谷壳的动能最小克服阻力运动最近,稻谷介于它两个之间。13竖直向上 【详解】1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由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墙面的摩擦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完全相反,为竖直向上,且大小完全相等,也是30N。14变大 变小 变大 【详解】12当高铁急速驶过车站,警戒线区域内的空气流速会变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警戒线以内的地方空气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人外侧的空气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列车,易出现危险。3若高铁提速,则向内侧的压强差会更大,所

16、以应该增大站台上乘客与行驶的高铁之间安全距离。15750【详解】由题意可知,当人曲臂托起重物时,以O点为支点,托起物体的重力为阻力,即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解析:750【详解】由题意可知,当人曲臂托起重物时,以O点为支点,托起物体的重力为阻力,即阻力臂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160.3 不变 【详解】1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2用3N的力把金属块提升0.1m,则此力对物体做的功3原来金属块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解析:0.3 不变 【详解】1由浮力的产生原因可知,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2用3N的力把金属块提升0.1m,则此

17、力对物体做的功3原来金属块的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0.4m,把金属块提升0.1m,金属块未露出水面,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17【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8【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解析:【详解】根

18、据杠杆平衡条件,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平衡动力方向向上,据此可画出最小的动力,如图所示:19【详解】可以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人站在阳台上将麦子提上楼来,拉力的方向向上,故将绳子一端先连接在动滑轮的钩上,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和下面的动滑轮,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可以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人站在阳台上将麦子提上楼来,拉力的方向向上,故将绳子一端先连接在动滑轮的钩上,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和下面的动滑轮,如下图所示:20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9、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解析:弹簧测力计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不可行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改变了) 【详解】(1)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重力,质量用天平测量,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2)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同一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定值。因此可得结论: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3)34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要控制物体的材质,质量相同,改变物体的形状进行探究,小刚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不同的形状,没有控制质量相同,

20、因此不可行。21匀速直线 速度 【详解】(1)1实验中小红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使木块A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匀速直线 速度 【详解】(1)1实验中小红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使木块A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A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2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据此特点作图如下:(3)3拉动木板时的速度不同,木板上方的木块都处于静止

21、状态,木块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F2 可知,木块A在两种情况下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也相等,说明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22B 深度 不可靠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详解】(1)1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解析:B 深度 不可靠 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详解】(1)1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调节时

22、,只需要将软管取下重新安装,这样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相等(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故选B。(2)2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3)34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形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深度相同,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故他的结论不可靠。23小 均匀的 【详解】(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

23、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解析:小 均匀的 【详解】(1)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弹簧测力计通过一个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动木块,拉力是1.6N,木块的重力为2.4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G+F=24N+1.6N=4N(2)2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的体积液体密度是0.8103kg/m3时,木块浸没在液体中,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故0.8103kg/m3应该标在示数比1.6N小的地方。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示数跟液体的密度是一次函数,故刻度均匀。4木块的重力是2.4N,木块的体积是410-4m3,则则木块的密度当液体密度为

24、时,绳子的拉力为0,木块悬浮,为密度仪的最小测量值;当弹簧测力计示数是5N时,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解得弹簧测力计读数最大时对应液体的密度最大,最大值为,该“密度秤”的密度测量范围是:。24摩擦力 重力势 距离S 甲乙 大 甲丙 超速 【详解】(1)1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滚动)摩擦力的作用,故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2)23解析:摩擦力 重力势 距离S 甲乙 大 甲丙 超速 【详解】(1)1小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滚动)摩擦力的作用,故越滚越慢最后停下来。(2)23小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重力势能转化为动

25、能;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小球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的距离大小来反映,距离越大,危害程度越高。(3)45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小球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故可得小球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6 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小球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越大,故可得小球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5)7比较A、 B、 C三个小球,高度相同,质量变为2倍、3倍,木块滑动的距离也基本上是2倍、3倍,即动能也是2倍、3倍;比较A、D、 E三个小球,质量相同,高度变为2倍、3倍,木块滑动的距离基本上是4倍、9倍,即动能也是4倍、9倍;所以速度对物体的动

26、能影响更大,当超速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25左 不能 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逆时针 变大 拉力的力臂变小 托盘天平 【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杠杆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解析:左 不能 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到普遍规律 逆时针 变大 拉力的力臂变小 托盘天平 【详解】(1)1杠杆右端下沉,杠杆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2)23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实验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所以一组实验数据不能得出结论。(3)4若每个钩码重G,每个小格长L,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支点左侧3G3L=9G

27、L支点右侧2G4L=8GL则杠杆逆时针旋转。(4)56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拉力的力臂变小,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5)7在初中物理实验室,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制作的实验器材如:托盘天平。26(1) 1.2104N (2 ) 18km (3) 1.4103N【解析】【详解】(1)汽车所受的重力:G=mg=1200kg10N/kg=12000N;(2)由 可得,解析:(1) 1.2104N (2 ) 18km (3) 1.4103N【解析】【详解】(1)汽车所受的重力:G=mg=1200kg10N/kg=12000N;(2)由 可得,匀速行驶20m

28、in通过的路程:(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总质量:m总=1200kg+200kg=1400kg,此时的总重力:G总=m总g=1400kg10N/kg=14000N;由题意可得,汽车受到的阻力:f=0.1G总=0.114000N=1400N。27(1)3000Pa;(2)10N;(3)6N;(4)6N【详解】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解析:(1)3000Pa;(2)10N;(3)6N;(4)6N【详解】解:(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3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0.3

29、m=3000Pa(2)正方体木块边长为a=0.1m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a3=(0.1m)3=0.001m3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水gV=1.0103kg/m310N/kg0.001m3=10N(3)正方体木块的体积V=0.001m3密度为0.6103kg/m3,木块的重力G=mg=gV0.6103kg/m310N/kg0.001m3=6N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则F+G=F浮所以F+6N=10N则,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4N(4)由于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剪断细线,木块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得F浮=G=6N答:

30、(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3000Pa;(2)木块所受的浮力是10N;(3)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6N;(4)剪断细线后,木块最终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6N。28(1)0.6J;(2)0.72J;(3)0.12J;(4)83.3%【详解】(1)有用功的大小为(2)拉力做的功为(3)额外功的大小为(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1)有用功的大解析:(1)0.6J;(2)0.72J;(3)0.12J;(4)83.3%【详解】(1)有用功的大小为(2)拉力做的功为(3)额外功的大小为(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1)有用功的大小0.6J。(2)拉力做的功为0.72J。(3)额外功的大小为0.12J。(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