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3710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针灸常见病难点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常见病诊治难点与对策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针灸科王丽平中风病诊治难点与对策v定义: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为主证。因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善行数变特性相似而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亦称“卒中”。古代文献又有称“厥证”、“偏枯”等名称者。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均归属中医的“中风”范畴。v病因病机:中风发生原因多以风、火、痰三者为主因,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中经络;肝阳上亢;风痰上蒙;风火相煽;阴阳逆乱,发为闭证;阴阳离绝,发为脱证;若风、火、痰流窜经络,气血阻滞,则是经络失常现象。v 现代医学

2、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可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v辩证分型:1.中风先兆:多因气血上逆而病,症见头晕,心悸,肢体麻木,手足乏力,舌强等。v 2.中经络:病位浅,未及脏腑,病情轻,多无神志症候。络脉空虚,风邪入中;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v 3.中脏腑:病位深,病情重,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闭证和脱证。中风病诊治难点与对策v常规针灸治疗:体针,头针为最常用的针法。体针多以阳明经穴为主。头针多取顶颞前线(前神聪与悬厘),顶旁1线(通天向后),顶旁2线(正营)。v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主要病种,但临床诊治过程中,

3、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难题。v诊断难题: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同样是脑血管病,但是有的病人治疗效果好,有的治疗效果差。分析有以下几点:v 在疾病的诊断上存在差异:在疾病的诊断上存在差异: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这是针灸科医生往往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恢复期病人,或后遗症病人,两者的予后是不同的。v脑血管病的诊断不仅存在定性诊断,而且还应学会定位诊断,病损的部位不同,予后也不同。如大脑皮层、皮层下、放射冠,丘脑、内囊、脑干、小脑等。v中医诊断:中医内科分型:还应学会经络的分型。内科分型偏于脏腑,经络分型偏于部位。分型两者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意想不道的疗效。v了解患者的机体状况,也是诊治的要点,基础

4、病多者予后就差,有时直接影响疗效,特别是存在着脑血管危险因素,因注重其控制。此不可忽视。中风病诊治难点与对策v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有目的按计划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可以提高疗效。v中风病人予后判断:急性脑血管病人,若出现神志障碍,看其是否有生命的转机,以针刺井穴来观察。v促醒:人中;注重其刺法。或用头针,注重额叶部位的刺法,神庭(额中线),眉冲(额旁1),头临泣(额旁2),头维(额旁3)。若为脱症,注重用灸法。v上肢活动不能或活动受限 v弛缓性瘫:肩髃 曲池 手三里 外关 合谷 极泉 阳池 后溪 加电针.v痉挛性瘫:头针取穴:顶旁1线(通天向悬厘),顶旁2线(正营向悬厘).v腹针:取穴:中脘、下

5、脘、气海、关元、商曲、滑肉门。v下肢活动不能或活动受限v 弛缓性瘫:环跳 阳陵泉 足三里 解溪 昆仑 风市、阴市 悬钟加电针.v痉挛性瘫:头针取穴:顶旁1线(通天向后)v 腹针: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旁、外陵。中风病诊治难点与对策v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外,在进行针刺的同时,要对患肢进行必要的检查,有否患肢的疼痛,活动时痛,还是静止时痛。解除疼痛是治疗与提高疗效的关键。v吞咽困难:要辨别真假延髓麻痹v处方:人迎 廉泉 百劳 v操作方法:人迎:喉结尖旁开1.5寸,颈总动脉内侧缘取穴,2寸毫针直刺1.8寸,局部有窒息样针感;廉泉:2寸毫针合谷刺法;百劳:大椎直上2寸,旁开1寸,2寸毫针直刺

6、1.5寸,局部酸胀针感。三穴均平补平泻,得气后即出针。v眩晕:要鉴别中枢与周围性眩晕v处方:主症以眩晕为主时,以后顶穴为其主要腧穴。v操作方法:从该穴上2-3分处向该穴斜刺,进针后,即沿皮下平刺,针刺方向朝风府穴,用直径0.30mm,长40mm针透刺的深浅度为深不能伤骨膜,浅不能在皮内,手法采用搓针导气法。医者用右手的拇指捏紧固定针柄,用左手拇指按压针穴处,退、压、搓动头皮,使穴下头皮往返摩擦针体,一般要做6090下(大约需60秒)。每5分钟行1次手法,一般行3次,30分钟后出针。中风病诊治难点与对策v尿储留或尿失禁v处方:头针(顶旁1线针尖向后;通天向后),水道、中极;次髎、会阳。v操作方法

7、:均双侧取穴。次髎:4寸毫针向下斜刺入第二骶后孔中3.8寸;会阳:3寸毫针直刺2.5寸。分别连接G-6805电针仪电极于双侧次髎、会阳针柄上,连续波,频率20HZ,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次20分钟。v感觉异常v处方:腹针疗法: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滑肉门、气旁、外陵。或以太阳、少阳经穴为主,轻刺。上肢加风池,下肢加足三里、丰隆。复取阳经穴浅刺为主。v若上述方法未见效,可用腕踝针治疗,根据感觉障碍的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分区。v在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诊治时,除注意治疗本病之外,还应注重其基础病的治疗。同时还应注重生活质量方面的治疗,如睡眠、抑郁、心理、体疗等。坐骨神经痛的诊治难

8、点与对策v【定义】坐骨神经痛属“痹症”范围,本病以坐骨神经通路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为主证。v【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因病机,总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跌仆闪挫,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病久则筋肉失养,可出现相应的臀肌、大腿肌、小腿肌轻度萎缩、麻木,冷痛或灼热等感觉。干性者称为腿股风。根性者多为腰椎间盘突出。v【诊断要点】本病以坐骨神经通路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为主证。v若疼痛自腰放射性的疼痛,与腰椎病变有关。v与腰椎病变有关者,建议进行X线检查,必要时可进行CT、MRI检查。坐骨神经痛的诊治难点与对策类型干性根性病变部位椎管外延神经走行椎管内脊神经根处肌肉、神经干压痛明显偶有腰背痛无

9、明显、早期出现感觉障碍轻明显,常伴肌萎缩腱反射膝、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无影响疼痛加重临床分类:可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的诊治难点与对策v【治疗】v1.针灸:v治法:取足太阳、少阳经穴为主,肌肉萎缩者,亦可辅以足阳明、太阴经穴。一般用泻法,亦可配合灸法或拔火罐。v2.水针v方法:用5%当归注射液24ml,加维生素B12500微克混合液,注射腰2-4夹脊及环跳,秩边等穴,每穴0.51ml,每次23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在将药液迅速推入,隔日一次,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阿是穴或环跳穴。v 3.电针v选穴:根性:腰45夹脊、阴陵泉

10、或委中;干性: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进针后通电,采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v4.刺络拔罐v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及压痛点出血,加拔火罐。坐骨神经痛的诊治难点与对策v该病诊治的难点:该病诊治的难点:v根据临床分型指导治疗根据临床分型指导治疗v根性者,可根据我们临床试验性治疗来判定针灸是否有效。v干性者,可根据筋经刺法来解除筋结。v根据具体临床体征指导治疗根据具体临床体征指导治疗v委中瘀血者,或看到血管穹隆者,采用刺络拔罐法。v局部肌肉僵直者,或生理屈度变直者,提示慢性病变,采用穴位注射。v根据其疼痛的部位,可采取担截刺,循经刺,合谷刺等

11、。v根据辩证不同进行病因辩证治疗。面神经炎的诊治难点与对策v【定义】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口眼歪邪”。灵枢筋经篇扼要的叙述了本病的特征。如:“卒口僻,急者目不合”。临床上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两大类,两者在病因和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区别。此处只讨论周围性面瘫,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中医称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而多数患者为20-40岁,男性略多。v【诊断要点】v 1.起病突然,多有面部受寒病史,多以一侧面部肌肉松弛、口眼歪斜为主症。v 2.必要时作肌电图、颅部CT、MRI检查。v【辨证分型】v 本病常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

12、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皱眉、鼓颊、噘嘴等动作;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疼痛。湿热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毒热盛者大便干舌红绛苔黄脉数,阴虚阳亢者舌红少苔脉弦,气虚者舌淡胖苔白脉弱。面神经炎的诊治难点与对策v【治疗】v l.刺灸法v 治法:祛风散寒,通经活络。v 处方:太阳 阳白 地仓 透颊车 翳风 合谷v 方义:本病因风寒之邪痹阻经脉,气血失和,筋脉纵缓不收而致。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以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解风寒,通经活络;合谷循经远取,亦有“面口合谷收之意。v 随证配穴:人中沟歪斜配地仓透水沟,体弱者配足三里。v 操作:毫针刺,合谷可刺健侧,可温灸

13、。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l个疗程。v 2.穴位注射法v 选穴:参照上述穴位。v方法:用维生素B12注射液1ml或复方丹参注射液,24ml,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用34穴,每日或隔日l次。v 3.穴位贴敷疗法v方法:将马钱子锉成粉。约1-2分,散于膏药或胶布上,贴在患侧下关穴上,隔2-3日更换一次,一般需更换4-5次。面神经炎的诊治难点与对策v该病诊治的难点:该病诊治的难点:v根据临床症候判断面神经损伤程度根据临床症候判断面神经损伤程度v舌前2/3味觉障碍v听觉过敏v外耳道疱疹。v根据临床症候恢复的时间制定治疗方根据临床症候恢复的时间制定治疗方法法v解除耳后压痛是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v一般来说有30%的病人可不治自愈。若两周之后面肌没有丝毫的恢复,此时针刺可行透刺,以促进恢复,一旦面肌开始恢复之后,一般在15天之内可完全恢复。v若3周之内仍无恢复,此时在刺法上一定根据辩证进行不同针法的治疗。小结v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我们进行临床选择有效治疗方法的先决条件。v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才能有效的把握针灸治疗的切入点。v熟练的掌握针灸操作手法,以及配穴方法,是我们取得临床疗效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