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724402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1下列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250 NB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C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0105PaD将一块普通橡皮从地上捡到课桌上对橡皮做功约为2J答案:B解析:B【详解】A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A不符合题意;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B符合题意;C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小于1.0105Pa,故C不符合题意;D一块普通橡皮的

2、质量约为5g,课桌的高度约为0.8m,将橡皮从地上捡到课桌上,所做的功为W=Gh=mgh=0.005kg10N/kg0.8m=0.04J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内壁光滑的竖直圆筒,筒底固定一根弹簧。将一小球放置在弹簧上,静止时位于A点(如图乙)。现将小球下压至B点,并用此处的装置锁定(如图丙)。解锁后,小球向上弹出筒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圆筒对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丙中的压力B图乙中圆筒的重力与桌面对圆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图丙中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大答案:C解析:C【详解】A以整体为

3、研究对象,图乙、丙对桌面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故A错误;B图乙中圆筒、弹簧和小球的总重力与桌面对圆筒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D释放后,小球开始运动到脱离弹簧的过程中先是弹力大于重力,到达A点时弹力等于重力,然后到脱离弹簧前重力大于弹力,所以小球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C正确。故选C。3如图所示,滑滑梯是我们儿时喜欢的游戏,下列对小梦滑滑梯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下滑过程中,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滑梯表面绝对光滑,下滑过程中小梦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小梦躺着比坐着下滑受力面积大,增大了摩擦力D下滑过程中,小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4、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A【详解】A下滑过程中,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若滑梯表面绝对光滑,小梦将做加速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所以下滑过程中小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大小有关,与受力面积无关,小梦躺着比坐着下滑受力面积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大小没有变化,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D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与重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小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4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内热

5、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B杆秤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D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答案:B解析:B【详解】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罩内的气体被加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灯内热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杆秤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进行测量的,不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故B错误,B符合题意;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图知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故D正确,C不符合题意。故选B。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盐水,

6、将同一枚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不等D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较大答案:D解析:D【详解】A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液甲物,液乙物所以液甲液乙由于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gh可知:乙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大于甲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故A错误;B根据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误;C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F浮G排m排g可知: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相同

7、,故C错误;D由于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鸡蛋F甲浮G排甲,G鸡蛋F乙浮G排乙甲、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G杯+G甲剩+G鸡蛋G杯+G甲剩+G排甲G杯+甲V甲剩g+甲V排甲gG杯+甲(V甲剩+V排甲)gF乙G杯+G乙剩+G鸡蛋G杯+G乙剩+G排乙G杯+乙V乙剩g+乙V排乙gG杯+乙(V乙剩+V排乙)g由于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则V甲剩+V排甲V乙剩+V排乙所以F甲F乙即: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力较大,故D正确。故选D。6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则()A右端下降B左端下

8、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A【详解】设一个钩码的重为G,一个格为l,则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由现在在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后,杠杆左边杠杆右边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杠杆不再平衡,并且右端下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C图示情景下,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D图示情景下,甲杯对水平地面的压力较大答案:C解析:C【详解】AB读图可知,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则浮沉条件可知,它们

9、此时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相同,质量也相同,故AB不符合题意;C鸡蛋在甲杯中悬浮,在乙杯中漂浮,说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gh可知,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乙杯中液体的体积要大于甲杯中液体的体积,由GmgVg可知,甲杯内液体的重力较小,所以甲杯对桌面的压力较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

10、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O点到B点运动员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从O点到C点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C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D运动员在A点时速度最大答案:B解析: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从O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大于重力,运动员的速度开始减小,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AD从O点到B点运动员速度会一直增大,在B点时速度最大,故AD错误;B忽略空气阻力,从O点到C点,运动员经过A点后受到绳的拉力,机械能会转化为一部分绳的弹性势能,则运动员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C忽略空气阻力

11、,从O点到A点绳子未发生弹性变形,运动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其机械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故选B。9网球运动员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_,又可以改变物体的_;网球对球拍的压力是由于_(选填“网球”或“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解析:形状 运动状态 网球 【详解】12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网球对球拍的压力是由于网球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10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许多物理知识,例如

12、,当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_,汽车会前进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汽车会停下是因为受到_的作用。解析:惯性 阻力/摩擦力 【详解】12汽车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最终要停下来。11小明在沙滩上行走时,发现双脚在沙滩上会留下一串脚印。若他在沙滩上行走对地面的压强为p1,在水泥地上行走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等于【详解】小明在沙滩上行走和在水泥地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受力面积都是双脚的底面积,由可得,压力相同和受力面积相同时,对沙滩和水泥地的的压强也相等,故p1等于p2。12汽车在平直

13、公路上如果行驶速度过快,_能就会过大,危害性就大,为防止意外,汽车不能超速行驶:而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常常要减速,是为了增大_(选填“功率”或“牵引力”)。解析:动 牵引力 【详解】1平直公路上如果行驶速度过快,动能越大,因为速度是影响动能的重要因素。2根据可知,上坡时,功率不变,速度变慢导致牵引力变大,从而保证能够爬上山坡。13如图甲所示,小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块,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丙所示,则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为_ N,木块在7s-8s时间段内受到的的合力为_ N。答案:F解析:1 【详解】1由图丙知,木块在2s6s时间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14、,根据图乙知,此时的拉力为3N,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木块在4s5s时间段内受到的摩擦力为3N。2由图乙知,木块在7s8s时间段内受到拉力为2N,因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木块在7s-8s时间段内受到的的合力为F合=f-F=3N-2N=1N14如图所示为道路垃圾清扫车,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则垃圾车的机械能_,对地面的压强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解

15、析:小 变大 变大 【详解】1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垃圾被吸到垃圾箱中,车的质量变大,速度不变、高度不变,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3车的质量变大,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强变大。15如图所示为手提杆秤,用于测量物体质量 。秤砣M质量为01kg ,秤杆和秤钩质量忽略不计。称量时,手提O点处的提绳,固定在A处的秤钩挂上被测物体,秤砣可沿秤杆左右移动直至平衡 ,读出秤砣所挂B点处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 。已知 OA=4cm,若秤杆水平静止时OB=16cm ,则被测物体质量为_kg;若秤砣生锈质量减轻了 , 则该杆秤的

16、测量值将_(填 “偏大”“偏小”或 “不变”)。答案:4 偏大 【详解】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杆秤平衡时则被测物体质量为2若秤砣生锈质量减轻了 ,根据M减小的值不变,则该杆秤OB的值将增大,即测量值将偏大。解析:4 偏大 【详解】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杆秤平衡时则被测物体质量为2若秤砣生锈质量减轻了 ,根据M减小的值不变,则该杆秤OB的值将增大,即测量值将偏大。16重为1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5m,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J,拉力做功为_J,拉力的功率为_W。答案:100 20 【详解】1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5m,重力与路程垂直,故重

17、力不做功,做的功为0。2拉力做功为故拉力做功为100J。3拉力的功率为故解析:100 20 【详解】1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5m,重力与路程垂直,故重力不做功,做的功为0。2拉力做功为故拉力做功为100J。3拉力的功率为故拉力的功率为。17如图所示是一款垃圾清洁车示意图,P为整车的重心。(1)请在图中作出垃圾车所受重力及相对于O点的力臂l;(2)在手柄上A处施加一个最小力F,使垃圾车轮离开地面,请作出这个力。答案:【详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垃圾车的重心P点开始,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垃圾车所受重力示意图;从杠杆的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段

18、,垂线段的长即为相对于O点解析:【详解】(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垃圾车的重心P点开始,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垃圾车所受重力示意图;从杠杆的支点O向重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相对于O点的力臂l,如下图(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知道,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A点垂直于OA向上作出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18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动力F1,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详解】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

19、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杠杆所受的阻力为物体给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经过杠杆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即为阻力的示意图;因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要使杠杆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线段,所以连接OA,过A点做OA的垂线,该垂线即为最小力的作用线,因为杠杆所受阻力和动力使杠杆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最小力应该是垂直于OA向上,如图所示:19工人师傅站在地上把货物提起,如图所示,请画出绳子的绕线方式。答案:【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要使该滑轮

20、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从外向里绕绳,如下图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要使该滑轮组向下用力物体向上运动,应从定滑轮开始绕,或者从绳子自由端向下从外向里绕绳,如下图20研究弹簧的性质时,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a),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表1实验次数123456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度L/m6.07.28.49.610.812.0(1)请根据表1中的数据,将表2填写完整;表2实验次数1

21、23456弹力F/N00.3A_0.9C_1.5弹簧伸长量/cm01.2B_3.6D_6.0(2)请在图b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像_;(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答案: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或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使用前要调零等) 【详解】(1)1234钩码重力与钩码质量成正比解析: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或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使用前要调零等) 【详解】(1)1234钩码重力与钩码质量成正比,而弹簧弹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大小,

22、故第三次实验弹力等于0.6N;第五次实验弹力等于1.2N;而弹簧的伸长量等于弹簧长度减去弹簧原长,即第三次实验弹簧伸长量第五次实验弹簧伸长量(2)5采用描点法作图,将表二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来,把这些点用光滑的直线连接起来即可,如图所示。(3)6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包括使用前校零、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等。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三个实验。(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 _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从甲、乙

23、、两三个实验得出: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 _。答案:匀速直线 甲丙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详解】(1)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解析:匀速直线 甲丙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详解】(1)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4、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2甲、乙两个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故甲丙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压力大小改变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22下图是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器材是:一块海绵、一只小桌、一只大砝码、木板。实验时,

25、按图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器材。(1)实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程度来确定。(2)图甲与图乙相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力_,海绵的受力面积_,压力的作用效果_(以上均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选择图_两实验进行研究。(4)如图丙和丁所示,木板和海绵受到的压强_(选填“相同”或“不同”)。由两图可知,实验时选择海绵而不选木板的原因_。答案:形变/凹陷 相同 不同 不同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丁乙 相同 海绵的形变程度比木板明显 【详解】(1)1在解析:形变/

26、凹陷 相同 不同 不同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丁/丁乙 相同 海绵的形变程度比木板明显 【详解】(1)1在实验中,由转换法可知,根据海绵的形变(或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或凹陷)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2345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对小桌的压力大小都等于砝码和小桌重力之和,故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相同,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同(乙中较小),即受力面积不同,海绵下陷的程度不同(乙中凹陷程度大);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6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接触面积和被压物体相同,改变压力大小,

27、故应选择图乙和图丁比较。(4)78图丙和图丁,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根据公式可知,木板和海绵受到的压强相同;但海绵容易发生形变,而木板较硬,不易发生形变,实验中若用木板进行实验,不易观察木板形变程度,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时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23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如图所示,并记录了圆柱体在水中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随圆柱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图像。(已知,取)(1)分析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28、有无关系,可选用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圆柱体的体积是_;圆柱体的密度是_;(4)若将该圆柱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所示),通过题中相关信息计算得出,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答案: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DE(或ADE) 9 5 【详解】(1)12分析实验步骤、,物体排开液体的解析: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DE(或ADE) 9 5 【详解】(1)12分析实验步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弹簧测力计的大小不同,即浮力不同,故浮力与物体

29、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实验步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即浮力不同,故可以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3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则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深度不同,故选择DE(或ADE)。(3)45据图像所知,当圆柱体下降高度为零时,物体悬挂在空中,此时拉力与重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重力,故为9N;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浸没后,h变大,浮力不变,故此时的拉力为4N,此时受到的浮力是故受到的浮力是5N; 67 圆柱体的体积是故圆柱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的质量为圆柱体的密度是故圆柱体的密度是。(4)8将该圆柱体浸

30、没在某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则该圆柱体的浮力为该液体的密度为故该液体的密度为。24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1)若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木块B被撞得越远。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_(选填“质量”、“速度”或“高度”)有关。(2)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速度相同时,质量越 _的钢球将木块B撞得越远。这反映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_(选填“质量”或“速度”)有关。(3)请在图中画出斜面上的小球A受到的重力示意图。(_)答案:速度 大 质量 【详解】(1)1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位置高的滚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就大,

31、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运动的木块做功多,动能大,说明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解析:速度 大 质量 【详解】(1)1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位置高的滚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就大,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运动的木块做功多,动能大,说明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由此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23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就是一定的,质量大的把木块推的远;说明了动能的大小和质量有关,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也就越大。(3)4小球在斜面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25(探究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猜想与假设)猜

32、想一: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猜想二: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小明同学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3)改变钩码的_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间距离/阻力间距离/小明11.050.51021.5101.01531.0102.05小红和小明40.8151.01051.4151.010(分析与论证)根据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_(选填“二”或“一和二”)是正确的。而小红

33、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_进行实验;于是,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获得表中后两组数据。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验证猜想_是错误的。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必须添加的测量工具是_。通过以上研究,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_的距离。答案:左 数量 一和二 方向 二 刻度尺 力的作用线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右端,故应将杠杆的重心向左调节,即解析:左 数量 一和二 方向 二 刻度尺 力的作用线 【详解】(1)1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

34、的右端,故应将杠杆的重心向左调节,即两端的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2小明的实验中,动力和阻力均为钩码的重力,第3次实验数据和第1次数据相比,动力和阻力及OB、OA间的距离都发生了改变,即改变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两次,记录的数据如下表。3小明的实验中,因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由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和力臂的定义,动力臂即间距离,阻力臂即间距离,在第 1次实验中第2次和第3次实验中故小明同学的数据可验证猜想一和二是正确的。4而小红同学则认为小明同学每组数据中的力臂恰好都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动力或阻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则不等于支点到

35、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故还应改变动力或阻力的方向进行实验。5小红同学协助小明同学按图丙方式进行实验,根据故可验证猜想二是错误的。6若要验证另一种猜想是否正确,即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的情况,因此时动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了测量动力臂的大小,故必须添加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7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小明同学真正理解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6某水平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一辆卡车的质量为2t,当装载3t货物静止在该路面上时,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请通过计算说明卡车对该路面是否产生损坏。(g取10N/kg)答案:见解析【详解】卡车与货物所受

36、总重力G=mg=(2+3)103kg10N/kg=5104N卡车装载货物时对路面的压力F=G=5104N卡车对路面的压强因p卡p最大,所以不会对解析:见解析【详解】卡车与货物所受总重力G=mg=(2+3)103kg10N/kg=5104N卡车装载货物时对路面的压力F=G=5104N卡车对路面的压强因p卡p最大,所以不会对该路面产生损坏。27如图所示,将质量力为 4kg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池中静止时,一半体积浸在水中。(g取10N/kg)(1)求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2)求木块的密度。(3)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40N;(2);(3)【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

37、的浮力为(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木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所以木块的密度为解析:(1)40N;(2);(3)【详解】解:(1)由于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2)由阿基米德原理得,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木块的一块浸在水中,所以木块的体积为所以木块的密度为(3)木块为正方体,则木块的高度为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为答:(1)求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40N; (2)求木块的密度是; (3)水对木块底部的压强是。28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质量、绳子质量均不计。如图乙所示,当撤

38、去滑轮组后,改用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0m。求:(1)图甲中,2s内拉力F1做的功;(2)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120J;(2)75%【详解】解:(1)图乙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15N图甲和图乙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解析:(1)120J;(2)75%【详解】解:(1)图乙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2=15N图甲和图乙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根据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可知,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图甲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5N,图甲中物体的移动的距离s物=v物t=3m/s2s=6m图甲中,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ns物=26m/s=12m则图甲中,2s内拉力F1做的功是W总=F1s=10N12m=120J(2)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用=fs物=15N6m=90J所以图甲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1)图甲中,2s内拉力F1对物体做的功为120J;(2)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