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6203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画的基础知识1一.中国画的概念(区别于西方油画水彩版画,民间年画剪纸工艺装(区别于西方油画水彩版画,民间年画剪纸工艺装饰画等)饰画等)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独特的笔墨纸砚等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独特的笔墨纸砚等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独特的笔墨纸砚等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独特的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

2、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华夏文化代表。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华夏文化代表。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华夏文化代表。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华夏文化代表。2二二.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的发展1.1.1.1.先秦先秦先秦先秦、秦秦秦秦、汉汉汉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三国时期象形文字的形成象形文字的形成象形文字的形成象形文字的形成战国的帛画战国的帛画战国的帛画战国的帛画汉代的帛画汉代的帛画汉代的帛画汉代的帛画秦朝将领蒙恬改良毛笔秦朝将领蒙恬改良毛笔秦朝将领蒙恬改良毛笔秦朝将领蒙恬改良毛笔东汉蔡伦造纸东汉

3、蔡伦造纸东汉蔡伦造纸东汉蔡伦造纸2.2.2.2.晋晋晋晋、唐唐唐唐时期时期时期时期张僧繇张僧繇张僧繇张僧繇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吴道子吴道子吴道子吴道子王维王维王维王维(诗人文人画代表)(诗人文人画代表)(诗人文人画代表)(诗人文人画代表)5东晋东晋东晋东晋 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顾恺之 女士箴图女士箴图女士箴图女士箴图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迁想妙得6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7南朝

4、梁国南朝梁国南朝梁国南朝梁国 张僧繇张僧繇张僧繇张僧繇 画龙点睛,影响唐的阎立本吴道子画龙点睛,影响唐的阎立本吴道子画龙点睛,影响唐的阎立本吴道子画龙点睛,影响唐的阎立本吴道子8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骨法用笔骨法用笔骨法用笔应物象形应物象形应物象形应物象形随类赋彩随类赋彩随类赋彩随类赋彩经营位置经营位置经营位置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传移模写传移模写传移模写南朝齐国南朝齐国南朝齐国南朝齐国 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谢赫六法论9 气韵生动气韵生动: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以前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称为的“神神”。气韵生

5、动就。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也就是突出。也就是“形神兼备形神兼备”,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中国画的要求,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它的精神。人物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有精神,山水、花鸟也有精神。达到神似,就能气韵生动。生动。10 骨法用笔骨法用笔:骨法: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轮廓。用笔,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骨法用特有的笔墨技法。

6、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用笔 墨技法恰当地把对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11 应物象形应物象形:就是: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也就是现出来。也就是说,描绘事物要说,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作物作为依托,作为凭为凭 借,不能随借,不能随意的主观臆造。意的主观臆造。也就是客观地反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映事物,描绘对象。象。12 随类赋彩随类赋彩:则: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

7、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用不同的色彩。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是不同的,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较小。变化较小。13 经营位置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则是指构图。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法,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

8、实、繁简、来重视构图的,它要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14 传移模写传移模写:就是指写生和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5吴道子吴道子吴道子吴道子 唐代唐代唐代唐代 吴带当风吴带当风吴带当风吴带当风16江干雪霁图卷(局部)唐唐 王维(诗人文人画代表)诗意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字诗王维(诗人文人画代表)诗意入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字诗173.3.3.3.宋宋宋宋、元元元元、明时期明时期明

9、时期明时期苏东坡(似与不似之苏东坡(似与不似之苏东坡(似与不似之苏东坡(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间,见与童邻,诗书间,见与童邻,诗书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画印)画印)画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院体画赵佶(宋徽宗)院体画赵佶(宋徽宗)院体画赵佶(宋徽宗)院体画赵佶(宋徽宗)赵孟頫赵孟頫赵孟頫赵孟頫元四家(山水)黄公元四家(山水)黄公元四家(山水)黄公元四家(山水)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望吴镇倪瓒王蒙望吴镇倪瓒王蒙望吴镇倪瓒王蒙明四家(山水)沈周明四家(山水)沈周明四家(山水)沈周明四家(山水)沈周唐寅仇英文征明唐寅仇英文征明唐寅仇英文征明唐寅

10、仇英文征明徐渭(大写意代表徐渭(大写意代表徐渭(大写意代表徐渭(大写意代表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18北宋苏东坡(变法,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北宋苏东坡(变法,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北宋苏东坡(变法,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北宋苏东坡(变法,似与不似之间,见与童邻,诗书画印)19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富贵,徐熙野逸20院体画院体画院体画院体画赵佶(宋徽宗)瘦金体赵佶(宋徽宗)瘦金体赵佶(宋徽宗)瘦金体赵佶(宋徽宗)瘦金体21出水芙蓉图出水芙蓉图22大写意代表大写意代表大写意代表大写意代

11、表明朝明朝明朝明朝徐渭徐渭徐渭徐渭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234.4.4.4.清清清清石涛石涛石涛石涛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任伯年任伯年任伯年任伯年吴昌硕吴昌硕吴昌硕吴昌硕齐白石齐白石齐白石齐白石徐悲鸿徐悲鸿徐悲鸿徐悲鸿潘天寿潘天寿潘天寿潘天寿吴冠中吴冠中吴冠中吴冠中24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扬州八怪25清清 郑郑板板桥桥26吴昌硕吴昌硕吴昌硕吴昌硕27齐白石齐白石齐白石齐白石徐悲鸿徐悲鸿徐悲鸿徐悲鸿28吴冠中吴冠中吴冠中吴冠中29三三.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的特点1.1.中国画的材料中国画的材料:笔,墨,纸,砚,色笔,墨,纸,砚,色笔:斗笔,白

12、云笔,描笔笔:斗笔,白云笔,描笔笔:斗笔,白云笔,描笔笔:斗笔,白云笔,描笔墨:瓶装,墨条,墨膏墨:瓶装,墨条,墨膏墨:瓶装,墨条,墨膏墨:瓶装,墨条,墨膏纸:宣纸,帛,布,纸:宣纸,帛,布,纸:宣纸,帛,布,纸:宣纸,帛,布,砚:端砚,砚:端砚,砚:端砚,砚:端砚,色:中国画颜料色:中国画颜料色:中国画颜料色:中国画颜料 2.2.2.2.中国画讲求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以形写神”,追,追求一种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的感觉感觉 。“形形”的目的是为了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神神”的基础是的基础是“形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表

13、现任何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传神”。潘天寿作品欣赏潘天寿作品欣赏露气露气 潘天寿的潘天寿的露气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重。局部局部33吴昌硕作品欣赏吴昌硕作品欣赏 吴昌硕在作吴昌硕在作吴昌硕在作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品中用雄厚有力品中用雄厚有力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的书法用笔,营的书法用笔,营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造出

14、的形式美感,造出的形式美感,造出的形式美感,沉厚、古拙沉厚、古拙沉厚、古拙沉厚、古拙;把把把把以书入画的文人以书入画的文人以书入画的文人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画传统推到极致。画传统推到极致。画传统推到极致。34 3.3.3.3.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的技法中国画的技法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

15、形象,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关系。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关系。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关系。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关系。用笔:勾用笔:勾用笔:勾用笔:勾、皴、擦、点,、皴、擦、点,、皴、擦、点,、皴、擦、点,以线造型。以线造型。以线造型。以线造型。用墨:焦用墨:焦用墨:焦用墨:焦、浓、重、淡、清、浓、重、淡、清、浓、重、淡、清、浓、重、淡、清五色,五色,五色,五色,用水:干用水:干用水:干用水:干、湿、破、撞、湿、破、撞、湿、破、撞、湿、破、撞

16、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王希孟 唐唐 展子虔展子虔38黄公望黄公望39张僧瑶张僧瑶40范宽范宽41王蒙王蒙42石涛石涛43扇面扇面折扇与团扇4.4.4.4.中国画的

17、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 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悠久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传下来。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传下来。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扇面上是名家书法和绘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扇面上是名家书法和绘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之一。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之一。45册页册页手卷手卷 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适合远看,

18、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再引伸到全貌。中国画的形制是灵活变化、丰富多样中国画的形制是灵活变化、丰富多样的。这一点非常适合现代绘画原则。的。这一点非常适合现代绘画原则。框裱框裱花卉四条屏条屏条屏齐白石诗塘:就是直幅画心诗塘: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叫“诗堂诗堂”。一因器心。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赞画,所以叫“诗堂诗堂”,有人亦称有人亦称“玉池玉池”。画杆:就是卷画用的画杆: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圆木杆,画上端

19、较细的叫的叫“天杆天杆”,下端,下端较粗的叫较粗的叫“地杆地杆”。轴头:就是在地杆两轴头: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轴头多端按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观,而且展卷灵活。天杆天杆天头天头诗塘诗塘画幅画幅地头地头轴杆轴杆轴头轴头立轴立轴立轴立轴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

20、方圆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中国画的装裱

21、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式更加完美。式更加完美。式更加完美。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这就像照相一样,固定在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一个立脚点,受到空间的局限,摄入镜头的就如实照下来,否则就照不下

22、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否则就照不下来。中国画就不一定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得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

23、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自己的画面。这种透视的方法,叫做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现代,随着文化交流融汇,东西中外的借鉴,观念已改变,现代,随着文化交流融汇,东西中外的借鉴,观念已改变,毕加索,马蒂斯等现代画派的借鉴毕加索,马蒂斯等现代画派的借鉴5.5.5.5.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对现代绘画的影响52干草车干草车(油画(油画)康斯泰布尔(英)康斯泰布尔(英)青卞隐居图元 王蒙高远 深

24、远 平远早春图 北宋 郭熙六君子图元六君子图元 倪瓒倪瓒 546.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宿雨清畿甸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垅上踏歌行。踏歌图踏歌图 宋宋 马远马远千山鸟飞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万径人踪灭,孤洲蓑立翁孤洲蓑立翁,独钓寒江雪。独钓寒江雪。寒江独钓图寒江独钓图 马远马远 宋宋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缤纷。桃园桃园 清清

25、 齐白石齐白石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一帘山色雨初晴一帘山色雨初晴 现代现代 黄秋园黄秋园 7.7.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理空间,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平沙落

26、雁平沙落雁 傅抱石傅抱石雪图雪图 马远(宋)马远(宋)大漠大漠 吴冠中吴冠中野山小山图野山小山图 张大千张大千一水菰蒲绿一水菰蒲绿 半天云雨青半天云雨青 张大千张大千张大千张大千 泼墨荷花泼墨荷花 64董董其其昌昌 明明代代65蓝蓝瑛瑛 (江江秋秋水水图图)66黄黄慎慎作作品品欣欣赏赏67恽恽寿寿平平68李 繟69 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别归入此三类。四四四四.中国画的分科中国

27、画的分科中国画的分科中国画的分科70 中国人物画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以顾恺之、陆探中国人物画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体系,以顾恺之、陆探微为代表的微为代表的“细密精致而富丽细密精致而富丽”的画风。造型准确精细,色彩鲜艳富丽,称之的画风。造型准确精细,色彩鲜艳富丽,称之为为“密体密体”;以张僧繇为代表的简练概括的画风,人物造型简练,赋彩单纯;以张僧繇为代表的简练概括的画风,人物造型简练,赋彩单纯“迹简意淡而雅正迹简意淡而雅正”称之为称之为“疏体疏体”。唐代吴道子突破了当时工细密描、重彩积。唐代吴道子突破了当时工细密描、重彩积染的一般画风,创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

28、,吴道子作画时染的一般画风,创造了水墨淡彩及白描的新形式,吴道子作画时“落笔生风落笔生风”,在用线上,追求遒劲雄壮,飞扬流动的美感,即所谓,在用线上,追求遒劲雄壮,飞扬流动的美感,即所谓“吴带当风吴带当风”,在用色,在用色上,上,“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绩素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绩素”即所谓即所谓“吴装吴装”。两宋人物画相当发达,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画家,题材范围也比过去更两宋人物画相当发达,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画家,题材范围也比过去更加广泛。加广泛。元代以后,由于主流转入山水和花元代以后,由于主流转入山水和花 鸟,人物画走向衰微。明清和近代出鸟,人物画走向衰微。明清和近代出现了不少优

29、秀的人物画家,特别是任伯年,继承文人画的笔墨,大胆吸收西洋现了不少优秀的人物画家,特别是任伯年,继承文人画的笔墨,大胆吸收西洋画的技法,他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善于汲取外来艺术的长处,从而创造了画的技法,他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善于汲取外来艺术的长处,从而创造了雅俗共赏的风格,拓宽了人物画的,创作途径,对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雅俗共赏的风格,拓宽了人物画的,创作途径,对现代人物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的影响。人物71任任伯伯年年72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

30、、草地等等,除人物以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引起美的共鸣。花花鸟鸟73 清

31、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以竹子坚劲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挺拔,不畏“千磨万折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的性格。74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美术史学者一致认为是:“始于唐、成于宋、变于元。”虽然早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上已出现了山水树木

32、,但它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有浓厚的装饰风味,现在所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其基本画法是有勾无皴,极重视色彩,所描绘的湖光春色艳丽明媚。唐代以李思训、李昭通父子为代表的一批青绿山水画家,继承并发扬这一传统。盛唐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王维、张璪及中晚唐画家创造了水墨山水,此即山水画“始于唐”。山山水水75 五代两宋山水画发展很快并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理法大备,名家辈出,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以及马远、夏圭等、著名山水画家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即所谓“成于宋”。元代始于赵孟頫,完成于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摆脱了宋人院体

33、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他们用于笔鼓擦代替湿笔晕染,逐渐用纸张代替绢素,此即“变于元”。76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山水画发展脉络概况魏晋时期萌芽77隋:独立成画科隋:隋:展子虔展子虔78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北宗:水墨山水 唐:王维唐:李思训宋:王希孟南宗:青绿山水(金碧山水)79北宋无我之境重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写,画家为自然服务。南宋追求细节真实和诗的意境重诗情画意。元代有我之境重在抒发画家内心思想情感,自然景物描写为次。80明 唐寅山路松声图清王翚秋山问道图山水画成为元 明 清绘画主流81 明清两代画派纷起,风格多样,技法更加丰富。但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创作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崇古守旧,以模仿为主,强调笔墨技巧,脱离现实生活,明代董其昌是这倾向的代表人物;另一种倾向是打破前人陈规,勇于革新,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画。清初“四僧”是这种倾向的代表人物。82谢谢观赏!谢谢观赏!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