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THE COD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ENGINEERS重 庆 市 工 程 师 协 会前 言 工程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工程师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根据世界工程师大会上海宣言的要求,作为当代工程师从事工程技术活动,除自觉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外,还必须具备全面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奋斗。为了规范工程师的行为,协会倡导在本会会员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特制定本工程师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道德准则)。工程师的基本要求第一条 现代工程师需要广阔的基础知识。因此
2、要求工程师必需具备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等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知识。第二条 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2、理解分析能力;3、应用实践能力;4、综合协调能力;5、表达沟通能力。第三条 工程师应具备的品德:1、有事业心。工程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遇到各种矛盾,要克服诸多困难,这就要求工程师必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性地完成每一项工程任务。2、有创新精神。工程实践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发展过程,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进科技进步。3、有集体主义精神。工程实践是一个群体才能完成的工作,工程师仅是群体中的重要
3、成员之一,必需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工程师应具备的道德原则第四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工程师应当利用和创造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幸福和生态环境。第五条 实事求是的原则。工程师应尊重科学,在一切工程实践中反对不诚实,做到诚信、平等;反对腐败,严格要求,接受舆论监督。第六条 多边合作的原则。工程师应认识到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在应用科技知识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协同合作,还要努力促进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公众之间的合作。第七条 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应做到认真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水平地采用恰当的技术,保证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达到
4、规定的质量标准。工程师应尽的义务第八条 工程师应提供自己的知识,创造性的劳动,造福于人类,协调好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第九条 工程师应不断努力钻研业务,增新、更新本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维护和发展专业文化。第十条 在自己职责范围和本人能力范围内积极开展专业活动,同专业组织一起加强专业的公众意识和合作,抵制不道德行为。第十一条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在广告和个人宣传中应提供正确、准确、客观的信息,维护顾客和雇主的利益及专业隐私。工程师享有的权利第十二条 工程师应享有的权利是:1、自由组合建立或参加专业社团的权利;2、本人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应得到合法承认的权利;3、为聘请方完成所委托的任务
5、后,应取得双方约定报酬的权利;4、个人独力完成的技术创新、科技专利,有申报个人专利的权利;5、当合同或雇用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时,有拒绝或中断工作、合同、职业和任务的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第十三条 工程师应与各界团体、非政府和政府间组织一起,利用知识的手段把资源转变为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工程师负有特别的责任,制定可测度的指标和措施,做到当代资源利用和未来资源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保护环境与生态系统,保障持续发展。第十四条 工程师在社会上、工作中应带有进步思想的人际关系与人和谐相处,做到不卑不亢与人平等公平竞争。第十五条 在国际合作中,人群之间和国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处理不当会引起冲突。工
6、程的国际合作有助于知识的交流,有助于把工程技术用来消除贫穷、改善人类健康,增进人类和平发展。不道德的行为第十六条 工程师应自尊、自重、自觉遵守本道德准则,如有违反将被视为不道德行为。附 则第十七条 本道德准则,已经协会常务理事会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审议通过,从二00七年一月一日起在本会会员中试行,在试行中不断完善。第十八条 本道德准则解释权属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秘书处。 参考文献:1、2004年11月26日上海“世界工程师大会”上海宣言2、巴西工程师协会工程、建筑、农业、地质、地理和天文学专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3、2004年11月4日,上海世界工程师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的讲话4、2004年11月4日6日,上海世界工程师大会上各国工程师代表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