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6-国企改革.ppt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5187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6-国企改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专题6-国企改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专题6-国企改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专题6-国企改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专题6-国企改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企改革:公有制企业转型之路Part 1 企业理论:企业的逻辑Part 2 国有企业的逻辑、改革回顾与反思Part 3 国企改革的讨论焦点与未来走向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学说)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学说)张五常的间接定价理论张五常的间接定价理论团队理论团队理论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Part 1 企业理论:企业的逻辑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契约理论10月10日17点45分,2016年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即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罗姆,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

2、出的贡献。奠定了当代企业理论的基础,并为企业理论确立了一个基于合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他的企业、合约与财务结构已是企业理论的经典教科书。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简单地看成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从本质上说,新古典企业理论并不是真正的企业理论,因为它没有回答有关企业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并能够长期存在?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对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为什么会进行兼并或分立?等等。因此,新古典企业理论是存在着很大缺陷的。产生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不太符合产生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不太符合现实的假设前提。现实的假设前

3、提。科斯的企业理论科斯的企业理论科斯科斯(R.Coase)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方法,二者具有互替性,企业的存在是由于它能节约市场的交易成本,所以交易成本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交易成本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真正原因,但是企业不能完全代替市场,也不能无限扩大,企业的边界是由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费用与市场费用相比较来决定的。科斯(1937)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关系来完成。

4、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权威关系能大量减少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可以不顾每项具体活动的价格而指挥生产。张五常的间接定价理论张五常的间接定价理论张五常(1983)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性质的更透彻的解释,从而改进和发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张五常认为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企业与市场的不同只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已。企业是在下述情况下出现的:私有要素的所有者按合约将要素使用权转让给代理者以获取收入;在此合约中,要素所有者必须道守某些外来的指挥,而不再靠

5、频频计较他也参与其间的多种活动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一种合约取代另一种合约”。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而“企业交易”的对象则是生产的要素。团队理论团队理论阿尔奇安阿尔奇安(A.Alchian)和德姆塞茨德姆塞茨(H.Demsetz)用团队生产(teamproduction)的有效性和团队生产中监督的必要性来解释资本主义企业的起源和性质,揭示产权结构、激励机制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由此创立了企业团队理论企业团队理论。团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团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各个成员分别生产的产出

6、之和加上组织和约束团队成员所支付的成本,就会使用团队生产方式,也就是说,是否采用团队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团队生产的产出多少,还取决于组织生产的费用大小,即生产成本与组织费用的总和。但是,团队中各个成员的贡献是难以测量的,一个人的努力工作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效率,而且每个成员都有偷懒的动机,这样就需要一个监督者来监督所有成员的行动,但是谁来监督监督者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将其他成员的收入用一个合同固定下来,然后赋予某个成员赋予某个成员“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由于剩余索取权与团队生产的总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所以这种产权安排是有一定效率的。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1932年,Berle-M

7、eans提出了“现代股份公司所有现代股份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相分离权和经营控制权相分离”的经典命题,该命题揭示了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由此产生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作决策的企业经理关心所有者和企业本身的利益而不是经理与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应该设计一套怎么样的有效机制来对企业经理的行为进行约束,以降低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影响企业经理决策和经营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企业经理决策和经营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究

8、竟是什么力量在防止企业经理为了追求自我目标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防止企业经理为了追求自我目标而损害股东利益呢?人们为什么还要自愿地把自己而损害股东利益呢?人们为什么还要自愿地把自己的钱投资于上市公司让那些追求自我利益的经理们的钱投资于上市公司让那些追求自我利益的经理们去经营呢?去经营呢?迄今为止的研究文献中提出了四种主要四种主要观点:观点:观点一:经理报酬补偿的激励作用(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观点一:经理报酬补偿的激励作用(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既然经理对企业经营成败负有主要责任,那么经理报酬的设计对他们的行为就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最优报酬设计必须把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要使经

9、理们的收入与他们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Jensen和Murphy(1990)提出了一个使管理者利益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的管理层补偿合同结构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创立了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探讨了委托人如何选择和设计最优合同来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的问题。观点二:经理人市场的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观点二:经理人市场的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经过研究证明,经理人(作为劳动力的特殊组成部分)市场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经理的业绩,经理人市场的竞争能够对经理施加有效的压力,企业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取决于其过去各期的表现,并在经理人市场得到完

10、美的体现。如果一个经理在经营某家股份公司时严重失败,那么该经理不仅将失去其在该公司担任的高级职务和工作,而且这个承载着该经理无能或者无德的信号将在经理人市场迅速扩散,使他的声誉受到严重伤害的同时,也使他的人力资本在经理人市场上急剧贬值观点三:产品市场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观点三:产品市场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 直觉告诉我们,如果企业的产品市场是充分竞争那么这种竞争会对经理形成很大的压力;如果产品市场是垄断的。那么经理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哈特(O.D.Hart)建立模型证明了这一直觉的正确性,其认为,如果市场上同时存在着经理控制和所有者控制这两种类型的企业,而且所有者控制的企业足够多的话,那么产品市

11、场的竞争就会约束经理的偷懒行为,从而降低道德风险。此外,Scharfstein(1988)也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经理努力工作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观点四:资本市场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观点四:资本市场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 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沙夫斯坦建立模型证明了资本市场竞争对经理的制约作用,他认为,资本市场的价格较好地反映了经理的经营业绩,而且资本市场上一直存在着潜在的股票收购者(或者称为袭击者)和恶意接管者,如果经理经营不善,那么企业的股票价值就会下跌,此时市场上的股票收购者和恶意接管者就能够用低价在资

12、本市场上买进足够的股票,从而完成对该企业的接管,该企业原来的经理就会失去他原来担任的高级职务和工作,而且这个表示“该经理无能或者无德”的信息还会在经理人市场扩散,使得该失败经理无法再找到类似的高级工作。这种压力迫使经理的目标函数向企业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近。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内部人控制的原因:在股份公司中,由于股东不具备制定完全契约的能力,因而,股东不可能通过契约的形式详细规定经营者的报酬和权利的具体实施范围。由于有限理性以及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经营者对自己的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掌握的信息和努力程度拥有比局外人更多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既可能在契约签订前搞机会主义行为,

13、欺骗股东,又可能在契约签订后搞机会主义,把经营不好的责任归结为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人控制的表现:从代理人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过度的控制权收益,包括:过分在职消费、信息披露不规范、决策行为短期化、旨在扩大经营者控制权的过度的无效投资以及侵蚀股东资产的行为等。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约束机制外部约束机制主要是发挥董事会以及大股东对主要是发挥董事会以及大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主要是指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对主要是指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经营者行为的约束企业的本质是什么?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主要特征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主要特征A、国有企业由政府直接经营B、多重角色与多重目标C

14、、所有权被割裂D、“父爱主义”与“预算软约束”总之,国有企业不是独立的、真正的微观主体,更不是现代企业。Part 2 国有企业的逻辑、改革回顾与反思1.国有国营2.行政机构的附属物3.政企合一4.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5.国家统负盈亏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1.产权不清2.政企不分3.权责不明4.机制不活5.激励不足6.约束不硬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缺陷: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缺陷:人浮于事无人负责管理落后效益低下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危害: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危害:国有企业面临同样问题:两权分离与委托-代理委托-代理问题很普遍,只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不管是国

15、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不管是中国公司还是外国企业,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即使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这个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如美国股市的监管公认是全球最规范、最严格的,但也冒出了“安然事件”(经理人员造假账蒙骗股东)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复杂,原因有两个Cause1:多重委托-代理问题Cause2:政策性负担问题Cause1:多重委托-代理问题全国人民(所有者)政府国有企业经理(经营者)第一层委托代理委托方代理方第二层委托代理代理方委托方全国人民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委托政府人民的合法代表管理国有企业;政府进一步委托国企领导人经营国有企业,形成了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考虑政府内部存在上下多个级

16、别,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更复杂每多一层委托-代理关系,监督难度就增加一点,代理方损害委托方利益的可能也就增加一点,最终国有企业的发展就可能完全违背其最终所有者和委托人人民群众的初衷Cause2:政策性负担问题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不好,股东可以名正言顺地解雇总经理;尤其是上市公司,如果经营不善,股价大跌,就可能被恶意收购,管理人员可能被集体“炒鱿鱼”国有企业经营不好,是否可以因此解雇总经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很有可能冤枉好人。比如有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确实兢兢业业,但企业就是经营不好,原因不在于其个人的能力和积极性,而在于国有企业确实困难重重如人员冗余,但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不让随便下岗;

17、如一些重工企业过去服务于国家计划,改革后产品不再有竞争力,但没有能力更新改造,我们称之为“政策性负担”国有企业经营不好时,既有可能是总经理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历史负担造成的问题是对一个具体的企业,很难做出区分,于是造成:能力不够、积极性不足、甚至腐败的总经理可以搬出“历史负担沉重”的理由,不能被及时发现或被处罚、解雇原本有能力、有积极性、不腐败的总经理会想,如果经营不佳甚至腐败,我也不会受到处罚,因此有可能变得消极、甚至腐败因此,政策性负担加重了委托-代理问题,使我们对国有企业经理很难进行真正的、有效的监督国有企业的治理逻辑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国家把企业委托给经理人经

18、营,由此产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由于没有一个简单且低成本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充分信息指标,为了防止企业侵犯所有者的权益,攫取生产剩余,以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就不能给企业以经营自主权,结果必然形成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完全被统死的微观经营机制。在这种逻辑之下,国有企在这种逻辑之下,国有企业是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不给企业经营权是一业是一种内生性的制度安排,不给企业经营权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次优制度安排。种成本最低的次优制度安排。传统国有企业是真正的企业吗?二、国企改革的基本历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1978197819831983年年进入初期的放权让利阶

19、段,主要是进行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1984198419921992年年主要是进行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1993199319971997年年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第四阶段第四阶段 1997199720022002年年我国开始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加快。第五阶段第五阶段 20032003年至今年至今我国进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一)放权让利:企业扩大自主权、形成激励机制、利润留成、奖(一)放权让利:企业扩大自主权、形成激励机制、利润留成、奖励制度励制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

20、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问题:存在问题:1、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2、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二)实行两权分离:企业承包制、推行股份制试点、利改税、拨改贷企业承包制、推行股份制试点、利改税、拨改贷主要是进行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企业的产权问题,使人感到不进行产权改革没有出路,相应的也产生了两种不同改革思路:一种思路是主张将国企改革仍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进一

21、步推进或深化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企业承包制和租赁制改革。另一种思路提出了深化国企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即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问题:股份制问题:缺少整体规划政企未分股东大会架空(新老三会)有效约束机制欠缺 承包制问题:承包制问题:政企难分 负盈不负亏 企业行为短期化 内部人控制 穷庙富方丈 鞭打快牛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自1992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沿市场化方向深入推进。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

22、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出台。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问题:国有资产流失(MBO)1 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有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为基础、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限责任制度为保证、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度。2 2、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产权关系 公司制企业中两个相对应的主体:投资者拥有财公司制企业中两个相对应的主体:投资者拥有财产终极所有权,凭借股权获得收益;法人拥有企业法产终极所有权,凭借

23、股权获得收益;法人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拥有企业生产经营权。人财产权,拥有企业生产经营权。3 3、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产权清晰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 4 4、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1 1)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主要是公司制,公司制又分有限责任公司和主要是公司制,公司制又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2 2)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现代公司企业,按照有:现代公司企业,按照有关法律建立内部组织机构,如股东会或股东关法律建立内部组织机构,如股东会或

24、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3 3)治理机制: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治理机制: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公司的组织结构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董事会总经理总经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常设机构)(股东大会常设机构)(负责公司日常经营)(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事会监事会监督监督 (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

25、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五)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1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2003年3月16日,国务院直属国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解决出资人到位问题,监管机制改善解决出资人到位问题,监管机制改善利于政府公共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利于政府公共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政资分开政资分开)利于国有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经营权分开利于国有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经营

26、权分开 (政企分开政企分开)2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各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这一阶段,如何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了理论探讨和政策制定的重点。非公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壮大起来,在许多领域占有绝对优势,非公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改革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个体、私营、外资与公有制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如非公经济在行业分布上从以制造、建筑、运输、商贸和服务业等领域为主,已经开始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展。为了正确处理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该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非

27、公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扫除了人们对非公经济去向问题的担忧。三、总结与反思:国企改革解决的本质问题信息不对称与约束内部人控制与激励所有权缺位与监督Part 3 国企改革中讨论的焦点问题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国进民退国进民退vs国退民进国退民进国企分红国企分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涉及面广、比重高,更因为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滞后、监管不到位,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较为严重。一些国企经营者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信息,借国企改革、产权流动之机,钻体制、制度的空子,采取搞场外交易、在产权交易中与中介机构联手、低值评估、蓄意制造投资“失误”等各类

28、手法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花一元钱买下十元钱的国有资产”被形象地概括成全国企业改制的平均情况。按照保守的估计,年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规模应该在万亿元的量级上。这也可看做是国有企业改革付出的巨大成本。只是现在还难以辨认是否所有的成本支付都是值得的。中国的中国的MBOMBO概念:它主要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MBO最大的魅力:理清企业产权,实现所有者回归,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MBO热”在20022003年间兴起。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层收购的规则不全面以及监管不到位,种种不规范的操作致使M

29、BO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04年8月,郎咸平对海尔、TCL的产权改革、以及收购多家上市国企的格林柯尔的“不正当收购”行为提出置疑,从而引发了就MBO为主题的产权改革大争论。中国的中国的MBO反对派反对派-郎咸平郎咸平“保姆理论保姆理论”:一个作为服务者的保姆,在打扫了顾主的房子一段时间后就提出要购买,而且价格要由自己来决定,所谓收购,用的却还是主人的钱(即向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的转轨改制和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指出中国在法制化未完善前,一切MBO都应该停,甚至提出“中国应该立即停止国企的产权改革”。MBO在中国在中国反对派反对派-华生华生在中

30、国现在国有企业和公有制企业内部人控制,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MBO这种方式很难做到程序公正。因为,它是内部人,因为它有信息优势,因为它掌控了谈判的位置,所以这种方式就不能提倡,MBO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企业为什么发展?关键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职业经理人出现就是分工专业化的需要。鼓励MBO的文化是毁灭性的文化,是对产权的不尊重。MBO在中国在中国赞成派赞成派-张维迎张维迎“冰棍理论冰棍理论”: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

31、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中国的MBO五大风险:一是定价环节中的风险;二是信息不对称,暗箱操作的风险;.三是收购者融资渠道不明的风险;四是运作风险;五是收购主体合法性不能保证的风险。国资委对MBO的态度:从“不反对”到“不宜”,再到“不”2004年9月25日,国资委彻查国有资产流失,MBO被列入检查重点;9月30日,国资委称国有大型企业不宜实施MBO,国有中小企业由于社会影响相对较小,可以继续探索。什么是国进民退?对于“国进民退”概念狭义,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或某些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甚至于退出。广义,除了

32、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经济干预或者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实际上,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带有很强的“逆市场化”取向,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产生偏离。国退民进则反之。简言之,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是经济学的专业术语,简言之,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是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国进民退是指国有资产进入导致民营资本退出;而国进民退是指国有资产进入导致民营资本退出;而国退民进是指国有产权的私有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国退民进是指国有产权的私有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化。化。如何判断国进民退?从规模看国企和民企走向经济总量指标(规模指标)是判断“国进民退”经济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有助于我们从量化指标上把握国企和民企总

33、体规模的走向。我们将从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和就业人数6个方面来分析经济总量的变化趋势。对对“国进民退国进民退”和和“国退民进国退民进”争论的焦点争论的焦点近来国进民退之争又起,主流声音似乎是“国进民退不符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精神”、“国企发展壮大是改革的倒退”、“国企造成了垄断、低效、遏制竞争等问题”、“国企与民在争利”等等。对“国进民退”的批评,也有一些“国进民退其实是强进弱退”、“国企与民企相比更有社会责任”等支持“国进民退”的声音。但以批评“国进民退”的观点居多。企业界对国进民退的不满商界与学界一些人士之所以对商界与学界一些人士之所以对“国进民退国进民退”感觉强烈,主

34、要原因有二:感觉强烈,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有经济在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一是国有经济在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且集中度越来越高,如石油石化、钢铁、金融、电且集中度越来越高,如石油石化、钢铁、金融、电信、铁路等,由于其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比较引人信、铁路等,由于其关系国计民生,因此比较引人注目。注目。二是这些行业大都是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且伴随二是这些行业大都是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且伴随着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利润迅速增加,引起了社着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利润迅速增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质疑。会的普遍质疑。社会大众对国进民退的不满过去10年,中国200多家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控股的非金融企业的

35、利润大幅增加,受惠于稳固的垄断地位和国内经济长期蓬勃发展.据世界银行数据,1998年中国非金融国企利润只有区区30亿美元.而据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这些国企的净利润合计高达2,740亿美元。但利润上缴政策没有跟上财富变化的步调.从2011年开始,多数中国央企将向财政部上缴10%的利润.但与其它国家的国企相比,这样的上缴比例看起来也太低了.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16个发达经济体的国企利润平均上缴比例为33%.在香港上市的央国企子公司平均上缴23%的利润。如何正确认识“国进民退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国退民进”首先,不宜把国企和民企对立化,不宜针对一些现象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情绪化地认为

36、国企好或不好、民企好或不好,也不宜把这个原本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否则,会把这个原本并不十分复杂的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因为即使在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企也多个领域长期存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对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的评判尺度,应该是符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的。中国虽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有不少经济社会运行的深层问题滞后于经济体系的建设,如果评判尺度不顾我国现实条件,而是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角度出发,不仅不合乎国情的问题,而且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危险的。如何正确认识“国进民退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国退民进

37、”首先,不宜把国企和民企对立化,不宜针对一些现象简单地做出价值判断,情绪化地认为国企好或不好、民企好或不好,也不宜把这个原本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否则,会把这个原本并不十分复杂的问题复杂化,不利于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因为即使在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企也多个领域长期存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对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的评判尺度,应该是符合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的。中国虽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有不少经济社会运行的深层问题滞后于经济体系的建设,如果评判尺度不顾我国现实条件,而是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角度出发,不仅不合乎国情的问题,而

38、且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危险的。如何理解国有企业的利润来源及其分配?国有企业利润现状2009年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16.5亿元,同比增长29.4%。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531.8亿元。(1)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27.2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759.4亿元,同比增长29.1%。(2)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89.3亿元,同比增长34.6%。2009年1-2月,利润大幅提高的行业是建材、化工,增长超过1倍。利润继续稳定增长的行业是施工房地产、机械、石化、石油。利润下降的行业是交通、电力,五大发电企业再次出现亏损。北京天则经济研

39、究所课题组新近发布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下称国企报告)提出,国有企业的利润主要是由垄断企业实现的。数据来源:财政部数据。说明:这一数据的口径比国家统计局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口径要大。2009年3月2日,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北京发布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01年-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49174.8亿元,但同期这些企业少缴纳的利息、地租、资源租以及获得财政补贴,总计高达64766.91亿元。如把这些补贴和资源计入成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些年平均的真实净资产收益率为-6.2%,其实是亏损的。天则经济研究所提出,国有企业表现出来的绩效

40、并非真实绩效,是国有企业在享受着种种政策优惠,和民营企业在不平等的经营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绩效。一、政府财政补贴一、政府财政补贴从1994年至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国企亏损的补贴达到了3652.92亿元。2007年后对一般经营性企业的亏损补贴已经取消。但事实上对企业的补贴仍然存在,2007年-2009年,在有整体巨额利润的情况下,中石油和中石化仍然获得共774亿元的补贴,此外,获得政府注资也是一种隐性补贴,2008年-2009年,两家航空企业、五家电力集团和两家电网公司,获得国资委的注资约160亿元左右。二、较低的融资成本二、较低的融资成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其他所有制企业在经营条件上

41、另一个显著的不平等是融资成本的差异。在我国的信贷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而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二者的经济行为里均有政府背景。有了政府支持,国有企业不仅相对易于取得贷款,此外,由于存在资产规模差异等原因也导致私营企业较难以获得贷款,并且贷款成本也高于国有企业。香港金融研究中心显示,2000年-2005年民企实际利率是国企的3.46倍;经济学家刘小玄的研究基本证实了这一比例,数据显示2000年-2007年民企利率平均是国企的3.38倍。若按照私营企业的利率水平重新计算国有企业应支付利率,估算2001年-2008年利息支付差额共计28469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名义净利润总

42、额的84.55%。三、资源要素的租金低三、资源要素的租金低在少缴土地租金方面,我们估算到2001年以国有工业企业用地占工矿建设用地的87%,根据国有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企业比重变化,估算到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用地占工矿建设用地比例降为70%。2001年-2008年国有企业共应缴纳地租34391亿元,占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名义净利润总额的102%。在少缴的资源租金方面,我国对石油征收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税不足价格的2%,远低于世界大部分国家10%的水平;对天然气的资源税率不到价格的3%,国外油气矿区使用费的费率一般在8%以上;对煤炭资源征租不到价格的2%,而很多国家对煤炭的权利金征收较高,平均

43、为售价的8%-10%。此外,在通信行业,国有企业都是免费使用通信频道资源。国有企业居于相当多行业的上游,从根本上实国有企业居于相当多行业的上游,从根本上实现了控制现了控制国民经济各行业业产业链示意图国民经济各行业业产业链示意图上游企业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中游企业下游企业下游企业主要是资源和能源,包括石油、钢铁、矿产等行业内的企业主要是生产工业和民用终端产品的行业,包括轻纺、电器等行业在内的企业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国企薪酬国企薪酬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新近发布的国有企业的性质、表现与改革(下称国企报告)提出,国有企业人员薪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逾10%,而上市央企的高管团队的平均年薪,更是

44、比民企高出60%之多。相关论述摘录如下: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薪酬首次超出了其他单位的收入水平,此后,二者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2009年,上市央企的高管团队平均年薪31.3万元,比民企高出61%,较地方国企的高管高出37.3%。上市央企的CEO平均年薪达到了61.6万元,较民企CEO的平均年薪47.9万元高出28.8%,较地方国企CEO的平均年薪50万元也高出23.3%。中国石油高管的平均年薪达61.85万元,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平均年薪更高达68万元,远远超出5万-10万元的平均水平在职消费在职消费据一项研究,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金额是其薪酬的10倍左右,随着国企高管的薪酬不断提高,

45、薪酬与在职消费之间的差额会缩小,但即使如此,国企高管的在职消费也相当惊人。除了高管个人的在职消费,还有他们作为一个集体的在职消费。一个典型例子是,中石化对被指装豪华吊灯时回应说,该吊灯只有156万元。将利润投向非主营产业将利润投向非主营产业将利润投向非主营产业,如饭店,超市和其它房地产。据报道,央企拥有的酒店资产在千亿元以上。这不仅偏离了该企业原来的产业定位,而且并不重视这些投资的效率,更有甚者,利用这样的投资,将本来应上交全国人民的利润、以至由投资形成的资产游离于监督的视野之外。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东鲁能集团由山东电力集团的一个三产企业摇身变为职工持股的企业这意味着,这部分没有上交的利润

46、被国企管理层及员工实际占有了。这也是为什么在要求国企上交利润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财政部和国资委只提出上交至多10%的原因。这背后能看到国企管理层讨价还价的影子。最后是纳税。少交税,就会有更多的税后利润。据一项有关上市公司的研究,2007至2009年,上市公司中的国企的所得税负比率(交纳所得税占利润的比率)为10%,明显比民企的24%低14%(投资者报,2010),因为我国的所得税率为25%,可以明显看出,上市国企平均10%的所得税率包含的大量减免税的优惠。在这背后也能看出国企管理层的讨价还价。纳税纳税“国有金融、国有工商企业应向国家多缴纳利润,或者变卖部分国有企业资产来补充国家社会保障资金。”中

47、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目前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不足,使得不断增长的利润并没有通过再分配回馈给社会。建议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更多红利,以缓解公共财政的紧张状况。”亚洲开发银行报告谢国忠:全民分股2009年2月,谢国忠提出,虽然现在刺激经济的办法有很多,但最好的办法是将国有企业股票平均分给中国每个老百姓,以后年年分红,让老百姓从中受益,老百姓有了这个财富之后,消费的欲望就上升了。反对派:李稻葵“俄罗斯在私有化过程中,也对国民分过股票,结果这些股票迅速地落到少数人手里,中国如果出现俄罗斯那样的情况,看似公平地分配了国有财产,事实上会形成更大的不公平。”未来更现实的途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人民

48、信托基金人民信托基金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的方向完善国资管理体制与分行业有进有退:完善国资管理体制与分行业有进有退:决定给出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按照行业分类管理国有企业,继续控股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有进有退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推进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推进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决定一方面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两者的平等地位;一方面强调了国有、集体与民资相互交叉持股,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是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这在更早的十八大报告中已有所体现。红利上缴红利上缴30%国企改革一大步国企改革一大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思考1、企业的本质是什么?2、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的共性与差异是什么?3、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4、国企改革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否冲突?5、如何认识国进民退?6、国企改革的现实障碍是什么?7、公有制与国有企业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